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静洁 《文史月刊》2012,(8):120-121
近年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发达地区比较,教育事业依然十分落后。澜沧县在2010年通过"两基"国检验收,但现在教育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要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教育发展发展存在问题的客观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思考,希望对全省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晶 《旅游纵览》2015,(3):189-192
生态旅游的兴起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普洱市作为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资源丰富、普洱茶文化源远流长,发展生态旅游极具潜力。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是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面临着法律机制欠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凸显等问题。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框架下加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立法,研究完善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法律规制是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辽阔的边疆地区各民族经济类型多样,发展程度亦不平衡,但皆在原来的基础上有相当的进步与变化。这一方面是各族人民世代辛勤劳动的成果,也同明清两朝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和经营开发不无关系。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提高,而首先表现于农业...  相似文献   

4.
人是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因素。在促进文化的延续和创新方面,作为主导的人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典型和特色文化的兴起与繁荣,对于带动和提升地域或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强烈的示范和影响作用。本文以塔尔寺与鲁沙尔镇为例,探讨这种发展模式的形成及由此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14世纪,藏传佛教开始向东亚和中亚地区传播。与此同时,青海省和整个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圣地塔尔寺在鲁沙尔镇建立。汉族、藏族、回族、土族人在这里或信奉佛教,或信奉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6.
《攀登》2017,(3)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复杂性不断增加,困难和挑战不容忽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要注重加强和改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重点在完善制度建构、加强价值整合、注重民生改善、维护社会稳定、激发社会活力、筑牢边疆安全等方面进行强化,实现治理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陆地边界与14个国家~①接壤,有2.2万公里的陆地边界线,造就了广阔的边疆地区。我国近60%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边疆省区,为此,这些边疆地区也被称为边疆民族地区。边疆民族地区既是国家地缘上的毗邻之处,又是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更是多元宗教文化的交汇之所,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诗·大雅》:"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中国历代统治者均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广阔的边疆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30年代,国势衰微,社会动荡不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虎视眈眈,国民政府的边防在步步后退,中华民族到了濒临亡国的危险时刻。西康地区作为抗战建国和民族国家建设的大后方和根据地,加快西康地区的教育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其中培养合格的师资更是加快教育发展的关键,西康省立康定师范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西康师范学校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一直坚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本文试图通过对西康师范学校发展过程和办学情况的研究,来总结国民政府时期发展边疆民族师范教育的经验教训,为当今的边疆民族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
吕静  候汝艳  王艳霞 《神州》2013,(13):112-112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进行学分制的改革时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改革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分制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探讨,结合边疆西部地区实施学分制度的现状,给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支持。加强桂越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促进当地边防巩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升国门形象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绿洲城镇体系研究——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绿洲城镇及其城镇体系有独特的发展规律。本文以具有国内代表性的干旱区河西地区绿洲城镇体系为例,从城镇的规模等级结构体系、职能类型结构体系、地域空间结构体系以及联系城镇的网络结构体系对绿洲城镇体系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出绿洲城镇体系的一般特征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其价值导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根本一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边疆民族地区践行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可通过内涵解读与宣教机制、心理认同与接受机制、社会践行与内化机制等途径,探讨边疆民族地区中国梦认同践行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宋金元时期陇西、青东黄土高原地区城镇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金元时期是陇西、青东地区城镇发展的重要阶段。北宋为经略陇右而在陇西、青东地区大修堡寨,促使城镇数量激增,形成畸形发展之势;金元时期,城镇数量的显著下降是城镇建设回归常态的反映。这一时期城镇数量的剧烈变化主要存在于县以下的小城镇,而县及县以上城镇的变化相对稳定。特殊的政治、军事、民族形势和国防的需要,是影响这一时期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陇西、青东地区的城镇在功能上形成综合性区域中心城镇、军事性城镇和商贸型城镇三大类型。  相似文献   

14.
本从清代边疆民族政策研究的四次突破入手,提出边疆民族研究中的“中原中心论”的传统范式源于中国史学上的正统论的遗绪,应重建中华法系的法统,将边疆民族地区纳入中华法系的研究领域。作主张史学概念化是开创边疆研究新局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代西南边疆民族档案是民族国家建设与多民族文化结合的产物,在西南边疆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延伸记忆、延续历史、催生新的文明的重要作用。文章运用档案学、民族学原理,在梳理分析西南边疆民族档案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近代西南边疆民族档案的形成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对西南边疆民族档案在近代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展开了比较专门化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历史时期新疆北部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阚耀平 《人文地理》2001,16(4):75-79
历史时期新疆北部是草原游牧民族与汉族相互活动的区域,其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草原文化景观特色。本文分析了新疆北部地区城镇的历史演变过程,提出其城镇萌芽于汉代前后,完善于清代后期,城镇的中心有一个从吉木萨尔-伊犁-乌鲁木齐的演变过程,并论述了新疆北部城镇形成与发展的特征和城镇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出研究历史城镇的发展对今天城镇建设与规划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太原地区城镇形成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研究太原地区城镇的历史演变过程,指出因商而兴是太原城市历史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周琼  李梅 《史学集刊》2008,(3):78-85
边疆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的瘴气与生态环境有密切联系,其分布区域随自然生态要素的改变而变迁.随着清王朝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统治的加强,很多瘴气密布的地区得到了开发,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迁,瘴区范围从腹里地区向丘陵及深山河谷区退缩.瘴气密集的潞江、澜沧江、元江、南盘江流域以及滇中、滇东北的金沙江河谷区、滇黔交界区也出现了瘴气减弱退缩的现象.瘴气区域的变迁反映了生态环境变迁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陇东地区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志刚  唐相龙  李斌 《人文地理》2004,19(2):22-24,34
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文章从分形理论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入手,以豪斯道夫(Hausdorff)维数为依据,借助Zipf公式,对甘肃省陇东地区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进行了分维测算,结果表明该区域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说明分形理论适合陇东地区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测算分析。在分形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区城镇规模结构的分布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①首位城市规模不突出,其经济带动和功能辐射力量薄弱;②中间位序的城镇分布过于集中,人口分布显得比较均衡;③陇东地区城镇体系建设缺乏区际空间规模结构的发展。最后基于分形理论的测算与分析结果,提出了陇东地区城镇体系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清朝是由满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它不仅统治着中原广大汉族地区,同时对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也实行着有效的管辖,经过清前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努力经营,使清朝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与发展,奠定了我国幅员辽阔的疆域版图。以满族贵族为核心的清王朝之所以能够在清代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应该说和它推行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有着密切关系,清王朝作为封建政权,其在边疆民族政策上有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有失误的教训。总结、探讨清代边疆民族政策,对今天我国边疆开发、民族团结、边防建设等方面均有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本文仅就鸦片战争前清朝在边疆地区的民族统治政策作些初步论述与探析。谬误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