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了书同文字的政策,规定以秦国文字作为全国的通行文字,这一政策的推行决定了此后汉字两千多年的历史,也奠定了秦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因此秦文字的研究一直是文字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出土古文字材料中的秦文字为重点,对近年来的秦文字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就今后的秦文字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商鞅是战国中期的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他在相秦期间实行变法,大力地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为秦国最终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其相关政策和思想对后来秦国乃至秦王朝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极端的措施和思想也为后来秦朝的速亡埋下了伏笔。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商鞅变法的相关政策及其思想,来论证商鞅变法与秦朝速亡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泽川 《文史月刊》2011,(10):24-24
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围郑,郑国派烛之武劝说秦国退兵。 烛之武对秦穆公说:“如果秦不灭掉郑国,而让它成为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缺乏的资源食用,由郑来供应,这对您没有什么害处。”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古代的秦国地处偏远,教育不发达,民智闭塞,高级知识分子寥寥无几,所以崛起的时代较晚。然而,经过春秋战国500多年的风云战火,最后兼并列国、统一天下的却是秦国。在秦国一步步崛起过程中有四位君主起了关键性作用:秦缪公、秦孝公、秦昭王、秦始皇。同时,秦的兴亡与作为外来人才的"客卿"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胡岩涛  田亚岐 《文博》2023,(1):57-65
秦雍城的军事地理环境符合特定时期秦国择都的首选要求。秦雍城军事城防格局从初期以防范戎人为主要目的的“城堑河濒”,到中期出现“回”字形双重壕堑,再至晚期修建城垣设施,形成护城河、城垣、壕沟在内的多重防御,标志着完备的城防体系最终确立。这一方面反映了秦国能够及时顺应时局之变,是秦人对都城安全环境的主动和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秦雍城由纯粹的军事城邑朝向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层次分明的“大都市”趋势发展。秦雍城军事城防每一阶段的演变都与秦国军事国防密切相关,同时也为秦人从早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聚落结构过渡到以地缘政治为格局的多元性社会架构带来契机,对其后秦国变法革新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在秦征服巴蜀以后,秦帝国将秦民移入巴蜀、兴修封建城市、确立封建制度、兴修水利,巩固在巴蜀的统治。尽管从主观上来看,秦对巴蜀的战争以及其社会经济改革破坏了巴蜀地区百姓已经形成的生活现状,但是从客观上来看,其一系列政策便使得闭塞的巴蜀文化迅速地融入到中原文化,一直到西汉中,其原来的民族特征才真正消失。秦国在巴蜀成功的经济政策使得巴蜀地区的经济在原来基础之上有了新的发展,有效地支援了秦灭六国的战争,也对汉朝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发展中自身也不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士禛 《文博》2006,(4):49-51
关中秦墓葬的布局和类型陕西一直是秦国国都所在地,近乎90%的秦墓集中在这里。目前除已被发现的属于秦国王室的秦公大墓及秦统一后的始皇陵和秦国宗室贵族墓如陇县边家庄墓地以外,已发现多座秦国国人墓地,累计墓葬达千余座。  相似文献   

8.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在秦王朝建都成阳之先,从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到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的294年间,雍城(今陕西凤翔县)曾一直是秦国的国都。它是秦国早期历次择都中较为理想的一处重要都城,其建置之久远,规模之壮观,结构之完整,当系所有秦都邑之首。在秦置都雍城期间,这里一直是秦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经过先后继位的19位国君的苦心经营和国人的辛劳,使秦国  相似文献   

9.
正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后,确立了统一的法律、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有环钱、刀币、铲币等,而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朝建立后,废止了六国旧钱,在秦国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铸成方孔圆形的秦半两钱流通于世。秦半两的使用结束了  相似文献   

10.
正西汉时代的游侠秦统一六国,游侠活动受到严厉压制。战国时代各国都力求全面控制社会,但力量有所不逮,民间社会的势力仍有很大活动空间。秦国传统比较独特,自商鞅变法以后,就形成国家强力控制社会的格局。秦地民风粗犷,文化落后,这可能是严厉的法制与耕战政策易于见效的原因。秦统一以后,把此种政策全面推向东方,焚书坑儒,以商人入市籍,迁徙东方富豪等,都  相似文献   

11.
岳园 《神州》2012,(30):250-250
农业的发达程度决定国家的命运,秦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农业,致使其在经济上远远超于其他六国。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秦国负担不起战国割据混战时频繁的战争消耗,秦的农业经济对秦统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承宇 《沧桑》2008,(3):81-82
秦在统一六国之前,就有实行法治的传统。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相对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最强大的国家。秦始皇时期,继续实行法治政策,在秦国著成的《吕氏春秋》一书中的思想,以道、法内容居多。秦统一后,秦始皇决定不再实行分封制,并决定焚毁《诗》《书》等百家语,标志着秦代所实行的法家政策达到顶峰。  相似文献   

13.
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古墓群的考古发掘中,于其11号秦国木椁墓葬中,出土1155支秦竹简,又于4号秦墓中出土两件秦国军士木牍家书。11号墓所出竹简上的记录字.  相似文献   

14.
从云梦秦简《日书》看秦国的农业水利等有关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梦秦简《日书》反映了秦昭王时期秦国五谷种植、六畜饲养业及渔猎业等状况,对当时的桑麻业、林业及民间的粮仓建置及水利设施等有关状况也不同程度的有所反映,为我们深入研究秦国当时农业提供了可信的资料。一、桑麻业《日书》甲种《秦除》篇、《门》篇,乙种《秦》篇,在五谷忌日中皆载有麻的忌日。麻子可食,麻杆可作纺织原料,麻织品  相似文献   

15.
高陵君弩机及高陵君鼎为秦昭王时期器物。高陵君名悝,又号叶阳君,因封于高陵而得名,还曾封于彭、邓等地。高陵即今陕西省高陵县,彭在今甘肃省东部镇原县一带,邓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一带。高陵君约生于公元前320年前后,卒于公元前262年,享年59岁。高陵君为秦昭王前期秦国实权派人物之一,掌控秦国大权、左右秦国局势,其统治十分张扬跋扈、奢华腐朽。在其母宣太后死后,被秦昭王所杀害。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361年,商鞅入秦。这是一个仅仅29岁的年轻人。然而发布"求贤令"的秦孝公比他还年轻,22岁,刚刚登基为王。此时,七国争雄,秦国只能算二流国家。但23年后,当秦孝公和商鞅去世时,秦国已一跃成为"超级大国"。这对君臣的相遇,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变法时代。  相似文献   

17.
战国是变法图强的时代,当时,韩、赵、魏、楚、燕、齐、秦等主要诸侯国都曾根据各自的国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这些国家的变革以秦国最具特色。任人惟能是秦国的优良传统春秋时期秦穆公就确立了任人惟能的用人政策,他设法主动引进他国人才。当他听说身为奴隶的百里奚是个安邦  相似文献   

18.
朱红  吴若峰 《旅游》2008,(3):58-65
熊家冢堪比秦始皇陵 想当年,楚国辉煌的时候,秦国还没那么强大呢。但是如今,全世界都知道了陕西的秦兵马俑,知道了当年的秦国有多“牛”。楚国曾经的辉煌也绝不逊色于秦,只是人们对楚国的了解相对要少,而荆州地区大面积的楚墓群,迟早能给人们补上这一课。  相似文献   

19.
法家政治与秦的兴亡李沛明秦国在极短的时间内攻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其崛起之快,令人吃惊;但仅维持15年即灭于农民起义,其倾覆之速,亦令人瞠目。中学历史教材中,论秦之兴,以商秧变法的作用为其因;述秦之亡,则以秦的暴政为其源。这对...  相似文献   

20.
无故获利遭祸殃树荣春秋战国末年,秦国猛攻韩国。韩国上党(郡名)太守冯亭觉得自己无力抗秦,上党最终会被秦国占领。与其向秦国投降,不如向赵国投降。这样秦见赵得地,必怒而攻赵,赵被秦攻,必亲韩,赵韩同患,必合力抗秦。于是冯亭派使者献上党十七城地图给赵王,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