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过清华大学校史的人都知道,它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清宣统三年四月初一(1911年4月29日),招收第一批学生,在清华园正式开学,这一天是星期日,以后就把每年四月最末的星期日作为校庆日。今年90周年大庆又适逢4月29日。辛亥革命后,当时北京政府教育部下令将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1925年5月设立了清华学校大学部,正式改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学堂(学校)时期的任务完全是为了培养留美预备生,开始由清政府外务部和学部共同领导,民国以后完全由外交部领导。因为这所学校是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设立的,所以美国政府通过美国公使实际上控制校务。早在1906年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  相似文献   

2.
牟翔 《广东史志》2002,(2):60-61
北京清华大学是我国一所名的高等学府,而广东籍人士唐国安是这所学府的前身——清华学堂的创办人之一,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并实行校长负责制时,他是该校的首任校长。唐国安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摒弃了科举时代的弊端,使清华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之一,为其发展为清华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认真负责,  相似文献   

3.
《河南文史资料》2012,(3):88-88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为河南大学前身,创办于1912年。是当时河南教育界进步人士,为效法欧美、引进西学、谋求强国富民之道而创办的学校。学校主要教授外语,为遣送学生留学欧美创造条件。学校设在河南贡院旧址之上。林伯襄为首任校长。当时,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今清华大学)和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并立,  相似文献   

4.
清华大学与梅贻琦的名字是分不开的。在清华人眼中,“清华和他已经融成一体了。”梅贻琦(1889—1962),天津人。早年毕业于美国吴斯特工学院电机系。自1915年应聘清华学校物理课教师直至病逝,以毕生心血和精力贡献于清华,凡47年。其间有17年(1931—1948年)主长清华,使清华大学从  相似文献   

5.
刘基 《丝绸之路》2014,(20):5-6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端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当时设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其后演变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7月,更名为围立北京师范大学。1931年2月,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成立。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奉命西迁,与同时期西迁的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等院校组建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4月,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10月,西北联大第四十五次校常委会议决定,以“公诚勤朴”为联大校训。根据西北联大黎锦熙教授的解释,其中“公”是天下为公,“诚”为不诚无物,“勤”是勤奋敬业,“朴”即质朴务实。这是对传承文明、发扬民族精神办学目的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6.
清华学校时期,校长由外交部任命。据现有资料看,外交部任命下达后,校长来校就职,并无隆重仪式。1928年,国民党北伐胜利后,南京政府改清华学校为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由国民政府兼任,这比北京政府时期显得更为郑重。同时,与政府高级官员类似,校长就职典礼开始举行隆重仪式,并由政府代表监誓。仪式作为象征性、表演性、由传统文化规定的行为方式,在特定群体和文化中沟通、过渡,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正  相似文献   

7.
童念张 《环球人物》2013,(19):71-73
北京清华大学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两所大学一脉相承,新竹清华的昆明湖、蒙民伟楼等,都是延续老清华旧名。两所清华有相同的校训、校歌、校徽,"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梅贻琦在北京清华做了18年校长,又到台湾新竹清华做首任校长,一当就是6年。之后的13位继任者中,一小半都是清华校友。现任校长陈力俊则属于另一半"外来者"。他今年66岁,是知名物理学家,从事电子材料的研究。他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系,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7年做完博士后研究后返回台湾。当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评论家洪深,于1936年度受聘为国立中山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简称英文系)教授,及后又于1941年春受聘为英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洪深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就喜欢文艺,热心新剧活动。1912年入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便用课  相似文献   

9.
来函摘登     
贵刊一九八一年第三期陈训明《姚华的书画和颖拓》一文,有的事实有出入,有的引文有错讹,均应予以订正。一、姚华是一九○四年中进士后清政府派往日本游学的,陈文误为“戊戌变法时东渡日本”。戊戌是一八九八年,提早了六年。二、陈文“姚华在光绪末年一度主讲于清华大学”。按光绪最后一年为一九○八年,其时并无清华大学。姚华“一度主讲”的清华学校是一九一一年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歉”办的,初无大学之名。  相似文献   

10.
<正>抗战爆发后,原在北平的北大、清华和天津的南开大学,奉命迁往湖南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临时大学在长沙驻有半年,又奉命迁往云南昆明。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一直到1946年北方三所大学分别回到原来的校址办学  相似文献   

11.
赵英秀 《文史春秋》2008,(10):56-56
毛泽东对清华大学,一向情有独钟,关切备至,表现出极大的热情。1948年12月,北平解放前夕,为避免清华等名校受到破坏,毛泽东在一个月中,接连3次亲笔批示,电令进军北平的解放军有关部队领导人切实“注意保护清华、燕京等学校及名胜古迹”,又叮嘱“注意与清华、燕京等大学教职员学生联系,和他们共同商量如何在作战时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周诒春(1883-1958,安徽人,曾留学于美国耶鲁大学)于1913年至1918年担任清华大学第二任校长,他可能不如梅贻琦等清华校长有名,但提起由他亲自拟定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由他亲自规划督造的清华早期四大建筑: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和体育馆,却无人不知,他对于清华的  相似文献   

13.
王蓬 《丝绸之路》2014,(20):48-57
这是发生在70多年前的一段教育佳话。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引发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为使中国高校不沦敌方,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宣布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原北洋大学)和北平研究院为基干,撤退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  相似文献   

14.
周军 《文史月刊》2012,(10):49-53
在中国大学教育百年发展历程中,1938年至1946年,为躲避日军的战火,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南渡西迁,来到云南昆明市,合并组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相似文献   

15.
正1928年夏,供职于燕京大学的冯友兰(1895-1990)教授应刚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之聘来清华任教。及至1933年夏,冯友兰在清华任职已满5年。按照清华规定,教授任职满5年,可以向学校申请经费出国休假一年。冯友兰早就有所规划,他计划花半年时间以讲演的形式周游英国各个大学,而剩下的半年用来游历欧洲各国。回国之前,冯游历了一直很想去的苏联。回国之后,他先后做了题为《在苏联所  相似文献   

16.
<正>清华藏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地点:中国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九~十三号展厅时间:二○一六年九月十一日起,常设展二○一六年九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落成并向公众开放,同时推出了大型常设展览"清华藏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前身可追溯至一九二六年创  相似文献   

17.
财经站     
民国时期各大学学费北京大学:学费20银圆/年,外加体育费2银圆/年,也就是22银圆/年,清华大学、北平医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等与北京大学基本一致;国立上海商学院、国立上海医学院,  相似文献   

18.
1924年初,清华学校报请当局,欲正式“改办大学”。同年10月,清华大学筹备委员会决定在筹建大学部的同时,筹备创建国学研究院。起初,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欲聘请在新文化运动中爆得大名的胡适主持国学研究院院务。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张清常1938年10月6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常委会决议成立编制本校校歌校训委员会,聘请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罗常培、罗庸为委员,冯友兰为主席。1939年6月30日,西南联大常委会核定《满江红》...  相似文献   

20.
1911年,清政府用美国退回的一部分庚子赔款创办了清华学堂。同年,辛亥革命爆发,帝制覆亡。次年,民国成立,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是为清华大学前身。早期清华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每周有很多演讲,邀请国内外各行各业名人来校演讲,借以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1925年4月,清华学校曾邀请苏俄驻华大使加拉罕来校演讲。由于加拉罕是社会主义苏维埃国家的外交官,在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合围苏俄的背景下,这次演讲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