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系统化。本文追溯了几种主要的和谐社会概念、和谐社会价值理念和社会资源配置方式,通过对比"唯市场独尊"和"唯政府独尊"配置资源的弊端,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应该是市场与政府的共赢。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系统化。本文追溯了几种主要的和谐社会概念、和谐社会价值理念和社会资源配置方式,通过对比“唯市场独尊”和“唯政府独尊”配置资源的弊端,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应该是市场与政府的共赢。  相似文献   

3.
百家之学与独尊儒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家之学与独尊儒术葛志毅历来论及西汉经学的发达,多注意到统治者在政治上的提倡与利用,而往往忽略儒学本身的发展。实际上,战国秦汉的百家之学足可称其学术上的根源。不容置疑,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一代学者的治学倾向,产生极大影响。如主父偃本学长短纵横术,...  相似文献   

4.
诸子思想的没落,并非秦始皇“焚书坑儒’’所致。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并非是罢黜诸子百家全部。汉代独尊的是“六艺”经学而不是儒学思想。“经学”的崇尚.不只是在教育的仕进制度上取代了诸子思想的地位,在学术思想文化发展上更是诸子思想消沉的主因。  相似文献   

5.
汉初废除"挟书令"以后,学术复兴,百家竞鸣,诸学派都致力于学术的整合与创新,冀望得意于时君,实现学术与政治的互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非历史的必然。儒家知识分子群体前赴后继,积极参与新政权的建设,关注汉初政治经济变动并较为正确地洞察其历史走向,适时把握历史机遇,通过共同努力,完成了"儒术独尊"这一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
李宗吾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1912年,他著《厚黑学》,以"独尊"之名面世。该书一经发表,震惊华夏,震惊世界。  相似文献   

7.
为维护封建"大一统",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针,在思想文化领域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汉代统治者高度重视河西地区的开发,制定一系列开发政策,如设置河西四郡及属国、徙民实边、屯垦经营、修筑军事防御设施等。在经营河西地区的过程中,儒学随之进入,并在当地儒学起家的世族地主的带动和当地教育的推动下,儒学在河西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对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独尊的地位倾于崩溃,使史学获得一个充分发展的机会,作为史学的组成部分史注也得到了发展。史注由训诂向各个方向发展,同时旧式史注数量大增。  相似文献   

9.
天街觅浪漫     
张衍荣 《丝绸之路》2009,(15):59-61
泰山古称岱山,因其位于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海拔1545米,较之于华山、恒山要低好几百米。但是,它却是“五岳”中的龙头老大,地位独尊,古往今来,多少封建帝王、文人墨客、名流雅士、善男信女都对它顶礼膜拜,山呼起敬。  相似文献   

10.
泰山,山中之孔子;孔子,圣中之泰山。 一语道出了一座大山和一位圣人的微妙关系。其微妙,就在于他们的相辅相成——大山因圣人的光顾而成为文化的巅峰,五岳独尊;圣人因大山的滋养而成为文化的巨人,千古独步。  相似文献   

11.
程朱理学推动了清初伦理道德体系和社会秩序的重建,也在这一过程中于康熙中叶前后实现了自身"复兴"。其标志主要包括:在意识形态领域独尊地位的重新确立,在社会观念上获得广泛接受,以及编纂理学学术史著作热潮的兴起。  相似文献   

12.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是从鸦片战争之后开始的,然而只是从新文化运动兴起开始,人们才真正在多元的文化观念下来认识中西或东西文化的,即认为东西文化"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对于儒家思想或文化的批判,也并非始于新文化运动,但真正从多元的文化观念出发来批判儒家思想或文化也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要批判孔子及其儒学,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儒学的独尊地位不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的多元发展;新文化运动不仅主张中国文化内部"九流并美",共存竞争,反对儒学独尊,而且对西方文化内部的各家各派,持的也是兼容并包、多元共存的开放态度。  相似文献   

13.
连城 《风景名胜》2010,(8):46-47
钱币速览→第五套人民币5元 在第五套人民币5元的背面,我们看到的图案是泰山。该图用了空间"蒙太奇"的手法,把"五岳独尊"的石刻和泰山玉皇顶两个场景放到了一起,在现实中是看不到这样的景观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地下发掘的实物与典籍记载相印证,探索华夏创世之谜。论文认同炎、黄二帝与蚩尤并列的华夏三祖地位,并指出:"三祖"地位的确立,其重要意义在于,不仅拨正了以往"独尊炎黄"的偏颇,又填补了历史传承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代表没落贵族的先秦道家其思想鼓吹无为,汉初用来以救秦弊,这种思想行于社会上层,合于国家政治,成黄老道之清虚无为之治。独尊儒术后,转行于社会下层,合于民间信仰,而渐成道教之雏形。东汉后期之黑暗促进其形成。  相似文献   

16.
因海而重:中国传统社会中岭海海洋文化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社会,一般指封建生产方式占绝对支配地位,“主导的农业-官僚传统”占统治地位,以封建意识形态为正统思想(主要时期以儒家思想为独尊)的社会文化形态。其一重要特征是国家整体上闭关锁国,内陆文化占压倒性优势,海外的影响甚小,发展主要在自身中循环。  相似文献   

17.
道咸同时期中国独尊的传统外交体制在西方势力冲击下日渐瓦解,它虽给时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失落,但并未阻止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诞生。这一演变不仅导致了总理衙门的成立、向外派使的发生,而且还导致了中国人国家利权、国权等近代外交意识的诞生。  相似文献   

18.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采纳,由是造成大一统思想文化的专制局面。其对中国人的创造性思维造成根本性破坏,给国人大脑套上顽固的精神枷锁,严重阻碍中国社会此后的文化发展。其中,董仲舒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国文化的演进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董仲舒将孔子修订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与现实有紧密的联系。汉代史家关注着治乱兴衰。统治者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 ,往往在历史思考的基础上决定施政方针。从西汉政权初建到文景之治局面的形成 ,从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政策 ,确定封建政权指导思想 ,到东汉光武帝在天下扰攘之后重建统治秩序 ,我们都看到历史思考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儒家学说明确地提出了孝道理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了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于是儒家的孝道思想也就随之成为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之一。汉代统治者通过尊高年、举孝廉、"使天下诵《孝经》"[1]等多项措施大力倡导孝道,使两汉时期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