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古文献学家张政先生于2005年1月29日因病逝世,到现在已经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抚迹思人,先生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令人难以忘怀。先生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扶助后学,贡献卓著。本文谨从先生对古文字研究的贡献方面作一叙述,并追忆先生对我的教诲以及帮助,以表达个人的怀念之情。一先生字苑峰,1912年4月15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崖头镇,自幼聪颖好学。1924年先生12岁时读家塾,即随伯父艺芸先生学习文字训诂之学。14岁时到青岛礼贤中学读书,18岁转北京弘达中学读高中。1932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当…  相似文献   

2.
张爱萍 《神州》2008,(4):49-53
传统和我都是巴山蜀水养育长大的,他长我两岁。1925年,我俩在达县中学同班读书,一起闹革命。同学之情、同乡之情及战友之情凝结在一起,情深谊长,犹如故乡州河之水,源远流长,永不枯竭。传统同志的噩耗传来,悲痛难  相似文献   

3.
《百年潮》2021,(7)
正我是1948年春夏之交在复旦大学史地系(后改为历史系)一年级读书时参加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国共产党的。那时是17岁,到现在已超过73年。一、抗战胜利后的思想剧变要讲我怎么会参加中国共产党,需要从我在抗战胜利后的思想变化说起。  相似文献   

4.
李丹 《文史天地》2006,(9):54-55
王云五先生生于1888年,祖籍广东香山。1979年8月14日病逝于台北,享年九十二岁。2000年6月,他的儿子王学哲在百家出版社(上海)自费出版《读书与求学》(王云五著,王学哲编选),内收王云五自述体文章七篇:《我的生活》、《我的学校生活》、《我怎样自修》、《怎样鼓起读书的兴趣》、《青年成功的要素》、《运动家  相似文献   

5.
1926年4月17日,我生于山西省陵川县附城镇西下河村。家极贫,只有土地二亩半,无房,借住他人一间豆腐坊。父在外做长工。我七八岁上学两冬。7岁开始给人放牛、打短工、住月工、做季工,直至18岁参加工作。自幼酷爱学习,可谓“家虽贫、学不辍”。但我“有心读书无书读”,常在别人大扫除后的垃圾堆上捡破书,忽捡半本《大学》,忽捡半本《中庸》,忽捡半本《小罗成》,忽捡一个老《包公》,捡来什么读什么,读书一如收“古董”。但我夜读不学“囊萤”和“映雪”,而是“日暮收工兼打柴,夜里烧柴充书灯”。我整整打工10年,那滋味深有感触,“一怕天阴雨下,二怕种毕锄罢,农事空闲少人问,三怕长冬雪大。阴天下雨闲暇,种毕锄罢回家,农事有空肚也空,大雪长冬难过。” 我12岁时抗日战争始发,便参加了村里的儿童团、牺盟会,  相似文献   

6.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全国掀起了一股读书求知的热潮。而此时的我已经25岁了,在一家水泥厂当了八年工人。但我不甘落伍,也加入到了读书求知的行列中。  相似文献   

7.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全国掀起了一股读书求知的热潮。而此时的我已经25岁了,在一家水泥厂当了八年工人。但我不甘落伍,也加入到了读书求知的行列中。  相似文献   

8.
李丹 《古今谈》2005,(3):41-41,37
王云五先生生于1888年,祖籍广东香山。1979年8月14日病逝于台北,享年92岁。2000年6月,他的儿子王学哲在百家出版社(上海)自费出版《读书与求学》(王云五著,王学哲编选),内收王云五自述体文章七篇:《我的生活》、《我的学校生活》、《我怎样自修》、《怎样鼓起读书的兴趣》、《青年成功的要素》、《运动家风度》、《读书与求学》。版权页上印有“印数:113000册,ISBN7—80656—060—2/G416,定价:赠送”。  相似文献   

9.
我和张政(苑峰)同志是山东同乡,又是北大史学系同学。我长他一岁,我北大1 935年毕业,他36年毕业。他毕业后即受傅斯年先生之约去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苑峰是个饱学之士,读书多,记忆力强,好像他什么都知道。读书多、博学强记的傅斯年先生非常赏识他,称赞他。苑峰还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傅先生就称赞他是“小王国维”。苑峰字写得好。我儿子何芳川六、七岁学写字时的启蒙老师就是苑峰。他写了字,蒙上纸,何芳川在上面描着写。好像这叫作“描红”。在史学界,我和苑峰还是志同道合的魏晋之际封建论者。2 0世纪50年代争论中国社会史分期问题时,我和…  相似文献   

10.
师友阿垅     
罗紫 《贵阳文史》2008,(1):76-77
今年是诗人阿垅诞辰100周年和逝世40周年,我想着阿垅我认识阿垅,是在1941年皖南事变后的白色恐怖之下的重庆,那年我15岁,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前身之一的读书生活出版社当店员,参加了革命,因是革命进步书店,接触的进步作家、诗人要多一些。  相似文献   

11.
读书与我的革命生涯□谢和赓85岁时的谢和赓〔一〕我出生在桂林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祖上曾出现过谢安、谢玄、谢灵运等历史名人。我瞻仰过家藏的这些老祖宗们的工笔精裱册页画像,这是我的父母引以为自豪的。因此,读书在他们眼里看得很重。我母亲受过良好私塾教育,在我...  相似文献   

12.
正鲁迅从1898年5月1日离开家乡,到1902年3月24日离开南京赴日本留学,在南京生活了近四年。金陵自古是江南繁华之地,也是书籍集散之地。古旧书店,书肆书铺,比比皆是,都是鲁迅最爱去的地方。近四年的金陵读书生涯,鲁迅中外文化修养进一步提升,眼界、胸怀与学识都非昔日可比。在南京,鲁迅刻了两颗图章,一颗刻着"文章误我",一颗刻着"戛剑生",意思是:以前自己读古书、做古文,耽误了青春,现在我要"戛"的一声拔出剑来参加战斗了。在南京,鲁迅的读书方向开始转向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思想文化,欧风西雨的沐浴,使他对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13.
正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位于淮安市漕运西路174号。1904年,周恩来随父母、养母及两个弟弟迁居于此。周恩来6岁至10岁在这里读书。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的修建,经历过一波三折。修建立项1978年春节过后的一天下午,时任清江博物馆副馆长的蔡德之、戚庆隆两人来到宣传部向我反映说,他们在一家文史刊物上,看到周恩来童年曾在西长街陈家花园读过书,当年的部分老房子就在轻工机械厂院内。他们要我向市委建议,把老房子修建成  相似文献   

14.
说来你不信,为了6岁女儿的上学,我还颇费了番心思,主要是因为孩子年龄尚小不够读书年龄,我担心她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我家邻居是幼儿园的老师,面对我的困惑,想都未想就说:“别看你家宝宝又精又灵,但没经过幼儿园和学前班,很难适应学校生活。”听了权威老师的话,我更加犹豫了。一段时间内,我每天上班走在路上,心里都非常矛盾,脑中斗争的都是该与不该的问题。虽然我的父亲在我小时候常常给我讲罗成12岁挂帅、周瑜13岁出征的故事,但我自己也曾体会过提早入学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夫美是我的表妹,小姑的女儿,现在是武汉化工厂的退休工人。1960年,当她还是一个15岁小姑娘的时候,从安徽农村老家来到武汉市我父母的家中。那时我正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读书,姐姐徐舒和妹妹徐诚也在外地,家中只有父母和保姆三人。夫美在我父母家中一直住到1969年出嫁。夫美这次来北京是我邀请的,一是她退休后早就想来玩儿一玩儿,二是我正在搜集父母的资料,想退下来之后写点东西,夫美60年代与我父母在一起生活了近十年。  相似文献   

16.
一 我家隶属于满族正红旗,姓他他拉氏。珍妃、瑾妃是我的亲姑母。 珍妃在我出世前已被那拉氏迫害致死。关于她的一些事情,我是从长辈和我家老佣人的讲述中得知的。瑾妃在1924年病逝,当时我已是十几岁的孩子,并和她生活过一段时间。她的一些事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的宫廷生活)都是我亲眼所见。  相似文献   

17.
我老伴李渊庭是1924年开始跟随梁漱溟先生和熊十力先生治学的。梁漱溟先生是年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席,与山东朋友相约,拟创办曲阜大学,从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首先创办曹州高中作为预科。熊十力先生参与其事。是年暑假,曹州高中在北京招生,李渊庭与同乡武绍文报名应考,李渊庭考上,名列榜首,而武绍文没有考上。熊十力先生主持口试,对考上第一名的李渊庭这个青年(18岁)表示感兴趣。可是李渊庭却说,武绍文如能一块儿到山东读书他才去,否则他一个人不去山东。熊先生与梁先生商量后,竟然同意让李渊庭带武绍文一块儿到山东读书。我是1943年夏天见到熊十力先生,并住在一起,相处了两年。  相似文献   

18.
又是冬风起     
学校里有两种学生是最苦的:一是戴眼睛的,二是住校的。我是一名初三学生,家离学校较远,眼镜(?)已突破350度大关,我可算是学校最苦的学生了我的家在一个小山村里,可谓是空空如也,但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我的两个堂哥先后考取了县中。我的父亲是一个残疾人,在为家庭的奋斗中,他付出了右手,如今还咬牙工作,先前有健壮的父亲在,母亲虽苦犹乐,而如今,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她任劳任怨,一天要干好几份工作。我家的新房是在1995年盖的,到现在还未粉刷,红红的砖头露在外面,十分刺眼。我能来上学,来县中读书,还是大伯家将猪卖了,  相似文献   

19.
正1913年1月,王国维全家搬迁到日本吉田町神乐冈八番地,开始了在日本的读书生涯。神乐冈环境十分优美,房屋前后青山环绕,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四处树木郁郁葱葱,溪带如流,堪称世外桃源,是一个绝好的读书之地。特别是新居与他的学术挚友罗振玉、董康两家非常近,三人可以经常在一起研讨学问,赋诗唱和,这是王国维读书生涯最淋漓畅快的一段时期。王国维在风景如画的世外桃园开始忘我地读书,做学问。除编辑《国学丛刊》、和学术友人谈  相似文献   

20.
夏冬波 《江淮文史》2006,(3):126-132
说到中国近代史,不能不提袁世凯,说到袁世凯,不能不提吴长庆。据吴长庆孙女、吴保初长女吴弱男《见闻录·袁世凯轶事数则》记载,“袁世凯系我祖父(长庆)义子,庶出,行四,我七八岁时曾见之,称之曰四伯。因袁童年好玩不好学,为父所不喜,我祖父则赏识之,谓可以习武,因乞为义子,移居我家多年。值南通张季直在我祖幕府中,即延其课袁读书。袁有胆识,敢于担当,我祖病重,由朝鲜任所,以遗折向清廷保荐,因获任用,由此腾达……”从这里可以知道,袁世凯很小时就到了吴家,是在吴家长大的,吴长庆对袁世凯有培植、举荐之功,且两家有世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