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操自卑感的成因及表现有七个方面:1.出人头地的社会风气和由此带来的自我发展的阻力;2.宦官家庭的自卑感深深地根植在曹操的心灵之中;3.宦官家庭的自卑感成为曹操政治生涯的障碍,使其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4.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与自卑感的交织;5.与同时代的世家大族相比,政治地位的低下,同样可以考察曹操的自卑感;6.个人形貌的不足;7.多猜忌和残暴的性格特点是其自卑感的外现。  相似文献   

2.
徐丹 《神州》2012,(18):289-290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传播音乐知识,培养音乐技能技巧的同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较传统农民工会有更多的心理冲突,体现在自卑感、交往封闭、缺乏归属感以及自我防御机制不成熟;这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辅导,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问题,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六)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现状和未来的展望 (甲) 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概况就我们现在在中国的旧石器时代的知识来看,使我们可以肯定:从原始社会以前及初期(即旧石器时代初期)起,在我们这块广大而又富饶的土地上,因为地理环境不同,生活着有与其他大陆上不同的人类,具有不同的文化;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具有高度发展的中国文化。帝国主义分子的谰言,说什么中华民族来自西方,中国文化由西方传布而来。这都是过去帝国主义想奴役中国人民,使中国人民发生自卑感的阴谋鬼计,现在根据我们的研究,已经彻底粉碎了他  相似文献   

5.
武则天的自卑心理与性格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则天是一个具有强烈自卑感的历史人物,并不象通常人们认为的那样刚毅、自信。她因为早年家庭不睦、出身低微及曾为太宗才人等原因而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决定了她的性格特征,即权力欲强、残酷毒辣与迟疑多变。这些特征的产生发展与自卑心理的催化作用密切相关,且随着自卑心理的消长而消长。  相似文献   

6.
柳书雅 《神州》2020,(4):200-200
中职学校学生多数为中考落榜者,文化基础薄弱,对学习不感兴趣,在课堂上一问三不知,而且多数学生存在自卑感。因此在德育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从情感上关爱他们,从思想上教育他们;重塑学生的自信心,并将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感恩心等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情感,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7.
正统意识是中国古代社会很重要的政治观点,这种观点不仅反映在汉民族政权中,在魏晋时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政权对立之际,这种观念也通过民族融合深深地影响着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少数民族政权为了维护政权的正统性,不断地从传统的汉文化中挖掘理论依据,王权天命、奉大一统、入主中原,都被视为正统性的理论依据,但是,在面对强大的汉民族正统观时,又具有一定的民族自卑感。  相似文献   

8.
贫困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在帮助他们经济脱贫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部分贫困生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如强烈的自卑感,严重的焦虑情绪,人际交往障碍等,如不及时解决,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就会应运而生。高校要积极采取各种教育对策,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舒缓心理压力,学会与人相处等,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正无锡人有时会羡慕周边城市,因为他们往往都有着一些风雅的古称,比如南京古称金陵,苏州称姑苏,湖州则称乌程……尤其是常州的古称"南兰陵",不仅诗情画意,更交织了齐梁历史的风云际会,令人神往。反观金匮、梁溪,或晦涩,或平淡,始终都少了点韵味。但其实,无锡人大可不必因此而有文化自卑感。因为,无锡也曾有过一个充满诗意和韵味的古称——杼秋。  相似文献   

10.
高新波 《神州》2012,(13):329-329
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在初中教育受挫的学生,他们普遍知识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够好,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障碍,自信心不高,有比较严重的自卑感,认为不如别人,就算努力,都还是赶不上。有些学生因此更加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无心向学。自律自控能力差,又使得很多中职学生沉迷于网吧,“比较彻底”地告别学习。尽管如此,但他们的大多数人还是渴望通过学习一门技能,找到一门工作,  相似文献   

11.
贾静 《神州》2014,(2):88-88
作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给予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改善了课堂内的学习氛围,创造了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发展了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这种学习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尤其是能消除那些性格胆怯或有自卑感的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重拾失落的自信,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2.
有一天,一个15岁的女孩前来向我咨询,说自己十分疲惫。对生活丧失了信心。问她为什么会这样?她说,她从小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以往一向优异,但前不久学习成绩却由班上前5名一下降至第12名了,并且是尽了最大努力才得到这个成绩的。因此她现在自卑感十分强烈。从她的言谈不难看出,她是一位争强好胜的姑娘。  相似文献   

13.
正儿童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也不是一张可以随意涂抹的白纸,他们正处在自身基础成长和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其中有些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这些儿童,我们教师更要多加关注、精心呵护,让爱的泉水流进幼苗的心田,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和自卑儿童交朋友,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学生群体中总有一些比较自卑的学生。自卑是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严重的自卑感对学生的学习,生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所提出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当前国内外现实环境,它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资源,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文化自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基础,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增强文化自信的正能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去除人们内心的文化自卑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时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要遵循历史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使之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人真正的自我认识始于 19世纪中期 ,它成为日本在现代社会中自我认识的起点。明治时期基本形成了日本人自我认识的若干流派 ,它历经各个历史时期 ,总是以不同的形式顽强地表现出来 ,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明治时期日本人自我认识的突出特点是深受“国运”的影响 ,以至出现明显的偏差。明治初期日本落后于欧美时 ,其民族自卑感十分强烈 ;一旦成为强国 ,则转向另一个极端 ,民族主义极度膨胀 ,最终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正民国时期,诗人戴望舒声名远扬,他的诗婉丽浪漫,但他因小时候患天花而落下一张麻子脸,始终有自卑感。有一次,戴望舒邂逅了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大学生,叫施绛年,戴望舒对她可谓一见钟情,并深深地爱上了她。身为女大学生的施绛年因为年轻漂亮,当时有很多英俊潇洒的男子追求她。戴望舒虽然在施绛年面前碰了好多次钉子,但毫不气馁,仍然坚持每天写一封充满激情的情书寄给她,从不间断。  相似文献   

17.
2008年9月开学伊始,敦煌学基地又招收了三名来自美国、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留学生,留学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一位是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邝蓝岚,一位是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山本孝子,还有一位是来自中国台湾地区中正大学的张家豪。此前一直在敦煌学基地留学的还有:日本龙谷大学的渡边慎吾、神户大学的田林启、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杨郁如,目前共有6位国外与中国台湾地区留学生。  相似文献   

18.
传说在很久以前,阿克牙孜沟里居住着作力色里地部落,他们养了一群牛,还养了一群马。每天主人赶着它们到阔尔布拉克苏(海子)去吃草喝水。但牛群和马群各吃各的草、各喝各的水,从不混群。 在牛们看来,还是马好,主人多器重马,让它吃山上的鲜草,让它喝最清洌的泉水,冬天喂草又喂料,连出门都陪伴着主人。牛们总是有自卑感,它们想每次搬迁少不了让我们驮最重的东西,还经常挨主人的皮鞭和咒骂,多没意思,在主人面前永远提不高身价,马还是马,牛还是牛。它们这种情绪对儿孙们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可塑性大,所以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潜移默化。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若使用了不当的教育方式,就会招致不良后果,因此下面五个“不”是必须注意的。一、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尊重孩子不仅能促进孩子自信心、自尊心的发展,而且能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及行为控制能力。有些父母从未意识到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一味求全责备或轻视孩子的点滴进步,犯错误时更是不讲究方式,使用像刀子一样的蔑视语言向孩子的心上戳,不经意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受到损害的孩子,在发展中必然会产生心理障碍,如自卑感和对抗心理等。二、不为孩子护短。有不少父母只爱听对孩子的表扬和赞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毛泽东,是中共秘书工作的第一人,也是中共调研工作第一人,他创造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调研工作方法。这位历史伟人的大智慧、大胸襟、大气魄、大手笔,来自他务实求真的作风,来自他对党对人民的赤诚忠心,来自他对中国这块土地的深情热爱,更来自他一生践行调查研究的养成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