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敬明先生是先秦史学界勤勉不息、思想活跃、有所作为的知名学者。他凭借其考古学、古文字学的根基,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既汲取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继承乡邦历史文化的传统,又立足于当今古史研究的前沿,长期以来集中精力钻研齐史和齐文化,在许多杂志上发表了有份量的论文。作者将已发表的有关论文选出76篇,辑为《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齐鲁书社,2006年,以下简称为《类征》),将其分为“古文字”、  相似文献   

2.
对于刘备在公元221年兴兵伐吴一事,史家历来多持批评态度,一般认为刘备不顾长远的战略利益,因关羽之死荆州之失而发动对吴战争,是把大小、轻重摆错了位置,这是破坏了吴蜀联合抗曹的正确策略,违背了长远的战略利益。对于这种观点,我认为不尽妥当,尚有商榷余地,因此特提出粗浅见解,就教于史学界的前辈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3.
姚首源际恒《好古堂书画记》二有《墨香秋兴卷》,是计汝和作。略云:野菊数枝,杂以飞白竹,生峻岭惊涛之间。笔力雄健,意境绝奇。汝和时官庶常,为同年友许廷冕作。廷冕之外兄姚公缓时亦官京师,题之诗。廷冕以使事归,乞诸名人和之,凡数十人。姚落句“鸦”字,诸公竞出新意。吕九柏有“坐对南山色似鸦”之句,沈石田亟相推服。前辈风流,可以想见。此卷后转徙他人。迄于近世,和者犹不已。然亦多散佚及不录入卷中者。因思此卷纪历二百,事更两朝,倡和相承,传为盛事。斯亦艺苑之雅音,江南之故实也。故备录之以俾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以宋代相对清晰的制度状况反观敦煌吐鲁番所出相对零碎的材料,对事目文书的分类、性质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被前辈学者统称为"抄目"的各种事目文书,在形式、功用上有着本质差别。除了常见的"受事发辰"记录外,一种为规整的收文登记,不但可存档备考,还可以与发文机构的事目进行照验;另一种则是官司内部文书处理完成后的记录,在宋代被称为"勾销承受簿"。  相似文献   

5.
曹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大量文学作品的皇帝作家.在曹丕研究中,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就其<典论>、<柳赋>的创作年代提出有别于前辈学者的看法,对"南皮之游"的时间亦有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作为鲁迅后人,我对于三十年代文艺界前辈 们一直怀有深深的敬意。虽然父亲曾经跟他们中 间一些人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但那已经是过去的 事了。至于有人后来为此而遭受不公正的对待乃 至迫害,那应该不是父亲的责任。没想到个别前 辈不作如是想,不但旧恨未消,竟在全国声讨"四 人帮"之际,将自己受迫害的责任加在已故母亲 身上。 事情起因于"四人帮"粉碎后,中国文联第 三届全委会第三次扩大会议近代组的一次分组 会。这次会议参加者中有唐弢、欧阳山、林淡秋 诸位前辈。会议主持者是孟繁和、王宝生两同志。 就在这次分组会上,前辈李初梨说:"鲁迅算什  相似文献   

7.
秦诏版研究     
赵瑞云  赵晓荣 《文博》2005,(2):78-83
说起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事,人们自然会想到刻在权量器上秦始皇诏书和悬之国门、布之郡县的秦诏版。尽管二者的形成和功能存在差异,前者继承了“物勒工名”的传统,起了官方认可的标识作用,后者则是“金字招牌”古老遗风的延续,借此把皇帝的诏令宣示社会,推动度量衡统一,二者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在宣传誉论上作用是相同的,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抛砖引玉,以期学界前辈及同仁共同推动秦诏版之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麑子:知汝今年已十岁,有知识,读古人书,当晓其道理。如人之邪正,事之可否,皆须问先生,略识大意。至于事亲当孝,事君当忠,事长当顺,处友当信,接人待物当诚敬有礼,此不待问而知也。麚子、麖子尚少,当步步友爱教之。先生必尊敬事之,不可一毫疏慢,言动起居皆须以礼,不可一刻造次。闻小儿辈谈俚语鄙事,则正色待之。见尊长,则肃然起立;遇官人下顾著青袍,面之皆  相似文献   

9.
据前辈学者研究,《辽史》之"杨皙"即"杨绩",乃是一人两传。本文重点讨论《辽史.杨皙传》和《辽史.杨绩传》记载的歧异之处,如杨皙(绩)的籍贯问题,以及此人任山西路转运使、知兴中府、知涿州事和清宁以后所任诸职事的时间。最后综合上述考证结果,系统地梳理杨皙(绩)的履历。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在综合考辨前辈学者整理古籍的基础上,从事古籍整理实践,认为整理古籍是旧学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整理古籍要有大胆的怀疑精神,求真是其终极目的,又归纳了四种校勘方法,提出检验辑佚优劣的四个标准。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古籍整理与研究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古人当有物以洁齿,然向未见对牙刷之记载。恐寡闻孤陋,常不敢言及。后与穆俦前辈谈,亦久存此疑,今乃敢言之。《辽会要》卷七《方伎》之《杂录》(页321)引周宗岐《辽代植毛牙刷考》云:"一九五四年,于赤峰大营于辽应历九年驸马卫国王墓发现两把毛刷。刷  相似文献   

12.
冰桶挑战赛忽然横行起来。忽然.是指这件事起事之迅急;横行而不是流行,是说这件事起事之生猛和霸气。  相似文献   

13.
今天是何先生治学七十周年 ,又是他九十华诞 ,参加庆祝会感到十分荣幸。何先生是我敬佩的前辈学者。他在中国古代史 ,特别是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卓越成就 ,研究中国史的同志比我知道的要深刻得多 ,我这里就不讲了。我想讲的是 :第一 ,我看了何先生的《爱国一书生 :八十五自述》一书后 ,我深感何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历史学家。这本书坦率地叙述了自己的一生 ,包括经历与思想。有些人的自传只讲“过五关斩六将”的事 ,而不讲“走麦城”。何先生的自传不是这样 ,成功的事 ,失败的事都讲 ;得意的事 ,不得意的事 ,也都讲。可谓信史 ,当之无愧。第二 ,…  相似文献   

14.
张守中 《文物春秋》2002,(5):76-78,13
<正>作为一个文物工作者,“一生中要不断学习,要有自己的创作”,这是我26岁在中国科学院进修期间,前辈对我的谆谆教诲。自此以后,我为之追求不懈。可幸的是,在我的大半生,特别是在回到河北工作之后,有了充分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正>前辈学者对布币形制的演变关系已经有过讨论和研究。如郑家相先生认为:"圆肩圆足布之铸,其时较晚……因感尖足之刺肤,改其制为类方足;又感方足之刺肤,改其制为类圆足,货币形制以便利为条件,至是已有渐趋圆形之势,而圆肩圆足布予以产生"1。何琳仪先生进一步指出:"自三家分晋前后至秦统一之前,赵国布币经历如下演变过程:耸肩尖  相似文献   

16.
刘大年同志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二三事王庆成刘大年同志是近代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当今中国史学界的前辈学者。他长期担任近代史研究所和史学界的领导工作,对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我认识刘大年同志虽已多年,但接触的机会较少。我对大年同志...  相似文献   

17.
<正> 青铜器巳簋,又称邢姜太宰巳簋,铭文内容涉及到邢国与齐国的通婚,是研究邢齐关系的重要材料。李殿福先生《巳簋初释》[1]、张柏忠先生《霍林河矿区附近发现的西周铜器》[2]、李学勤先生《麦尊与邢国的初封》[3]、孙敬明先生《西周金文与邢史举隅》[4]、李先登先生《邢国青铜器的初步分析》[5]等,均对此器作过考释或论述。本文广集诸家之说,参  相似文献   

18.
我的泾县     
徐良文 《铁军》2020,(1):9-15
泾县,新四军组建之初军部所在地,“皖南事变”的发生地。这是一块革命的红色圣地,又是一块血染的悲壮之地;山峦之间,村镇之间镌刻着太多的红色历史印记,云岭、小岭、茂林.一个个村镇的名字因革命前辈的鲜血浸染而矗立在后人的心中。  相似文献   

19.
俞汝捷 《世纪》2023,(4):44-46
<正>拙稿每在《世纪》发表后,通常会收到一些反馈,令我欣喜,使我受益。其中印象尤深的有两次,一次事涉张伯驹,一次事涉徐澄宇、陈家庆。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周谷城张伯驹先生为我重书诗词》的回忆文,谈到两位前辈写给先父的词稿、扇面于“扫四旧”时被抄没,“文革”后我请他们重新书写的往事。文中谈到,先父有把折扇,一面是姚羲民的章草题诗,另一面是张伯驹画的兰花。  相似文献   

20.
白寿彝先生是我的前辈 ,也是我的同志。我对于他的为人是钦敬的 ,对于他的为学是佩服的。当他临终的前三日 ,我曾到医院中一晤 ,未交一语 ,竟成永别 ,我是异常悲痛的。寿彝先生留在世间的 ,有卷帙空前的《中国通史》 ,由于新闻媒体的宣传 ,举世皆知之。但他为人为学之高不可及者 ,世人未必深知。也许有人记得二十年前“四人帮”在北京排演的“考教授”一事 ,当时召集文理各科教授 ,一律试以数学难题。寿彝先生不答一字 ,投卷而去。其为人之独行特立 ,似可于此见之。但寿彝先生之独行特立 ,是始终一贯的 ,不仅在于一时一事。今读他的《中国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