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相大 《丝绸之路》2010,(12):79-81
韩国语词汇包括固有词、汉字词、外来词和混合词,其中汉字词最多。汉语是很久以前就被韩国人使用的外国语,传入时间悠久。通过韩国与中国文化方面紧密的接触与交流,大量的汉字继续被引进韩语。对韩国人来说学习汉语相比其他国家留学生更为容易一些,即韩国留学生比没有接触过汉字的学生拥有一定的词汇基础。可是,韩语里边的汉字词在漫长的时间中产生了跟原语汉字不一样的地方,如果不知道这些不同点,反倒会对学习汉语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2.
袁畅  金锦花 《神州》2013,(21):139-139
与学生韩语教学不同,赴韩劳务人员韩语教育对韩国语的教学要求更侧重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主要探讨赴韩劳务人员学习的特征及针对劳务人员韩语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林琳 《神州》2011,(5):58-59
应用韩语专业属于应用学科,注重实践性技能,因此实践教学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以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构建集教学、训练和创新活动为一体,教、学、做三者相融合的新型应用韩语专业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是必经之路。本文阐述了强化校内外实训,韩国语训练营探索性实践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张婷 《神州》2013,(10):142
中韩良好的互信关系不仅使得双方在经济交往上有了长足发展更令韩国文化逐步深入到中国人生活之中。了解与体会韩国文化是学好韩语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以培养韩语跨文化意识为目标,探讨如何利用多样化形式来提高韩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孙小洁 《神州》2014,(6):142-142
语言是一个很神奇的事物,世界这么大,拥有这么多的民族,语言的存在成为了区各个民族的主要特征,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它不仅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在语言的内部也蕴含了大量的人文精神,其本身也是作为一种文化艺术而存在的。本文针对韩语进行叙述,主要探究韩语的起源于发展,并将其主要的语言特点表述出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韩语,促进相关文化的推广与学习。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满语和韩语在辅音音系上的差异,主要在于小舌音、紧音,以及唇齿擦音这三个(组)语音上。满语作为阿尔泰语系最东端仍保留小舌音的语言,在音系层面仍紧靠着阿尔泰语言的共有特征;韩语的紧音是个重要的创新现象,与满语和其他阿尔泰语言有所不同;唇齿擦音作为满语最为创新的语音特征,与韩语和其他阿尔泰语言有所不同。满语和韩语共同具有一个区域性的语音特征,即送气擦音。  相似文献   

7.
宋璐 《旅游纵览》2015,(1):256-258
随着近年来韩国来华游客人数的快速增加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学院开设了旅游韩语课程。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也于2012年起在涉外旅游专业中开设了此类课程。本文以针对该课程进行的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讨论了体验式教学在此类课程中的应用,旨在试图为高职学院旅游韩语课程的教学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浅谈韩语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琳 《丝绸之路》2010,(18):70-72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交流过程中的失误,要求在外语学习的同时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跨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韩语语音学习,词汇的理解、记忆,惯用语、俗语的掌握,语法的运用,习题练习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因此,韩语学习者一定要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在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比学习中提升自己的韩语水平。  相似文献   

9.
门利娟 《旅游纵览》2014,(4):289-290
旅游韩语课程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韩语专业或者韩语方向的专业来说,是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素质拓展课。本文针对目前湖南省旅游韩语课程的授课现状进行研究,旨在找出其问题所在,并为旅游韩语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做好先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认识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韩国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朝鲜的兴亡是近代中国人从传统中华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转变的重要参照物,因而中国人的韩国认识与近代思想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东西思想的冲突,以及深厚的历史记忆,使近代中国人在对韩认识方面往往不得不面临种种情感和思想的困境。首先,对于大韩帝国灭亡一事,虽然中国人普遍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背信弃义和侵略行径,但是为了唤起国民,追求自强,中国人又往往更愿意从其内部来寻找其亡国之原因;其二,在如何认识日本帝国主义下朝鲜的殖民地近代性问题上,有人持肯定、甚至赞叹的态度,也有人认识到近代化成就背后朝鲜人民所遭受的苦痛,直到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才基本统一到彻底的反殖民主义立场之上;其三,近代中国人的韩国认识往往受到历史记忆的很大影响,对宗藩关系的记忆增进了中国人对支援韩国独立运动的责任感,同时中国支援韩国独立运动也是因为中国人认为朝鲜半岛对于中国来说有重要的地政学意义,关系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和平与安全。这种对韩认识的复杂性体现了近代中国他者认识与自我认识的相关性,也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龚灵 《神州》2014,(17):142-142
从语言结构学的角度来看,韩语属于典型的粘着语,而汉语则属于孤立语,随着两国在各领域中的密切联系,能否将文字所承载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是两国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论文内容以现代汉语助词“的”为起点,分析对比它在韩语中对应的表现形式,从而使两国语言学习者在这一领域的表达理解上更加清晰明确。  相似文献   

12.
韩语中的形容词作为用言(谓词),在句子中具有多种形态与表现机能,若想正确表现其语法机能,须了解其在句子中作不同成分时所发生的多变形态,而这些形态与汉语形容词的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分析韩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不同成分时所发生的多种形态变化,找出非母语韩语学习者易混淆的韩是形容词形态差异,并解决其在韩语语法及写作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和普及──关于朝鲜族掀起学朝语热金喜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朝鲜族勤劳勇敢、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我国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在韩国语翻译教学中,词汇翻译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而由于词汇翻译具有多义性和灵活性,这无疑增添了翻译的难度。本文将重点对比韩国语"(?)(?)"和汉语"哪里"在翻译时的对等和差异,浅谈一下翻译教学中词汇翻译。  相似文献   

15.
李京蓉 《神州》2013,(32):87-87
本文对国内部分高校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院校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特点及原因,针对目前韩国语教育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分别从学科专业和学生自身两个角度提出了一些解决对案,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队伍培养、学生自身素质提高、树立新的择业观念等方面试图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6.
宋玉兰  刘岚生  胡蓓蓓 《神州》2012,(15):143-144
培养学生使用韩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韩语教学的最终日的,韩语口语教学是韩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韩语教学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培养学生韩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因此,如何完善韩语口语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韩语口语能力已成为我们韩语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炎才 《安徽史学》2003,1(2):13-18,23
近代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一种传统思想的内在发展,且与中国传统社会近代转型相吻合,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中,内涵比较丰富,其体现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外在形式时代性与超越性互动,主体意识自发性与自觉性结合,内在实质疑古,复古与创新统一,客观效果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这些特征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近代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8.
清末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及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围绕着挽救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个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这三大运动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起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因此,三者之间存在互相连接的关系。可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术界只强调三者的相互对立,而忽视三者的相互联系;只强调后者对前者的否定,而忽视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只强调前后的差别,而忽视前后的共同点。这不仅对正确揭示这三大历史事件的本质有所妨碍,而且也无助于科学地揭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规律。对此,早已引起中国近代史学界的关注,本文…  相似文献   

19.
1919年发生在中国的五四运动和韩国的三一运动,掀开了中国和韩国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新篇章,是半殖民地的中国和殖民地的韩国为争取实现完全的民族独立自由和国家自主发展的共同呐喊。五四运动和三一运动为中韩近代历史承上启下之转折点,其上承近代以来中韩对外屈辱之历史记忆,下启其后中韩对外奋力抗争之历史浪潮,从而成为中韩近代史演进的标志性转折,并深刻影响到亚洲乃至世界殖民地国家的反帝反殖运动,虽已历百年时光,但至今我们仍可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善升  薛萌 《神州》2013,(9):142-142
近几年应用韩语专业在高职院校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经贸韩语作为应用韩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