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永乐十八年(1420)明朝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留都,明代统治者视南京为祖宗根本之地,留下一套完整的中央政府机构,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南京守备官员,包括由内臣担任内守备,勋臣担任的外守备,文臣担任的参赞机务,共同负责南京的安全。内守备通常称为守备太监。《仁宗实录》记载:永乐二十二年(1424)"命太监王  相似文献   

2.
《新华日报》8月24日载,8月21日~25日,第十届明史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这是该学术盛会首次在明朝开国之都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日本、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多名学者汇聚一堂,多位明史权威作了精彩的学术演讲。这次研讨会是国内外明史学术最高级别的盛会,提交论文达134篇。专家们认为,从六朝到明清,明代代表了南京历史上辉煌的一页。在明朝2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南京在全国始终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次研讨会,指出了南京作为明代53年首都,200多年的留都,其积淀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迄今未能得到系统的研究,缺少与海内…  相似文献   

3.
明中都,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今安徽凤阳。它是“一处被人遗忘了的故都”。六百多年前,明太祖建立了明朝。明朝先有一个南京,后有一个北京。但很少有人记得明朝除了南北两京之外,还有一个中都,时称“国初三都”。洪武二年明太祖诏以临濠(今凤阳临淮)为中都,命有司以“京师之制”,建置城池宫阙。洪武五年定城址,至洪武八年一座完整的,比南京、北京华丽得多的都城基本建成。同年,明太祖突然下令罢中都役作,停止了中都的营建。此后数百年间,宏伟富丽的中都城被陆续拆毁,现在仅存遗址,不见了昔日的光辉。2005年7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明…  相似文献   

4.
自从五代后唐冯道首倡国子监刻书以来,历朝国子监都曾刻印过图书,而明朝并设南北两个国子监,皆有刻书,却是一个少有的现象,其中南京国子监存自己刻印图书同时,又以刷印、修补宋元等旧版印书为著名,现现出不同于其它国子监印书的特点。本文试从南京国子监的书板收藏来源、书板管理和刷印图书几方面做些初步探讨,以期对明朝南京国子监的整体刻印书面貌做个大致的概括。一、所藏书板来源公元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吴王,第二年就在元集庆路儒学的旧址上建立了国子学,明朝建立后改为大明国子学,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鸡鸣山下另建新址,改名国子监。到永乐元年(1403年),北京亦设国子监,至此,明朝就同时有了南北  相似文献   

5.
明朝建国之初定都南京,时封建王朝的五府、六部等国家政治机构齐集南京,但仅仅五十多年后,随着明成祖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南京又一次从首都的地位上滑落下来。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永乐迁都北京后,南京作为明王朝的留都,成为仅次于北京的政治中心,诚如《万历应天府志》殷迈序称,明成祖“虽移都北平,而二京并建,比于丰、镐,其重如此。”是以迁都之初,明王朝皆以太子坐镇南京,如永乐后期太子朱高炽、洪熙年间时太子朱瞻基,皆是。在留都,明王朝仍然保留了五府、六部等军政机构,设有南京守备,官绅众多。  相似文献   

6.
王群 《黑龙江史志》2013,(15):64+66
从明朝皇帝崇祯的角度出发,分析他在误杀袁崇焕、不恰当的处理内外矛盾、未能及时做出移驾南京等重大问题的失策下,明朝时怎样一步一步的走向灭亡的。  相似文献   

7.
杨国庆 《世界》2006,(4):56-58
南京,是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登临钟山而俯视,长江浩淼如练如线, 丘陵起伏如烟如黛。南京城墙,恰似这座美丽城市一条若隐若现的璀璨项链。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建造这座旷世城垣,先后动用民工百余万,在南京造城墙的时间总计长达39年,共修筑了四  相似文献   

8.
明朝建文帝死在望京寺赵学成明朝建文帝,离开人间已有500多年的时间了,有的说在南京宫中被火焚死;有的说死在北京葬在西山;还有的说:“下落不明”①。长期成为历史悬案。1987年《社科论坛》第3期,发表笔者写的《明朝建文帝究竟死在哪里》后,引起了有关方面...  相似文献   

9.
南京有十朝故都之称。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五代的南唐、明朝初期、太平天国和民国初期等均建都于此,因而南京具有建置悠久而迭变、城垣宫室甚雄伟、山川形势极险要、名胜古迹遍全境、人荟萃且显赫等特点,是世界名的古都和历史化名城。历代当政都非常重视地方志的编修,明清两代尤盛。南京的旧方志详载了自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以后2000多年的要事,积累了极其丰富而珍贵的历史资料,准确而突出地反映了南京地区的这诸多特点,这是编修地方志的根本要求,是地方志生命力之所系,因而能历千百年而不佚。  相似文献   

10.
吴敢 《收藏家》2005,(6):35-36
明朝最后一个戊辰年——崇祯元年(1628年),明王朝进入最后一位皇帝思宗朱由检的统治时期,他亟欲有所作为,以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明统治。而此时官居南京礼部尚书的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正闲居于家乡松江——座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江南小城,以他擅长的书画消遣时日(两年前,为了躲避魏忠贤等人的竖宦专权以及酷烈的党祸之  相似文献   

11.
东亚"朝贡体系"之中,明朝对藩属国颁历授时,是其履行宗主国权力的重要体现。明朝对高丽/朝鲜的颁历关系,始自洪武初年,到永乐初年才形成定制。朝鲜使者每年岁末兼行奉咨请历,明廷赐给王历一本,民历一百本,由使者赍回。若不及领取,明朝也会遣使颁历。朝鲜王朝在遵奉明朝正朔的同时,国内自印小历敷用,存在二历并行的局面。有时,所造之历甚至流传回中国。朝鲜王朝谨防此违制之举被发现,常审慎对待明使。明廷颁降之《大统历》在朝鲜王朝具有权威地位,李氏君臣常据之考校本国历日正误,据之择吉行事,还据之修订本国历注。入清以后,在朝鲜王朝"尊周思明"的语境中,明朝颁历之举还体现出深远的后续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约1625年左右,陈圆圆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奔牛镇的一个贫困人家。圆圆自幼能歌会舞,又生得俊俏,18岁时,来到明朝首都金陵(今南京),作了一名卖唱的歌女艺伎,从此流落风尘。  相似文献   

13.
在留都南京保留一套相对完整的中央政权机构,并且以守备武臣、太监、参赞文臣组成的守备体制加以统领,是明代政治的一大特色,也与明朝大区域控制体制相一致。其人员任职情况,非常明显地反映了明朝统治的两大特征,一是"家天下",二是大区域控制体制内的权力制衡。在南京守备体制中,守备人选集中在功臣世家,尤其集中在开国功臣第一国戚魏国公家,反映了明朝皇权对功臣的倚重及其"家天下"特点。但功臣充任守备时的职权却是任期制的,与其世袭功臣身份相对分离,同时受到守备太监和参赞文臣的制约。明朝太监在文化教育上受过朝廷体制化训练,且经历过阉割奴化,可以很好地充当皇权耳目。参赞文臣出身科举,其权力受到儒家伦理和官僚制的双重引导和规约。总之,南京守备体制内部权力制衡体现在人员任用上就是以任期制制约世袭制和终身制,并且利用文臣、武臣、内臣(宦官)三者不同的政治位格形成复杂的交叉制约。  相似文献   

14.
《旅日高僧东皋心越诗文集》出版(日)杉村英治心越禅师(1639—1695年)从中国来到日本长崎是在德川第四代将军家纲执政时的延宝五年(1677年)正月十三日,当时他39岁。心越6岁时明朝皇帝毅宗自杀,北京落入清军手中。虽然明朝又拥立福王在南京建立政权...  相似文献   

15.
好书伴我行     
《南京史志》2010,(10):34-34
金陵全书《金陵全书》是南京历代文献的总汇,是南京历史上继明朝政府编纂《永乐大典》以来的又一重大文化工程。《全书》分甲、乙、丙三编,其中甲编方志类包含南京历代府志、县志、专志;乙编是南京历代方志以外的史料;丙编是南京珍贵的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16.
元代《金史》修成后仅印行了一百部,明朝初年已不易得。为此,明朝政府先后于嘉靖八年(1529)刊印了南京国子监本《金史》、万历三十四年(1607)刊印了北京国子监本《金史》,并颁行全国。这两种版本《金史》在清代都得以续修,虽然其所刊并非佳本,但对后世学术仍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元代《金史》修成后仅印行了一百部,明朝初年已不易得。为此,明朝政府先后于嘉靖八年(1529)刊印了南京国子监本《金史》、万历三十四年(1607)刊印了北京国子监本《金史》,并颁行全国。这两种版本《金史》在清代都得以续修,虽然其所刊并非佳本,但对后世学术仍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洪武京城图志》1卷,明朝礼部纂修。因编纂于明朝洪武年间,习称《洪武志》;又因内容是关于都城南京的图志,故名《京城图志》。  相似文献   

19.
一、清代直隶省 直隶省即今之河北省,始建于清“直隶”二字是最早见于宋朝,宋朝以州领县,其直属京师者称直隶。到了明朝洪武初年,建都南京(应天府),所以以应天府附近等地方为直隶。燕王朱棣称帝后,改元永乐,迁都北京后,又称北京附近的地区为北直隶,简称北直,包括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全部及河南、山东的小部分地区。清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是明朝初年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一般称作“洪武迁徙”。至正二十三年(1363)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与朱元璋抗衡。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俘,缢死金陵。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洪武帝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