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省福泉市城内西南隅有福泉山,山形奇绝、云水澄清,元末明初建有高真观,是贵州著名的道教圣地,历有“藜峨(福泉)道院冠黔南”之誉。福泉山相对高度高不过三十米,大不过三十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福泉山之所以名播华夏,是与道教著名人物、武当内家功开山鼻祖张三丰真人于洪武末年在山后“结茅为亭、朝真礼斗,候诏飞升”的八年时间分不开的。张三丰真人在福泉山留有大量的经诗丹诀、诗词歌赋;有手书楹联及自画像;有修炼的“礼斗亭”;与卫指挥、隆平侯张信经常下棋的“对奕石”,有手植的桂花树,万历枯死数年又显迹救活…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8月2—4日,"沈万三、张三丰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福泉市召开。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国道教协会的6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沈万三研究成果丰硕。高寿仙《明朝有没有沈万三》对沈万三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辨析,认为《沈荣甫墓志铭》和沈万三没有任何关系,沈万三很有可能活到了明朝初年,但遭抄家流放之事应发生在其后裔身上。陈时龙《沈万三事迹  相似文献   

3.
关于沈万三的诸多传闻,就是这样,充满了时间、空间的错置与虚构、幻想的迷雾。面对时,大约还是取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的姿态为妥。在另一位大理人、与李浩为姻亲的张继白所著《叶榆稗史》中,有几篇奇文,记叙了更为匪夷所思的奇闻。叶榆,是今大理的古称。一篇是《沈万三入滇》,其中说:"金陵巨富沈万三,号三山道人,获罪谪辽。洪武知张三丰本天下奇士,  相似文献   

4.
福泉山张三丰道教遗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包括宫观楼台、山水天际、诗词碑文、史载传说等形态。这些文化遗存,对当代社会经济和文化都有着深厚的影响。它们的存在,从建筑艺术、文学艺术、书法艺术和史学价值等多方面体现着珍贵的文化价值。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对于弘扬优秀的道教文化传统,促进新时期文化强国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三丰石刻像碑原立于福泉山高真观张三丰仙祠内正面,前置长方形石香炉,两边有石刻楹联,祠柱亦有楹联数副,祠内有石碑刻数面嵌于壁间。据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全国现仅存最早为永乐年间刻张三丰画像碑三通,  相似文献   

6.
福泉城南,沙河形成太极水(S形)从两山中间流过,沙河南面因山形如月故名月山,月山麓建有月山寺,旧为平越佛教胜地;沙河北面为福泉山,山上建有高真观为道教胜地。两山对峙,寺观相望而又正处于太极的鱼眼位置,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今天的一些贵州人来说,关于沈万三的诸多传闻中,最让人"心动"而津津乐道的,自然要算"戍云南"之后的事了。当然,此后的种种,都必须建立在"沈万三"在明洪武年间一直还"活着"且"活得很好"——这样的假设前提之上。否则,一切皆是臆想。如果说,沈万三真的在洪武六年(1373年)因助朱元璋建南京城垣三分之一并请犒军,"为帝所忌,发戍云南",那么,就有两道无法跨越的时差之"坎":一是,从洪武二年到七年(1369-1374年),朱元璋先后遣使去往云南,  相似文献   

8.
福泉县城内西南隅有一小阜,上有一泉水名福泉,山因泉而名福泉山,其山形如展翅飞越古城墙、扑向太极水犀牛滩的风凰。因称“飞凤投江”。福泉山山上古木参天,山前怪石林立,有如石笔,风过有如琅琅书声,俗称  相似文献   

9.
《中华遗产》2008,(11):134-147
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注定无法驻留在熙熙攘攘的红尘。从当年的传奇人物张三丰,到如今年轻的道长李理清,这部分人成为中国自创宗教——道教的信众与传播者。道教源头鹤鸣山,便聚集了这样一群人。探寻出世者的生活,恰恰也是反观尘世的一种方式。修道者经历的困惑,乡人们对道观的期待,商业对“仙界”的侵入,种种纠葛汇聚于此。在这里,关于“仙”的记忆已经开始褪色,而关于“人”的话题则将永久流传……  相似文献   

10.
正元末明初,江苏昆山出现了两位叱咤风云的巨富——顾阿瑛(1310-1369)和沈万三(1306-1366),他们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世一个甲子左右的时间,一个在昆山正仪冒富,一个在昆山周庄聚财,都演绎出一部引人瞩目的发家史。照理,他们近在咫尺,应该互通有无,携手经商,但是史料上未有他们近距离接触的记载。何故?比较顾阿瑛和沈万三的人生轨迹,或许对当代的企业家有所启发——顾阿瑛和沈万三的致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海涛 《郑和研究》2006,(1):120-120
2006年3月20日贵州天龙屯堡的沈万三后人一行11人。穿着600年前明朝传统装束回到南京寻根。在南京秦淮区旅游局的安排下。他们首先参观了位于马道街5号、7号、9号的沈万三故居。然后来到位于小西湖幼儿园的600年古银杏树下寻根。沈万三后代见到老祖宗栽的树。就像见到亲人一般。最后参观游览了老祖宗沈万三出钱建造的中华门(聚宝门)。族长沈向东和其他寻根团成员,触摸着每一块城砖,驻足深思。  相似文献   

12.
朱椿为明代蜀府第一代蜀王,时称贤王;而张三丰是明清时期名望颇高的道士.明清文献记载二人曾有所往来,朱椿亦称张三丰为"吾师".但关于张三丰本身就存有较大争议.通过阅读署名为蜀王朱椿和张三丰对二人交往事的记载、以及其他人对此事的记载,并将这些记载进行分析与对比,从中发现包括朱椿与张三丰所作的诗歌在内的所有相关的文献记载,在二人交往的时间、地点、互赠诗歌内容等方面都存有疑议与彼此矛盾处.从而可以得出朱椿与张三丰本是无关联的两个历史人物,却被持有不同目的的人捆绑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万三是传奇人物,民间传说很多,但史学界长期以来对他缺乏研究。本文详细考证了沈万三的身世,否定了他是明初人的说法,认为他生在元代也死在元代。史籍中有关沈万三在明初的一切“事迹”都是讹传。文章还考证了沈氏家族情况及沈氏从兴盛到衰败的历史,指出研究沈氏家族对深刻理解元末明初的历史、社会、文化诸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泉山遗址位于上海市青浦县重固镇西首(图一,左下)。这一带东有通波塘、西有堰西港、南有山泾港、庄泾港,地势低汗,海拔仅3.3米。福泉山是一个略呈方形的土墩,东西长94、南北宽84、高7.5米。清光绪《青浦县志》记载:“福泉山在于山北,下皆黄土,隆然而起,仅十余亩,殆古谓息壤也。……初因形似号复船,后以井泉甘美  相似文献   

15.
你是云南人,我问你件事:你们云南有色金属,个旧的锡、东川的铜、会泽的铅锌……为什么会这么多呢?一句话:云南白铜是从哪块来的? 你不晓得?我告诉你,这事还和我们江苏南京有关哩!说具体点,这和明朝的朱元璋、沈万三有关。沈万三在元末明初时,是金陵的首户,他家里钱财可多哩!箱里、柜里、橱里、盒里,到处都是金银财宝。他哪来这么多钱?那是因为他有三件宝贝:一是金叶子,二是聚宝盆,三是金丝蛤蟆。金叶子抽丝,使破瓦盆成了金光闪闪的聚宝盆。后来,朱元璋要造南京城墙,把沈万三的聚宝盆拿去垫底,才造成了聚宝门(今天的中华门)。第  相似文献   

16.
福泉,地处沅江水系和乌江水系的分水岭上,碧波荡漾的清水江绕县西北的仙桥、王卡、道坪蜿蜒往乌江流去。清澈如镜的鱼梁江、浪波河与黄平县的翁马河汇流,注入重安江,成为沅江的源头。藜峨山、福泉山、  相似文献   

17.
正说"明朝没有沈万三",一定会让近年来我们这里日见其多的"沈迷"们很"不爽"!且慢,此话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而是一本书的书名;书的作者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而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明代史专家顾诚(1934-2003)——请注意,不是那位明初官拜镇远侯镇守贵州的将军顾成。顾先生生性耿直,视  相似文献   

18.
陈姵瑄 《民俗研究》2022,(1):131-141
神灵"三茅"同时属于道教与民间信仰系统。各系统为了将三茅信仰传播至民间,均通过《三茅宝卷》讲述神灵修道事迹。由于精神追求不同,道教与民间信仰会利用不同的叙事对宝卷内容进行不同层面的民间化调整,从而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叙事系统、三茅形象,并影响后续的神灵信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洁 《黑龙江史志》2013,(13):198-198
为配合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自2008年12月中旬至2010年1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研究部对福泉山遗址进行了再一次的考古发掘。在这次发掘中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考过成果,如M207墓葬的发现,新的文物清理方法的运用等,都为福泉山乃至全国文物古迹的发掘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上海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上海市青浦县重固公社的福泉山,是一座高约6、南北宽84、东西长94米的土墩(图一)。清光绪《青浦县志》记载:"福泉山在干山北,下皆黄土,隆然而起仅十余亩,殆古谓息壤也。"重固镇"一名(鬼重)魍,相传宋韩蕲王掩军士骸骨处,后人去鬼为重固"。可见此地是一处古代丛葬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