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榆 《收藏家》2011,(4):71-72
今年是启功先生诞辰99周年,逝世6周年。在启功先生离开我们6年的时间里,他的音容笑貌经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尤其在文物艺术品市场遇到一些人和事,他老人家的豁达、诙谐、宽容、睿智、学识,立刻就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2.
吴向必 ,人称吴老 ,因为长辈 ,生前称呼惯了 ,一时难以改口。时间过得真快 ,吴老离开我们三年了。三年 ,按苗族观念逝世的人才入祖宗行列 ,正式成为先人。这之前 ,他的魂魄还在他走过的、生活过的、工作过的地方游离。这仅是一种观念。但故人虽已殁 ,千载有余情。凡熟识吴老的人 ,确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他逝世时 ,我写过一首诗 ,叙述他奋斗的一生 ,但总觉得有许多话没说完。吴老出身帮工 ,没进过学校 ,由一口苗话到会汉语 ;由不识字到掌握汉文 ;由村、乡、区、县干部到省委书记乃至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 ;由一个普通人到世界名人 ,一步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3.
王首道同志离开我们快4年了,他的革命精神和人格风范将永垂青史,我们对他老人家的怀念也是永远、永远……这一方面由于他是功昭湘鄂赣、名噪大江东的湖南革命老前辈;另一方面则由于我们电视台在奠定基业的进程中,有他老人家的希冀和厚望,有他的支持和关切,有他对老区人民的惦念与爱戴。  相似文献   

4.
光阴流逝,如白驹过隙。匆匆间,敬爱的朱老总离开我们已经30个年头了。在我的一生中,非常幸运的是能在朱老总身边工作了6年多,能够目睹他老人家的风采,聆听他老人家对我的教导,至今他的音容笑貌如同昨日,他的亲切教诲依然在耳。[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今年9月是谷城伯伯一百周年诞辰,也是伯伯离开我们将近两年的时候,记忆又一次把我带入了清晰的昨天。他老人家生前对我的关怀、教诲和勉励的情景,一幕一幕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1994年夏天我到上海出差期间,公事之余每天都随伯母一同去医院探视病中的伯伯。当时,他老人家腰间挂着一个盛胆汁的塑料口袋,可精神尚好,仍很健谈,像过去一样事事关心,问这问那;思维清晰而敏捷。对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来说实属不易。我在沪期间,正值江泽民主席刚去探望他老人家不久,伯伯向我介绍了一  相似文献   

6.
历久弥新的记忆——写在敬爱的父亲薄一波百年诞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小莹 《百年潮》2008,(10):23-31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一年多来,我始终未能接受爸爸已经远离的现实: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总想向他老人家叙说;读书看报时,遇到他关心的新闻报道或他感兴趣的文章,也总是习惯性地想要留下,准备讲给他老人家听。爸爸的音容犹在眼前,对我们的教诲也言犹在耳,但是,我总感到倾自己之全力,即便只是再现我们子女眼中的爸爸,也是难以做到的,也许真应了老子的那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仅记录下一些往事的片断,以表达我无尽的怀念。  相似文献   

7.
苏菲 《神州》2006,(12)
毛主席他老人家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很长时间了,他的音容笑貌时刻浮现在我的面前,犹如不多时刚刚发生的事情一样。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延安时期,毛主席有一段时间住在王家坪,离我和马海德大夫的住处不到二百米,相互来往是很方便的,那时,马海  相似文献   

8.
转眼间,李世农同志离开我们已经5年多了。作为曾经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我始终忘不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忘不了他对我的教诲和影响。1970年代,我从安徽劳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省委办公室秘书一处工作。一天,处领导找我谈话,  相似文献   

9.
白寿彝先生离开我们了 ,他的道德文章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和丰硕的史学遗产。去年 4月间 ,在祝贺先生从事学术活动七十周年暨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大会上 ,看见他老人家虽然较前清癯得多 ,但仍然容光焕发。他曾经告诉过我 ,住医院检查身体时 ,医生说他各个部位的器官都没有毛病。我思忖 ,他说不定有望寿登“期颐”呢 !想不到刚刚跨入2 1世纪 ,他就一病不起了。1 95 4年中国科学院历史一、二所刚创建时 ,寿彝先生是历史二所的学术委员和兼任研究员。那时我不在历史二所 ,所以和他的接触不多。我和他接触多起来 ,是在文化大…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12月29日,是敬爱的聂荣臻元帅诞辰110周年的日子,他老人家离开我们已有17个年头。谨以此文献给这位杰出的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题记  相似文献   

11.
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仲超(同志们都以尊敬而亲切的心意称他“吴老”),与世长辞了。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领导故宫博物院工作三十年,功绩卓著,有口皆碑。我有幸同吴老相处整整十个年头,无论在他工作期间或在他卧病的日子里,耳染目睹,深深感到吴老形象高大,党性强,水平高,业务熟,作风好,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工作严谨,领导有方。因此,称他为文物和博物馆界优秀领导人是当之无愧的。吴老逝世,使我失去一位良师。他的思想和作风,仍是我们工作中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2.
罗尔纲教授对我的潜移默化茅家琦罗老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风雨晨昏,他老人家清癯的身体、慈祥的面孔,仍然不时展现在眼前。思念之情,不断如缕。50年代初,罗老在南京大学担任兼职教授并在南京市主办太平天国起义100周年展览。当时我正在南京大学求学。在罗老的...  相似文献   

13.
王定烈老将军是我的老朋友,我曾多次采访过他老人家,也多次邀请他参加我们组织的各种活动。老将军有着传奇的经历,有着亦将亦兵的情怀,有着淡薄名利的情操……让我难忘的,是将军在空军的那个小院。每到夏天,菜地里  相似文献   

14.
一、文科教材会议前后 翦老离开我们已经27个春秋了,回忆在翦老身边学习和工作的难忘岁月,他老人家的嘉言懿行,犹历历在目,记得那是1956年4月的一天。这一天,春光明媚,政协礼堂座无虚席,掌声阵阵。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翦伯赞教授正在全国政协举办的“中国近代史讲座”上讲义和团运动。听讲的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我  相似文献   

15.
著名无党派爱国人士李铁铮教授离开我们已经20多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20多年来,每当梧鼎更兼细雨的夜晚,我常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李教授,总觉得他老人家和然健在。我和年长我近40岁的李摩授曾经有过长达十年的书信往来他那一封封妙语连珠、润泽人心刮华笺至今仍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弟个人的档案橱里,更深深铭刻在参的心坎上。由于时代所限,当时溜有电脑打印,这些华笺均为李教术亲笔书写,其中有的是为我答疑解难,有的是勉励我求学上进,有制是教育我如何做人,总之每一封恒信都让我受益匪浅。斯人已去,陟阳相隔,随着岁月的流逝,对我来说,李教授的这些手书华笺更显绢弥足玲音.  相似文献   

16.
李锐 《炎黄春秋》2006,(4):78-80
《李普自选集》的经办人命我写篇序言,当然乐意为之。我们是老朋友,是“两头热”的老朋友;他比我晚一年来到这个世界,他关心我重于我关心他。  相似文献   

17.
作为黄克诚的同乡同宗,我对他一直怀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他那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想品质,刚正不阿、坚持真理的铮铮铁骨,历尽坎坷、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严于律已、艰苦朴素的公仆形象,深谋远虑、大公无私的博大胸怀,使我产生深深的敬意。1981年10月,我幸运地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黄克诚大将,受到了他老人家亲切热情的接待,进行了六次交谈。黄老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但我在乡在京所见所闻关于他的桩桩往事,不但没有淡忘,反而放射出越来越夺目的光彩。如此“将军府”我们拜访黄克诚将军的时候,正在住院的黄老身体很虚弱,医院不让他…  相似文献   

18.
孙旻  邵妙苗 《神州》2011,(18):6-12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整整35年了,我常常想他!我们怀念他,不只是因为他对我个人成长的巨大影响,更是因为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无私奉献里没有一句空话……——纪东心语  相似文献   

19.
岳素花 《环球人物》2013,(28):22-27
把专列当作流动的中南海,保卫毛主席的安全高于一切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时光飞逝,毛主席离开我们已经37年。我曾经作为乘务人员,在毛主席专列上工作过8年,数次执行毛主席乘专列出行的任务。在此期间,毛主席的一言一行都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在毛主席诞辰120周年将近时,我对他老人家的怀念也愈发强烈。这促使我在花甲之年拿起笔,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2017,(5)
正清明时节在纪念故人的日子里,我想起离开我们多年的胡耀邦总书记为我们做的一件小事,这也许是他一生中为老百姓办过的很多实事当中一件很小的事,可正是通过他为平常百姓做过的这些微不足道的一件件小事,才使得我们逐渐地认识到:他是人民的公仆,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伟人。这事儿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和妻子带着满月的孩子高高兴兴地住进北三环的一幢新楼房里,搬进新家本是一件开心事儿,不料很快我们便遇到了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