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泰州自古尊师重教,崇文尚礼,人才辈出,诞生了许多教育名家。历史上,北宋著名的教育家胡瑗、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有“东方黑格尔”之称的文艺理论家刘熙载等都曾在泰州留下过传道、授业、解惑的足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基础教育第六次、第七次和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浪涛中,泰州涌现出一批教育名家。泰州中学的洪宗礼、姜堰中学的陈凯、洋思中学的蔡林森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泰州的教育家及教育名人提出很多深刻的教育思想,这些思想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教育。进入新时代,泰州教育人汲取历代先贤教育思想的精髓,直面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创造性提出了“主体参与教学”,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探索中推陈出新,使教学改革特色更加鲜明,基础教育实力日渐雄厚。  相似文献   

2.
陆瑢 《南京史志》2024,(7):26-28
<正>高品质高中必须有高品质的教学,高品质教学的前提是构建高品质的课程,根本是打造高品质的课堂,提升点是推进高品质的课研。江苏省泰州中学创始于泰州学堂,后者在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讲学旧址“安定书院”基础上兴建,至今已有121年历史。建校以来,一代代泰中人始终坚持传承弘扬胡瑗“明体达用”教育思想。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将胡瑗教育思想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对标对表,挖掘其时代价值,推进校本化创新实践,从“分斋教学”到知行合一的“体用”课程的研究,从“苏湖教法”到基于五要素的“体用”课堂的推进,从“游历学习”到知能达用的学习“体验中心”的建设,走出了一条基于胡瑗教育思想创新实践的教学改革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3.
汤显祖与泰州学派渊源颇深。他自幼受到阳明心学的熏陶,是泰州学人罗汝芳的入室弟子,又对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李贽激赏不已,与焦竑、管志道、祝世禄、陶望龄等其他泰州学人亦多有交往。汤显祖在狂禅的猎猎风潮中,高度关注自心,崇尚自由意志,绽放着生命的"狂"与"真",被时人目为"狂奴",却恰是泰州学派光明超脱的典型风范。至其尊身重生、兴教劝学、构建有情天下的种种为政理念与生命实行,则更是与泰州传统如出一辙。故汤显祖当可被视为泰州传人,目为狂禅一派。  相似文献   

4.
王艮(1483—1541),字汝止,号心斋,明直隶泰州安丰场人(今江苏省东台人)。出身灶丁,学问多体悟自得。曾师从明代大儒王守仁,后自立学派,成为一派宗师。因学派活动中心在泰州一带,世称“泰州学派”。是我国少有的较有影响的民间思想文化暗流的一支。  相似文献   

5.
邵鸿烈 《古今谈》2010,(1):31-32,33,34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丰富的商业思想,主要包括商业经营理念和重商思想,这一思想到南宋永康学派和永嘉学派形成高峰,并在清初因浙东学派黄宗羲和颜(元)李(堞)学派中的王源(1648-1710)的《平书》而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但是,  相似文献   

6.
龙辉 《文史天地》2021,(5):45-47
出生于1483年的王艮(字汝止,号心斋)是明代著名心学宗师王阳明独创性最强、影响最大的弟子.在王阳明先生逝世后,王艮回到故乡泰州讲学,创立了影响深远的“泰州学派”,后学如徐樾、颜钧、罗汝芳、何心隐、李贽等均为泰州学派,可谓“能以赤手博龙蛇”“非名教之所能羁络”(黄宗羲《明儒学案·泰州学案》)之杰出人物. 王艮作为一代儒...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来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研究概述陈国灿南宋时期,浙东地区(钱塘江以东)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均以注重实事实功、强调经世致用、倡导实学、讲究功利而闻名于世,被人们统称为“浙东事功学派”。该派一度与朱...  相似文献   

8.
陈漱渝 《文史精华》2013,(12):65-68
鲁迅心目中的“现代派”势力 在厦大国学院中,更多的是跟鲁迅不同调的人,其中鲁迅跟顾颉刚的矛盾最深。顾颉刚是著名历史学家,“疑古学派”代表人物,当时应林语堂之邀担任厦门大学国学院研究教授,兼文科国文系名誉讲师。如果说,北京教育界有“日法派”与“英美派”的阵营,从未留过学的顾颉刚应该是无所归属;如果说,北京文艺界有“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的对垒,那在组织上顾颉刚跟鲁迅同属“语丝派”。然而,  相似文献   

9.
北渡长江,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1940年取得郭村保卫战的胜利后,继续挥师东进,先攻克黄桥,后拿下姜堰。姜堰是扼守通南与下河、泰州与海安的咽喉要道,又是驰名大江南北的粮食集散地。失去这个军事、经济重镇,国民党顽固派、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岂肯善罢甘休?他下令:“守住里下河粮仓,把他们统统饿死。封锁各条通道,不让一粒粮食运往姜堰。”对此,有人编了一首歌谣:“饿了老百姓,肥了韩德勤,难了新四军,帮了鬼子兵。”  相似文献   

10.
南高史地学派是对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研究会会员之统称。他们与传统史学有着较深的渊源 ,注重史地之学 ,反对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 ,故而传统见解将他们定性为保守的或者守旧一派 ,与北大新文化派之“新”相对立。就治学而言 ,南高史地学派并不守旧 ,且与北大新文化派颇多相似之处。新旧的简单对立 ,无疑掩盖了南高史地学派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1.
<正>泰州学派师承“阳明心学”,从“格物致知”出发,主张“百姓日用即为道”,将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列,视大众衣食住行、自然欲求为“圣人之道”,倡导建立“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的理想社会。由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平等性,反对程朱理学对人性的压抑,学说甫一问世,即为士农工商各阶层广泛接受,吸引一批儒士名臣追随、  相似文献   

12.
郑华  何珍 《神州》2012,(22):236-236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转变观念,要让“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变成现实,即“让课堂变为学堂”“教师教”到“学生主动学”,把传统的课堂变成一个学生自主,积极学习的场所,这样就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了。  相似文献   

13.
清末古文家的经世学风及经世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古家虽强调“求真”而非“致用”,但事实上发展了道成以来的经世致用学风。国粹派学是其典型代表。他们批评晚清今经学,自身却也重新诠释经学传统,并且“通经致用”,发展儒家的夷夏之辩及民本思想。他们又阐述非儒学派,把“经世之学”扩展到诸子学、史学以及佛学,从而学术格局由经学独盛变为多元并存。这为进一步汲取近代观念和西学方法创造了条件。作为晚清较为庞大的传统学术群体,古家的经世学风加速了传统学术的衍变和转型。  相似文献   

14.
宋亚明 《南京史志》2023,(42):37-38
<正>“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好地诠释了教、学、做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引导现代教师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可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本文拟就小学数学学科教育中,尝试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嵌入其中做简单的介绍,以供参考。一、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解读  相似文献   

15.
万历《泰州志》是现存最早的泰州志,虽然是残本,但仍可看出它十分重视民生的特点。这是受泰州学派影响所致,也是地方志发展到明代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王艮与禅宗     
王艮是明代泰州学派创始人,阳明后学,他的思想"百姓日用即道"、"安身"、"尊身"说,心情流畅方为乐,与禅宗思想非常相似,从中可以看出禅宗的影响,以及儒佛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丁子燕 《神州》2012,(10):336-336
在小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改变新的方法才能变得更好。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18.
<正>尼日利亚史学是非洲史学的重要分支。从全球史学发展的角度而言,非洲史学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由于非洲史学起步较晚,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相对有限。实际上,非洲史学自有其传统,在非洲摆脱殖民统治后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形成了伊巴丹学派、达累斯萨拉姆学派和达喀尔学派等重要史学派别,“为非洲史观的确立、方法论的突破和史学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1)) 尼日利亚史学((2))从伊巴丹学派发展而来,因其学术规模和基础之大之深,为西非史学、  相似文献   

19.
邓哲远 《史学理论研究》2022,(3):101-110+159
20世纪50年代,深受民族主义思潮影响的伊巴丹学派在尼日利亚兴起。国内现有研究大多强调伊巴丹学派创新地使用本土口述材料、书写民族主义史学。以阿拉伯文手稿为视角重新审视这一学派,能够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跨时代、跨学科的多元、动态的学术流派。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共同在伊巴丹大学收集、整理、运用了大量阿拉伯文手稿,将其背后穆斯林的历史纳入“非洲人的非洲史”,打破了殖民者带有的种族偏见,并证明非洲人历史上具有国家治理经验。20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伊巴丹学派遇到资金、史观的挑战,学术影响力逐渐下降,而“民族主义”“口述材料”亦不足以概括伊巴丹学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马黎 《神州》2012,(12):51-52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中学思想品德课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自学+引导”式教学模式,它通过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四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自学+引导”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对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