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元军 《收藏家》2004,(2):17-22
米芾曾称王羲之两件作品为“天下第一法书”,一是《兰亭序》,另一件是《王略帖》(又名《桓温破羌帖》)。米芾尤其推重《王略帖》,说:“吾阅书一世,老矣,信天下第一帖也。”并认为王羲之草书除《王略帖》之外,其他都是伪帖。可见老米对《王略帖》崇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手谕是领导人下发个人命令的一种手段,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书制度一个部分。蒋介石的委员长侍从室,自1936年1月至1948年4月,累计收藏了120余箱蒋的手谕原稿。其中在抗战时期,蒋委员长的手谕使用非常频繁,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3.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法书中,有两件杨凝式的作品,一件是神仙起居法,一件是夏热帖。神仙起居法是历代艺术馆的重要陈列品之一,每逢重大节日期间,和其他珍贵书画一起展出,夏热帖则一年一度的在历代  相似文献   

4.
(一)下朱批式手谕经济学家何廉在蒋氏身边工作过。据何回忆:“他(指蒋)随身总带支红铅笔和一叠纸,如果他认为该作出决定,或给哪位来访者一笔钱,他会立即签发一项有关的手谕。这类手谕无数次都是红铅笔写的。”手谕也用以申斥部下。外交部驻甘肃特派员凌其翰,报告新疆情形,大忤蒋意,蒋手谕批示说:“此种报告,根据何来?而且新疆事有迪化特派员在,于凌何关!应斥责。”凌的友人致信慰凌,即称此手谕“委座朱批”。  相似文献   

5.
《墨缘汇观》法书下卷,元·赵孟頫行书《德俊茂才帖》、《进之帖》、《次山总管帖》(图一)、《明远提举帖》、《子方帖》、《静心帖》等六札合装为一册。后从安岐家转归乾隆内府,又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淳化轩四,称为“赵孟頫尺牍六帖”;亦刻入《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第二十一册。  相似文献   

6.
懋勤殿本《淳化阁帖》是故宫博物院所藏众多《淳化阁帖》中最为知名的一部。本文由《石渠宝笈》著录入手,结合实物特征,确认懋勤殿本《淳化阁帖》曾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又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相关史料,推断懋勤殿本《淳化阁帖》于雍正十二年(1734)入藏宫廷,并被重新装裱。此后于乾隆三年(1738)鉴定为宋代拓本,被列为上等。由此基本厘清了懋勤殿本《淳化阁帖》入藏清宫的经过。  相似文献   

7.
张咏 《收藏家》2010,(5):11-12
1949年台海两岸分隔之后,诸多原先为我中华文化瑰宝之重要文物一分为二,分藏于大陆与台湾两地。就艺术门类而言,古代法书名帖则有"三希堂"之《中秋》《伯远》两帖藏于北京故宫,《快雪时晴帖》藏于台北故宫;绘画方面,则元代画家黄公望之《富春山居图》亦化身两半,  相似文献   

8.
明代帖学与书学发展同步。苏州府、松江府是明代中期和晚期书学的中心,同时也是明代帖学的核心地带,它们是明代刻帖数量最多的两个府。大批著名刻帖诞生于此,如《停云馆帖》《戏鸿堂帖》等。苏、松二府刻帖各具特色:苏州府刻帖大量刊入宋、明人书,为晚明浪漫书风打下基础。形式多样,帖内法书的书体丰富,编排更合理。吴门刻工甲天下,并向全国输出。此地刻帖以文徵明家族刻帖最为著名。松江府刻帖数量称冠全国。极力宣扬本地域书家,与吴门书家争胜。家族自刻个人丛帖为主流,董其昌及其亲友团为晚明松江府刻帖的主要力量。松江府刻帖妍媸参半。著名书家是苏、松二府刻帖发展的强劲引擎,明中期、晚期的两位书坛领袖——苏州府的文徵明和松江府的董其昌是其中的关键性人物。  相似文献   

9.
在整理馆藏文物过程中,发现一件凭帖取,现略作整理公布,以供研究。这件凭帖取是一件旧式鞋店的取货单和广告,专门用于联络大客户和当地士绅,凭此可取到该商店的货物。该帖为铜质,平面呈长方形,顶长18.6、宽9.1、厚0.5厘米。端略斜收,铸制,边部饰有整齐的缠枝花草图案,顶部梯形框内有“德和瑞”三字,其下纵向有“凭帖取”三字,中部偏下作一回字连续纹及边框,框内有四言诗一首,为“德足润吾身,和气广招财,瑞绕生财地,记字发万金”(见图)。凭帖取文字皆为繁体楷书且反书。这件凭帖取制作十分精细,保存完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从此凭帖…  相似文献   

10.
文献与刻帖所见的《出师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述了古帖《出师颂》宣和本的相关著录与题跋,并叙述了见于刻帖的9件《出师颂》刻本。说明一件古法帖在历史上会有多种摹本、临本和刻帖本并传。同时校勘了《出师颂》法帖与《文选》本(嘉庆十四年胡克家刻本)间的文字异同。  相似文献   

11.
朱家缙撰文介绍了宋高宗赵构的《付岳飞敕书》和《赐岳飞批答》,这两件手帖不但手法艺术价值很高,也具有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2.
劳棠 《收藏家》2014,(3):21-28
上海龙美术馆2月18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场展示了《功甫帖》原件,并对社会公布了(《功甫帖》高清影像资料和技术鉴定结果。过去两个月,《功甫帖》引起空前关注。这件由中国上海收藏家刘益谦于2013年9月19日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用800万美元(大约5037万人民币)竞得,被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三位研究员指为“清代双钩廓填伪本”,从而引发海内外媒体、收藏界、学者和相关机构的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13.
《快雪堂法帖》,为涿州冯铨所刻,五卷。卷数虽少,然大部以真迹摹刻,而且刻手为铁笔名家刘雨若,故此帖久为世人所重。以后冯氏之子不能守,分之为二,皆质于州库。州牧黄可润购之运至福建。以后黄氏子也不能守,总督杨朴园购以进奉,遂入内府,作快雪堂藏之。原有木刻三版,以后都换为石。此帖有三个名称:因冯氏为涿州人,故早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79,(2)
唐释怀索,字藏真,俗家姓钱,湖南长沙人,是中唐时期的优秀书法家,毕生致力于草书的学习和创作。流传下来的作品有《自叙帖》(图一、二)、《圣母帖》,《草书千字文》、《藏真帖》、《律公帖》、《论书帖》、《苦筍帖》、《食鱼帖》等十数种。最近在青岛发现的古摹本《食鱼帖》(图版陆,柒),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文物。  相似文献   

15.
于硕 《文物》1965,(10)
(一)五六十年前,有两位姓姚的贵州学者,一位是姚华字芒父,另一位是姚大荣字俪桓。他们两人也都怀疑《兰亭序帖》。姚华有《广武将军张产碑跋》,作于一九一六年。其略云:"近欲攻《禊帖》之伪,因收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17,(3)
《珊瑚帖》诗、文、书、画合一,是北宋米芾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对于该帖书法与绘画的艺术特色与风格等方面的解析已多,然其创作年代,至今说法不一,主要有元祐三年(1088)以后和建中靖国元年(1101)两种意见。本文指出:《珊瑚帖》准确系年的关键在于对该帖题诗中"当日蒙恩预名表"一句的理解。"名表"实际上指代礼部郎官,"蒙恩预名表"即是蒙君主拔擢,得预礼部郎官之列的意思。《珊瑚帖》在刻石过程中"预名表"被妄改为"题名表",正是昧于官制之故。从米芾任礼部郎官这一线索,结合米芾晚期其他作品,可考知《珊瑚帖》的创作年代当在大观元年(1107)。  相似文献   

17.
明代晋世子朱奇源集刻于太原的《宝贤堂集古法帖》(简称《宝贤堂帖》)与宋刻《绛帖》关系至为密切。从朱奇源《宝贤堂集古法帖序》可知,《宝贤堂帖》的书法渊源不是来自一家,而是博采《阁》、《绛》、《大观》诸帖之长,融为已有,《绛帖》是《宝贤堂帖》的祖本之一。清代以来,傅山先生在《补镌宝贤堂帖跋》中进一步提出主要钩摹于《绛帖》的论断。为了弄清这两套法帖的渊源关系,兹从四方面记述如下:一、关于《绛帖》。二、《宝贤堂帖》从《绛帖》中吸取了什么?三、《宝贤堂》石刻中的两块《绛帖》石刻。四、小结。 一、关于《绛帖》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文史月刊》2011,(12):29-30
中国传世书法名帖,千百年来几经沧桑,流转有序。其中,三希宝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公元1746年,乾隆帝得到《伯远帖》后,将其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藏于养心殿,合称为“三希宝帖”,并御书“三希堂”匾额。《三希宝帖》是现存最早的晋人法书真迹,被历代学书之人奉为圭臬。现分藏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内,且分别为两院“十大国宝”之首。  相似文献   

19.
秦公 《文物》1980,(10)
近年来,北京市文物商店在征集流散文物中,发现不少北宋苏轼书写的碑刻、丛帖拓本及墨迹影印本,其中宋拓《西楼苏帖》(或称《西楼帖》)一册,是传世苏帖中刻石、拓墨最早,镌字最精的优秀作品之一,是一件珍贵文物(图版捌:1—4)。  相似文献   

20.
陈志平 《收藏家》2005,(7):11-15
黄庭坚《寄岳云帖》,原迹乃“楮上小横卷”。明代郁逢庆编《书画题跋记》卷四和汪硐玉《珊瑚网》卷五皆有著录,并载有陆游和胡长孺跋。明清时刻入《快雪堂帖》和《黄文节公法书石刻》,今唯存拓本。所录文词内容为三言诗二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