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在西方,语言学被广泛地运用到翻译的研究中,这其中也包括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道德经》这部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是除《圣经》外被译为外国文字最多的著作之一。在这众多的译本中,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标准去看呢?本文主要以《道德经》一书中的"道"的翻译为蓝本从原型理论的角度分析翻译标准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一些基于其它翻译理论的翻译标准问题从原型理论的视角出发也能找到共鸣。同时对于一些具体问题利用原型理论来分析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张骋 《黑龙江史志》2013,(17):160-161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世界各国的哲学、宗教、文化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6世纪末被来华传教士翻译介绍到西方,如今已成为除《圣经》之外译本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种典籍。但是这些译者在向西方介绍中国经典时传递了一些错误的信息,因而造成对《道德经》的误解,进而使西方对中国文化本身也产生了许多误解。本文以《道德经》的核心概念"道"的涵义为分析切入点,选取韦力和安乐哲的译本进行分析,并与《道德经》"道"的本身涵义相对照,发现由于早期译者自身并没有认识到中西思想文化结构中存在的本质差异,单纯片面的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中国经典著作,这是造成经典误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老子知识论的讨论可谓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重新讨论这个问题有助于今天的做人和做事。老子在知识论上的观点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反智,而是通过反对世俗知识来阐明自己的知识观,即追求一种"本真"的知识;这种知识观是主张"有知"的,有真知灼见,明事物之理,知自然之道。这样的知识观对现代技术运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袁梦 《神州》2014,(8):150-150
《论语》是被国外学者翻译的最多的中国经典名著之一,尤其以英文翻译居多。本文以理雅各和韦利两者的《论语》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语言风格和核心词汇的翻译两方面,对二者的英译本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周良平 《安徽史学》2003,(6):111-111
老子所注<道德经>成书于春秋末期,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早的一部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哲学著作.人们在研究<道德经>时更多地偏重于哲学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德经>中所包孕的宇宙观、政治观、审美观也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杨宪益和霍克斯的两种《红楼梦》译本中,本文选择了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中国特色习语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联系了翻译理论中的新领域—由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来剖析这两种版本中,译者是如何使自己的译本达到其翻译的目的并使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7.
张毕晓 《沧桑》2010,(6):145-146
本文试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唯物辩证法思想、认识论和自由观四个方面,分析老子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王静洁 《神州》2013,(23):154-154
目的论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强调翻译是由其目的决定的,而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翻译,其最终目的是使目标语观众可以更好的理解影视作品.因此目的论对于指导影视字幕翻译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在对功能目的论进行简述的基础上,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例,分别从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三个方面,分析了该剧字幕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往对敦煌本《老子道德经》诸方面的研究,多从道教入手,本文从《老子》自675年起,直至796年中,绝大多数时间里是作为进士、明经两科必修必考的内容,它是作为一种“官方指定必考书”而被唐代的人们应用,因而提供了从政治制度、社会时风的角度去考虑敦煌本《老子道德经》及其注疏本存留较多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龙雪婷 《文史月刊》2012,(Z3):184-184
<正>校史馆是展示一所学校峥嵘岁月的宝库,也是对外宣传校园文化的绝佳场所。一篇优秀的解说词更是能使人对一所学校留下良好的印象。在全球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校史馆解说词的英译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于此,首先分析校史馆解说词的特点.再从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两个方面对解说词的英译进行探析。一、校史馆解说词的特点校史馆解说词是为了介绍一所学校的风雨历程,所以语言风格大体是平实质朴中又带有些许生动活泼。因此在翻  相似文献   

11.
赵瑞 《丝绸之路》2012,(10):63-65
《阿Q正传》这部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负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文化的差异,在进行作品翻译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空缺现象。本文拟从文化空缺的角度,对《阿Q正传》维译本中文化空缺的翻译进行分析,发现翻译中存在的不足,以求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更好地为翻译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论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强调翻译是由其目的决定的,而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翻译,其最终目的是使目标语观众可以更好的理解影视作品.因此目的论对于指导影视字幕翻译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在对功能目的论进行简述的基础上,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例,分别从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三个方面,分析了该剧字幕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邓良春 《丝绸之路》2009,(22):88-91
本文旨在引入认知模式理论来阐释汉诗赏析及其翻译,通过剖析该诗的意象图式、隐喻、转喻认知模式,探讨认知模式下诗歌翻译技巧。另外,认知模式对诗歌意境推理过程具有制约作用,翻译中要考虑到译诗整体的模式建构。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外道教学界对古灵宝经有两种分类法.本文通过对古灵宝经中《灵宝赤书五篇真文》与《道德经》关系的考证,证明了敦煌本陆修静《灵宝经目》有关“元始旧经”和“新经”的分类,更符合古灵宝经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逐渐从句子转移到了语篇的层面上。语言学家们已不满足于对单个句子的分析,而是从语篇衔接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即以韩礼德的篇章衔接理论为主要依据,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及杨宪益、戴乃迭所译的英文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中使用的衔接差异成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从中西思维的角度,审视汉英主语省略和重复存在差异的可能内在成因,旨在揭示英汉语篇在衔接上体现出的各自特点,从而发现差异背后语言文化、思维层面的缘由。  相似文献   

16.
学术著作翻译的几个问题——以汉译《草原帝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译《草原帝国》为例 ,学术翻译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诠释性学术著作的时效性 ;学术著作的思想倾向 ;学术著作翻译应遵循专业的学术规范 ,包括人名、地名和专业术语的翻译 ;学术翻译的语言 ,要在于确切 ,同时也要合乎汉语习惯  相似文献   

17.
《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之作,在我国儒家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不朽的经典之作,其翻译也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名家都尝试翻译它。20世纪诗经翻译,最出名的莫属理雅各的《诗经》翻译版本,理雅各在翻译中,力图全面展现出中国夏商周时代的风土人情、社会全貌。然而,由于中西思维的差异,让其译文无论在"忠实地反映方面"还是在"艺术地再现"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问题的根源是理雅各对《诗经》原著的理解和诠释。中学与西学的差异,构成了理解和诠释的障碍,而文化的认同在更深的层面上影响着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18.
邓娜 《神州》2012,(31):1-2,4
生态翻译学理论为译者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来审视翻译活动。本文归纳分析了该理论,把译者主体的适应选择与诗歌翻译这一载体相结合,从“三维”(语言、文化和交际)转换角度对《静夜思》一诗的几种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本,并对该领域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今古奇观》是最早被翻译成德语的中国文学作品之一,早在十八世纪随着杜哈尔德(Du Halde)《中华帝国详志》德译本的问世就出现了三篇《今古奇观》德译作品.对它的德语翻译不仅时间早,入选篇目频繁,更因不少篇目出自翻译名家库恩之手而增色,而广为流传.格里斯巴赫、屈内尔、洪涛生、库恩、勒泽尔等德国知名汉学家都涉足翻译《今古奇观》.本文全面整理了《今古奇观》德译版本详情.  相似文献   

20.
严复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翻译家。他结合清末变法实践,翻译介绍的英国经验主义政治哲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界影响巨大。严复的影响无疑主要是在社会政治学说方面。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和世俗学者,他和西方基督教的关系如何?这原来不是一个非常必要的问题。除了早期翻译过友人宓克的《支那教案论》外,一般学者都认为严复和中国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