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意翻开一本关于一战的历史书,或者在网络上搜索“索姆河战役”的资料,不难找出如下内容: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战役;双方伤亡惨重,总数达百万余人;机关枪和毒气在战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等等。于是,每当提到“索姆河战役”,我们的脑海中便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些重要的年份、数字、形容词和名词;推而广之,当提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们会联想起更多与之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西线战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攻防战略与战役战斗既关乎战争全局和个人命运,也塑造着西线老兵的记忆。新军事史和军事环境史,是研究一战西线老兵记忆的两种路径。老兵记忆是新军事史的重要研究对象。"生活史"或"个人史"著述,是一战西线老兵记忆研究的主要成果形式。战地出版物、老兵家信、日记和回忆录等政府档案之外的一手文献,为进一步审视战争、深入战争亲历者的内心世界、丰富人们对军事与社会之关系的认知,提供了珍贵史料。运用军事环境史的理论与方法,从人地关系入手探讨社会关系,则是研究一战西线老兵记忆新的增长点。从全方位、多角度的具体研究还原战争图景,向读者直观地呈现一战西线老兵的经历,是对环境史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与检验。  相似文献   

3.
正凡尔登地处法国北部,拉丁语意为"强大堡垒"。它由法国高卢人创立,曾战胜过无数敌人,在法国人心目中是胜利和自由的象征,更是精神的高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选择这里作为重点突破对象,法国则派重兵死守,凡尔登战役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两军阵亡人数超过25万,50多万人受伤。  相似文献   

4.
正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岭战役,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实际上,在上甘岭战役之前,还有过一场更为艰苦和惨烈的鏖战——长津湖之战。有军史学家把它与持续征战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的一战凡尔登战役和伤亡人数超过200万的二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并称为世界历史上最残酷的十大战役之一。美国战史评价这场战役是"最艰苦的战役""被遗忘的战争",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89元该著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中国外交展开论述,系统阐述了一战爆发后中国从中立到参战的历史过程,并首次详细论证了中国走向一战的一些关键节点。一战爆发后,北京政府虽抱定中立的态度,但在何时宣布中立问题上,有其自身的考虑。在未能达到最佳外交局势的情形下,北京政府于1914年8月6日宣布中立。某种程度上,中国的中立主要是为了防日。在"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中,日  相似文献   

6.
2010年,有历史学家说,“一战是在今年10月3日结束的”。这一天,德国默默地偿还了一战赔款,标志着德国的世纪罪责画上了句号。德国《图片报》称:“这对德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至少从财政上来说是这样。”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7.
正一范文澜先生在其《中国通史简编》一书中,将公元前506年爆发的吴、楚柏举之战,称为"东周第一战"。所谓"第一战",这大概有三层意思:一是作战样式有革命性的变化。吴军长途奔袭、连续作战等战法,与之前大部分春秋时期战争"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的打法,迥然不同。二是柏举之战是新兴国家挑战  相似文献   

8.
1914年年底问世的《欧洲战役史论》,是梁启超撰写的中国最早的“一战”史研究专著,该书致力于探讨“一战”爆发的原因等问题,不仅文辞畅达,引人入胜,而且蕴含了其经世意识与史学观念的变革,集中反映了梁启超自觉开拓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风范。从梁氏自己撰述、主持《大中华杂志》、主编丛书的设想和各种评论等综合角度来看,他在兴起阶段的中国“一战”史研究中实具有一种全方位的先导性,充当了引导者和指导者的重要角色。对他之后中国“一战”史研究加以细致清理,便能证实这一点。梁启超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考察和思索,不仅有助于理解他由热衷政治到专事学术的人生转变,而且可以见证其史学及文化思想从崇尚“进化论”、追求“现代性”到对其予以深度反思的心路历程,具有某种转折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侯中军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41万字,89元本书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中国外交展开论述,系统阐述了一战爆发后中国从中立到参战的历史过程,并首次详细论证了中国走向一战的一些关键节点。一战爆发后,北京政府虽抱定了中立的态度,但在何时宣布中立问题上,有其自身的考虑。本书对中国中立的讨论,客观呈现了战争爆发之初中国的外交应对。中国宣布  相似文献   

10.
张杰 《文史春秋》2011,(7):45-51
广西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由第四野战军之第十二、十三兵团、第十五兵团之第四十三军和第二野战军之第四兵团,在广西境内和广东省西南边境地区进行的战略性追击战役。这次战役,我军采取战略大迂回、大包围的战法,  相似文献   

11.
淞沪战役的战略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淞沪战役的战略问题黄道炫1937年8月13日开始的淞沪战役,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以上海为中心进行的一场总兵力达百万人的大会战。这一战役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帷幕,对抗战的进行发展有着相当重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史学界对这一战役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些不...  相似文献   

12.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于11月21日在环县山城堡歼灭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主力一个师,这一仗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山城堡战役。此役是长征的最后一战,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它对国内和平和抗日战争的实现,起了重要的促成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台儿庄战役及其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韩信夫台儿庄战役是我国抗日战争初期取得辉煌胜利的一次著名的战役。这次战役既是徐州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次单独的战役。本文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叙述战争经过,后一部分是对这一战役的评价。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棉纺织业得以迅速发展。本文试图从一战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发展现状、得以发展的原因及影响入手,对近年来中国大陆、港台及海外地区对一战与中国棉纺织业发展关系的研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综述,在肯定成就的同时,并尝试找出当前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地道战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战争形式,从冷兵器时代一直延续到现代战争。1917年发生在法国阿拉斯的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地道作战,对阵双方是协约国英法联军与德国军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北部市镇阿拉斯接近战线,附近战役连绵,因此成为同盟国与协约国军队争夺的焦点——一旦夺占阿拉斯就等于洞开了巴黎的门户,整个法国便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16.
一八九五年三月四日至九日的辽河下游战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由于清政府在这次战役后完全丧失了抗战的信心,决定向日本屈膝投降,因此,这次战役也是决定甲午中日战争胜负的最后一战。这次战役共历时六天,战斗先后在牛庄  相似文献   

17.
5月     
<正>16 1947年5月盂良崮战役结束。该役是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经过3天鏖战,以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战役胜利,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全军覆灭,师长张灵甫阵亡告终。这一战役,开创了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详见本期封面故事)  相似文献   

18.
战争是人世间最残酷的游戏,第二次世界大战(下文简称"二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传统观点认为,二战由德国首先挑起。德国为什么要挑起二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下文简称"一战")就是德国挑起,但它没有获胜,过了20年,它又发动二战,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南京保卫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本文针对史学界对于这一战役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提出自己新的见解:第一,南京守军并非“一触即溃”“不战而逃”,而是进行了英勇悲壮的战斗,应当理直气壮地为南京保卫战正名,把曾经被曲解的历史纠正过来;第二,战役虽败,但中国军人勇敢顽强、坚忍不拔、不怕牺牲、团结战斗的抗战精神,仍在...  相似文献   

20.
布儒 《文史博览》2014,(11):24-25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3月14日,中国政府宣布断绝与德国的外交关系,随即取消了德国根据不平等条约所获取的部分特权。8月14日,中国参加协约国对德、奥宣战。鲜为人知的是,从中国宣战到正式参加一战,孙中山起初是反对中国参加一战的,但后来又支持对德奥宣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