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关于武则天设置北都的时间,存在天授元年(690年)和长寿元年(692年)两种不同的记载,长期悬而未决。从两种记载详略、史书书写与史源、武周革命过程、"并州长史"称谓变化多方面考证,长寿元年的记载相对较为准确。武则天以太原为北都,其最初始原因并非武则天的家乡情节,或出于加强河东防御的目的,而是打破"关中本位",弱化长安之后的陪都替代,以之充当武周的陪都。北都恰恰在神都洛阳正北方向,地位在长安之上。太原与长安地位升降的根本动力,当源于以神都洛阳为中心展开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2.
余黎星  余扶危 《四川文物》2010,(1):77-81,90
武则天在洛阳执政数十年,最后登上女皇宝座,武则天在洛阳的数十年间是唐代洛阳最辉煌时期,武则天与洛阳的许多历史事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洛阳武周时期历史离不开武则天。通过含嘉仓与丝绸之路就可以深刻了解武则天对洛阳历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综观武周一朝政治风云,狄仁杰是武则天最信任的大臣。可是,在武则天称帝之初,狄仁杰差一点死在了武则天重用的酷吏来俊臣的手里。武则天时期有太多的大臣都死于酷吏之手,为什么狄仁杰最后又从被称为死亡之门的"例竟门"(即置于洛阳丽景门的制狱)中走了出来?这还需要从狄仁杰的政治品格以及武则天与狄仁杰默契的君臣关系说起。  相似文献   

4.
山西之最     
《沧桑》1993,(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武则天。武则天(624—705),名曌(号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人。她于公元690年正式将唐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一直到705年,武则天病重,被迫遗制说:“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从690年到705年为止,武则天整整当了15年的女皇帝。从684年开始到704年,她先后用了光宅、垂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等17个年号。武则天从655年做皇后,就开始参决政事,实际上660年以后,由于唐高宗病重,政权已全归武则天。自690年武则天改国号、称皇帝后,更是大权独揽,一手遮天,不受任何束缚。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自出现成文法后,各朝代建立伊始,大都要修撰属于自己朝代的法律。唐朝成文法典的编撰比较频繁。高祖、太宗、高宗都进行过法典编撰或修订工作。唐高宗死,武则天以太后身份执掌朝政。武则天极度重视法制,葬高宗的当年(684)就明确表示律令格式,为政之本①,六年后(690)发动革命,改唐为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都认为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称帝的女子,其实不然。武则天称帝的时间是公元690年至705年,而在公元653年,也即唐高宗永徽  相似文献   

7.
试论唐中宗时期的诸武势力唐华全一所谓诸武势力,是指随着武则天革唐为周而兴盛起来的武姓外戚政治势力,其中以武则天的内侄武承嗣、武三思等为主要代表人物。载初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女皇帝,同时改国号为“周”,从而以武周政...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以来的武则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本世纪以来的武则天研究,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综合评述了国际国内史学界关于武则天研究的各方面成果,分别阐述了各阶段研究的重点及特点。并对以往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所达到的水平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评论,指出武则天研究要获得实质性的进展,需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在理论和方法论上解决问题,二是要把握武则天研究的焦点、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以来的武则天研究王双怀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早在封建时代,人们就曾对武则天进行过种种评论。本世纪以来,武则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介绍武则天的通俗读物应运而生,研究武则天的学术论著也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0.
武则天的政治生涯与酷吏纠结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武则天与酷吏,完全是一种利用关系,她重用他们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专制皇权,可以说酷吏政治是武则天用以解燃眉之急的产物,因此有一定的即时性,并非贯穿始终。它本身也是对封建社会政治集团间血腥的政治斗争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高俊苹 《敦煌学辑刊》2006,2(2):141-144
龙门石窟的弥勒造像在武则天时期无论从造像数量、规模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逾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达到了极盛今古的程度。本文从弥勒造像入手,结合佛经记载以及当时的政治背景,试图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出当时的弥勒造像与武则天宫廷政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燕菊  袁文 《丝绸之路》2010,(24):117-128
武则天是历史上惟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帝王之路荆棘密布、充满传奇。作为电影题材,《武则天》具有诸多先天优势,也有其难以驾驭之处。本文试图对电影《武则天》的编剧思想和人物形象塑造加以分析,以期历史剧《武则天》更具现实意义和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3.
蒙曼 《文史天地》2013,(4):18-22
"选"接班人,是中国几千年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独孤皇后与隋文帝"选"杨广的走眼,只是其中的一个注脚而已。在中国古代,说起强势的政治女性,大家首先会想到武则天。此人驾驭丈夫、控制儿子、治理国家,颠覆了我们关于传统女性三从四德的形象认定。不过,武则天虽然特立独行,但也绝非横空出世。在她之前,还有  相似文献   

14.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又称姑婆陵(“姑”在“姑婆”一词里,当地人习惯上读“瓜”音)。之所以如此,大抵有三种说法:一是姑婆在当地是对老年妇女的尊称。二是武则天安葬时,沿途百姓不知有什么‘周’,都说‘武家葬其姑婆’,所以以后民间代代相传叫它为‘姑婆陵’”。三是据传武则天曾屡次显灵,人便援之以“姑婆”神灵称号云云。以上三说显属牵强附会。诚然,乾陵一带对老年妇女呼之为“姑婆”,但仅限于子女称呼其父母辈的姑母,未闻有呼自己祖母或其他祖辈的妇女为“姑婆”者。第二种说法亦显然令人难以信服。时天上即有“二圣”的说法,足证武则天当时的声名显赫。公元683年高宗去世,中宗继位,但军国大  相似文献   

15.
女皇武则天     
《南方人物周刊》2013,(30):90-93
武则天(公元624年一705年),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14岁入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唐中宗、唐睿宗时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后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相似文献   

16.
正武则天统治时期大肆任用特务诛杀异己,大臣人人自危。可是那时却有一个敢于和酷吏斗法、维护良善的著名"法官",他就是徐有功。一、与武则天当庭辩驳徐有功(640—702年),出身书香门第,年轻时以"明经科"出仕。先是担任蒲州司法参军(主管司法审判辅助官员),任内以爱民著称,不曾判过一个死刑。判处笞杖刑罚的,受刑人也没有一个事后口出怨言的。在武则天称帝的前一年(689年),他被调到朝廷任司刑(大理)丞,以后就长  相似文献   

17.
武则天为已逝父母写经发愿文及相关敦煌写卷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首先录文、整理了武则天为已逝父母抄写《妙法莲华经》三千部的发愿文、为已逝父母抄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千部的发愿文、为太子李弘抄写《一切道经》三十六部的序文,将三篇保存于敦煌写本中的武则天佚文加以发现和复原,为学界提供新资料。其次是论证和确认这三篇文章的作者为武则天。第三是探讨了由整理这三篇文章引出的一些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特别是将敦煌藏经洞这一批成亨至仪凤中宫廷写经的来源交代得比较清晰,基本搞清了与此关联的一些细节。  相似文献   

18.
印度佛教自汉朝传入我国后.对我国的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唐朝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曾于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吸收了佛教所使用的吉祥符(或其传形),将其定为字,读“万”音,  相似文献   

19.
刘呆运 《收藏家》2000,(3):48-53
唐节愍太子李重俊,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三个儿子,武则天的孙子,后宫所生。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698年),被封为义兴郡王。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封为卫王。唐中宗的大儿子名李重润,即懿德太子,韦皇后所生。因与其妹永泰公主议论武则天,被武则天杖杀。二儿子名重福,也是后宫所生。韦皇后怀疑其与懿德太了之死有关,即唆使中宗,将其贬于外地,永  相似文献   

20.
《文博》2017,(6)
笔者运用X射线荧光仪、显微镜微痕分析等方法,对武则天金简工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则天金简主要采用加热经验锤揲、"一"字形錾攒刻和砑光技术制作而成。根据其工艺判断,武则天金简为"官作",且工艺受到宗教、用途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