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年之计在于春。2005年2月4日,农历立春,广州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书画会、东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东山区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东山区豪贤路小学、东山区大塘街拔萃中英文幼儿园、东山区豪贤路幼儿园、广州农讲所纪念馆等单位在番禺学宫共同举办“开笔”迎新年活动.举行2005年番禺学宫第一场开笔礼,同时还对外展出12名2004年参加开笔礼活动学童的书法展。  相似文献   

2.
平遥文庙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既是儒家经典的聚合场,又是儒家文化的传播源,通过举办祭孔仪式、开笔礼、成人礼,开设国学讲堂,运用立体展陈方式,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范紫东传     
刘亮 《陕西史志》2004,(3):39-42
范紫东,名凝绩,字紫东,以字行。近现代名秦腔剧作家。清光绪四年腊月二十五日(即公元1879年1月25日)生于陕西省乾县西营寨村。其祖父范青芝,字午山,道光举人;父范德舆,字礼园,清岁贡;兄范熙绩,诸生。先生幼承家学,聪颖旷达,喜尚武,博闻强记,五岁开笔识字,九岁能为通达之,时逢五月雨雹,戏作诗,中有:“天公本难测”之句,一时广布。  相似文献   

4.
家礼"庶民化"是明代礼学的一大特色。此种情况的出现,除了"以礼化民"和"以礼造族"等社会因素之推动,尤有赖于地方社会多渠道、多层级的家礼传播:既有官方倡导,也有民间自为;既有礼书、礼图等文本形式,亦有士人示范、指导等非文本形式。本文利用现存的一些明代家礼礼书,结合明代地方志和文集资料,围绕礼书、礼图和演礼观习等家礼传播途径,揭示了家礼知识是如何"下渗"民间的。这一复杂的历史进程是以士人为主导、以学校为中心、以执礼为目标、以民间为指向的具有创造性精神的社会礼仪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旧社会,老辈人习惯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到这一天,一些书香门第照例要举行开笔活动,祭了天地和祖先以后,由家长或经其指定的人在一方红纸上写下八个寓意吉祥的字样。多数是写的"元旦开笔,百事大吉",或"元旦书红,万事亨通"等等。有时出于特定的需求,也可以变换后面的四个字,但上下句必须押韵。在我祖父十八岁那一年的元旦,伯祖对他说:"经过两年的苦读钻研,你的八股文和试帖诗已经到了火候,可以入泮了,今天就由你开  相似文献   

6.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制度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礼仪制度的重要发展阶段 ,五礼成为国家的礼仪制度就发生在此时。五礼体系被用于国家制礼实践中始于魏晋之际。汉末三国是五礼体系的孕育期 ,魏晋之际到萧梁前 (北朝至北魏末 )是五礼体系的发育期 ,萧梁至隋是五礼体系的基本成熟期。师古与适用是此时期人们制定礼规的原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不仅仅是一种制度 ,也是一种实践。重根本、尚往来的思想 ,既是对秦汉时期礼的继承 ,同时又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内容及特点。魏晋南北朝五礼的实践活动对于说明五礼制度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五礼在魏晋之际形成制度 ,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儒学内部古文经学战胜今文经学 ,是魏晋之际五礼制度化的历史及学术原因 ,迫切的社会需要是五礼制度化的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7.
周军 《文史精华》2008,(12):11-14
何以持久创新,唯有解放思想!   "十二年一个'轮回'."这是"皇甫平"于1991年2月15日.发表在上海<解放日报>的评论<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的开笔句子.……  相似文献   

8.
皇帝选皇后是件大事,首先得将宫中或民间选来的适龄女子,经户部核准后,由皇帝亲自选阅(选秀女),再由太后和近支王公大臣议婚后再选定。皇后选定后,行纳彩礼、大征礼、册立礼、奉迎礼、合卺礼、庆祝礼、赐安礼等。京城内外,举国上下,人人穿红戴绿,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相似文献   

9.
战国至汉初儒家对古典礼乐的传承,在“礼”的方面,可分为传承礼“义”、传承礼“仪”礼“容”。其传承方式是或着于竹帛,或直接传习“礼”的礼典和动作。在传承“乐”的方面,表现为《乐》的成书及亡佚。经过战国至汉初儒家的传承,宗周礼乐部分地保存了下来,但已不再是周代旧“礼”下礼的“义”、“仪”、“容”浑然一体以及礼乐水乳交融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开元礼》是汉魏以来五礼的规范和总结,是礼的一般性原则规定,在唐代受到礼经一样的尊崇,它与仪注之间是体、用关系,二者不能完全等同。尽管《开元礼》中一些礼仪如“养老礼”在唐代并未推行,但它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在唐代中后期是得到遵循的,而且对当时的国家礼仪生活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讲,《开元礼》在唐代是基本得到行用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清代礼学,现有研究偏重于乾嘉之际汉、宋对峙的背景下,一些汉学家"以礼代理"的倾向及其考礼成就和议礼主张。而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嘉道以降,一些调和汉、宋的学者也考礼、议礼和释礼,推动了礼学进一步发展。比如,阮元等人彰显礼学的社会性;郭嵩焘阐发"缘情制礼"的思想;曾国藩、俞樾注重礼学的经世价值。风气所及,一些礼学家发扬儒家"因时制礼"的思想,关注礼俗改良。他们批评压迫女性的礼教,主张简化婚、丧、葬、祭的礼仪,甚至像孙诒让那样,以《周礼》为依据,提出全面改革礼制的措施。在晚清汉、宋调和的潮流中,礼学也呈现出鲜明的思想活力。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中国之礼,或曰起源于“戏”,或曰起源于宗教祭祀。礼一旦确立,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是一种社会秩序。时至明代,因社会变迁而引发明代的礼观念发生了诸多变化,进而影响了明朝人的行为实践。在礼与情的关系上,明朝人提出基于人生、人情之上的新见,实现了从“以礼为情”向“礼由情生”的转向;借助于对“礼”与“非礼之礼”的辨析,将礼定义为内心的自觉;无论是朝廷行政,还是学者所论,礼与法无不有趋于合流之势;在礼与俗的关系上,则是礼通过简易化、通俗化的历程而渗透到地方社会的治理实践之中。明末清初,士大夫开始致力于礼教秩序的重建,礼观随之趋于中庸化。  相似文献   

13.
杨逸 《民俗研究》2016,(2):51-58
"礼"与"俗"是宋代家礼的基本范畴。早期道学家多由"以礼论俗"出发,进而要求"因礼废俗",通过礼学考证与道学思辨,批判与抵制各种鄙俚婚俗。同时,宋儒也"以俗合礼",将自以为合乎经义、不害义理的婚俗纳入礼文,进行"合礼化"。在这方面,程颐、司马光导夫先路,吕祖谦集其大成。然而,这种做法却遭到朱熹的反对,其著《家礼》以经义为本,"以礼化俗",赋予古礼以新生。由"复古"到"从俗"而归于"复古",宋儒的家礼立制完成了一个类似"正反合"的圆圈,为考察宋代家礼提供了一种新范式。  相似文献   

14.
春秋时期虽然出现了"礼坏乐崩"的趋势,但人们谈礼、论礼的风气非常浓厚,礼依然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准则。礼对于诸侯国的安危兴衰、诸侯国之间邦交斡旋以及个人的安身立命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太常因革礼》是北宋中期最重要的礼仪典籍,它的编纂成书是当时礼司编纂礼文故事以备检讨这一特点趋势的直接反映,同时其书的编纂又推动了宋代朝廷礼书编纂的进一步发展。《太常因革礼》开创了"因革礼"的礼书编纂体例,不仅影响到了北宋中期的礼书修纂,更被北宋后期乃至南宋时期所沿袭。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社会背景下,德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德体现着礼的本质要求,礼表达着德的根本属性。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促使政治领域的价值观礼不断完善并产生作用。北宋时期,礼不仅成了政治领域的价值观,还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正好印证了古代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而这一过程,是伴随着核心价值观德在政治领域推演展开形成,具体包括以君为本、以礼为制、纲常为义、仪俗为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熔铸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河南博物院策划推出的“礼合中国—商周礼乐文明”展通过展示商周时期礼的内涵、礼的传播与被普遍接受、礼的自我革新等内容,体现礼乐文明的历史价值与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理念,进一步揭示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8.
彭牧 《民俗研究》2014,(3):5-14
Ritual是现代西方宗教研究的基本范畴,中译为仪式,与本土范畴"礼"形成有交叉又有区别的一对概念。把礼置于ritual和西方宗教学研究范式中,比较礼和ritual的同与异,可以从新的角度探讨中国宗教研究的基本出发点。Ritual作为表现信仰的象征性行为,其现代意义形成中摈弃了文本、情感和自我修行,而这正是礼的基本内涵与特点。儒家的礼作为从上古习俗中固定化、文本化的传统,始终与其根源之俗遥相呼应。在漫长的历史中,一方面是精英以礼化俗,另一方面是民间的俗不断改变礼。因此我们对中国宗教实践的考察必须反思西方宗教和仪式研究的范式局限,同时关注礼和俗这两个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不断互动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曹魏至西晋的郊礼重构是中古礼制一系列变革中的重要环节。曹魏郊礼由魏明帝下诏制定,西晋郊礼则是世家大族统治者为了再造理想社会所撰《新礼》的组成部分。西晋郊礼与曹魏相比出现了明显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曹魏依从郑玄说,《新礼》则依从王肃说。此外,曹魏为了施行"先祖配天"还进行了祖先系谱的重构。曹魏、西晋郊礼对郑玄、王肃说的择从以及西晋雅乐的重构,说明中古早期的国家礼制在整体重构过程中,各组成部分之间在不断调适。西晋灭亡并没有使重构礼典的传统消失,后来建立的王朝仍在继续进行重构礼典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任晓锋 《沧桑》2010,(3):108-109
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使传统礼制出现了僭礼、违礼、遵礼三种情况并存的现象。尽管春秋社会僭礼、违礼事件层出不穷,人们也习惯用"礼坏乐崩"概括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但总体来看,遵礼仍是春秋社会礼制运行的主旋律。礼对于诸侯国的治理、诸侯国之间的交往、个人在社会上的安身立命,甚至春秋时代的战争均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