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贡院,也称试院、贡闱、贡场、棘闱等,是科举考试的专用考场。在科举形成之初,并没有专用的考试场所,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备,贡院由无到有,至明清逐渐形成规制。  相似文献   

2.
贵州贡院建于明嘉靖十六年首开乡闱时,其发展历程正是贵州科举史的缩影。其结构及功能与他省贡院相似,规模居于全国中下等,号舍最少时不足千间,最多时超过四千间。其明末毁于战火,清代重建后亦频繁维修,经费则以公款为主,辅以民间捐助。  相似文献   

3.
现据两块碑记内容,结合清代科举童试考试,对定州贡院从创建时间、考场形式、考试级别、整体建筑风格进行考证,恢复定州贡院作为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且唯一文武兼备的童生考场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陶易 《文史天地》2010,(4):60-63
<正>以对联揭露科场舞弊,这绝对是中国特色。洋文无对联,也就少了这样的幽默。清代是我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期,也是科场舞弊案件的频发期。从顺治到光绪,大大小小的科场案不下数十起,其中轰动一时,诛戮  相似文献   

5.
贡院是科举时代读书人跳龙门之处,考好了就是举人,既可上京会试,金榜题名,也可踏入仕途,光耀门庭。可以说,在漫长的岁月中,这里充满读书人的希望,追求和向往。大十字广场的中西部是老贵阳的贡院所在地,即科举时代贵州举行乡试的地方。贵州建省前,无权开科乡试,考举人要远道去四川应试。贵州建省后,亦未设立乡试,贵州生员改为就试湖广,后又改到云南考试。由于贵州生员赴邻省考试山高路远,极为不便,嘉靖九年(1530年),在京任户科给事中的贵州思南人田秋,向朝廷上奏请在  相似文献   

6.
陶易 《文史天地》2013,(4):56-59
这些高龄高生之所以对科考孜孜以求,也许是他们坚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缘故吧。我国的科举制度从隋唐到明清,虽对考生有一定的身份或其他限制,如倡优、皂隶出身者和居父母丧者不许参考,但对考生的年龄从未有过任何限制。自唐代以来,高龄中举及第者历代皆有。尤其是在清代,高龄及第还被  相似文献   

7.
魏静 《丝绸之路》2012,(10):7-9
清代的乡试是介于童试和会试之间的一级科举考试,其应中者为举人,是清代极为重要的~级科考。清代甘肃建省后,直到清末陕甘分闱,甘肃乡试一直和陕西合闱。本文就以陕甘分闱为界限,对甘肃乡试的历史状况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今后此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科举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保存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教育价值的遗迹遗物,是科举教育文化遗产。贡院作为古代科举的考场,是科举文化遗产的宝库,凝聚着许多人的智慧结晶,关系到我们的民族历史和人文血脉。  相似文献   

9.
王婷  武俊杰 《沧桑》2014,(4):14-16
清代的乡试考试是每三年一次,分为子、卯、午、酉年,时间为农历八月初九、十二、十八三天。我们通常所说的科举考试,一般指的就是乡试考试。如同我们现今所经过的中考、高考、考研一样,在清朝,乡试考试也是全国性的考试。当然,如今的考试,不管是试卷的格式,还是试卷的格式都与古代有着明显的区别。新发现的一份清同治年的乡试试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下当时考试情况,以及对当时乡试考试的内容和格式作一个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贡院石碑     
贡院石碑,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下坝街上(现已搬到下坝乡喇平村下院村民组)。碑高1.2米,宽0.8米,厚o.12米,青石。建于清道光8年(1829年)农历十二月初四日,距今已有180余个春秋。碑眉为“万民沾恩”,碑文为小楷,阴刻,共1040字,多用繁体字和异体字书写。因置于贡院大门内侧,未受风雨侵袭,字迹清晰可见,无标点符号。全文如下(文中标点符号系笔者所加):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东西方向官道上的重要节点,清代灞桥先后经历过5次重大建修工程和3次重建规划。本文以清代官员奏折档案为基础,结合地方志、碑刻、行纪等,对清代灞桥的通行状况、使用分期、桥梁形态、建修经费、工程规模、灞桥建修对区域交通、县丞署移建等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在厘清传统史志记载谬误的同时,指出灞桥建修工程与规划反映了清人对灞河水沙状况认识的逐渐加深、桥梁建造技术的进步,透射出清代陕西官府与民间社会在大型工程建修上的协作关系,以及关中士绅、商贾在区域公共事务中影响力的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2.
定州贡院是我国仅存的两座古代贡院之一,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北方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州属科考场所,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定州贡院进行了全面维修复原工作。本文记述了贡院的完残情况及修复过程,并分析了定州贡院的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13.
郑欣  郭培贵 《中国地方志》2022,(2):98-106+128
福建贡院的渊源可追溯至宋元祐五年福州贡院的创建。明代的福建贡院并未承袭宋代贡院建置,而是于洪武十七年在福州城南另址改建,成化七年又因贡院空间有限而迁至福州城内东北处的冶山之旁、屏山脚下,从此再未易址。成化七年所建贡院奠定了此后福建贡院的基本格局,后又于弘治八年,正德十一年、十四年、十六年,万历六年进行过多次修建,规制日趋完备。明代福建贡院的建置是明代乡试制度的有形体现,并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修建经费主要来源于公帑,而清代修建经费则主要来自个人捐助。  相似文献   

14.
《清史研究》2021,128(6):74-89
  相似文献   

15.
谢凌 《四川文物》2005,(3):87-90
二十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内容之一即是废科举、办新学,四川省也遵旨废除举行会试的贡院号舍,改办新学。川督锡良于1906年撰《贡院废号记》,并立碑以志此举。  相似文献   

16.
生员进学年龄的大小与科举制度运作、朝廷文教政策、传统教育风习及当地社会文化区域概貌等密切关联。目前学界对清代生员的进学年龄虽有估算,认为平均年龄在24岁,但存在取样偏少,局限特定时段、单一地域等问题。以近年出版的"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所收清人年谱为依据,统计分析其中277位有确切记载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子考取生员时的年龄,得到平均为19.72(虚)岁的结果。生员进学年龄比之前估算的要低得多,提示清代科举人口的数量应重新计算,也为今人对旧时中国教育普及程度的重新认识提供了重要旁证。  相似文献   

17.
陈淮 《旅游》2009,(12):67-67
民国十五年,冯玉祥部刘郁芬任甘肃省政府主席,刘将贡院外围城垣南墙上的一座城门改名为“萃英门”——意寓人文荟萃,并题写了门额。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代实行的科举取士制度,由于毛笔是惟一的书写工具,加之写字水准也是取士的标准之一,因而造就了凡是进士都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一手好章,有的还能画一手好画。这些字画、章和书籍,从一个方面显示了中华民族连绵不断的悠久的历史化传统。  相似文献   

19.
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辩(续)》2012年9月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1999年,李世愉出版了《清代科举制度考辩》一书,在此基础上,他又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一些前人未曾涉及的课题做了专题研究,并产生了一定影响。2012年他将陆续发表的14篇文章重新进行校订、修改和补充,结集成《清代科举制度考辩(续)》一书。该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韦颖  李治 《文物天地》2023,(8):71-78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科举乡试的题型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孔府档案》中收藏有清代中后期的山东乡试题纸,可较为全面地反映清代中后期科举题型变革和定型情况。本文通过比较这些题纸的内容,直观展现了史料中记录的题型变革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