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人的一生为“口蜜腹剑”四字定论,而这四字又作为成语流传下来,无疑还要永远地流传下去,李林甫之遗臭万年,也真臭得极有水平了。  相似文献   

2.
根据出土文献材料,<离骚>中的"謇謇"当读作"讦讦",意思是"直言不讳";"复"字为衍文;"泽"为"臭"字之误;"脩"为"循"之误  相似文献   

3.
南湖 《风景名胜》2008,(8):86-87
嘉兴,旧称"秀州"。一个"秀"字既概括出了嘉兴这一城市的文化内涵及人文地理特征,同时,也点出了嘉兴老弄堂的特色。虽然,嘉兴的老弄堂既没有上海石库门那样海派,也没有苏、杭老弄堂的那份大气,但其之"秀",却是沪、杭、苏老弄堂所无法比肩的。嘉兴老弄堂之"秀",可用"外秀惠中"四个字来概括。所谓外秀,就是嘉兴的老弄堂一般都比较幽深秀长,远远望去,就好像是一位身材修长的江南女子,窈窕中含着几份羞意。而"惠中",当然是指老弄堂中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文化底蕴了。沈钧儒、茅盾、徐志摩、王国维、丰子恺、张乐平、陈省身、金庸等……单看一个个从嘉兴老弄堂走出来的历史文化名人,就知道嘉兴老弄堂"惠中"的意义了。  相似文献   

4.
正韭菜祭祖,在古代是必不可少的,目的也是让过世的列祖列宗早点尝尝鲜。《清史稿·礼志》中,依然把鲤鱼、韭菜、鸭蛋作为正月的荐新物品。当然,这除了韭菜的新鲜、味美之外,与韭菜的"剪而复生"也有很大关系,意思是祈求祖先护佑自己的子孙永远昌盛。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韭菜是不作为素菜上厨房的。明人李时珍就曾说过:"五荤即五辛,谓其辛臭昏神伐性也。炼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  相似文献   

5.
高铁玲 《神州》2014,(3):65-65
<正>美术之美,是绘画艺术的最高标准,也是唯一标准。再好的绘画作品如果不能给人以美感也便会不屑一顾。然而,美的内涵却容不得理解得那么浅显,视觉上的花花绿绿反而不是真正的美。美的容貌不一定赋有美的灵魂,粗糙的贝壳却可能孕育着珍珠,美是发自内部的生命之光。对于一个绘画者,别人评价"画技"如何,也许只指绘画技巧。如果别人评价"水平"如何,这"水平"二字就不止是技巧,更多的包括绘画者的作品面世之后所引起的效应。当然,作品的面世效应还是起源于技巧,没有绘画技巧就谈不上绘画,也就无从谈起绘画  相似文献   

6.
正在此之前,我不知道木垒。只听说过菜籽沟——新疆的一个山村,刘亮程在此落草为农。那天飞了半日到达乌鲁木齐,问道:"菜籽沟在哪里?"答曰:"在木垒。"再问:"木垒有多远?"人家说不远。结果,昨天去这个不远的地方开车却跑了300公里路程。在菜籽沟,亮程办了一个木垒书院。我算是识得几个字的人,昨天一下车,就看见"木垒书院"四个字刻在门口的石头上。于是,我闲站在门口端详这几个字,看着看着,就觉得其中的"垒"字很有意思,这里将其书写成繁体字的形式。祖先造字原本是有道理的,比如这个"垒"字,在繁体字结构中,应该是上面三个"田"  相似文献   

7.
<正>云龙湖是历史深处的一面明镜。镜面之上,是云龙山;倒映在镜子深处的,则是汉朝的月光。到徐州,必去云龙湖。观云龙湖,则必先登云龙山。登上云龙山,打开历史册页,你会看到云龙湖遮蔽的壮阔波澜。云龙山其实是后来的名字,本来名字叫石佛山。当我在一本史书上查证到这个信息,这个名字一下子就击中了我。山川河流,一旦嵌进"佛"字,这个山水就多了一层神性的天光。人与山水的距离,就拥有了生命之间的隐秘通道。当然,这个"佛"字也不是凭空来的,因为山上确实  相似文献   

8.
左抓右躲     
正今天一上课,老师就说:"全体起立!"这是怎么了,我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所有人把左手抬起,掌心向下,平摊。再把右手抬起,握拳,拿出食指,顶住旁边同学的手掌。"这又是干什么,奇怪,李老师怎么了?"现在如果我说的话里出现了‘花’字,你们既要逃出右边同学的‘魔掌’,也要抓住左边同学的手指。"哦,原来是游戏呀,我恍然大悟。游戏开始了,李老师要不就是冷不防冒出一个"花"字,要不就用"那个东西"来代替"花",让人防不胜防。我连续好几次都  相似文献   

9.
李宗仁测字     
北伐前夕,李宗仁路经上海,一天饭后,他和夫人郭德洁到街头散步,在路旁见到有个挂牌叫做“小神仙”的测字先生。他们走过去信手捏起了一个“弗”字。那个术士问他要问什么事情。他说是经商的,问问生意的前途怎样。那个术士把“弗”字端详了一下就对他说,你这次的生意有两条路。一路是顺利的,另一路会出问题,并指着那个“弗”字对他说,这一只弓上的两枝箭,一直一歪,就很明显地说明这个道理。后来北伐军在京汉路上是顺利进展的,而在津浦路上在济南却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阻挠。他感到果然中了测字的说法,即奇怪又有趣,当然,这是不足为信的。李宗…  相似文献   

10.
瓦屑坝之谜     
赵焰 《江淮文史》2011,(4):139-150
一"瓦屑坝"这3个字,对于众多安庆人,乃至很多"江北人"来说,就像是自己身世的一个重要密码。对,是密码。一个迁徙史上的重要密码。这3个字所蕴藏的信息,以及由此生发的疑问和追溯,云腾雾绕一样笼罩在江淮之间的很多地方。忙乱和奔波的间歇,一旦提及这个词,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静默下来,时间的河流便会隐约呈现在眼前。那3个字,如河流的航标一样,闪着迷蒙的光亮,微弱,清晰,固执。  相似文献   

11.
动词丽江     
<正>一句"你丽江了吗",让"丽江"从名词变成了动词。其实,丽江古城的形象也在随着岁月而变。让我们看看它怎样变化、变成什么。河山为屏:没有城墙的古城丽江古城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城墙。为什么没有城墙?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人想砍掉院子里的一棵大树,邻居问他:"这棵树长得好好的,你为什么要砍掉它?"他说:"我这庭院四四方方,有了这棵树就成了个‘困’字,很不吉利。"邻居笑道:"依你的说法,院子里有人就成了个‘囚’字,岂非更不吉利?"  相似文献   

12.
刘寻 《文史精华》2013,(4):62-62
这两个字是"犭日犭本"。这两个字念"日本"。对,就是日本国的"日本"。笔者上中学时的许红锴老师,年轻时投身抗日,曾任冀中根据地河间七区区长。许老师文化根底很深,写一笔好字,刷写标语成了经常性的工作,村头街尾留下他许多字迹。当时最常写的一条标语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其中"日本"两个字,就写成"犭日犭本"。这是笔者在上世纪80年代与许老师一同搜集整理近现代史料时,听他讲的一段故事。  相似文献   

13.
城市的性格     
《华夏地理》2014,(1):4-4
不知从何时起。帝都和魔都两个词在网络语言中频繁出现。魔都是说上海,经济发达,时尚而有魔力。帝都当然是北京了,数朝古都,又是当今中国的政治文化的中心。只用四个字就能把两个城市描述得如此淋漓尽致,在慨叹汉语言博大精深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之所以生动,恰是因为这四个字道出了两个城市的“性格”。  相似文献   

14.
在流传下来的众多清代绘画中,有一部分作品上,作画者的姓名前署有一个"臣"字,这就是我们习惯上称之为"臣字款"的绘画。这部分作品数量不少,但传布并不很广。下面就笔者了解的情况,对"臣字款"画作一些考察。画家在名款前署"臣"字,并不始于清朝,就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为宋代,如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卷款为"臣李公麟奉(束力)摹韦偃牧放图",梁师闵《芦汀密雪图》卷款为"芦汀密雪。臣梁师闵画。"南宋供奉画院的马远、马麟、夏圭等人的作品上也有署"臣"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同胞朋友,来自中国较早开埠的城市,货真价实的"洋务派",早在国内时就习惯于喷香水、喝红酒、抽万宝路、下西餐馆的"地中海式生活"。到了法国后对大学食堂的饭菜赞不绝口,"这法国菜做的,正宗!"当然,  相似文献   

16.
在1998年公布的郭店简《成之闻之》简30有一个字,旧皆不得其解,经过与新公布的清华简《保训》简1的一个字相对比,郭店简的那个字可隶定为"",读为"贵",是"贵重"之意。这是利用清华简考释旧未能释出的古文字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7.
<正>《飞舞的龙达》是中国当代著名风光人文摄影家王达军拍摄的作品,其作品第一印象是"乱",在摄影作品评价中"乱"可不是赞美之词,然而这幅摄影作品,好就好在这个"乱"字上了,"乱"飞的龙达,乱窜的火焰,乱挥手的人群,构成一个纷乱的画面,细细品来,这绝不是杂乱无章,恰恰是这三个乱的因素,在诉说着一个祭祀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一位平常民家女子,毫不张扬地就达到了古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理想境界,非奇杰为何!这本家印图册有一个副标题:"韩母叶太夫人逝世周年纪念"。标题四字是台湾马英九先生的亲书挽幛。韩府与舍下是"通家之好"。先父与韩公云波,先母与叶文夫人交情至笃,我称呼他们  相似文献   

19.
正在花花草草间找到正能量人物简介刘华杰,1966年生,东北人,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近年来倡导恢复博物学教育,出版了《看得见的风景》《天涯芳草》《檀岛花事》等一系列博物学著作。采访刘华杰,就像一次短暂的秋游。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朱门灰墙,明媚的秋阳让茵茵绿草发酵得更加松软。他带着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穿梭其间,"这叫青檀,属于榆树科,树形好,能长成大树。"他把棒球帽随手扔在树旁的一块大石头上,"它的纤维均匀,最适合做宣纸。"石头缝里,还有他种的野韭菜。他边走边说:"这是白蜡和花楸。不是有《山楂树》这个歌  相似文献   

20.
韩艳  陈力华 《神州》2012,(1):78-81
在过去,如果说艺术家们最怕一个字,那就非"钱"莫属了。在他们心中,艺术应该是神圣的、高雅的、纯洁的,好像一提到"钱"字,自己的艺术品就会沾染铜臭而落入俗界。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的不断介入使艺术品的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而这也日益消融了艺术家们心中商业与艺术之间的"雪域冰墙"。艺术家们也开始接受市场对艺术的优化整合。艺术与商业也不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