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三义 《世界历史》2007,28(1):113-122
分析戴克里先税收改革失败的原因,不能只看改革措施本身,必须把税收问题与帝国3世纪的财政危机联系起来考察。共和国后期逐步确立的罗马税收制度并不完善,国家征税没有统一的税则和成文的税法,没有彻底的土地和人口普查,对税收完纳的日期、方法、数额没有具体界定,造成赋税名目繁多、税收混乱。罗马税收中唯一形成制度的是征税方式上实行包税制,但是包税制本身有其弊端和危害,包税商和总督勾结,中饱私囊,损害国家利益;后来包税制逐渐被破坏,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了妨害社会生产的不良作用。从戴克里先的税收改革措施来看,他还是找到了罗马税收问题的症结,税收改革措施本身没有问题,导致改革失败的原因很多:首先是3世纪社会经济危机太深;其次,罗马税制之弊由来已久,且积弊已深,实际上已没有灵丹妙药可以救治。从这个意义上说,戴克里先税收改革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俄国的对外和对内战争频繁不断,预算支出居高不下。在这种形势下,政府不断调整税制。19世纪下半期,俄国税制的阶级性特征被打破,但农民阶层的税收负担仍很沉重,废除人头税导致直接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俄国间接税改革主要出于财政动机,导致直接税和间接税进项出现严重的失衡。19世纪俄国税制改革虽未能从根本上消除税收的阶级性和剥削性,但新元素的出现标志着税制发展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晚期是法国从"领地国家"向"税收国家"过渡的时期,三种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转变:政治哲学家和法学家为君主征税权提供了理论支持,封建习惯法则为国王向臣民征移提供了实践空间,十四五世纪法国的社会和政治现实最终促使三级会议向国王让渡了征税权。15世纪30年代后,申世纪法国的"协议税"为"强制税"所取代。前者需经三级会议同意才能征收,后者则建立在君主权威的基础上。伴随着中世纪晚期税权观念的转变以及政府结构和管理体制的革新,法国君主征税权的确立实质上改变了中世纪法国的社会基础和权力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烟税在当今中国的财政收入中有重要的地位,而烟税并非朝夕形成的.烟草自明万历年间传入之后,中国历届政府随即开始了烟禁政策.烟禁失败以后,则开始对烟草实行征税政策,清朝初年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烟草税收.清朝前期的烟草税收,主要分为烟草商品税与烟草关税,烟草一般作为"百货"与其他商品统一征税.晚清时期,清政府开始征收烟草厘金,烟厘被从厘金之中提出,与酒厘形成烟酒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逐渐演变成当今的烟税.  相似文献   

5.
明代以房屋作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最重要的是北京城市的"房号税",又称"房号钱"、"房号银",简称"房号"。北京之外,其他个别城市也有房屋税,如南京的"房钞"、杭州的"间架税"等。明代后期,嘉兴、南京等一些城市废除了总甲、火夫等役的实役制,改为按房屋征税,这属于由徭役演变而来的房屋税。总体来看,在明代,房屋税并不是一项普遍性的税收,不仅局限于城市,而且开征的城市数量不多,所得收入也很有限。到崇祯年间,因财政极端困窘,朝廷试图在全国开征房号税,但效果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生态税的主要思想来源于庀古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用于矫正污染行为的税收理论。生态税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总结国内外有关文献,生态税收定义可概括为:凡是政府征收用于特定的环境或生态目的,或者征收设定的与环境和资源的数量因素有关,征收的目的是为了调节纳税人的行为,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外部效应纳入行为者的决策函数,同时又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各种类型的交纳或支付,而不论其名为税收或收费。针对我国资源紧缺、资源利用效率低,目前有些城市已出现严重环境污染的现状,开征生态税值得有关部门研究并尽快实行。我国目前对污染的征税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引入新税制,二是改革现有税制。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公共史学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至今已获得长足发展。而在中国,尽管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对其进行介绍和研究,①但至今仍很难登上中国高校的"大雅之堂"。那么,公共史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是否具有发展的可行性?或者说在大学里能否设立公共史学专业?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40年代,福建省酒类酿造经历了反复的"禁"与"弛",即战时禁酿、解禁到再度禁酿及战后弛禁、复禁。表面上看是禁止粮食酿酒,实际上与税收亦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既是米、酒、税之间的此消彼长,也是地方政府与国民政府各部之间的博弈;既有不同利益群体的各自考量,也有对同一政策的不同解读与执行;既有酿户承受被征且罚的"双重负担",又有战后迫不及待重启"酿造"生活的诉求。追求最大利益驱使各方在米、酒、税的共同变奏与交织中互相博弈,节约粮食政策最终演变为寓禁于罚,米、酒、税的三重变奏也逐渐偏离政策主旨与初衷。  相似文献   

9.
正体育活动上的"拉拉队"的出现,是在19世纪的后期。19世纪70年代,第一个旨在创造体育比赛激励气氛的俱乐部,成立于普林斯顿大学。1884年,一位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汤姆·皮博斯,将拉拉队这种比赛激励形式和美式足球这个运动项目,传播到明尼苏达大学。19世纪90年代,有组织的拉拉队活动,以及第一首鼓励运动员比赛拼搏的歌曲,诞生于明尼苏达大学。20世纪20年代,女性开始活跃于拉拉队活  相似文献   

10.
旧制度末期的财政危机是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通常认为的税负过重和借贷过多似乎不是问题的关键。税收体制固有的缺陷限制了政府从增长的经济体中汲取资源的能力,无法为法国的公共信贷提供良性的支撑。普遍税的推行对免税特权的冲击,引发激烈的政治论争,影响到18世纪下半叶法国的舆论环境。历次的债务违约导致路易十六时期借贷利率居高不下,财政赤字难以消解。政府试图进行理性化的制度改革,但是君主制的内在矛盾,加之公共舆论对其行动能力的约束,使旧制度末期的财政困境陷于无解。从税收体制、公共信贷和君主政治的交互作用所构建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语境中,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大革命的财政起源。  相似文献   

11.
俄国历史上的索哈税制是彼得大帝实行人头税以前,国家最重要的直接税税制,其对俄国赋税和土地分配制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以索哈税制不仅是农村的征税基础,而且是城市工商区的征税基础。以索哈册为基础的索哈税制在16世纪下半期最终形成,在当时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其遭到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俄国出现的大动乱和对外战争的严重破坏。从而注定了它最终被废弃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清朝建立初期,朝鲜王朝在朝贡的同时,试图获取更多的关于清朝的相关信息。而漂流至朝鲜半岛的中国漂流民成了朝鲜王朝了解清朝社会的重要补充手段之一。17-19世纪间,清朝国民被漂流至朝鲜半岛后,与当地官员进行审讯式交谈过程中,朝鲜官员对对清朝废除海禁令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朝鲜官员在问询过程中对清朝海禁令被废除的时间、海禁令被废除的原因等进行相关问询,并将所有记录收入到《备边司誊录》的"问情别单"之中。  相似文献   

13.
宋代桑税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树国 《史学月刊》2006,(11):31-35
宋代桑税肇端于晚唐和五代十国时期,除与桑蚕业、丝织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以外,唐宋之际两税法制度的变迁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宋代赋税体系内,桑税是国家正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征税方式北方以桑功计量,南方则依据桑地征收。桑税的出现是土地作为征税对象进一步细化的结果,也是宋代两税区别于唐代两税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结合19世纪末华侨因为参与鸦片税收承包与鸦片走私成为社会舆论批驳焦点的史实,阐述和分析了爪哇鸦片的输入与鸦片包税制的确立、爪哇鸦片走私的兴起以及华侨鸦片包税商在走私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原因。认为华侨并不是爪哇鸦片走私的唯一参与者,欧洲人、欧亚混血儿及爪哇本土人常常是他们的合作伙伴;无论鸦片税收承包还是鸦片走私,最终的受益者都是荷兰殖民统治者;华侨包税商在荷属印尼历史上所扮演的任何角色都是由荷兰殖民统治的利益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晚明万历朝矿税大兴深刻影响了明代后期政治经济社会,引起中外官员、地方社会的密切关注。宦官充任矿监税使,在矿税大兴期间侵夺地方权力,这不仅使地方权力遭到破坏,同时矿监税使权力的越界引起中央、民间对矿税不满。在民间,矿税大兴引起人民反抗,民变、兵变成为终结矿税的催化剂;在中央,出于朝臣对矿监税使权力的认知和对万历皇帝财富权力的认知,朝臣一方面不断上奏弹劾矿监税使权力越界,请求停止矿税,另一方面因万历君臣在财富观念上的冲突,导致朝臣不断上疏批评皇帝开矿征税的做法,客观上加速了矿税的终结。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贫困、失业、财富分配不均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并引起了英国社会各界和政府的重视。针对上述问题,英国政府推行了与此前大不相同的税制改革。此次税制改革具有更多的建设性意义,因此被称为"建设性税制"改革。税制理论上,经历了由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到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转变;税制结构上,经历了由间接税为主到直接税为主的变迁;税制原则上,开始实行累进征税;赋税用途上,由此前主要为政府筹得收入向开始注重税收的社会财富再分配和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的转变。通过考察此阶段英国的"建设性税制"改革有助于了解税制与社会政策及国家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税收与现代政治文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事实上,体现现代政治文明的宪政制度,很大程度上就起源于对政府征税权的限制。欧洲中世纪以来对征税权的限制,导致了建立有限政府的努力,并促进了议会和代议制的诞生,以及近现代宪政的起源。尽管议会的成长造就了“税收法定主义”的理念,但是一个体现更高层次的政治文明的社会要求超越“税收法定主义”,走向“税收宪政主义”,这就是欧美宪政发展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张淑清 《世界历史》2008,(5):103-110
国外学界对犹太历史的研究自19世纪就已经开始了,但“犹太历史教材中很少提及妇女”,人们也听不到犹太妇女的声音,很少了解历史上犹太妇女对自身的生活体验及其所思所想的描述。在20世纪40年代,虽然曾经出现过有关犹太妇女研究的专著,但在学界就此问题的探讨并没有由此而大规模地展开,犹太妇女在犹太历史研究中处于“整体缺失”的尴尬局面。这种局面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被打破。20世纪60至70年代,  相似文献   

19.
论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60~70年代是英国历史大变革年代。这个时期,英国统治阶级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形势下,在政治、军事、司法、教育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决定意义的改革,颁布了相应的律令,推进了英国社会发展。其中1870年通过并颁布的《1870年初等教育法》(针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初等教育;苏格兰的教育制度自成系统,至今如此,但一般也随英格兰的教育制度演进)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是英国教育史上第一部立法,该法案由当时枢密院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威廉·福斯特提出,故又称《福斯特教育法》。法令在补充、完善已有初  相似文献   

20.
所谓统税是指一物一税。具体地说是对国内工业产品按一物一税的原则,进行一次性征税后,即可通行全国,不再征收税捐,故称之为统税。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鉴于清季以来全国各地举办的具有通过税或货物税性质的“厘卡林立,重迭征收”的弊病,即着手整理税务,以便增加收入,稳定财政,巩固统治。1928年,即以裁撤厘金为名,首先对卷烟麦粉征收统税。1931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实行裁厘,并对棉纱、火柴、水泥征收统税。同时逐步整顿税收机构,统一征收机关,改革税制,使各项税收渐次集中于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并于是年1月正式成立统税署(后改为税务署),实行统税政策。现将1927年—1933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办理主要货品统税情形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