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瑞 《贵阳文史》2005,(3):31-32
陈寿轩是贵州现代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是公认的自学成才的典范。他的学识品行,堪称楷模。  相似文献   

2.
欣闻 《贵阳文史》2005,(2):25-27
贵州师大附中创建于1901年,现为贵州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全国首批科研兴教示范基地,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学法研究名校,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贵州省教师现代化教育实习基地。100多年来,学校经过达德学堂、正谊中学和南明中学、省立贵阳二中、贵阳师院附中、  相似文献   

3.
解放前的贵州高等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自1897年起至1949年止五十二年间贵州十五所高等学校(包括学堂)的概况,分别简介其建置沿革、组织和教学情况、师生员工人数。限于见闻,错漏难免,敬希订正。一清末几个类似大学的学堂(1897年——1911年) 严修创办的贵州经世学堂严修,号范荪,直隶省(今河北省)天津县人,1883年(清光绪九年)中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朝廷派他出任贵州学政。严修督学贵州三年,以倡导风  相似文献   

4.
3.推倒神像 1907年前,贵阳继达德、乐群两所学堂之后,私立小学尚有正谊、时敏、一贯、乙巳、贵阳及崇实数所;从这一年起,不过二三年内,私立学堂即成倍增长,一些有识之士。又创办了存诚、昭武、敦本、淑慎、四川客藉等小学堂。女子私立小学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继达德女校、广益、自奋女子小学堂之后,更增加了培德、贞静、毓秀、崇德、蕴贞及光懿等等,总计不下二十余所。这在当时的贵州来说,也堪称蔚为大观了。  相似文献   

5.
省城新学崛兴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奉旨任湖广总督,先后十八年,在鄂大张旗鼓推行洋务新政。他认为“尝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故以兴学求才为治国之首务”。当时兴办的有文高等学堂(两湖书院改设)、文普通学堂、方言学堂(外语学堂)、农业学堂、工业学堂、驻东铁路学堂、军医学堂、陆军小学堂、东西南北中五路高等小学堂、存古学堂、陆军测绘学堂、矿业学堂、陆军第三预备中学堂。  相似文献   

6.
正贾功台(1886—1968),原名光,贵州贵筑县(今贵阳)人。出生教育世家,父亲系学官(教谕)。他自幼入私塾读书,宣统元年(1909年)考入贵州通省公立中学。民国元年(1912年),贾功台中学毕业,被聘为贵阳私立正谊小学教师。自民国八年(1919年)到贵阳南明第二分校担任校长开始,他就和志道小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民国十二年(1923年),任可澄、唐尔镛、华之鸿共同  相似文献   

7.
正王佩芬(1887—1973),号梦淹,贵州贵阳人,知名学者和教授。他5岁入家塾读书,1903年考入贵州大学堂英文班,1904年考取贵阳府学生员(俗称秀才),1905年考取贵州首批公派留日官费生。到日本后,先到东京弘文学院普通科学日文,期满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博物科。他的留学感受是:"只有科学才能救中国,中国要富强必须依靠科学,而提高  相似文献   

8.
清代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由于新学兴起,黔省师资需求骤增。贵阳创办了公立师范学堂,自此师范教育在黔省逐渐兴起,师范教育培养的师资也逐渐成为贵州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但在师范学堂创办之初,还没有毕业生及后只有少量毕业生时,贵州各中等实业学堂、普通中学堂、小学堂及师范学堂和法政专门学堂等,师资来源。主要有五个部分: 1、聘请外国籍教员任教。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贵州武备学堂为培养具有现代军事知识的军队人才,聘请日本人  相似文献   

9.
清末"预备立宪,百度更新",清廷认为只有"竭力劝勉官吏,使之讲求法治之原理,以为推行之准则",新政方有制度之根。对于"未服官之人",各省法政学堂已开设正科、别科等进行西式法政知识的教育。而如何向庞大的在职官员推广西式法政知识,则是一件颇费思量的事。湖南法政官校设立自修科,让候补官员领取法政学堂校外讲义,自行研读并加以考核。宪政编查馆对这一学习模式加以变通,将适用对象推广于在职官员,并咨令各省法政学堂一体遵行。法政学堂自修科的设立,有助于清末政府官员完善知识结构,也有利于这一群体适应新颁法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贵阳文史》2015,(1):9
<正>许肇南(1886—1960年),名先甲,肇南为字,号石楠,贵阳人,其父许尧父出仕四川省巫山县县令。许肇南4岁丧父,由母谭扬秀(贵州清镇人)抚育,得塾师路幼清授古文诗书,并将女儿路彬许配于他。1903年许肇南入四川高等学堂学习,曾秘密加入同盟会。1906年,许肇南赴日本留学,两年后转入美国伊利诺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是贵州第一位留美学生。宣统二年(1910年),他回国报考庚款公费留学资格,与第二批庚款清华公费  相似文献   

11.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在封建统治时代,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很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苦。当时,有识之士百计捐资办学,培育人才,力图改变落后面貌。清光绪20年(1894年),天津严修莅黔督学,劝士读书,设书肆于贵阳资善堂,出售经史子集及新学书籍,并将贵阳正本书院改为经世学堂,聘请绥阳雷玉峰为主讲,调各县士子入堂肄业。该学堂除研究国学外,还教授英语、数学等科,其设置的科目和教授的内容与后来的中学大致相近。光绪31年(1905年),张之洞等人联名奏请立即停止科举,提出“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清政府迫于各方面压力,不得不于同年8月“谕立  相似文献   

12.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贵阳热心教育人士乐嘉藻(字采澄)、于德楷、李端芬、李裕增等共同捐资创办贵阳公立师范学堂于次南门外雪涯路丁宝桢祠。于任总理、乐任协理。因缺乏西学(数理化及教育学)师资,与贵州武备学堂总教习日人高山公通洽商,由他介绍该堂日教习来师范学堂任教。学堂章程规定:年招新生一期,四年卒业。光绪二十八年五月正式开学,先后聘请清宫宗亲、木藤武彦、冈山源六为教习。光绪三十年二月,日俄战争爆发,双方因互相抢夺我国辽东半岛  相似文献   

13.
1981年贵州省博物馆在油榨街贵阳冶炼厂内征集了一通“贵州新建农林学堂记”碑。青石刻制,碑呈长方形,通高249厘米,宽95厘米,厚20厘米。两面均刻楷书。由清末贵州巡抚庞鸿书撰文。现将此碑铭文录下:贵州新建农林学堂记陆军部侍郎、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常熟庞鸿书撰。班氏之志,艺文也。以为农家者流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先贤李端棻在清末的维新变法和废科举、兴学校过程中,屡建奇功。梁启超曾说:"李端棻屡上封事,请开学堂、定律例、开懋勤殿、大誓群臣诸大事,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故上特拔为礼部尚书。"今年是李端棻逝世110周年,重新读他的《请推广学校折》,回顾他推广新教育的实践活动,会得到很多新的启迪和感悟。一、上《请推广学校折》前的李端棻李端棻(1833—1907年),字苾园,贵州  相似文献   

15.
最早在贵州传播马列主义的乡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醒群先生与李大钊同班同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曾受业于日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鼻祖何上肇先生门下。 1914年李、邱两位先生学成毕业同时归国,邱先生返回原籍贵州,在贵阳法政学堂讲授西洋政治课程,他在客观介绍西欧、美国各政治  相似文献   

16.
作为贵州近代学堂之母,并在贵州教育史上享有重要位置的经世学堂,到底是有其实而无其名,还是有名有实?到底其名称是后人所加,还是当时便有?一句话,其名与实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过去并无争议和深究。近年来,由于熊宗仁同志在其论著中一再提出,便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熊宗仁同志在《贵州文史丛刊》1984年第2期发表了《严修视学黔中述评》一文,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严修视学贵州》的/J‘册子(198年6月第1版)。他这样写道:“通观(香馆使黔日记》(以下简称《媚》)”,“通查严修自著《严范孙先生自…  相似文献   

17.
清末“新政”改革大致分两个阶段。1905年前,以社会经济变革为主,其内容有兴办实业、创办新学堂、编练新军、制订经济法规等;1905年后,则以政治体制变革为主、即成立资政院、设置新内阁、地方设格议局、改革地方管制、修订新刑法等。具体到贵州,前一阶段似以创办新学堂和编练新军较有成效;后一阶段则以成立诺议局和改革地方官制世所瞩目。一、兴办学堂1901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兴学诏书,要求除京师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各省重要书院位于省城者均改为大学堂,各府、厅、州、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州、县改设小学堂。贵州巡抚邓华熙于次年…  相似文献   

18.
贵阳近代教育的萌芽和发展,清末明初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严修改革学古书院,成立贵阳经世学堂,具有开创性的功劳。严修字范荪,天津人,进士出身。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八月,奉委任贵州提督学政。当时,教育主要是书院制。在贵阳,有贵山、正习(此时已改为学古)、正本三大书院,闻名全省。书院的教学,以八股文、试帖诗为主要课程,所造就的人才不出科举应试一途,对近代新学绝少涉及。严修督学贵州后,对贵州各府的教育进行了调查了解。他通过对上游地区(清代及民国初年,将贵州所辖地域分为上游、下游两大片。上游包括贵阳、遵义、安顺、兴义、…  相似文献   

19.
<正>1902年春天,贵阳士绅李端棻(苾园)、于德楷(仲芳)、乐嘉藻(采澄)、李裕增(福田,旗人)四人出于“谋黔省教育之发展,振兴贵州文化,培养新学师资以应教育发展之需求”的目的,在贵阳次南门外,利用雪涯洞、丁文诚公祠、黔军昭忠祠、来仙阁等一片老建筑群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等师范学堂“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自1905年起,  相似文献   

20.
王彝久(1876-1951)宇锺灵,号灵灵子,符阳道叟。贵州仁怀九仓镇小湾黄泥田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秀才,科考停后毕业于贵州法政学堂,授政治科举人,历任赤水县禁烟兼选举委员,《贵州公报》主笔,贵州省教育会评议调查员,贵州红十字会会长,贵州救国储金会理事,贵州征兵抚恤会干事,贵州筹响局咨议,贵州省高等检察厅检察官,贵阳毓秀女校校长,贵州模范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