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洛迦诺公约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洛迦诺公约的性质,必须首先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洛迦诺公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对德国的武装占领;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德法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边境纷争;最终的主要后果是德法等国达成了一定程度的暂时妥协。可见,德法矛盾是公约中的主要矛盾。德国是签订公约的倡议国、切磋国、签字国,又是获利最大的受益国,毫无疑义,它是公约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要深入研究德国的外交政策及其与法英等国外交政策的关系,就有可能捉住公约的性质。拙文拟欲就此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2.
张学良将军是一位举世公认的伟大的爱国者。他赤胆为国,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一心以救国为己任,不计个人恩怨得失,在极端屈辱的逆境中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而今己过九十高龄了。  相似文献   

3.
洪梦 《文史博览》2013,(3):5-10
1949年以来,由于两岸的政治隔绝,两岸民间交往衍生出的诸多棘手问题亟待解决。为了化解恩怨,达成共融,两岸涌现出一批怀有家国情怀、报国理想的有识之士,为国家统一、同胞福祉而努力奔走。时至今日,当我们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之时,国家的统一比任何时候更加迫切,前人的勇气和智慧更令人肃然起敬。其中,20年前两位老者的握手便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弦。  相似文献   

4.
自1957年12月苏日两国缔结贸易协定以来,双方的经济关系发展的很快,但它现在正处于转折关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现在决定其发展的前景。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是为发展两国经济和加强真正的睦邻关系,沿着已经开辟的路线继续前进呢?或者受敌视两国人民友谊力量的影响,使这个过程复杂化呢? 相互补充的外贸结构、两国高度发达的经济和科学水平、地理上的邻近和飞速发展的远东地区的建设——这些客观前提为在长期的和大规模的基础上顺利地发展苏日经济关系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齐旭 《黑龙江史志》2013,(13):28-29
齐世英是民国初年的自由民主人士,其特殊的成长经历造就了其坚韧的气节和品质。齐世英与郭松龄有着忘年之交,与张学良有恩怨过节,与陈立夫信守不渝,与吉田茂有私人交往,到台湾后又遭国民党以反对党中央政策的理由开除党籍,后长期支持和参与党外运动,后又与雷震等人共同筹组新的反对党"中国民主党",其人生轨迹可谓丰富多彩,而其与张学良之间的恩怨情结,绵延持续近半个世纪。张学良曾说过:"齐原是我送出去德国念书的,……(我)抓到他(齐世英)恐怕会枪毙他的。"事情到底如何?齐世英缘何恩将仇报?两人的恩怨又是如何化解的?本文拟对齐世英与张学良的关系做一梳理,并对西安事变中二人的关系做重点分析,以期阐明两人的恩怨过往。  相似文献   

6.
中俄建交20年来,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发展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两国的“地缘优势”、“经济结构性互补”以及两国逐渐形成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的基础。出于两国各自“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中俄两国应克服困难,进一步提高经贸合作水平,逐步形成促进地区一体化的“中俄经济同盟”,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彼此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7.
他们之间发生了错综复杂的恩怨 张国焘和王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个特殊的人物.二人的人生轨迹交集甚少,仅在1928年5月至1938年4月,从莫斯科到延安,有过数次接触.尽管如此,他们之间却发生了错综复杂的恩怨,并最终促成张国焘的叛逃.  相似文献   

8.
《文物》1979,(1)
1979年3月将在日本东京、大坂两地展出我国陕西、甘肃、新疆三省(区)出土的汉唐文物展览,是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和生效而举办的。这项条约的缔结和生效是1972年9月中日联合声明和两国邦交正常化的继续和发展,标志着两国的和平友好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必将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为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广泛交流和合作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中日两国是隔海相望、近在咫尺的邻邦。两国人民具有二千年传统友谊,在经济、文化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这是两国史籍所不断记载并为两国出土的古代文物所证实了的。  相似文献   

9.
在德国史学界,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责任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20世纪20-30年代,主要针对《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宣判,一部分德国史学家编辑出版了大量外交档案,极力为德国开脱责任,从而在国际上引起激烈争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汉堡史学家弗里茨.菲舍尔以其论述德国战争目标的论文,对德法两国一度达成的一致意见提出质问,再次引发激烈争论。这些争论既与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密切联系,也与参与者的政治态度和民族情感息息相关。时至今日,不同观点依然存在,只是研究重点发生了明显转移,研究方法也出现了较大更新。  相似文献   

10.
明朝永乐三年(1405),满剌加遣使来华,表示"愿同中国属郡"。永乐帝答应为其国封山为一国之镇,实际上就是帮助其正式立国。从此以后,两国建立起极为密切的关系。此事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大事,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了中外海上经济文化交流,而且生动地说明了中国传统的睦邻政策。  相似文献   

11.
胡适的雅量     
胡适与章士钊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两位响当当的大师级人物,他们之间的分歧恩怨,堪称佳话。  相似文献   

12.
一、缘起近年来日本和俄罗斯之间的考古学术交流日益增多,与十多年前相比,大有恍如隔世之感。最近几年,不仅两国人员的交往在发展,日俄联合调查、发掘也逐渐成为主要的学术交流活动。就俄罗斯目前的经济现状而言,这可以说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两国联合调查是1989年由北方欧亚学会①和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历史、民族、哲学研究所最先发起的,付诸行动的项目是阿尔泰地区巴泽雷克②文化古墓群的日苏联合调查,1990年和1991年在乌科克高原(俄罗斯阿尔泰最南端一带)发掘了巴泽雷克文化的墓葬。继之而起的联合调查不在阿尔泰地…  相似文献   

13.
胡适的雅量     
胡适与章士钊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两位响当当的大师级人物,他们之间的分歧恩怨,堪称佳话。  相似文献   

14.
足球与政治     
上一期,透过阐述巴塞罗那及皇家马德里两支西班牙球队彼此间的恩怨情仇,剖析了足球与政治可以产生怎样的联系。今期意犹未尽,再多说一些。  相似文献   

15.
简析中日能源联合议价的成本收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的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和日本在分散竞争的条件下承受了过多的进口成本。本文在分析能源商品的价格决定因素基础上,探讨中日两国进行能源联合议价的成本与收益。认为这种努力可以在消除能源的亚洲溢价、减少能源竞争成本、促进亚洲能源期货市场发展、增强区域经济联系等方面获得显著收益。同时,联合议价的经济成本比较小,国家安全成本和政治成本则在两国之间存在不对称性,并且难以量化。  相似文献   

16.
论文回顾了2009年莫斯科"6·29"俄方关闭切尔基佐夫市场事件的始末,对由此引发的中俄两国民间经济、民事冲突的心理根源进行了剖析。认为2009年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批发市场的关闭,是近些年在俄罗斯频繁发生的华商经济冲突的最高潮。在中俄两国政治关系如火如荼发展、经济联系愈见紧密的同时,发生上述事件有其内在的文化、心理根源,两国差异性的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是一系列相关事件发生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7.
刘琴 《丝绸之路》2014,(6):27-28
中朝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交往历史悠久。建立在儒家文化基础上的和平和相互尊重的中朝朝贡关系,在明朝时期达到顶峰。在这种体制下进行的文化交流成为中朝关系中更为动人和持久的内容。中朝朝贡关系是两国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的切入口,它为文化的交流打开了一扇窗户。相较于政治和经济层面,文化的影响在历史中更持久、更具亲和力、更加动人。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与美国经济高度一体化,加拿大工会很大程度是在美国工会帮助下发展起来的,但两国工会率近几十年来却呈现极为不同的发展趋势,引起学界关注。通过比较两国公共部门工会、政治文化、工会理念和劳资关系法等方面的差异,在阐述两国各自特点的同时,两国工会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也得到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世界上大国关系中最为复杂的中日关系问题,学者已经有诸多讨论,提出了各种建议和策略,而且随着中日两国的交往程度越来越深,很多问题上也达成了共识和合作。但是中日两国还有很多的矛盾需要克服。本文借鉴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Waltz)的层次分析法,分别从国际体系、两国经济差距和人三个层次重点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和对比法德和解模式,系统地提出了中日两国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由于朝鲜战争的影响,中韩两国在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对峙,经济上隔绝。直到1978年12月18日,由韩国政府提议经中国政府反复考虑,两国才实现了中国朝鲜族居民访韩的"探亲交流",中国对韩国的"官民分离"政策正是在"探亲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此后,中韩逐渐实现了体育、学术等领域的"民间交流"。"官民分离"政策虽然没有直接促成中韩建交,但却为两国建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