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卷一九上《懿宗本纪》有云:“以吏部侍郎杨知温、吏部侍郎于德孙李玄考官;司封员外郎卢荛、刑部侍郎杨戴考试宏词选人。”(1975年版,第673页)同样的例子又见于同卷第675页:“以吏部尚书萧邺、吏部侍郎于德孙、吏部侍郎杨知温考官;司勋员外郎李耀、礼部员外郎崔澹等考试应宏词选人”;第677页“以吏部尚书萧邺、吏部侍郎归仁晦李当考官;司封郎中郑绍业、兵部员外郎陆勋等考试宏词选人”;第679页“以吏部尚书萧邺、吏部侍郎独孤云考官,职方郎中赵蒙、驾部员外郎李超考试宏词选人”。以上四例中的“以某某人考官”句,明…  相似文献   

2.
正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府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西)人,唐朝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祖籍昌黎(今属河北),世称"韩昌黎",又因曾任吏部侍郎,世称"韩吏部"。历任节度推官、监察御史、阳山县令、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等职,曾四入国子监,三任博士,后任祭酒。宦海一生,政绩卓著,文名炽盛,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  相似文献   

3.
正卢怀慎(?-716年),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人。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侍御史、右御史台中丞、兵部侍郎、黄门侍郎、黄门监(侍中)、吏部尚书等职,唐玄宗朝宰相。卢怀慎为相之时,姚崇任首相,他自叹弗如,凡事推让,被讥为"伴食宰相"。其实,卢怀慎不仅是一位享誉四方的一代廉吏,而且是一位善于团结同僚共谋大业的出色副职,千余年来,卢怀慎背着"伴食宰相"的黑锅备受世人讥诮,实在是千古奇冤。  相似文献   

4.
正《宋史》卷四○○《汪大猷傳》載:"遷大宗丞兼吏部郎官,又兼户部右曹……除禮部員外郎。丞相洪适薦兼吏部侍郎,仍遷主管左選……遷秘書少監。"  相似文献   

5.
正宋仁宗在位期间,对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有个专有名词叫作"内降",而"内降"只有通过朝廷的审批认可才能生效。当时杜衍担任吏部侍郎,就常常不买皇帝的账,将他不认可的"内降"专门放在一个盒子里,攒到十多份就拿去还给皇帝。一次,仁宗感慨地对谏官欧阳修说:"外人知道杜衍封还内降的事吗?殊不知那些原本有求于朕却因杜衍阻拦而中  相似文献   

6.
正五、书画耀翁寿辰祝寿诗册页(图22)清康熙,绫本,十五开,每开纵26.5、横38厘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工部尚书王顼龄、经筵讲官刑部尚书加一级张廷枢、礼部尚书加一级陈诜、经筵讲官起居注吏部右侍郎仍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汤右鲁、经筵讲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蔡升元、经筵讲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王之枢、经筵讲官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  相似文献   

7.
正《宋史·度宗本纪》载:"(咸淳元年九月)庚申,吏部侍郎李常上七事,曰崇廉耻、严乡举、择守令、黜贪污、谳疑狱、任儒师、修役法。"~((1))《宋史·李常传》则载:"元丰六年……迁礼部侍郎。哲宗立,改吏部,进户部尚书……(李)常转对,上七事,曰崇廉耻,存乡举,别守宰,废贪赃,审疑狱,择儒师,修役法。"~((2))对比两"李常"所上奏"七事",不仅每条内容皆高度近似,而且顺序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8.
宋代的文官选任,除两府至侍从官等高级臣僚由皇帝指定外,主要经由两类部门负责。一是由中书门下(政事堂)负责的“堂除”,一是由吏部经办的“部注”。后者负责处于官僚队伍中下层的大批常调官员,实际上包括吏部尚书左选(原审官院)与侍郎左选(原流内铨)两层等级。元裙元年(1086年)吕陶的一段话,大体上概括了这种情况:朝廷差除之法大别有三:自两府而下至侍从官,悉禀至旨,然后除授,此中书不敢专也;自卿监而下及已经进擢或寄禄至中散大夫者,皆由堂除,此吏部不敢预也;自朝议大夫而下受常调差遣者,皆归吏部,此中书不可侵  相似文献   

9.
頁251《直龍圖閣蔡君墓誌銘》,行9—10:“〔蔡奕〕事親至孝,與朋友有義,與族姻有愛教。育侍郎(按:指世父故吏部侍郎蔡抗)二子,所以成就之者,曲有恩意,内外皆與之俱。”按:“與族姻有愛教。育侍郎二子”應改正句讀爲“與族姻有愛,教育侍郎二子”。《忠肅集》(點校本)校正(一2)徐  相似文献   

10.
唐代吏部宏词科考诗、赋和议论等"三篇",与进士科试诗、赋、策论的内容和评判标准十分相似,以致此科及第者几乎均为进士科出身。宏词科考官主要由吏部官员主导,皇帝临时选任尚书省其他五部侍郎、郎中、员外郎与吏部侍郎等同考,考官多为进士及第者。唐代宏词科设置之初是吏部为了解决"格限未至"的才能之士迁转问题,后来变为及第进士赖以解决释褐问题的最重要科目。唐后期宏词科考试为"士林华选",从及第进士中"优中选优",释褐校书正字、畿望县尉、两府参军等基层官中的清要官职,或入幕使府,重点培养,"以备将相之任"。其中释褐校书郎者最多,入幕使府者其次,释褐畿县尉最为清显;而释褐人数最少的两府参军者入相率却最高,释褐畿县尉者次之。唐后期及第进士再登宏词科者,其释褐官的品秩高低和职望清浊,往往决定其能否入仕清望官,与其问鼎相位的几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11.
<正>胡紘墓及出土器物2014年春,庆元县松源镇会溪村和山小学南侧工地施工中发现古墓葬两座,其中一座在基建中被毁,另外一座保存完整,从现场采集的墓志来看,这是南宋时期的胡紘夫妇合葬墓。胡紘,历任南宋礼部、户部、吏部侍郎,是庆元县重要的乡贤,庆元县即在其建议下设立并以"庆  相似文献   

12.
宋钱版别研究珍贵史料——读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森 《中国钱币》2007,(3):17-21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学者称水心先生,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是与朱熹的道学派、陆九渊的心学派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的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南宋淳熙五年(1178),叶适以进士第二名及第,后历任吏部员外郎、吏部侍郎、江东安抚使兼沿江制置使等职,官至宝文阁学士、光禄大夫。  相似文献   

13.
骚坛上流行一句经久不衰的话:诗贵含蓄。所谓含蓄,就是意思含而不露。诗歌不能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全盘托出,而应有所含蓄,给人留下思索和想象的余地。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清朝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说:“凡诗恶浅露而贵含蓄,浅露则陋,含蓄则令人再三吟咀而有余味。”大诗人梅尧臣的诗学主张,就是要使诗“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相似文献   

14.
<正>余昔偶从旧书店购得民国抄本《水云楼词》一部。略观其词旨,婉雅凄怨,悲壮苍凉,大有英雄末路、郁郁不得志之慨。时蒋君鹿潭尝权东台富安场大使,其水云楼之故址,则在余乡邦之溱潼镇寿圣寺,寺有藏经楼曰"水云楼"者,昔为"明吏部侍郎储巏读书处"。韩子野有《水云楼》诗云:"寿圣楼高枕水隈,柴墟曾此读书来。元灯谁续琉璃古,凭眺犹能招客怀。"1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90年代,碎叶古城相继发现两块镌刻有汉文的残碑石和一块汉式碑额。第一块汉文残碑是杜怀宝为其亡父母暝福所刻造像碑的基座,他先后担任过唐安西都护、安西副都护、碎叶镇压十姓使。第二块汉文残碑,有学者认为是裴行俭纪功碑残石。本文将以碎叶古城出土汉文和汉式残碑为对象,重点讨论唐代西域地名和裴行俭纪功碑问题。研究表明,目前被疑为裴行俭纪功碑的那块残石可能是某个汉文墓志的残片,而碎叶出土汉式碑额为寻找裴行俭在碎叶所立纪功碑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清代中叶,出了一个显赫于道光、咸丰、同治三个朝代的风云人物,此公便是大名鼎鼎的曾国藩。他文职任过吏部侍郎,武事更负盛名。咸丰年间,曾国藩奉圣命督办团练,编成湘军,后又率湘军与太平军转战于武汉及沿江各地,最  相似文献   

17.
吴岳(1501~1568年)字汝乔,山东汶上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保定知府、泸州知府、浙江参政、山西布政使、贵州巡抚、吏部左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隆庆二年(1568年)调任兵部尚书、参见机务,未及上任即因病去世。他为官近四十年,“肃纲振纪,风采凛凛”,清望政声冠绝一时、廉骨节操誉满士林,留下了许多为人称道的事迹。  相似文献   

18.
《北齐书·文苑·颜之推传》载之推《观我生赋》 ,赋自述其于梁湘东王萧绎自立为帝后的经历 ,有“摄绛衣以奏言 ,黄散于官谤。或校石渠之文 ,时参柏梁之唱”之句。颜氏自注后两句 ,有云 :“王司徒表送秘阁旧事八万卷。乃诏 :‘比校部分 ,为正御、副御、重杂三本。左民尚书周弘正、黄门侍郎彭僧朗、直省学士王、戴陵校经部 ,左仆射王褒、吏部尚书宗怀正员外郎颜之推、直学士刘仁英校史部 ,……’”诏书中“吏部尚书宗怀正员外郎颜之推”之语显然说的是两人的官职及姓名 ,如何点断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卷…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宝中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当推石鼓文。即闻名于世的“陈仓石鼓”(杜甫:《赠李潮八分小篆歌》)。唐以前,未见著录。《元和郡县图志》初载:“石鼓文在县(天兴县,即今凤翔县)南二十里许。……贞观中,吏部侍郎  相似文献   

20.
当年隋炀帝为了到富庶的江南游玩,开创了几条运河,把黄河、长江连接起来,这是人们所熟知的。可是隋炀帝西游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据史书记载,隋朝自文帝开皇年间以来,河西地区屡遭突厥、吐谷浑人的侵扰,西陲不安。严重地威胁着自两汉开辟的丝绸之路中段的甘凉大道,使商旅难通,中外贸易阻塞。杨广一即位,便致力于建立以张掖为中心的中原与西域的贸易基地。大业初年,炀帝命吏部侍郎裴矩往张掖设互市,专主西域贸易,并详细了解西域44国山川、地势、风俗、出产等。杨广“慨然慕秦皇汉武之功”,把西征吐谷浑、开通西域、发展丝路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