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汤显祖集三》与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出版的《牡丹亭》为依据,以明清出版的唐诗文献为对照,对《牡丹亭》下场诗的集句、作者及用韵作了简略考订。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剧作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临川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是他留给中外戏剧史的不朽之作。他与莎士比亚同年去世、具有同样高的地位。习近平主席2016年访英时,提议两国人民共同纪念这两位大师。2017年,文化部、全国多地乃至海外纷纷举办纪念活动。江苏也于9月下旬在伦敦和南京呈演了两位巨匠的代表作《牡丹亭》和  相似文献   

3.
曹静 《神州》2013,(2):13+15-13,15
汪榕培英译《牡丹亭》兼顾神韵与印象,将"传神"与"达意"作为其翻译追求,以期创造性地准确再现原作的风采。本文从韵译诗词;文字"游戏";文化典故三个角度探讨了汪译《牡丹亭》的"传神达意"之意蕴。  相似文献   

4.
《牡丹亭》第二十一齣《謁遇》中有"香山嶴裏巴"句,"香山嶴"這個地名首見於第六齣《悵眺》。徐朔方先生在其《牡丹亭》校注本中先後將"香山嶴"注釋爲"今廣東省中山縣境内"、"今廣東省澳門";"香山嶴裏巴"的"巴"字則注釋爲"寺廟",並以澳門建有三巴寺(聖保羅教堂)爲旁證。本文認爲,"香山嶴"在歷史上並非澳門;"香山嶴裏巴"的"巴"是"長住"之意。以目前所得到的證據,還無法確證《牡丹亭》中包含了澳門情節,也無法確證湯顯祖到過澳門。  相似文献   

5.
《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论"在"临川四梦"中最集中的体现,其中女主角杜丽娘堪称"至情论"最佳诠释者。一部经典剧作的内涵往往不是单一的,作者在《牡丹亭》中除了建构"情教论",反科举外,还有对女性教育的思考。《闺塾》一出极为精彩,其中塾师陈最良、女学生杜丽娘及其伴读春香一同演绎了明末私塾教育的一个场景。通过《闺塾》以及相关剧情的解读,可以反观晚明社会女性教育的林林总总。如: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拟定,教育方法的采用,教育环节的把握等,这些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女性教育的情状,对当下的女性教育亦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非常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出席会议,祝贺《山西近现代史写真》一书的出版。摆放在大家眼前的这部《写真》,是我省政协2003年确定的重点书目。从那时开始,我们就向全省  相似文献   

7.
《才子牡丹亭》是清康熙、雍正间,吴震生、程琼夫妇为汤显祖的戏剧名作《牡丹亭还魂记》所作的一部笺释、诠讲和评点的专着。全三十余万言,按全剧五十五出的顺序,逐出逐句地就剧作的语源语义、曲词内涵、人物思想、结构关目作了极其详尽的笺释和评点。是一部带着强烈的个性色彩来解释《牡丹亭》的用词用语,评点人物思想的戏剧评论。批淹通书史,  相似文献   

8.
陆布衣 《风景名胜》2014,(12):172-173
A大调:《牡丹亭》的韵味 我认识汤显祖已经好多年了。、这回,第一次到他做了五年县长的遂昌、、整个遂昌,似乎都弥漫着《牡丹亭》的味道。本来,我这位朋友是要光宗耀祖的.也一定会光宗耀祖,看看名字就让人震撼了,显祖,这可是每个人都朝思暮想的事呢。他有这个实力,十四岁就入贡。  相似文献   

9.
《牡丹亭》第二十一出《谒遇》中有“香山嶴襄巴”句,“香山嶴”这个地名首见於第六出《怅眺》。徐朔方先生在其《牡丹串》校注本中先後将“香山嶴”注释为“今广东省中山县境内”、“今广东省澳门”;“香山嶴襄巴”的“巴”字则注释为“寺庙”,并以澳门建有三巴寺(圣保罗教堂)为旁证。本文认为,“香山嶴”在历史上并非澳门专称;“香山嶴裹巴”的“巴”是“长住”之意。以目前所得到的证据,还无法确证《牡丹亭》中包含了澳门情节,也无法确证汤显祖到过澳门。  相似文献   

10.
杨淑霞 《神州》2012,(32):17+19-17,19
我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时讲过这样一段话:“情不知所起,往而深,生可以死,死可复生。生不可逾死,死不可复生者,皆因情所不止也。”为此,他在他的《牡丹亭》中,让杜丽娘或生或死,或死复生。全由“情”所左右。真乃大家手笔。其实,这一“情”字,直达中国戏曲之命门,亦是中国文化之密码。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同样提出了“以情悟道”之说,实乃异曲同工之妙哉!  相似文献   

11.
傅银瑜 《文史月刊》2007,(10):62-62
最近,笔者有幸获得一册《山西近现代史写真》。细细翻阅,一种欲说的冲动由然而生,于是便提笔表达一个忠实读者的感动。这是一颗写真纪实的史料  相似文献   

12.
《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老师原是想用一首《关雎》,来让她领悟“后妃之德”,可率真的她偏偏读懂了古人真挚的恋歌。这样的懂得与觉醒,也让杜丽娘在那株“梅子磊磊可爱”的大梅树下,梦见了个秀才。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推出的《炎黄春秋》精品书系,是从《炎黄春秋》1991年创刊至1995年计45期650万字中精心筛选出的重点文章150万字,编辑为五卷珍藏本,分别为:《政坛高层动态》、《重大决策幕后》、《历史迷案揭秘》、《名流写真》、《血荐轩辕》。  相似文献   

14.
正世间只知汤显祖为文学家戏曲家,鲜有知其为思想家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这段文字,常被后世援引以表难诉之"情",亦可看成是汤氏哲学思想的文学表达。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秋,汤显祖的《牡丹亭》杀青了。激动之余,他为这部得意之作撰写了一篇短文——《牡丹亭记题词》。随后,即交付与临川相邻的金溪县浒湾镇书铺街刻印。  相似文献   

15.
《炎黄春秋》2013,(2):69
《炎黄春秋》精品书系(第一编),系从《炎黄春秋》1991年创刊至1995年止45期650万字中精心筛选出150万字的文章,分门别类编辑为:《政坛高层动态》、《重大决策幕后》、《历史迷案揭秘》、《名流写真》、《血荐轩辕》共五卷,以弥补本刊早期合订本销罄之不足。  相似文献   

16.
李佩阳 《丝绸之路》2013,(12):38-40
作为爱情悲剧与喜剧的代表作,《牡丹亭》与《终成眷属》的魅力不仅在于故事层面曲折生动,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还在于文本别具一格的形式与结构设计,不管是主题还是写作手法都突显着冲破束缚与思想桎梏的特点。本文以这两部剧作为例,通过分析作品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结合作品结构与主题的关系,总结其叙述结构模式、形式与意义,达到旧文本新理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炎黄春秋》2007,(1):64-64
1998年推出的《炎黄春秋》精品书系,系从1995年以前45期650万字中精心筛选出150万字的文章,分类编辑为:《政坛高层动态》、《重大决策幕后》、《历史迷案揭秘》、《名流写真》、《血荐轩辕》。书系出版一年后,即脱销。在纪念《炎黄春秋》创刊15周年之际,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书系再版发行,以弥补本刊早期合订本销罄之不足。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中外爱情名剧的喜爱可谓历久不衰,而对剧中两位女主角“爱情至上”的先锋形象更是赞叹不已。这两位产生于同时代中西方两位文坛巨匠笔下的艺术形象,著名评论家徐朔方说:“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都穿着古代的服装,而在他们胸中跳动着的却是一颗同时代的心。”《牡丹亭》表面上写的是宋代的故事,而人物的思想、感情、志趣,却是明代晚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意大利的民间传说为依据,人物穿的是古代意大利的衣服,但人物的思想、感情、对生活的态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无不属于莎…  相似文献   

19.
郑学斌 《江淮文史》2007,(5):173-173
《江淮文史》,开本袖珍。字斟句酌,言简意深。布衣庶民,"达官贵人"。雅俗共赏,文坛同登。客观公正,泾渭明分。直言不讳,欣然行文!《史海钩沉》,《当代写真》……跨越时空,纵横驰骋!  相似文献   

20.
成洪燕 《收藏家》2016,(8):25-32
禹之鼎为康熙年间著名画家,在清代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博才多能,善画人物,尤以肖像写真著称,风格标举;山水、花鸟亦精妙出神。其画名在当时就享有盛誉,众多达官显贵争相请其画像留影,如王士祯、王原祁、乔莱、徐乾学等,可谓"每遇佳士必写真"。禹之鼎画迹存世较为丰富,而广东省博物馆所藏的《周仪像》,目前仅被收录于《中国古代绘画图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