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了《贵州都市报》4月23日和4月26日刊载的关于贵州余氏族人 ,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后裔的文章后 ,我翻出1993年10月参加“贵州省十县市区政协工作暨经济协作会议第五次年会”期间 ,我在石阡县民委办公室所收集到的《余氏谱牒》手抄本 ,细细研读后 ,同时查阅了《石阡县志》(1992年12月 ,贵州人民出版社) ,以及由石阡县民委编写的《石阡县民族志》(1988年10月 ,送审稿) ,所得结论 ,与《贵州都市报》发表的两篇报道所持的观点相悖 ,现将实情叙述于后。元朝末年 ,铁姓九子一婿等余氏族人在泸阳凤锦桥(今湖南常德) ,…  相似文献   

2.
彭雅 《贵阳文史》2010,(4):48-49
至正德五年(1510年)年初离开贵州,王阳明在谪居贵州近3年的时间里,留下了很多行踪遗迹和大量的诗文题记,如贵阳人熟知的"仙人洞"因峻峭旖旎引他两次游历,如与甲秀楼毗邻的翠薇阁就是他诗中的"南庵"……然而在贵州,与王阳明最密不可分的是他悟道、成道,最终创立心学理论的龙场(今修文县)。日前,笔者在王学研究专家的引领下,来到修文追寻阳明先生曾经的一些"足迹",这是一次文化之旅,也是一次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3.
1413年3月3日,京都,永乐皇帝诏告天下:“今设贵州布政使司,列为第13个省。”这一年是明永乐十一年,贵州以一省的名分列人中央王朝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邓飞 《考古与文物》2014,(1):112-115
在甲骨卜辞中,"今来"可以用来修饰"干支"、"岁"、"秋"构成"今来干支"、"今来岁"、"今来秋"等时间表述形式。学界对这一组时间表述形式的意义的讨论仍在进行之中。我们通过系统的考察,除了需要作一些修订外,认可陈梦家"今来"的基本论证。在修饰"干支"时,具有"今"和"来"的意义,用来指称10日以内且与占卜时间不同在本旬的干支时间。修饰"岁"、"秋"时,可能只具有指称10日内时间的近指引申意义,表示接下来的"岁"和"秋",从而与"今岁"、"今秋"意义重叠,所以"今来岁"、"今来秋"类时间表述形式少见。  相似文献   

5.
从清雍正六年到乾隆元年(公元1728—1737年),以鄂尔泰、张广泗为首的封疆大臣在贵州“生界”苗疆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战争的结果,设置了八寨厅(今丹寨县)、丹江厅(今雷山县)、清江厅(今剑河县)、古州厅(今榕江县)、都江厅(今三都县)、台拱厅(今台江县),总称“新设六厅”或“新疆六厅”。它的设置对贵州的历史影响极为深远,特别对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史学界至今对这场军事行动的评议多有分歧。有的同志认为:清王朝对“千里苗疆”的  相似文献   

6.
《白银区志·大事记·附录》(以下简称白银区志)曰:“咸和四年,鲜卑族一支乞伏司繁率族人,自麦田迁于度坚山(今武川乡宋家梁),筑度坚城”。“义熙五年,乞伏乾归率众二万,自袍罕迁于度坚山,同年于度坚城称秦王。七年置秦兴郡”。初读后乍感新颖,这一成果,似乎填补了1600多年来。西秦都城度坚山在今何地的空白。然而详阅《资治通鉴》、《皋兰县志》等资料,经过深思考辩,我们认为论证根据不足.特提出以下几点质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贵阳市白沙井幼儿园地址原是一座祠堂,幼儿园所在的大门上有块由康有为所题写的石质横额,上书"刘统之先生祠民国庚寅申南海康有为书"。这位刘统之名叫刘官礼,他的长子正是日后权倾贵州的刘显世。而这座祠则是刘显世在1921年用公房所改建的"刘氏专祠"。从1912年滇军侵黔,颠覆"大汉贵州军政府"起,到1935年国民政府中央势力进入贵州,解除王家烈军政大权为止,这期间20多年里的贵州历史被称为"贵州军阀时期"。统治贵州的  相似文献   

8.
正李用清(1829—1899),字澄斋,号菊圃,平定州乐平乡(今山西昔阳县)杜庄村人,是清末著名的"居敬行简"的理学家、"表率群伦"的教育家、"清绝一尘"的廉吏。他早年在山西最高学府晋阳书院学习七年。同治四年(1865年)考取进士,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广东惠州府知府、贵州贵西兵备道道台、贵州布政使、署理贵州巡抚、陕西布政使。为官三十年,所到之处地方大治,政绩斐然,并以至清极俭的形象在晚清官场上树起了一座  相似文献   

9.
正1935年4月红军在途经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的8天时间里,先头部队先后同国民党军和保安部队进行了9次战斗,但蹊跷的是,在最为险要的北盘江"天堑"却没有战斗发生,而是一场"假打"。笔者推断,这场"假打秀"幕后的真正导演是神秘人物王海平。一、回忆录中的"王司令"与王海平的关系王海平何许人也?贵州贞丰县蔗香板陈(今望谟县属)人。1889年生,布依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促进贵州的改革开放,我们曾经从1991年4月20日开始,在深圳先后办了四期县委书记、县长学习班。这是除了"文革"中在北京办过"贵州学习班"之外,第一次在省外办培训班,它对贵州的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事情的起因到了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快十年了,但贵州尚未打破封闭、半封闭的状况,仍处于经济倒数一、二位。从人事角度来看,究其原因,关键在县一级领导。当时的体制是:省委组织  相似文献   

11.
夜郎史研究已成为贵州史学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清代以前的史书均把汉初的夜郎区域走在今遵义地区,如《宋史·沪州变传》就说:“夜郎,在汉属样柯郡,今治州之西,凑、播、珍等州封域是也。”唐、来两代即在黔北设置“郎州”和“夜郎县”、“夜郎郡”。清代开始,贵州史学上曾出现一场关于夜郎和烊柯江的论战,争论区域从遵义、安顺、六枝、兴仁到赫章。有的还把夜郎的疆域划到了桂北、滇东、川南和湘西。迄今为止,夜郎已成为贵州人人关注而又使史学界感到棘手的一个重大学术课题贵州夜郎史研究何以这样困难?笔者认为这一学术领域中…  相似文献   

12.
李峰 《贵阳文史》2014,(1):11-11
正张忞(1851—1925年),原名张铭,字普,贵州贵筑县(今贵阳市)人,贵州辛亥革命先驱人物之一。其先祖张时通明天启年间曾官任礼部尚书,因忤魏忠贤被贬谪至贵州安平(今平坝县),后移居贵阳而入籍贵筑。时常训诫子孙曰:"勿入宦途,耕读传家。"张氏世代遵训,子孙均以教书  相似文献   

13.
王尧礼 《贵州文史丛刊》2014,(1):F0002-F0002,F0003
正今年六月中旬,石家庄乐慈女士偕其丈夫李建军先生来访,距约定的见面时间几小时前,我们在省文史馆举办的"贵州画卷·历史人物卷"作品展现场不期而遇。他们站在贵州辛亥革命人物群像前,见到其曾祖父乐嘉藻的造像,高兴地说画得太像了,与其家藏照片并无二致。回河北后就发了这两张照片来。一张是"彩臣六十五岁造像",一张是一九三一年在北平的全家福。乐氏原籍黄平县,到乐海平时经商发财,移居省会,在普定街(今黔灵西路)购地建屋而居。海平深以自己贩鸦片起家为耻,下决心改换门庭,对其四子督教甚严。长子嘉藻,字采澄,又写作采丞、彩丞、彩臣、采臣,  相似文献   

14.
<正>天下陆氏出吴郡"朱张顾陆"自古以来就是吴地(今苏州)四大姓,四姓门风大体是"张文、朱武、陆忠、顾厚"。陆氏是由战国时期齐宣王少子田通受封于平原陆乡(今山东平原县境内),因已得姓。始祖通之子陆发有二子:万、皋。长房陆万生子陆烈,西汉高祖时为吴县(今苏州)令、豫章都尉,深得吴人爱戴,卒后葬于今苏州西部胥屏亭,陆氏族人举族南迁至吴郡,  相似文献   

15.
贵州历来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然而,有一个在这蛮荒之地上出生的记佬族人,居然救了一个皇帝的性命,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可书的一笔。这个被救的皇帝就是明朝的英宗皇帝。明英宗时期,蒙古瓦刺部迅速崛起,在短短的几年内,瓦刺太师也先领兵征服了乞儿吉思、哈密、中亚细亚诸国以及女真各部,一时雄霸北方。为复辟元王朝统治,1449年,他先挥戈南下中原,兵临大同。八月初,专权大监王振挟持英宗御驾亲征。50万明军刚至大同,王振听闻瓦刺军剽悍凶猛,各地接连失守,马上命令部队不战而退,撤到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境)。瓦刺兵紧追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报界吹起了一股文天祥后代风,认为今深圳文姓族人是文天祥的后代。对此,笔者的观点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7.
《贵阳文史》2014,(3):9-10
正喷水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年、甚至1000多年以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贵阳城在元代土城的基础上用石块修建贵阳城墙,喷水池修建的城门,名叫柔远门(清初改名布德门),但市民习惯叫北门。1927年,因修建城内马路,北门被拆除。1929年,在北门街中心建一圆台,为贵州引进汽车、修马路的主政者周西成塑了一尊高约1.7米的铜像,自此,这里就叫"铜像台"了。铜像台东是三民东路(即今延安东路),西面四杰花园(即今延安中路)、南是(今中华中路),北为广东街(即今中华北路)。  相似文献   

18.
《后汉书·安帝纪》有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九真微外夜郎蛮夷举止内属”一条。说者遂以此“夜郎蛮夷”为西汉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年至前25年),夜郎平兴被汉作可太守陈立诛杀,兴岳父翁指拥兴子邪务胁旁22邑反,兵败被杀后,“邪务率少数族人移至九真”,至此方举全内属者(见(贵州文史丛刊})1994年3期《夜郎在贵州黔西南望溪县桑郎蛮王城}))。经查对史料,此所谓九真激外之“夜郎蛮夷”,其地望不但不在当时的九真.且其族属成份,亦非夜郎报人。因事涉贵州古史,有关夜郎族人下落,兹考辩如次。按九真,两汉郡名,西汉武帝…  相似文献   

19.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日本侵略军于桂柳作战之后,侵入贵州独山、荔波、八寨(今丹寨县)、三合(今三都县)等县,前锋进逼都匀姬家桥,造成贵阳危急、重庆震动。十几天后日军就退出黔境。这一事件人称“黔南事变”。它是豫湘桂战役结束后的插曲,也是日本侵略军对中国大陆攻势的终止。本文拟就日军进攻贵州的战略意图及其迅速败退的原因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曾追随毛泽东、朱德南征北战的戴成富,12岁时在贵州松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走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亲身经历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冲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可谓身经百战。但今他记忆犹新的要数在朱德身边担任警卫员的日子。第一次因无知而"挂彩"戴成富是綦江(今重庆市綦江区)人,1933年冬天,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