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突骑施钱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突骑施汗国钱币.传世数量甚少,出土也不多见.亦为古钱币中之珍品。突骑施钱曾出土于碎叶城附近.即今日楚河边的托克马克.在我国古丝绸之路沿线也有零星出土发现。中外学对突骑施钱币铭译读、铸行时间和铸造等问题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继续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笔者将近几年收集到的在新疆焉耆发现的唐代钱币精选部分展现给大家,有不少钱币是初次与大家见面,如图5、12、13、19、23,另外,还有1枚“天子建号”(待考),与各位同道共赏。  相似文献   

3.
戴政 《新疆钱币》2003,(4):56-56,59
8月中旬,焉耆老城四十里城子出土了一批开元钱,这批钱锈蚀较重,少部分已锈蚀为一体,或铜质发黑分辨不出是什么铜质了。从中找出7枚锈蚀较轻、品相尚好的红铜质开元钱。这批开元青铜和红铜钱均铸造得规整、光洁、精美,钱体普遍较厚。红铜开元钱和上期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凤阳屡有古钱出土。兹将笔者近期所获若干唐、元古钱介绍于次。一。2005年10月,凤阳县临淮镇古濠州城池东南吕家村农田改造中,在约1米深土层里挖出一窝200余枚唐开元通宝钱。因入土时间长,锈蚀严重,有的已粘结成块,绿锈间杂蓝赤,部分可见石灰质,现从中撷选部分星月异品略述。  相似文献   

5.
自唐高祖武德四年 (62 1年 )废隋五铢 ,开始铸行开元通宝 ,至唐衰亡 ,历经近三百载。开元钱铸行量极大 ,种类繁多 ,其中开元通宝金银钱作为独特的品类 ,令泉界瞩目。在全国范围内 ,开元通宝金银钱主要发现于唐代的“东西两京” ,即今洛阳与西安地区。建国以来 ,洛阳经科学发掘出土及民间收藏的开元金银钱均已达到了一定数量。本文谨对洛阳出土的开元金银钱 ,做一阶段性总结和探讨。一、洛阳开元金银钱出土概况洛阳发现的开元通宝金银钱 ,大多见于唐代墓葬之中 ,共计 12批、 3 0余枚。其中 ,鎏金开元 2 0余枚 ,涂金开元 3枚 ,包金开元 2枚 ,…  相似文献   

6.
焉耆县四十里城子乡东约二公里处的唐代遗址博格达沁为古焉耆国都城,据考古记载这里出土过许多“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等唐代钱币。近几年笔者在库尔勒市场选购一些较好者,现选出有代表性红铜“开元通宝”钱8枚和红铜“乾元重宝”钱7枚,依次拓图简介,并对其相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古城奇台,历史悠久,境内有多处石器遗址和汉唐古城遗址。东汉永平18年(公元75年),戊己校尉耿恭顽强抗击匈奴而坚守过的疏勒城就在奇台县境内。另外还有两处唐代古城遗址。丝绸之路北线开通,奇台成为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镇,尤其是清王朝重新统一  相似文献   

8.
汪有民 《安徽钱币》2007,(2):7-8,11,F0003
开元通宝铸行近300年,基本遵循径八分、重二铢四 的标准,制未变(图1,径24mm,重4g)。高宗初期、开元盛世、中兴早期,曾出现一些超标准的开元钱(图2,径25.1mm,重5g)。唐代,钱币始终不足,钱荒不断,钱币的购买力一直很高。因而,官炉的减重钱,主要是通过降低钱厚来减轻币重,直径和铸工没有明显变异(图3,径24mm,重2.9g;图4,径25.2mm,重仅3.5g)。私铸开元多选用23.5~24mm的普通开元,磨去大部外轮后充当母钱,再翻铸成轻小式钱(图5,径21.6mm,重2.7g)。也有少数是自制母钱翻铸的,其外轮阔窄不一(图6,径20mm,重2g),文字歪拙模糊。可见,官铸减重钱与私铸是不难分辨的。泉界俗将私铸开元称为小开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焉耆唐遗址中出土了一些具有新疆特色的仿铸钱币,像红铜质的“开元”钱和“乾元”钱、青铜质的“开元”钱和“乾元”钱。但这样的钱出的毕竟还是少,许多人并未收藏到和亲眼目睹过实物,所以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因此,仅就我个人想到的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博格达沁古城遗址位于焉耆回族自治县四十里城子乡以东约2公里处。近代考古确认为我国汉唐时期的遗址。在悠久的丝绸之路上,尤其是南北朝至唐朝时期,它是商贸繁华之地。据焉耆县志记载,这里曾经出土过许多东汉五株钱,唐朝的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及“中”“元”字青铜钱利波斯萨珊银币等外国钱币。  相似文献   

11.
2003年6月2日。电信局施工队在县城南新街街口(税务局楼前)挖埋电缆线时,在距地表仅50厘米深处,挖出大量铜钱。县文体局和博物馆的同志经过7个多小时的挖掘清理.认为该批古钱币埋藏集中,窖内四周延伸开挖两米深处,除发现黄沙石砾、几根铁丝、铁铧碎片和几块陶片、瓷片外,无其它残物。此次出土的古钱币重约200公斤。  相似文献   

12.
张德臣 《文博》2001,(6):77-78
咸阳市东郊一村民取土时,从一座已毁的汉墓中捡到五枚钱币及一方铜印。五枚钱币均为方孔圆钱,其中有大泉五十、五铢和货泉。  相似文献   

13.
石磊 《文物春秋》2004,(1):68-68,78
<正> 燕下都遗址不仅出土有大量古代货币,还有大量钱范出土,其中以西贯城村9号遗址西汉早期地层中出土的两块“半两”钱范较为重要。下而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河北地区发掘出土的唐代铜镜有近百面,纹饰种类繁多,镜式多样,根据镜背纹饰和铜镜形制,可将其分为十二生肖镜、瑞兽镜、葡萄镜、瑞兽瑞鸟镜、龙纹镜、花卉镜、花鸟镜、对鸟镜、人物故事镜、文字镜、几何纹镜、素面镜等12类。对出土铜镜的相关纪年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可知河北出土唐代铜镜的流行时期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  相似文献   

15.
受先辈的影响和家庭熏陶,自幼酷爱古钱币,曾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书包里经常放些方孔钱或铜板子(铜元),一有空就拿出来摆弄,有时上课的时候也玩赏,一次被老师发现还批评了一顿。讲起收集蚁鼻钱还是50年代后期一次偶尔的机会在淮河大堤放羊时拣到几枚,同时还在同一地方拣到几枚簇头等物,回家后仔细琢磨也搞不明白是什么玩艺,只好把这些东西放在一个木匣里。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在新疆焉耆县(四十里唐城)发现了一批唐代时期的钱币,内有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突骑施钱、高吕吉利、“元”字钱、“中”字钱、“大”字钱等。笔者有幸在他人手中收购到一些,并将其归类,发现其中一枚“开元通宝”钱是银质的(见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18.
蔡习军 《文物春秋》2000,(5):52-52,46
1998年夏季,在蓟县独乐寺的西跨院出土了一件经幢,仅存幢身,为八角形柱状体,青石雕造。幢身细长,高(不含插榫)137厘米,因幢分大小边,大边长15厘米,小边长9厘米,径(对角)30.5厘米。幢身刻有经文.因风化严重,依稀可辨“千手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口口口口大悲心大口罗口”和尾款“口和九年五月八日张日口建口”字样。  相似文献   

19.
江建敏 《安徽钱币》2007,(3):38-38,62
我国古代的金属铸币中,铜钱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在货币流通领域里,铅锡钱也往往具有一定的份额。例如,五代十国闽王王审知的开元通宝钱,南汉的乾亨重宝钱等。清咸丰四年,更铸过大小多种铅钱。只是它们多被人以私铸和冥币相论,惟锡母钱方能引人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隋末唐初,从罗布泊通往焉耆的"大碛路"废弃,此后关于"大碛路"的情况史籍无载,一般认为该路线不再使用.根据2019年以来发掘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及出土文书可知,该烽燧始建于唐代,"大碛路"在唐代不但没有废弃,而且有强化的趋势,唐代使用克亚克库都克烽燧的主要原因在于吐蕃攻占吐谷浑后控制了青海道,并逐渐占领"大碛路"以南的石城、播仙一带,对焉耆南部形成军事压力.焉耆通过经营"大碛路"强化与东天山的交通,巩固连接西州与龟兹的交通地位,并通过天山内部廊道连接轮台、庭州、尤尔都斯盆地等地,体现出焉耆在进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并辐射西域东西和南北交通的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