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霍墓地出土青铜器是研究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青铜文化特征、制作技术以及探讨该时期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相互关系等学术问题的重要资料。为进一步揭示该墓地出土青铜器所包含的科学信息,对该墓地出土17件铜器的37个样品进行了科学分析检测。结果显示,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以铸造为主,另外还有热锻、热锻后冷加工等;其合金成分有铜锡二元合金和铜锡铅三元合金两种,铜锡二元合金全部用于制作工具,铜锡铅三元合金用于制造容器。这显示中霍墓地铜器的合金成分和器物类型之间的关系明显,表明制作者已经能根据青铜器的用途而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研究结果对研究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冶金术及在此基础上的文化交流有较大的指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类型铜鼓合金成分及显微组织特征,使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对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15面铜鼓进行分析检测,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讨论各类型铜鼓合金配比与铸造工艺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石寨山型鼓为铜锡合金;北流型、冷水冲型与灵山型鼓为铜锡铅合金且铅锡含量较高,合金配比稳定;麻江型鼓锡含量均高,铅含量波动较大。显微组织观察显示,1面石寨山型鼓局部有滑移带及再结晶组织,2面麻江型鼓局部有滑移带,其余鼓全为铸态组织,α固溶体晶间分布(α+δ)共析体,皆有硫化物夹杂,多数存在数量不等的铅颗粒弥散或聚集分布,部分样品可见富铁相、氧化亚铜、自由铜颗粒。7面麻江型鼓均见较多缩松,位于样品截面中部。分析结果反映的不同类型铜鼓合金配比、夹杂物、铸造缺陷特征,可为铜鼓铸造技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南陵县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而且规模最大的冶炼中心之一,其古代矿冶遗址可上溯至西周晚期。本研究对南陵出土的不同年代和类别的青铜器样品进行了金相检测及合金成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容器存在铜铅二元合金和铜锡铅三元合金,但是热锻淬火的容器却不含铅,含锡量恰好位于适合该工艺操作并具有良好性能的区间。兵器、工具、车马饰均为铜锡二元合金,说明当时的工匠对于合金成分配比与性能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越式鼎腹部样品具有热锻淬火马氏体组织,同样的金属结构还见于汉代铜锣等乐器、峡江地区战国中晚期青铜剑、江都大桥镇南朝青铜器窖藏出土的多件青铜容器,而镇江地区出土吴国青铜戈则具有铸造淬火组织,工艺稍有差别。这些器物中发现高锡青铜淬火组织不是偶然的,高锡青铜热锻淬火技术至少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用以改善高锡青铜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
皖南地区铜矿资源丰富,两汉时期的皖南属于丹阳郡,丹阳铜以质优量多而闻名全国.两汉时期皖南铜矿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开采和冶炼,同时兴起了铸钱和铜镜制造业,从而扩大了皖南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增强了皖南地区的经济实力,推动了皖南的农业和其它行业的发展,可以说皖南铜在皖南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研究为官哥等窑的时空定位提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科学方法,讨论和研究了宋室南迁后建立的老虎洞窑和《坦斋笔衡》中所提到的内窑、修内司官窑之间的关系;老虎洞窑对汝窑及郊坛下窑所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越窑、龙泉窑和南宋官窑所烧制青釉瓷在技术上的相互影响以及老虎洞窑宋元两个地层所出土的瓷片与南宋官窑瓷和传世哥窑瓷的时空定位。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数量大,种类丰富,制作精致,是华夏古文化的精华。在商周社会,礼器是贵族奴隶主在祭祀、宴享等重要的仪礼性活动中使用的一种器物。青铜礼器只有贵族才能使用,不同等级的贵族所使用的铜礼器的数量、种类、大小都有严格的区别。所以,铜礼器在奴隶社会是“明...  相似文献   

7.
高志伟 《华夏考古》2007,1(2):107-111
本文通过对青海地区青铜器的成份分析及其铸造方法的分析,对该地区发现的青铜器来源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冀和 《东南文化》2011,(4):67-70
河南省新郑"郑韩故城"相继出土了几批古钱范和一处古钱币窖藏,其中"异形布"的归属与出现各国货币的现象一直有争论,根据伴出的兵器性质以及当时西楚政权控制封地经济、楚汉相争楚军败退等历史资料分析,这批钱范和钱窖所反映的社会内容最符合项羽西楚政权的历史背景,它们都应属西楚政权时期遗存。  相似文献   

9.
利用XRF、金相显微分析等手段对湖北省荆门市境内左冢楚墓群出土的金属器,特别是青铜器进行了测试分析,XRF分析表明该楚墓群出土的青铜器多为铜、锡、铅三元合金,且容器的锡含量低于兵器和工具,而铅含量则相反。金相分析显示左冢楚墓群出土青铜器多为铸造组织,其中3件铸后经过不同程度的加热;而热锻成形的器物有4件,其中有一件在锻后进行了冷加工。结果显示,此批青铜器合金成分比较科学、制作工艺比较先进。  相似文献   

10.
利用XRF、金相显微分析等手段对湖北省荆门市境内左冢楚墓群出土的金属器,特别是青铜器进行了测试分析,XRF分析表明该楚墓群出土的青铜器多为铜、锡、铅三元合金,且容器的锡含量低于兵器和工具,而铅含量则相反。金相分析显示左冢楚墓群出士青铜器多为铸造组织,其中3件铸后经过不同程度的加热:而热锻成形的器物有4件,其中有一件在锻后进行了冷加工。结果显示,此批青铜器合金成分比较科学、制作工艺比较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