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锋 《文史春秋》2007,(7):22-24
熟悉中国抗战史的读者都知道,在八年抗战中,日军始终没有进攻过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实际上,日军曾计划在1943年春季以后,发动一次大规模的"五号作战",进攻四川,占领重庆、成都等地,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该"作战"计划未能实施。  相似文献   

2.
1943年秋到1944年春,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连连失利,为了挽救其失败的命运,开辟由朝鲜、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到安南、泰国的陆上交通线,避免美国潜水艇及飞机对其海上运输线的威胁,准备对我国发动新的大规模的军事进攻。1944年3月10日,日本军方制订了《一号作战计划》。其中规定作战目的  相似文献   

3.
吕梁三捷     
“吕梁三捷”是日军侵占汾阳初期.当地人民配合八路军打击敌人、阻止其西进侵犯延安的重大伏击战。1938年9月,正当日军大举向武汉、广州进逼之际.华北方面的敌人为配合正面战场作战,调集部分兵力,试图一路由风陵渡向西夺取西安,一路由军渡进攻延安,妄想实现其侵占我大西北的罪恶计划。  相似文献   

4.
高峰 《文史天地》2003,(7):41-44
神秘的“K号作战计划”,在死亡边缘挽救了一万多日军的生命!绝密的“K号作战计划”,使美军打歼灭战的计划落空,尼米兹将军感叹,“日军伪装巧妙,行动果敢,所以才能出其不意地撤走部队,由此可见日军组织的周密详尽!”。大战在即山雨欲来朔风急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使日本海军军力大挫,再加上侵略战争第一阶段已告结束。1942年6月初,日本计划在太平洋地区只留下少量军队维持秩序和外围作战,大部分军队调回日本本土。在此情况下,日本大本营命令南方军占领新几内亚的重要海空军基地莫尔兹比港,以加强对澳大利亚的威胁,阻碍美澳交通,具体作战由…  相似文献   

5.
皖南事变爆发后,国共合作濒临破裂.国民党持续推进"剿共"部署,日本的中国派遣军亦有计划于1941年春季集中兵力肃清河北、江苏、山东三省.中共中央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采取政治上进攻、军事上防御的应对方针.就皖南事变一事,日军认为国共最终会相互妥协,不会对战局造成大的影响,参谋本部亦因"南进"方针,否决了中国派遣军的计划,要求其在"南进"之前对国民政府军事施压,以便于从中国战场脱身.中国派遣军趁汤恩伯集团为"剿共"而调动之际发起袭击,即豫南会战.中共继续在军事上保持克制.豫南会战影响了国民党军队的"剿共"部署,但未能改变其方针,国民党甚至讨论赶在日军进攻陕西之前,先出兵攻下延安.就在此际,日军开始为消灭卫立煌集团而集结兵力,并有意散播将进攻陕西的虚假情报,隐藏其作战计划.国民党在日军压力下,软化立场向中共请求支援,许诺中共"配合作战"便可谈好"根本问题".在皖南事变善后的过程中,日军虽非有意去影响国共关系,但其军事行动打乱了国民党的部署,为国共关系的缓和提供了"转机".抗战期间日、国、共三方互相影响的复杂关系,在皖南事变的善后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一1937年7月底,日军占领平、津以后,以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展开了向中国内地的进攻,企图以武力迅速灭亡全中国。由于日军当时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兵力尚在动员与运送中,其作战兵力的部署,指挥机构的组建,都正在调整,所以,日军中央统帅部于7月29日决定的对华作战计划中的方针是:“击  相似文献   

7.
长胜桥原名长生桥.1943年常德会战时,中国军人在这里与日军浴血奋战,成功地阻击了日军的多次进攻,还在这里击毙了日军精锐109联队的联队长布上照大佐,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常德会战后将长生桥改名为长胜桥. 公路交通的咽喉 晚清时期,古城常德大西门外有条街叫马路街,这里有两处地方被称为上骡马甸和下骡马甸,它们是各地马帮来常德集散物资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华北敌后战场上日军对八路军的进攻常通过扫荡作战进行.冀中军区在1942年5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发动的大扫荡中遭受重大损失的原因,除了日军本身实力占优、战术上进行一定调整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日军此次作战不是一般扫荡,而是以彻底摧毁冀中根据地为目的的作战.冀中军区没有在扫荡初期及时觉察到这一点,只以一般扫荡来对待,最终在局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被迫转移.  相似文献   

9.
侵华日军曾经谋划攻取重庆,且制定了详细可行的作战方案。后因种种原因,日军放弃了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10.
长江“花园口”决口内幕文/毕春富黄河花园口决口,是中国现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之一。花园口决口后,黄河改道南泛,挡住了日军西犯的路线,日军被迫改变进攻武汉的作战计划,改由长江为主作战线;豫皖苏三省一万五千平方公里的广大国土却成为一片汪洋,黄水及继水灾而起...  相似文献   

11.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日本侵略军于桂柳作战之后,侵入贵州独山、荔波、八寨(今丹寨县)、三合(今三都县)等县,前锋进逼都匀姬家桥,造成贵阳危急、重庆震动。十几天后日军就退出黔境。这一事件人称“黔南事变”。它是豫湘桂战役结束后的插曲,也是日本侵略军对中国大陆攻势的终止。本文拟就日军进攻贵州的战略意图及其迅速败退的原因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中期的1942年,我在黄埔十六期和陆大参谋班毕业后,分配到大别山中豫鄂皖边区的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先是廖磊,后为李品仙)的四十八军当参谋。适遇我军击落日军战机,敌酋塚田攻中将毙命,继而有幸经历了一场大别山区反扫荡战役的严峻考验。击落日军战机敌酋塚田攻中将毙命日军曾在1942年上半年制定“了第5号作战计划”,准备于1943年春季以15个师团的兵力,北从关中、南沿长江、中由襄樊向四川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占领西安、成都、重庆,摧垮蒋政权,并已得到天皇的批准,作了大量准备(如补充兵员、进行演练、筹备物资等)。但是,到了1942…  相似文献   

13.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用武力占领中国东北后,为了达到长期霸占中国东北,逐步实施变东北为扩大侵略战争,向苏联进攻的军事基地的计划,1933年10月1日,日军参谋本部作战课长铃木率道视察"满苏国境",决定沿边境地带构筑军事要塞。自1934年开始,陆续在中国边境地区构筑国境要塞阵地14处。其中东宁要塞是规模最大的  相似文献   

14.
1942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政治诱降失败之后,炮制了进攻重庆、西安的战略计划,企图一举摧毁重庆国民政府的抗日基地。但计划出笼不久,太平洋战局逆转,日本进退维谷,难以实施。日本战败前夕,中国派遣军头目再次叫嚣实施作战计划,以作垂死挣扎。但历史不可逆转,计划的破产和日本法西斯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本文概述了该战略计划炮制的过程及其破产的原因,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吞我国的狼子野心。  相似文献   

15.
正1944年初,随着日本太平洋战局的不断恶化,利令智昏的日本侵略者便决定在中国战场发动一次大型战役,以迫使重庆国民政府投降,将中国与日本本土作为与美国相对抗的最后基地。从4月开始,日本大本营以打通从朝鲜釜山至越南河内的大陆交通线为作战计划,发动了豫湘桂战役。9月上旬,日军第十一军第十三师团在占领零陵机场、攻克零陵后,一路从祁阳、黄沙堡、大结、冷水铺向广西全州县推进。在此之前,蒋介石已命令其嫡系第九十三军从四川綦江赴广西全州县阻击日军的进攻,意在堵地方军阀以  相似文献   

16.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关东军占领东三省,实现了日本由来已久的夺取满洲之计划。在日本特务机关策划下,1932年3月1日,成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其国土包括奉天、吉林、黑龙江、热河、内蒙古一部分。日军并不罢手,下一个侵略目标是中国的华北地区。1932年7月,关东军向热河进犯;1933年1月,进攻山海关、3月,侵占热河、日军越过长城,兵锋直逼平津地区;5月7日,日军发动关内作战,17日唐山陷落,日军兵临北平城郊,举国震动,平津若失,华北必不保,中国面临巨大的危机。蒋介石政府自“九一八”事变后,实施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内线,卧榻之侧有鄂豫皖、湘鄂西、湘赣、湘鄂赣、赣东北及左右江等红色根据地,是蒋的心腹大患,直接威胁国民党政权的存在;在外线,是虎视眈眈,陈兵华北,觊觎平津的日军;而华北却控制在张学良等  相似文献   

17.
柯云 《文史月刊》2009,(5):33-33
这件事发生在1943年的湘西。进攻常德的日军一部分突破国军防线,直入武陵腹地。英勇的湘西人奋起抗战,创造了许多奇迹,马蜂益虫杀敌堪称奇中之奇。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日本曾三次制定西安作战计划。该计划的内容虽时有变化,但总以控制西安为重点,以北上占领延安,消灭共产党,或南下占领重庆,使国民党屈服为目的。这一计划虽未能实现,但从中反映出日军的战略意图和政策动向,折射出太平洋战场与中国战场的关系,成为日本在华势力消长的晴雨表。正是由于西安和陕西的屏障作用,才使重庆政权得以偏安,也使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安然无恙,西安在抗战时期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平型关战役是指1937年9月下旬,中国第二战区部队与日军在山西省东北部的内长城线上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作战行动。这次战役从9月20日日军第5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下令所部,以大营为目标,向平型关进攻开始,至当月30日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下令,在内长城防线上的守军全线撤退为止,共计10个昼夜。在战役过程中,初入山西前线的八路军与战区部队协同作战,共同对敌。八路军第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相似文献   

20.
日本大和民族素以行事缜密、一丝不苟而闻名于世,日军作战也以战力彪悍、精于谋略而著称。日军侵华战争的表征为武力之蛮狠,其内在密布着整套作战思想,撇去其侵略者邪恶的本性,日军作战思想可谓作战哲学。研究日军作战思想,对日军整个侵华战争的研究以及日军今后的势态把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新四军在苏北的情况》这部日军文献为主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