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李兆忠 《炎黄春秋》2014,(12):69-74
延安七年对于张仃的人生至关重要。从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认为,张仃一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事业从这里开始,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延安,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个张仃。但是张仃的延安岁月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尤其是最初在鲁艺的一两年,处处碰壁,一事无成。然而,正是在鲁艺的挫折,促使张仃另求出路,促成艺术上的"转向",他由一名擅长变形夸张的漫画家,  相似文献   

2.
2月21日上午10时,93岁高龄的艺术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前院长张仃,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驾鹤西去。8年前,张仃因肾病开始在家休养。春节期间病情突然加重。在被送进医院之前,老人还在坚持练习篆刻、书法。“对于生死,他早已看淡了,”张仃的夫人灰娃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很平静,看上去就像安详地睡着了。”。  相似文献   

3.
1941年初,皖南事变爆发,国内政治形势紧张。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帮助下,诗人艾青让妻子随办事处的车子先行一步,踏上去延安的路。艾青和东北籍画家张仃、作家罗峰一道稍后启程。张仃和罗峰是国民党江苏反省院狱中的难友。“九·一八”事变后,失去家园的张仃到处流亡,曾于1938年以抗日艺术队队长的身份去过陕北,由毛泽东亲自介绍到延安鲁艺工作,不久又被派回大后方工作。这一行三人是利用张仃原来的关系,搞到一张绥蒙自治指导委员会长官公署高级参谋的身份证。将身份证上的“一”人改为“三”人后,身材稍高,气质高雅的艾青乔扮为…  相似文献   

4.
《风景名胜》2016,(9):94-100
格鲁吉亚是我去过的所有国家中最没有期待的一个,只是在埃及签证出现问题,临时找的一个当时对中国大陆护照落地签的国家.没做任何功课,没有任何念想,也不对其产生任何期待,除了一张机票,对她一无所知,结果,却成为我最喜爱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5.
梅英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追求艺术真善美的艺术家。 品读先生的书画作品,既是轻松愉悦的艺术享受,也是对艺术家坦荡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先生的书画作品无论尺幅大小,无不流露出艺术家对所描绘事物的真情实感,无不充满着和善的美和艺术的美。先生的书画之所以有如此的艺术魅力,与先生做人做事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书画艺术家唐玉润先生一生桃李无数 ,而兼工善写 ,书画皆精者当推董治国。因家兄和治国先生乃同门之谊 ,故而我有幸收存了几幅他的力作。每每夜阑人寂之时 ,必于灯下细细揣摩 ,顿觉清气往来 ,趣味无穷。然而初见治国 ,却不由从心底生出几分讶异 :怎么这样一位海上闻人 ,竟不似想象中的高大俊逸 ,盛气逼人 ?只见一张写满人世沧桑的微黑的面容挂着几分谦和的笑意 ,乍一看 ,全不能和书画艺术家画上等号。可是 ,如若你有幸观摩治国的创作过程 ,就能真正体会到“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每每于静室之中 ,治国对纸凝想 ,顷刻有得于心 ,…  相似文献   

7.
一位哲人说: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大考场上,任何金字招牌、水晶招牌、钻石招牌,都无济于事。如果没有从“O”开始的态度和奋发、求真的精神,硕士、博士也等于“O”。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自然疗法科医师顾崇国先生与我初交时,我向他索要一张名片,可是他非常幽默地说:“我没有‘名  相似文献   

8.
徐悲鸿先生是我国现代的艺术大师,又是杰出的艺术教育家。 先生天资敏慧,早在童年时代已经流露出他的艺术才华。有一天,先生父亲的朋友来访,父适外出。及归,告父。父问:“来者何人?”先生回答说:“没有问姓名。”父道:“不问姓名,何用告我。”显然带有责备的意思。先生翘起左手大拇指说:“是这个人。”原来客去之后,先生把来客的容貌,已在手指上作了妙肖的默写。 先生虽然聪明过人,但始终认为“艺精於勤”。他尝言:“兄弟不信世界上有甚天才,是在我辈切实研究耳。”又说:“今欲成艺术家者,则有数种条件:一、须有极精锐之眼光,灵妙之  相似文献   

9.
马爽 《神州》2013,(1):189-189
翻开关术发展史,艺术走过后现代,技法的呈现上出现了多元化。而装置艺术则作为当代艺术呈现上的一个重要部分,以一种更为深刻和新颖的形式继续着对艺术的呈现。毫无疑问,装置艺术和架上艺术一样,都是技法忠诚于观念的行为。是技法的一种,目的只在于表达,或者说是为了更贴切的表达。而不再是为了颠覆传统艺术,或者说是完全占领整个当代艺术,没有任何的象征性。就像流派之分都是为了在艺术的传达上有更好的效果和人们时于艺术认知的更新一样,当代的装置艺术是艺术发展到今天的其中一种产物,但绝对不是艺术发展的一个阶段;可以说是当代重要的艺术技法的呈现。但不可取代其他任何艺术呈现。也不是当代艺术中某些人看来的某种趋势。我认为,对于装置艺术,我们还是越简单的来看越好。装置艺术之所以被人们认可,就是它的直观,简单,深刻。运用好其特质才是艺术家选择用装置去传达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2月9日,国内知名影像艺术家杨福东先生与劳斯莱斯汽车合作的艺术短片《愚公移山》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进行了全球首映。作为第三位入选纽约古根海姆当代艺术奖的华人艺术家,杨福东先生此番为劳斯莱斯汽车艺术项目打造全新艺术作品,将近年来携手劳斯莱斯汽车的国际知名艺术家阵容进一步壮大。劳斯莱斯汽车公司中国区总监李龙先生对于杨福东的艺术给出了这样的评论:“杨福东先生艺术语  相似文献   

11.
陈铁卿先生《古钱史话丛稿》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很早就读过天津钱币学家陈铁卿先生的论作,但他的遗著《古钱史话丛稿》,却是前几年才有机会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张武一先生处看到的,其规模之大,引述之博,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时我写了一封信推荐这部巨著出版,其中说:“《古钱史话丛稿》一书,为陈铁卿先生一生功力所萃,撰写自1955年至1975年,历二十年之久,堪称钱币学史上一大著作,  相似文献   

12.
一张清瘦的脸,两撇一字短须,炯炯有神的目光,根根直立的黑发,这就是鲁迅先生——一副与生俱来的硬骨头,一个天生的战士。在黑暗的旧中国,鲁迅先生总是冲锋在战斗的最前沿,他虽然没有拿枪使炮,但他手中的如椽巨笔和笔下的文字,却比枪炮和弹药更有力量。这就是我眼中的鲁迅,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一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鲁迅,一个“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鲁迅。鲁迅先生的一生,总是生活在战斗中,这种战斗没有枪林弹雨,却充满蜚短流长。沉重的家事,使先生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面对腐败没落的清政府,先生…  相似文献   

13.
<正>宋涤艺术简历宋涤,笔名建公,1945年出生于今山东牟平,自幼在北京读书。1960年投师李苦禅、许麟庐先生,学习写意花鸟。1963年考入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工笔花鸟、人物。1964年转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素描、水彩、图案、装饰美术及室内设计等课程。19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0年至1980年在北京香山风景区工作,其间画了大量水墨和色彩风景写生,得到李可染、张仃和白雪石先生的指导。1980年起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  相似文献   

14.
古人常把别人的来信尊称为“大函”,这当然是客气话。但我却看到了一封实实在在的“大函”,这便是名艺术家黄永玉先生给我父亲的一封来信。  相似文献   

15.
1964年4月至5月间,邵循正先生在《光明日报》《史学》双周刊第283和284号上,发表了一篇《论郑观应》的长文。我当时读了以后,曾经写过一封信,打算向邵先生请教。信没有写完就搁下了。最近整理旧稿,偶然发现这半截子信稿,觉得还值得续下去,并且把它发表出来。然而邵先生已经作了古人,我再想向他请教也没有机会了。这真是十分遗憾的。信的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甄光俊 《世纪》2022,(6):83-87
<正>张世麟先生(1917-1996)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祖籍河北省文安县秦各庄,1957年加入天津京剧团,从此落户天津,至终。张世麟先生调入天津京剧团以后,正在戏校习艺的我,经常有机会观摩张先生演出;“文革”后期,张先生应邀辅导小百花剧团排戏,彼时我在该团艺术室任职,目睹张先生教戏的情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天津市政府为解决“文革”前6级以上戏曲艺术家的住房困难,在解放南路建造“科艺里”小区,竣工后张世麟分到三居室一套,我和研究所同事刘琦兄前往祝贺张先生乔迁之喜,此后在那里几次专访张先生;  相似文献   

17.
巴黎的王华     
旅法艺术家王华先生是我和巴玛扎西的好朋友,其实也可以算是西藏美术圈的老朋友了,因为已往我们曾在西藏的媒介上零零散散地介绍过他的生活与艺术。 王华一九五五年生于福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家教,有着良好的国学基础。十年动乱期间,他向金石名家石开先生请益,加之自身的聪慧好学,一时间金石书画俱获长足进步。与多数文化青年不同之处是王  相似文献   

18.
名家翰墨     
《收藏家》2003,(9)
王成喜1940年7月14日生于河南省消川县城内一个农民知识分子家庭。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王成喜先生自幼酷爱中国书法、绘画艺术,从师张仃、陈叔亮、董寿平、白雪石、许麟卢等当代著名书画家,致力于中国传统书画和当代各家学习、研究近四十年,努力将中  相似文献   

19.
最近 ,拜读了张仁、王林二位先生发表在《新疆地方志》2 0 0 1年第四期上的文章《再谈哈密瓜的原产地域》,本不想多说 ,因我在《也谈哈密瓜的历史渊源》一文中 ,就“哈密瓜的原产地在吐鲁番地区”的问题已作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但因张、王二位先生提出就一些问题想与我商榷 ,只好谈一下自己不十分成熟的看法 ,若有不妥之处 ,恳请二位先生见谅 ,并请二位先生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一、《哈》文关于“哈密瓜移植或输入敦煌”的论述是没有任何历史依据的1 .《中国全史》中未讲“敦煌瓜”是从“哈密移植或输入”的。对历史问题做结论要有历史…  相似文献   

20.
杨向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杰出的史学家和教育家 ,对 2 0世纪的历史科学作出了独特的卓越贡献。他将自己的一生 ,奉献给了中国的史学研究和史学教育的崇高事业。向奎先生是我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学习时的老师和系主任。 2 0世纪 50年代的山东大学历史系云集着史学界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 ,向奎先生是系主任 ,又是当时学生们心目中最为崇敬的师长之一。在我毕业分配到历史研究所后的 4 0余年中 ,虽同先生在一个单位工作 ,却因种种原因 ,未能有更多的机会在先生门下学习求教 ,对先生的学术精髓理解和认识不深 ,而先生却一贯鼓励和支持我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