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长征初期的被动局面和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始终掌握着长征的主导权相比较,就可以直接看出红军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后,也就标志着红军终于找到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
刘鑫 《神州》2012,(26):16-17
延安时期,也就是从中央红军经过长征于1935年到达陕北至1948年东渡黄河离开陕北的十三年间。这一时期,广大革命干部群众的美学理论水平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提高,并进一步确立了马克主义美学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杨梅枝 《沧桑》2010,(4):9-10,71
本文围绕着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策抉择、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难题以及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着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策抉择、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难题以及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翠莉 《沧桑》2012,(1):95-97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就提出和实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序幕。马克思主义被介绍到中国后,必然经过一个与中国革命实际及中国文化传统结合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时,便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尝试,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塑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本文主要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性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和“改造”、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诸方面,评价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1917—1927)独特的贡献。粗谬之处,恳望学界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7.
黎丽萍 《沧桑》2013,(2):59-61,65
作为异质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中国化,不仅是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的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品格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前提;马克思主义吸收、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两者之间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两者之间文化精神的会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文化基础。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是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位伟大的践行者。他为开启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在开启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他也有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失误和不足。陈独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过程中的贡献与失误,对于我们今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睿倩 《沧桑》2011,(2):77-78
马克思主义民主法制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法制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邓小平的法制思想始终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科学总结了自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的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座丰碑。因此,有必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实践的向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德兴 《攀登》2002,21(1):24-32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历史过程。本以社会实践为向度,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本质,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与中国化优秀传统的融通性,进而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社会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中国人民的世界观由自在到自为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清算新旧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危害,1937年至1938年,中共党内开始总结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做了理论上的探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产物,《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又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抗日根据地的具体实践。"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和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努力目标,形成了中国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从事的最伟大的事业之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为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反之,在这个伟大的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来自中华文化土壤的支持.本文分析了中华民族精神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探讨了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探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错综复杂,这给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出了难题和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是时代交给我们的历史任务。正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处的困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正确态度,我们才能完善现今在实践、理论、制度上的不足,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促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攀登》2011,(3):14-17
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同化力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容的相通和精神实质的一致,使二者有了融合的可能;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使二者的融合走向必然。二者的融合与促进是相伴而生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化;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建宁 《丝绸之路》2011,(6):98-100
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及意义,对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兆峰  陈勤昌 《民俗研究》2023,(2):21-28+157-158
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革命文化的根系和脉络。廓清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范例,探寻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成为高质量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通过阐述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并以湖南桑植红色民歌为研究样本,透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文化基因要素,总结桑植民歌活态化保护利用的实践经验和传承挑战,最后从人格化传承、空间化保护、数字化再现和产业化利用等方面,系统构建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长效机制,以期为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秦文学 《沧桑》2008,(5):79-80
改革开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是经过近30年的实践所证明了的正确理论,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改革开放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它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20.
杨群红 《攀登》2009,28(5):6-11
在新中国成立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