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唐代的古冰雪丝绸之路2.1渤海国史略渤海国是盛唐时期黑龙江地区以靺鞨族为主建立起来的封建地方政权。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00余年前。史书上将渤海国誉称为"海东盛国"。自公元698年(唐武则天圣历元年)渤海王大祚荣建立震国;公元713年(唐玄宗开元元年),受唐廷册封大祚荣立渤海国号;公元755年,渤海国迁都  相似文献   

2.
渤海国是我国唐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个政权的建立者是粟末靺鞨的首领大祚荣。他于公元698年在今吉林省敦化县一带建立震国。十五年后(公元713年,即唐玄宗开元元年),唐册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于是不再使用靺鞨旧称,而专称渤海。同时,唐以其地为帝国的忽汗州,令大祚荣兼任该州都督。此后,渤海统治者大氏,代代接受唐皇帝的册封,并努力学习唐制和盛唐文化,“遂为海东盛国,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民族艺术之一的书法,到了清代已经进入了书法史上的中兴时期。清朝是由满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满族的先世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肃慎人,两汉称之为挹娄,隋唐称之为靺鞨。唐代的黑水靺鞨,曾一度建立过强大的国家——渤海国。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派崔忻去渤海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设置忽汗州,并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改称渤海国。渤海国使用  相似文献   

4.
论渤海国与唐朝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国是粟末靺鞨人建立的国家,为唐朝的地方政权。公元六九八年,从高王大祚荣建国开始,到九二六年末王大諲譔降辽止的二百二十多年间,渤海国和唐朝的关系极为密切。渤海武王大武艺时虽曾一度和唐朝发生冲突,但总的来说,始终保持君臣朝贡关系,而且,存在极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5.
渤海建国集团主要由高丽别种或附高丽者、靺鞨酋或靺鞨反人、高丽余烬或高丽之众的三大集团组成。这3个集团成为渤海建国集团的核心。渤海建国之初的国号是震国,并非靺鞨国,靺鞨之名是周边国家对渤海国的他称。渤海国独立制定年号从第二代王大武艺开始,所谓大祚荣的天统年号是后代人编造的。  相似文献   

6.
正渤海国(698年~926年),是唐朝时期勿吉后裔—以粟末靺鞨为主在东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初称"震国",首领大祚荣自号震国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国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羁縻州,隶属于唐王朝。926年,渤海国被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渤海文化中的汉文化因素浓厚,其典章制度效仿唐中央,  相似文献   

7.
参与渤海建国的集团主要有白山靺鞨人、粟末靺鞨人、高句丽遗民.建国后经过大祚荣的开国时期、大武艺的对外扩张、大钦茂的文治和大仁秀的中兴,渤海成为多种族的国家.在渤海社会中起统治地位的种族是靺鞨族,被统治阶层也是以靺鞨族为主,靺鞨是渤海国的主体民族.在渤海国的历史发展中没有形成所谓的"渤海族",既然没有形成"渤海族",渤海国的主体民族不可能是"渤海族".  相似文献   

8.
与渤海国同时代,在唐内地还有一个渤海县,而且还存在以渤海为郡望的豪门大姓渤海高氏,并在大柞荣之前,就有许多渤海高氏已经受封渤海郡王等爵号。因此渤海史研究者常常将两者混淆。唐朝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的确与渤海高氏、渤海郡望有关,但这只是唐朝的一项政略,其目的在于利用渤海高氏、渤海郡望从对外宣传上切断与其关系密切的高句丽之间的关联。唐朝真正关心的,不在于大祚荣是高句丽人还是靺鞨人,而在于大祚荣的政权会不会再像高句丽一样对其天下秩序构成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说,渤海国号的确定,实际上反映了唐朝对渤海的基本态度。在中原典籍中,唐对内地渤海人,与渤海之前的靺鞨以及渤海建国之后的渤海人都自有一套固定的表述系统,旨在区别华夷。  相似文献   

9.
解读石灯幢     
<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内有一座兴隆寺。每当我工作之际、闲暇之余,凝望着兴隆寺院内,三圣殿前,有一近一千三百年、外貌庄严、壮观、比例协调、上下重力匀称、衬托合理,雕琢精妙细腻,融合了佛教艺术、雕琢技艺、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唐朝渤海国时期(公元698—926)遗留下来的、保存唯一完整的佛教艺术珍品——石灯幢,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叹唐朝渤海人的聪明、智慧、才艺和创意,给后人留下了这件珍贵的国宝,今付诸纸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渤海政权建立之初,恰是武周时期,唐朝对东北治理力度弱化,大祚荣啸聚靺鞨以及灭国的高句丽等族众,在东牟山建立新政权,并致力于向南发展。但唐朝于开元五年在辽西重设营州和增立平卢军使,迫使大武艺以降的渤海由原来的南向发展转变为向北进攻拂涅、铁利诸部,后又与黑水靺鞨发生战争。但由于黑水靺鞨与唐朝联合,使得渤海国北进受阻,渤海不得不依靠突厥力量分别在西向和南向两个方向与唐朝作战,不过很快突厥衰落,渤海主动与唐朝交好,恢复和平局面。大钦茂即位后则延续大武艺时期的北进战略,这次向北征服了拂涅、越喜、铁利靺鞨部落。此外,大钦茂还将都城由显州迁至上京,都城迁移标志渤海北进战略正式确立。此后渤海国的疆域拓展则主要集中于北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冯恩学  侯璇 《北方文物》2022,(1):102-112
结合考古发现的新进展,重新梳理史料得出新认识。延边长城是大祚荣修建的防护王城的大型军事防御设施,磨盘村山城是东牟山城。696年,靺鞨人分两支从营州东奔称王。乞乞仲象在忽汗河上游敦化盆地立足,接受唐朝振国公封号,唐以其地为忽汗州。698年,其子大祚荣自称振国王,国号振国。唐将李楷固率军消灭辽东的乞四比羽,又进攻振国,失败而还。大祚荣改国号为靺鞨,在延吉盆地的东牟山建王城。705年,大祚荣接受唐朝渤海郡王封号,改国号为渤海。  相似文献   

12.
由古通古斯的靺鞨部落建立的渤海国(公元698~926年)囊括了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国东北及朝鲜的大部分领土.  相似文献   

13.
唐代黑水靺鞨是靺鞨七部之一,分布在“南至渤海德里府,北至小海,东至大海,西至室韦,南北约二千里,东西约一千里”的广大地区,即现在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及黑龙江中下游一带。公元7世纪初,黑水靺鞨与唐王朝建立了联系,多次派人到唐朝朝贡,成为唐朝的藩属。726年,唐于黑水部设置黑水府,加强了对黑水靺鞨的管理。渤海强大后,靺鞨的其他部均先后并入渤海,唯有黑水靺鞨一直独立于渤海之外,但是渤海却割断了黑水靺鞨通向中原的道路。公元10世纪初,渤海国势日渐衰落,无暇他顾,黑水靺鞨南下,恢复与中原王朝的联系,五代时,黑水靺鞨“始称女真’。928年,粟末靺鞨建立的靺鞨  相似文献   

14.
渤海于698年先在辽东宣布建国,其国号为震国,建国者是乞乞仲象。此后,李楷固奉则天武后之命追讨,乞四比羽被斩杀,乞乞仲象已病故,其子大祚荣统领其部众到达天门岭时与李楷固大战,李楷固败,脱身而还。这时,契丹及奚尽降突厥,道路阻绝,则天不能讨,大祚荣率其众,继续东走,于公元700年前后到达挹娄之故地东牟山,筑城以居。713年,唐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从此改称渤海。虽然建立震国者是乞乞仲象,但不久病故,在与唐兵作战及东走到达东牟山的过程中始终以大祚荣为统帅,因此,后来的史书都记录渤海的建国者是大祚荣,但渤海人自己把开国之日定为698年,又通过渤海使臣传到日本被准确地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东南边陲的宁安县渤海镇境内的“上京龙泉府”,曾为创造“海东文化”的渤海国都城。据史料记载,渤海国是以粟末靺鞨人为主体建立的隶属唐朝的地方政权。公元六九八年建立“震国”,七一三年接受唐朝册封,专称渤海。于公元九二六年被契丹灭亡,历时二二九年。渤海国建立之后,与日本之间除了互为答聘外,余者多为文化方面的交流。从公元七二七年始至渤海灭亡止,遣使横渡日本海前往日本有史记载共三十四次,日本的使节也曾数十次来  相似文献   

16.
渤海上京龙泉府宫殿建筑复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位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镇西约3公里处,是唐代渤海国(689~926年)的五京之一。上京为都历时160多年,而上京都城兴建的确切年代却不见记载,我们只能借助有关渤海方面的史料大致推断。据《新唐书》记载,渤海的前身为粟末(革未)鞨,首领大祚荣自封震国王建立政权。唐睿宗先天中年(712年)遣使拜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至是改称渤海。唐天宝末年(755年)左右,大祚荣之孙、渤海第三世王钦茂徙都至上京。唐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下诏以渤海为国,钦茂为王,进检校太尉。唐贞元时(785~804  相似文献   

17.
渤海国是在我国唐朝时其居于北方的少数民族粟末靺鞨族建立的地方政权,而在公元713年时受到唐朝的册封,成为唐朝重要的组成部分。渤海国存在有二百多年,在这期间与唐朝、高丽和日本等在经济文化上进行相互交流和吸收,从而使渤海国形成了具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而又吸收了汉族及其他文化的具有独具特色的渤海文化。一度使当时的渤海国无论在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上都达到了空间的水平。但在公元926年契丹灭了渤海国后,渤海文化则随着渤海国的灭亡而消散,同时大部分典籍书册也荡然无存。这为我们对渤海文化的研究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渤海国从高王大祚荣起至末王大諲譔灭亡止,共传十五世,历时二百二十九年。高王大祚荣、武王大武艺统治时期,是渤海政权建立、巩固和初步发展的时期;文王大钦茂对渤海的统治则是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这时的渤海政权,更加巩固强大。大钦茂死后,渤海政局出现动荡,势力始衰。至十代王大仁秀统治时,渤海又出现一次大发展,势达极盛。宣王大仁秀的统治,及其以后几十年的繁  相似文献   

19.
渤海族是我国东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存世大约六百年,公元698年(唐圣历元年),渤海族首领大祚荣,在上京筑都建立震国,后改名为"渤海国"。渤海国自建立之初就使用汉文,以唐制管理国家,积极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及文化,并与唐王朝保持友好往来,号称"海东盛国",在我国东北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本文以唐鸿胪井碑为见证,并结合唐王朝的羁縻州府政策,揭示渤海国与唐王朝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20.
唐时期渤海国的创始者大祚荣,曾循武则天封其先世为震国公而自号震国王。关于震国的始建年代,有关著作皆考录为庸圣历元年(698年)即立国号。但此说所据史料单一,今再作小考以就教于师友。《旧唐书·渤海传》云:大祚荣于“圣历中,自立为振国王”;《新唐书》仅记其“自号震国王”,却未记其自号于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