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散叶     
<正>袁世凯向妻弟借钱袁世凯在科举之路屡次受挫之后,想到了捐官。无奈经济条件不允许,他只好四处借钱,第一个借钱对象便是他的妻弟。袁世凯的原配夫人于氏是河南沈丘人,其父于鳌的土地超过两千顷,袁世凯觉得他家这么有钱,妻弟定会解囊相助。岂料,妻弟非但不借,反而讥讽他说:"我看你去北京也是白跑一趟,还是在家里待着好些。"倒是一位远方亲戚,借给袁世凯100两银子,令袁世凯十分感动。后来袁世凯官至直隶总督,妻弟竟然跑到天津,希望袁世凯能给他谋个一官半职,袁世凯断然回话说:"外边无事可做,还是在家里待着好些。"再后来袁世凯做了大总统,这位妻弟又到北京,再次找袁世凯谋官,袁世凯与他见了一面,给了些路费了事。而对借给他100两银子的远房亲戚,袁世凯还了他5000块大洋。  相似文献   

2.
《文史月刊》2009,(3):47-47
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首领,清末,他的党羽布满朝廷内外。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1909年清廷罢了他的官,他只好退居河南彰德。但他仍关心着全国形势的变化。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起义军占领了武昌。清廷极度恐慌,忙派冯国璋率军前去镇压。但冯国璋接到袁世凯的密令:按兵不动,坐等事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位和霭可亲、平易近人的老人。他出身显赫世家,且为世界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他就是袁家骝教授。笔者借他来宁之机,曾数次对他进行了采访,了解到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以及与已故去的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吴健雄的爱情故事……袁世凯的孙子走上了科学之路生于辛亥第二年的袁家骝,是民国肇建时的大总统袁世凯的孙子。其祖母是朝鲜国王李熙妃子之妹,父亲袁克文是袁世凯的第二子。袁克文早年因擅长舞文弄墨。颇具文才而深得袁世凯的宠爱,袁世凯当年向慈模太后递交的奏折多为袁克文所书。后来袁克文因作“绝临高处多风雨,莫到…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句古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按理说,袁世凯龙飞九五,身登帝位,受益最大的是他的家人,最有荣耀感的是他的家人,也最应该得到家人的支持。然而,事实上,袁世凯称帝,却受到了他家中一些人的反对。一、次子袁克文痛写讽帝诗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多才多艺,是民国"四大公子"之一,他对乃父称帝持明确的反对态度。  相似文献   

5.
袁世凯幕府晚清四大幕府之一。他的幕府无论是在袁世凯小站练兵,还是他巡抚山东,到后来担任直隶总督,编练新军,举行新政以及参与立宪等等。同时,袁世凯幕府对北洋集团的建立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袁伟时 《江淮文史》2015,(2):41-64,1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一直是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因为他戊戌告密、镇压革命、复辟帝制,指斥他为背信弃义、寡廉鲜耻的"叛徒"、"窃国大盗";也有人因为他编练新军、倡导变法、逼迫清帝退位等维新活动,称赞他为"改革派人物中的第一人"、"共和国功臣"。世人评价如此天上地下,历史为什么还选择了袁世凯?且看著名学者袁伟时对一代枭雄袁世凯崛起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金红 《文史月刊》2012,(10):66-67
袁世凯第三次被打倒是1916年。这一年,如果顺利的话,本来应该叫洪宪元年的,可惜此时,一代猛男袁世凯不但走到了他个人生命的终点,由于自己一意孤行,他也迎来了个人政治生命的末日。  相似文献   

8.
王标 《文史春秋》2009,(9):50-57
懂得民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二次革命”失败之后,章太炎被袁世凯囚禁了。章太炎最初对袁世凯是抱有一定幻想的,后来袁世凯复辟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章太炎开始发表文章针砭之。当黄兴等起兵讨袁的时候,他也发表文章表示支持。  相似文献   

9.
说起袁世凯,大家都知道是个乱世奸雄似的窃国大盗,但是知道他葬在安阳的人却不是很多。安阳不是袁世凯的老家,但他却选择在此韬光养晦,过了一段逍遥的“隐居”生活后再度出山,登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宝座。不过他当皇帝之心不死,仅“登基”八十余天便众叛亲离,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一命呜呼。有意思的是,袁世凯临终留下了“扶柩回籍,葬吾洹上”的遗言,表示死后还是要葬在安阳。袁世凯为什么对这个当时还被称为“彰德”的小城青眼相加?他和安阳到底有什么样的渊源呢?  相似文献   

10.
武昌起义后,清廷迫于革命形势兴起,不得不重新起用三年前被赶下政治舞台的袁世凯。但袁世凯是个沉浮于官场十多年的老手,他知道没有帝国主义的支持是会一事无成的。当时他的一批门客亲信“咸集洹上”,纷纷向他献计献策,有的主张他南面称帝,有的劝他不要应命,以待时机。袁世凯表面上声称他不会作革命党,决心维持清室统治;但实际上,他在采取行动之前正在  相似文献   

11.
张鸣 《湖南文史》2014,(5):62-63
袁世凯称帝,是他一生最大的败笔。如果不是做了洪宪皇帝,袁世凯断不至于那么快就众叛亲离,而且在叛离声中一病不起。后来的历史,怎么个走法,还真就不好说。  相似文献   

12.
袁世凯是个窃国大盗,这是世人皆知;可有几个人知道袁世凯也是一位书法家呢?但对其书法的评价却有高低不同,甚至有人从其书法中看出了他的“反相”,而把他的书法称之为“反书”。本文附录了袁世凯的一篇书法作品,不知读者也能否从中看出些“反相”来?  相似文献   

13.
正孙中山在任临时大总统时就曾说过,大总统之位非袁项城(袁世凯)莫属,将来袁世凯推翻清政府后,他会将大总统之位还于袁世凯,因此自己只是"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孙中山兑现诺言,将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1912年8月,孙中山入京晋见新任大总统的袁世凯,受到袁世凯热情而盛大的接待。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孙中山与袁世凯两人的蜜月  相似文献   

14.
艺兵 《炎黄春秋》2000,(2):75-75
1916年,袁世凯正式称帝,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他做皇帝之前,总统府给他特制了一件龙袍,龙袍上有龙九条,蜿蜒全身。袁世凯看了不悦,认为这九条龙是散龙,龙气不团结,于是又命重做一件九条龙团结在一起的龙袍。龙袍做成以后,袁世凯试穿了两次,进行登基演习。  相似文献   

15.
杨度,湖南湘潭人。生于1874年,1931年在上海病逝。在中国近代史上,他算得上是一位风云人物。他一生的经历十分曲折,几经浮沉,最后转向革命,投人中国共产党的怀抱。从他的几则联语中我们可以窥见其从保皇党到中国共产党的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辛亥革命后,杨度曾任袁世凯内阁学部副大臣,参政院参政。1915年著《君宪救国论》一文,为袁世凯恢复帝制摇旗呐喊,并为首组织筹安会,极力主张恢复帝制。1915年12月,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恢复帝制。在全国上下一片讨伐声中,只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于1916年6月6日死去。临死时袁世凯大声叫…  相似文献   

16.
1915年底,袁世凯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复辟帝制,举国哗然。时为云南都督的蔡锷率先登高一呼,发起"护国战争",全国立刻应者云集,终致袁世凯在人们的唾骂声中死去。可以说,是蔡锷给了袁世凯致命的一击。然而,蔡锷和袁世凯并非一开始就水火不容;相反,两人刚开始很是英雄相惜。蔡锷最初甚至是袁世凯的"铁杆",而袁世凯也对蔡锷青睐有加。蔡锷是一个职业军人,而且是一个优秀的职业军人。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时,蔡锷与蒋方震、张孝准并称为"中国士官三杰"。还是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他就深受军国主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袁世凯是慈禧太后在李鸿章之后最为信赖的汉大臣,在慈禧太后最后几年掌握着相当的权力,对当时的一系列政治改革作出过重要贡献。当然他也得罪过不少人,多年来弹劾他的奏章一直不断。但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对袁世凯信任有加,所以,袁世凯并没有因受到弹劾而受到任何处罚,反而步步高升。但是,1908年下半年,随着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相继去世,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反对袁世凯的潜流一直不断,在慈禧太后活着的  相似文献   

18.
袁世凯的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不外乎气死说与病死说两种。然大都语焉不详,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近年我们为此翻阅了不少的资料,甚至多次去袁世凯的故里河南项城,了解那里的风俗民情,访问年岁已高的老者,了解最生动、最有乡土气息、最有人情味的“活的资料”,我们认为袁世凯的死因应该有一个较可靠的结论。袁世凯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袁世凯有史可据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他的曾祖父袁耀东。袁耀东是庠生,庠生是科举制度下府、州、县学的生员的别称。袁耀东不到40岁就死掉了,据说是读书累死的,而他的妻子郭氏却活到了90多岁。郭…  相似文献   

19.
正1901年6月,袁世凯的生母刘氏以85岁的高龄离世,一直很孝顺的袁世凯亲自护棺回河南项城,把母亲风风光光地葬进洪家洼墓地。可是,因举行的葬礼过于排场,袁世凯担心盗墓贼会打坟墓的主意。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他专门安排了一支部队日夜守护。尽管这样,他仍然感觉不保险。  相似文献   

20.
“窃国大盗”袁世凯的历史,不乏记载,近年中华书局所刊焦菊隐的《袁世凯演义》和李宗一的《袁世凯传》最称翔实。而其次女公子叔桢在台湾发表的《我的父亲袁世凯》一文,对于袁的家庭和生活内幕,作了很大部分的暴露。独其早年发迹,他的女儿当然不能知道,焦李两书也详略不一。兹据我浏览所及,写了下面的一些,作为焦、李两书的拾遗。 说项城袁家是官僚大地主的世家,实际是从袁世凯的叔祖袁甲三开始的。袁甲三中了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