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汉武帝推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一意识形态的政策,但"告缗令"的颁布表明汉武帝不是缺乏对儒家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的全面了解,就是根本置之不理。二比较一下"通缉令"和"告缗令"之异同,我们也许会得到一些启示。第一,"通缉令"和"告缗令"都是国家发布的,代表国家意志,具有法律效应。但是,两者存在原则区别。重大在逃罪犯一旦被捕,"通缉令"就自动撤销,一切都归于风平浪静。"告  相似文献   

2.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节日。关于元宵节的起源,目前有诸多说法。其中,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祀太一神"的说法最具影响力,也即"太一神起源说"。"太一神起源说"出现在唐代,但这一说法并不成立。因为从节日节期与活动内容来看,"汉武帝祀太一神"与元宵节相去甚远。而且,汉武帝时期建立的太一神祭祀活动至西汉末年就已经消亡,只有祭祀制度得以延续。唐代出现的"太一神起源说"是明显的附会,这与唐代统治者的崇道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3.
汉武帝茂陵东北部的"次冢"因其位置在大陵园之内,按规定,只有级别较高的皇帝嫔妃才能够入葬此处,故其绝非世传的董仲舒之墓。汉武帝因厚葬早逝的宠妃李夫人,有可能让其使用了原为皇后修建的陵墓,因此,"次冢"或为重新规划修建的皇后陵,其旁侧的墓葬也许是地位较高的嫔妃之墓。  相似文献   

4.
"尧母门"发生于汉武帝晚期,对西汉中后期政治格局以及政治史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尧母门"与"巫蛊之祸"密切关联,使西汉中后期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西汉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并使中央集权的"嫡长子继承制"被打破,国本动摇,开启了西汉中后期外戚专权的政治格局。汉昭帝时,公羊家眭弘提出"汉家尧后"思想,这无疑受到了汉武帝"尧母门"的影响。武帝视昭帝为尧,"汉家尧后"思想正源于此。"汉家尧后"思想的提出,实际上是要用尧的火德代替汉武帝的土德,它使西汉中后期的政治史观产生了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5.
肖育文 《旅游》2012,(10):22-27
相传,皮影戏始于汉代。汉武帝刘彻感伤爱妃李夫人之死。有道士假托法术召魂,以悦皇上。入夜,置烛火于帐后,投射李夫人生前之影像。汉武帝隔帐观之,传神之至,一时真假难辨,叹曰:"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相传,皮影戏盛于宋代。有史料记载了这样的盛况,"每有放影,儿童喧呼,终夕不绝。"相传,公元1781年,德国大诗人歌德在他的生日宴会上演出过源自中国的皮影戏。  相似文献   

6.
河西走廊     
<正>河西走廊是夹峙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的一块狭长平坦地带,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全长1100公里,最窄处数十公里,因地处黄河以西,史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不但是一条地理上的走廊,更是一座纵贯历史的长廊,自西汉开通丝绸之路至今,河西走廊已走过了2000年的历史。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两关是嘉  相似文献   

7.
汉武帝统治的后期,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制定了"沉命法",规定各地主管官吏必须及时发现并消灭农民起义军,否则就要受牵连至死。"沉命法"其实是一种连坐制,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商鞅变法的什伍连坐制。与以往的连坐制相比,"沉命法"的惩罚变得更加严厉。  相似文献   

8.
在西汉武帝"征伐四夷,开置边郡"的背景下,司马迁于《史记》提出大一统国家"四海内"北胡南汉的民族格局。由西汉《史记》至东汉《汉书》,北胡南汉之说经历了从司马迁到刘向、朱赣、班固的百余年演变历程。其演变的核心内容,一方面是"盐铁论"以来"三方"(西南夷、两越、朝鲜)的提出,"三方"与匈奴的分离导致"四夷"的分化;另一方面则是,"三方"渐进嵌入"中国"的范畴,至《汉书·地理志》北胡南汉格局得以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9.
"河陇"是河西、陇右的简称,它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地理概念。"河陇"在中国古代主要指陇山以西、西域以东的广大地区。迨及唐代,"河陇"还涵盖了广大的西域地区。自汉武帝开拓河西以来,这一地区在全国的地位就变得非常重要。"河陇"地理概念形成于汉代,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渐入人心,到了唐代这一概念得到了深化。  相似文献   

10.
泉坛诗吟     
五铢起自汉武终至唐,"长寿"老人历沧桑。多少帝王兴衰事,小小五铢知其详。五铢钱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始铸, 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止,共历739年,乃 "长寿"钱。其品类繁多,其中一些特殊品种,至今仍为钱币学家和广大爱好者所热衷。  相似文献   

11.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置张掖、敦煌郡之后,"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除军屯之外,汉政府还移民边塞,实行民屯。西北边郡"地广民稀",在此之前基本上属于尚未开发的地区,经济非常落后。大批吏卒和移民的到来,无论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供应都极其困难。始开屯田时,"中国缮道馈粮,远者三千,近者千余里,皆仰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皇帝都留有规模不一的陵墓,著名的有秦始皇陵、茂陵、乾陵、明十三陵、昭陵、清东陵等,而唯独元朝的皇帝没有给后世留下一座陵墓,"元朝皇陵无觅处"成为一则千古之谜。古代的皇帝对陵墓是相当看重的,"事死如生"的丧葬理念,使得很多封建帝王自登基那天开始,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为自己修陵墓,如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修陵历时53年,《晋书》中  相似文献   

13.
巫蛊之祸为汉武帝一朝的政治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它造成了汉武帝一朝几代外戚的兴衰,引起了政治动荡,沉重打击了在汉武帝一朝对匈作战中形成的军功贵族集团,在客观上推动了汉武帝一朝的酷吏政治和特务统治,促使汉武帝晚年国内政策转变,并引发皇位继承方面的问题。巫蛊作为一种重要工具,在皇权与外戚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它揭示了皇权与外戚在西汉帝国的政坛上既相互利用,又相互斗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西域江南     
<正>丝绸之路北线在天山经过一个美丽的地方——伊犁。伊犁地区三面环山,新疆最大的河流伊犁河从中穿过,青山绿水,森林茂密,素有"北国江南"之称。这片绿洲的形成是因为伊犁是新疆降雨量最大的地区,水让这里的群山森林密布,绿草如茵。伊犁在历史上为乌孙国管辖,臣服于汉武帝后,汉武帝开始在伊犁河谷屯田,是在新疆历史上屯垦最早的地方。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  相似文献   

15.
王纲怀 《收藏家》2014,(12):69-72
<正>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甲子,汉武帝刘彻登基,开启了华夏民族的第一个盛世。在此前后的西汉统治思想与执政理念有着重大的变化、发展。西汉统治者为了帝国的利益,从信"黄老"到尊"儒学",这种变化自汉景帝时期就已逐渐酝酿,而在汉武帝即位以后最终完成。《汉书·武帝纪》载: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汉武帝"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  相似文献   

16.
穿上横画是汉武帝新钱制的标志陈尊祥我在《汉武帝上林三官五铢铜钱范的考证》①一文中论证“穿上加一横画是汉武帝的钱制”,陈声、侯炯先生在《中国钱币》1986年第2期《上画五铢钱上限年代的商讨》中提出穿上横画五铢在郡国铸币时期就有。窃以为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7.
正滇黔古道是西南古道的另一分支,由云南通向贵州乃至广西。据《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记载,番阳令唐蒙上书汉武帝:"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牁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汉武帝采纳了这一从侧翼攻击南越的计策,并派唐蒙为中郎将出使夜郎。唐蒙出使不仅成功地在夜郎之地设置了犍为郡,还"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牁江"。牂牁江即红水河上源之一北盘江,江水源于贵州,流入广西,唐蒙自僰道将道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者大多侧重分析汉武帝迷信神仙的原因和弊端,却很少有人关注他追求长生的复杂心态及其变化.在任用方士希求长生的过程中,汉武帝尝尽希望和失望交替的痛苦;在亲临海上求仙或派人到海上寻仙的过程中,汉武帝深谙寻觅失败的滋味;在追求长生的道路上,汉武帝鲜明地体现出屡求屡败,败而不馁的执著;汉武帝晚年终于认识到神仙的虚妄,不再祈求长生,伴随醒悟而来的是些许失落和无奈.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文物报>1994年9月18日报道,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发现了长达数百字的汉武帝时期的石刻铭文,根据是碑文中有"汉武帝诏书"字样.众所周知,西汉碑铭保存至今者,寥寥无几,只有霍去病墓刻石、群臣上寿石等屈指可数的几件.如果阿拉善发现的确为西汉碑铭,可谓意义重大.为此笔者于1998年8月间专程赴阿拉善地区对该碑铭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正众所周知,"半两"钱是我国战国中期至西汉早期的青铜铸币,最初为战国时期秦国的货币。始铸于秦惠文王二年(前336),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中国后成为全国通行的法定货币。汉承秦制,仍用"半两"钱,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改铸"五铢"前止。先后历经战国、秦、汉三个历史时期,计二百一十八年,是我国最早在全国通行的统一的青铜铸币。关于"半两"钱的最初铸行时间,钱币界多有分歧。或为战国时铸,或为秦统一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