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岳 《史学理论研究》2012,(4):49-59,159
作为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史学流派,"大历史"试图从宇宙"大爆炸"讲起,以多个尺度考量宇宙、地球和人类的历史演进,努力整合人类的知识,尤其是弥合史学叙述中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久已分离的残损局面。在当今人类知识细碎化的形势下,"大历史"的跨学科努力显得弥足珍贵。"大历史"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注有助于青年一代认清自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但"大历史"显然是从超越人类的角度审视人类,其核心概念如"能量流"、"复杂性"、"金凤花原理"、"集体知识"等虽有高屋建瓴的气势,但直接用于界说人类社会的起伏变故,人的情感和信仰等问题便显得天真和乏力。  相似文献   

2.
人是物质,甚至作为物质演化的一部分,还可还原到宇宙"大爆炸"以来基本粒子在能流驱动下变得愈发复杂的过程。大历史学者出于对整体叙事的需要,出于历史"科学化"的要求,甚至出于对人类的关怀,为我们描述了万物从无到有、从有又趋于无的终极故事,试图从规模和基础、对整个人类前景的关注、为人类社会在宇宙演化的大背景下定位几个方面尝试超越。但在笔者看来,这只是物质主义的超越,还缺少精神维度的追求。大历史学者虽经"补救",却依然未能归纳出"人类下一阶段的道德规范",甚至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大历史作为终极超越的"现代创世神话",却难以阻止人们试图在精神方面尝试超越。笔者还以"石子"设喻,试问:"石子"有意义吗?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大历史"流派兴起是西方历史学出现的新现象。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面对企图以神创论对抗进化论,用宗教知识体系挑战包括历史学在内的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督教基要主义运动,"大历史"流派以物理学"大统一理论"为基础,在宇宙时空观下,以进化化、系统论为代表的生物学、宇宙学等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为途径,解释宇宙、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起源及演化的普遍规律。"大历史"学家提出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历史演进模式,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事物本身的内蕴性。"大历史"学家们还吸收了后现代主义和基督教神学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合理成分,尝试用科学"现代创世神话"重建无神论世界观和进步历史观,是西方"世界历史"观念和宏大叙事的当代复兴。  相似文献   

4.
自1990年代以来,世界史坛出现了一个"后人类史学"的趋向,其目的是突破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史学观念和书写的传统。从中外史学传统及其转变的角度,笔者希图对这一"后人类史学"思潮,从几个方面做出讨论和解析。作者指出,以人类为中心的历史书写,代表了西方近代史学的模式。这一模式在战后受到了诸多批评。而近年新兴科技领域的长足进展和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更加促使史家重新思考人类自身的发展及其与自然、地球的关系。环境史、动物史和"大历史"等史学流派的出现和流行,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的历史思维和观念。结合并回应哲学界思想界对"后人类主义"的反思,"后人类史学"的探索和实践将会对历史书写的范围、主题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和观念,形成一个巨大的冲击,或将对整个现代史学产生一个革命性的改造。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4月26日,"《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由郑师渠教授和史革新教授主编,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共同举办,与会的20余位有关领导、学者围绕《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一书,就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研究视角,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发展阶段等相关问题,展开热烈研讨,提  相似文献   

6.
"神话"进入中国学界后始终与"历史"相形相生。顾颉刚受民俗学的启发提出"疑古"口号,倡导多角度审视"神话"的独特性质,然"古史辨"极端派却将"神话"与"历史"完全剥离;钱穆、徐旭生等历史学家驳斥其"妄肆疑辨",认为神话传说中自有历史真实的因子;陈梦家、张光直等考古学家将神话学理论用于古史研究并取得新的进展。随着"神话历史"理论的提出,"神话"与"历史"经历了对立、交集、融合的百年发展,最终走向同一。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世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中国人又如何为解决这些问题作出贡献?"2014年1月,笔者带着这两个大问题,开始了第二次欧洲之旅:在德国不莱梅的雅各布大学,讲授《大历史导论》和《中国古典哲学文献选读》。前一个问题是由"大历史"提出的;后一个问题正契合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大同梦",尤其是近来为人们所热议的"中国梦"。尽管这两个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不尽相同,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而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对人类未来的关切之情。不  相似文献   

8.
论文从"大抗战史观"的视角出发,以《抗日战争研究》杂志刊文及其学术导向为基础,梳理分析了新世纪以来华侨与抗日战争研究的一些特点和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论文认为,为了支持祖国抗战,海外侨胞以空前的规模组织起来,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关于华侨与抗战的研究只占整个抗战史研究的极小部分,在华侨华人研究中也属薄弱环节。华侨与抗战研究宏观成果多,专题研究和实证研究较少。借鉴"大抗战史观",可以拓宽华侨与抗战研究的视野,开创研究的新领域。从时段上看,华侨与抗战研究要向前追溯、向后延展;从研究视野上看,应加强华侨在侨居地的抗日活动与反法西斯活动的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则需要进行新史料的挖掘、口述史的抢救以及社会史研究的扩充与深入,同时加强国内外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9.
武岑怡 《文史月刊》2012,(12):39-39
黄仁宇素来主张"大历史观"。我的理解,大历史观就是以综合归纳与技术分析为主要方法,宽视野、长时间、大环节地透视历史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和发展规律。黄仁宇的大历史观点可能并不新鲜,也并非他一人所独有,然而他独特的诠释方法却的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清代历史的研究,近年多尝试从社会史、宫廷史、物质文化史等多角度出发,特别是宏观史学的大历史观,以综合纬度展开论述。常建华《清朝大历史》(中华书局,2020年)即是在宏观史学和社会生活史视域下对清朝管理和民生研究的著作,立足国家认同,从大历史观论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多领域细节。该书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下,以"国家认同"为政治统摄上的一个支点,探讨清朝统治内在规律,结合朝廷与民众,涉及清朝政治文化、社会人口、矿业、民族等综合内容。  相似文献   

11.
太湖流域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是由以太湖为中心的各水系河流湖泊所组成的一个碟形洼地区域。该区域内部社会文化相近,社会经济连成一体,行政沿革上也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因此在区域研究中往往被视为一个整体对象。但是在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学者习惯以"江南"等同于太湖流域的概念,诚不甚允当。作为地理和历史概念的"江南",自秦汉以来从未真正与太湖流域相重合,与太湖流域等同的"江南",其实是一个文化心理上的概念,且开始于近代。以"江南"为名开展研究,容易造成研究范围的混乱。相比之下,"浙西"作为历史上存在过的行政概念,区划范围上承东汉吴郡,与太湖流域高度一致,迄明初乃分属直、浙,时逾1200余年,而传统的"浙西"概念在明清时期仍然有其影响力。从"浙西"入手本地区的区域历史研究,更有利于增强学术的严谨性。为使这一观点立足于更为坚实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浙西"的历史作一番详细的梳理。  相似文献   

12.
素有"日本的东印度公司"之称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组织并推动日本史学界对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行大规模的地理和历史调查,为日本以"学术研究"的形式实施大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1908年,在满铁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的大力支持下,"历史地理调查部"吸纳白鸟库吉和其他东洋史学者研究"满洲"与朝鲜的历史地理,出版了《满洲历史地理》、《朝鲜历史地理》、《满鲜地理历史研究报告》等一系列调查报告和研究专著,构筑了一整套完整的殖民主义理论体系和东亚历史叙事方法。其中的"满鲜史观"强调"满洲"和朝鲜的不可分割性,试图从史学角度证明"满鲜一体",为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提供"合法"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化在本质上是历史的,只有把文化放在适当的历史视野中才能理解文化的真实内涵。雅斯贝斯的世界历史纲要,就是他为自己打造的一个历史视野。带着对人类文化和历史的困惑,并通过对雅斯贝斯世界历史纲要及其基本概念——“轴心期”的解读,本文尝试着提出一个粗略的人类历史纲要,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着提出一个新的历史视野和文化框架。本文认为,在这个新的历史视野和文化框架下,研究、分析和解读全部人类历史也即人类由起源走向未来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是文化研究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环境是人类生命活动场域,资源是社会生存发展基础,开发自然资源、谋取资生物品和增加物质财富,是人类与自然交往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同"环境"一样,"资源"乃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伴随着人与自然关系拓展和加深而不断丰富和复杂化;各种自然事物作为人类生存条件和劳动对象不断被"资源化"的过程,乃是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演变的一条主线,因而必须成为环境史研究的骨干课题和思想焦点。相关问题错综复杂,充满矛盾悖论,对环境史学价值判断构成了严重理论挑战。可以肯定的是:罔顾自然事物的其他价值特别是生命和生态系统价值,一味追逐短期经济利益,恣意放纵资本利润嗜欲,把大自然过度"资源化""商品化",不加节制地挥霍利用,是环境史研究者必须给予严厉批判的错误思想和恶劣行为。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作为一种研究取径,"历史书写"或"史料批判"之称频繁见诸中古史青年学者的研究论著,进而标举流派、组构学群,流风所及,连研究生举办的论文发表交流会也有冠以此名者。按照学人基本取得共识的定义,历史书写研究是"以特定的史书、文献,特别是正史的整体为对象,探求其构造、性格、执笔意图,并以此为起点试图进行史料的再解释和历史图像的再构筑"(安部聪一郎《日本魏晋南北朝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人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生改变,通过近百部历史教科书作文本分析,可从战争爆发原因、关键人物与事件、历史影响等三个层面审视"第二次鸦片战争"。早期教科书以事实描述为主,很少对原因和影响进行讨论;之后汪荣宝《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本朝史》在确立战争叙事框架上意义甚大,此后出版的教科书大抵未能脱其窠臼。1929年以后,作为近代史起点的鸦片战争成为教科书讨论的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意义则在帝国主义侵略的叙述中隐而不见。教科书中有关叶名琛和"火烧圆明园"的表述,反映了近代知识体系构建的复杂性,两次鸦片战争历史定位的此消彼长也显示出重审这段历史叙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2月7-8日,"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西方史学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历史系主办,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60多位学者参加会议。会议讨论共分为七个专题进行,分别为:"西方史学史研究的中国视野"、"全球视野中的西方史学"、"当代西方史学的新视野与新路径"、"西方的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古代中世纪的西方史学史研究"、"西方史学的引入与中国的西方史学史学科建设",以及"近代西方史学的嬗变与演  相似文献   

18.
王淑姬 《黑龙江史志》2013,(11):276+286
"国家形象"是国家雄厚的无形资产,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大国"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因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丰富发展。本文以近现代"大国"内涵嬗变的研究为基础,探讨了服务于我国"大国形象"塑造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以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大国形象"塑造提供合适的教育并发挥更大实效。  相似文献   

19.
<正>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从未停止探索未知的步伐,人类的视野逐渐从陆地转移到神秘的星空与浩瀚的海洋中,科技的进步成为人们"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种精神的助力。中国与非洲虽然在陆地上并不接壤,然而人类探索与求知的渴望却从未止步于波涛汹涌的海洋。化重洋为通衢的是一条古老的航道——"海上丝绸之路",它源起自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并在公元13世纪前后极大繁荣。这条伟大的航路向西一直延伸到非洲大陆的东岸,它不仅带来了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学术传统强调"经世致用"。所谓"经"即纵向的线索——历史。按《说文解字》释义,"史,记事者也"。也就是说,在中国,"史"的本义是史官、记录者。"历史"不仅关乎过去,也维系未来。王彦章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桓温称,"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都着眼于自己未来的"历史地位"。我们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诚哉斯言。中国人对历史的记述,始终具有强烈的伦理和政治评判意识。《春秋》强调"劝善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