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灯谜闹新春     
<正>春节的气氛是浓厚的,从初一到十五,浓浓的年味儿在中国人的情绪中弥漫着。每到正月十五,过年的气息开始渐渐消散,不过,在正月十五这天,却是一年中除了除夕的另一个小高潮。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旧时总有灯会等热闹的集会,有灯会自然少不了猜灯谜。灯谜,是我国猜谜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特有的瑰丽奇葩。灯谜承载着人们的智慧,在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猜谜活动中,凝聚着亲朋好友的欢声笑语,与对团圆的期盼。  相似文献   

2.
灯谜闹新春     
<正>春节的气氛是浓厚的,从初一到十五,浓浓的年味儿在中国人的情绪中弥漫着。每到正月十五,过年的气息开始渐渐消散,不过,在正月十五这天,却也是一年中除了除夕夜的另一个小高潮。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旧时总有灯会等热闹的集会,有灯会自然少不了猜灯谜。灯谜,是我国谜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特有的瑰丽奇葩。灯谜承载着人们的智慧,在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猜谜活动中,凝聚着亲朋好友的欢声笑语,与对团圆的期盼。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旅游纵览》2009,(2):96-96
<正>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清)符曾自从1期刊出春联和灯谜,我们收到很多热心读者的答案。其中有这样一位老者提到,每每元宵节他们那都会有猜灯谜的民俗,我们的谜语正好可以作为元宵节里给孩子们猜谜的谜题。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研究中华灯谜史时从一部名为《新灯合璧》的古籍中得出苏州第一个民间灯谜社团诞生于苏州五亩园的结论.同时,对灯谜社团的活动、发起及其解散的过程,以及管礼昌对灯谜的研究贡献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李淑燕 《民俗研究》2008,(2):238-243
灯谜,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独立于诗、词、曲、散文、杂剧之外,既为文人所喜爱,同时也深受普通百姓的欢迎,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虽然灯谜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且历朝历代灯谜的数量也很大,但由于保存不慎,且参与者众而创作者寡,所以,如今流传下来的灯谜不多,记载灯谜的书籍也很有限。钱南扬《迷史》载有自战国苟况所撰《荀子·赋篇》以来各朝的迷集八十二种,并称“所得不过什一”,由此可知这一领域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很大余地。  相似文献   

6.
鲁迅自幼就喜爱猜谜。小时候,每到夏夜,他总喜欢躺在家门口一株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由祖母摇着芭蕉扇,教他猜谜语。后来,他到绍兴乡下外婆家,结识了一帮少年朋友,常和他们一起游戏、猜谜。事隔30年后,鲁迅在《长命灯》里把儿时猜谜的乐事描绘了一番,并留下了儿时有记载的唯一一条谜语:“白篷船,红划楫,摇到对岸歇一歇,点心吃一些,戏文唱一出。”谜底是什么呢?大家都猜不出,但鲁迅猜出了——鹅。  相似文献   

7.
《元史·五行志》正误二则赵经纬笔者在读中华书局十五册点校本《元史》(1976年4月版)卷五十《五行志》一时,发现该卷有二处明显错误。其一:(大德)二年四月,燕南、山东、两淮、江浙、燕南属县百五十处蝗。按:此句中"燕南"和"燕南属县"两者中必有其一为笔...  相似文献   

8.
这里要说的,可不是痴迷于神仙鬼怪的迷信,而是用制谜手法巧妙构思的信件。笔者业余喜欢猜制灯谜,周末闲暇时与几位文友品茶话谜,竟聊出一些古今灯谜与通信的轶闻,特意花些工夫进行了校勘和整理,权作"茶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曾以"铁姑娘"闻名全国的郭凤莲,一时风光无限.随后风云突变,大寨由"旗帜"变为批判对象,成了极"左"代表;郭凤莲也被调离故乡,和大寨一起沉寂十余年.1991年年底,郭凤莲低调重返大寨担任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经商办企业,使大寨由贫困村变为亿元村.  相似文献   

10.
闲笔两则     
猜谜显立场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举国同庆。当时我在常州看到一个猜谜活动。谜面是"抗战胜利了"(打古人名一)。谜底呢?有人亲美,猜"屈原",意思是丢了原子弹,日本才屈服。有人亲苏,就猜"苏武",谓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才使日本投降。但  相似文献   

11.
"造成一个国族"并藉此"将国民打成一丸",既是清末民初时期凝聚国族意识的政治思潮,也是以汉族意识高扬为核心的国家整合行动,更是在多民族环境下因应欧美民族国家建构潮流的政治思考和学术取向。傅斯年所处的时代,恰恰就是中国步入现代国家的时代,而一再关切"书生何以报国"的傅斯年自然不能不卷入这一时代潮流当中。本文在现代国家建构的背景下,以傅斯年民族思想和在《东北史纲》中的运用为核心,分析了民国初年国族建构思潮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2.
梦幻尼雅     
尼雅传说——遥远的记忆尼雅遗址即尼雅古城,是距今约1800年的古西域三十六国中精绝国的国都所在地。精绝国立国时间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4世纪,属我国的汉晋时代。尼雅遗址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曾经繁盛一时。但经历了几个世纪之后,这个沙漠故国却被强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无情湮没。从此,尼雅从历史舞台上神秘消失。1901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历经千难万险发现尼雅遗址后,尼雅古城立即轰动了全世界。尼雅很快被誉为"世纪发现"、"东方的庞贝城"。  相似文献   

13.
灯谜是从古代的廋辞、隐语、民间谜语发展演变而来的,至宋代始具规模,到明代而日臻完善,清代达到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4.
释《清明上河图》中的"饮子"周宝珠张择端的艺术杰作《清明上河图》,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宝笈三编》注录本,是目前绝大多数学者公认的真品。由于传世年代久远,画面的一些内容不清,辨认不易。再者,内容特别丰富,不少问题一时也不易解释。因此之故,许多问题仍在...  相似文献   

15.
诗偈论道 宋朝文豪苏东坡对于禅的修持很有心得,他有几首诗把禅的境界分成3个阶段,说得很好: 第一阶段,是未参禅之前的境界:“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相似文献   

16.
从巍巍兴安岭到莽莽长白山,从黑龙江畔到松嫩平原,在这浩瀚广袤的白山黑水之间,有数以千计的广播电视发射塔直插云天。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使这里的人们获取大量的包括党和国家政令等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多彩多姿的荧屏和意境无限的广播,又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了千般色彩。  相似文献   

17.
孟天琳 《神州》2014,(3):25-25
谜语作为一种思维、语言游戏,它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本文以民间谜语和灯谜为语料,尝试从三个角度分析谜语在"问—答"的过程中产生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二五减租研究中国历代的乱源,其说聚讼不一;但农民无以为生,有揭竿而起者,群起响应,因而造成变乱,却是众说中最有力的一说。所以历代老成谋国者,无不着眼于土地问题的解决。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可能是对此问题最有先见的名论。秦汉以降,解决土地问题的谋划,多一时治标之计,日久弊生,乱亦随之,真正根本解决的办法,无疑地,还是要归之于国父"耕者有其田"这一伟大的号召,不过在中国几千年积重难返的封建社会之下,“耕者有其田”的目的,未可一蹴而就。因此国父才又提出“平均地权”的办法,以为逐步实现的张本。而实施“平均地权”的先期工作,就是“减租”。  相似文献   

19.
唐瑗  刘奕 《贵阳文史》2011,(2):46-47,50
回首往事,历史总让人产生"遗踪何在,一池萍碎"的感叹和无奈。曾经在贵阳城中繁华一时的唐家花园早已淹没在今天熙攘的街道巷陌之中,只有有心的人还记得这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有着十四代传人的上层人家;只有唐家后人们还记得那些残缺不全、如梦一般的家族旧事……  相似文献   

20.
陈济棠与风水卜汉池陈济棠由一个被撤职(来执行)之营长,不到七年(由1922年至1929年)爬到第八路总指挥(后为集团军总司令),盘踞广东,有海、陆、空军十余万众,"显赫"一时。一班趋承奉迎的风水先生认为陈门家山发福,纷到防城八宝顶观看陈族风水,信口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