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塘边长满了翠绿的杨柳,水沟旁长出了美丽的水仙;高低不平的土地望不到边,民间百姓都有了居住的地方。产竺、声二入声二、护二、口‘,勺‘二、‘二、声二气产二盔护‘二产‘卜沪二J、‘二、产二〕沪=两了‘叭沪一产~山、产‘曰、产~幽甲‘‘,甲‘-汽尸‘~山、2.,咳—龙家!请你竖起耳朵,民间百姓派我来,派我来向你警告,警告你不要再叹人①,警告你再不能把人伤。七星在开天的时侯,三星在劈地的时侯,你龙家并没有去帮忙,你龙家更没有去出力。可怜你龙家没有土地,可怜你龙家没有居住的地方,分给你在水塘里住,让你管理好江河、雨水,管好杨柳、…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探讨清代陕西县治城市水灾发生的特征、机理及其与地区性水灾的关系,我们发现,城市水灾与地区性水灾关联度不高,江河暴涨暴落是城市水灾的主要致灾因子。水灾高发城市大多与城市所处的微地形地貌环境有关,62%的城市水灾发生在仅占总数17%的县城,突发性、局部性是清代陕西县治城市水灾的显著特征。人类因素在城市水灾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和严重性,区域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以及应对水灾的方略与措施,决定了城市水灾发生的频次与程度。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类因素在城市水灾中的作用与影响,是我们从根本上认识城市水灾发生机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痛苦的日子里,想起狂恋过的人,几年悲惨景象,磨灭我诚挚的爱情。我热爱过的人啊,你活65岁正好。多余的岁月里,你失去了灵感,没有以往的谦逊,不听清醒的警告,却信谷产八万斤  相似文献   

4.
近代广西的水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桂林 《广西地方志》2006,(3):37-39,47
由于一些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代广西的水灾日趋严重。水灾发生的频次较前代明显增多,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水灾主要集中梧州、南宁、浔州及郁林州等府县。同时,水灾还呈现出连续性、灾区广、灾情重、多灾并发等特点,给近代广西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5.
<正>据《建瓯县志》(1994年版)的不完全统计,晋代至民国,建瓯有记载的重大水灾有44次,多发生在每年五六月中旬;1949年至1988年间有水灾的年份占28年,尤以1952年和1982年较为严重(历年水灾概况附后)。建瓯为何与水灾结缘?建瓯的繁茂森林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6.
清乾隆朝60年间,各省区上报的水灾达514次,占自然灾害之首。一年发生水灾10次以下的有26个年头,10次以上的有34个年头。“黄河于丰县石林、黄村漫溢,淹浸滕县等六县卫;苏、皖、赣、湘、鄂、豫、鲁均遭水灾,损失之大,范围之广,为多年所罕见。”这是有关史料对乾隆七年(1742)发生水灾的一段文字记载。《清宫扬州御档》一书,收录乾隆七年的奏折百余件,其中有近50件,内容涉及水灾及赈济,这使我们今天可以通过档案史料及相关典籍记载,较为全面地了解乾隆七年,江淮一带发生的罕见水灾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7.
灵堂痛哭 1998年冬,著名作家茹志鹃与世长辞。在遗体告别那天,一位年迈七旬的男子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他凝视着志鹃姐的遗容,竟当着一屋子人的面扑在玻璃棺椁上失声痛哭。此时,他耳边又响起志鹃姐的警告:“小邓,你记住,你要是再当众哭鼻子,我永远再不理你,我是说话算话的!”  相似文献   

8.
一双"高档鞋子",一个背人举动,一次快速免职,一个有些冤的干部。这几天,余姚"背官风波"正在引发一场快传播时代的思考。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0月14日,因台风侵袭受灾严重的浙江余姚正处于救灾关键期,网友微博爆料,"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下乡视察水灾,因穿高档鞋子,由年近六旬的村支书将其背进灾民家里。"微博配有背人照片,迅速形成热点。就连央视名嘴都怒骂:"这哪是鞋子进水,而是脑子进水。"三七市镇反应迅速,对被背的镇办主任给予免职和党内警告处分。  相似文献   

9.
微博历史     
正哲学大师冯友兰(1895-1990),小时在武昌,一次家中的厨师带他们出去玩,被一个洋人养的狗咬伤了。厨师带着冯去找洋人,洋人拿出几毛钱,他们拒绝接受。冯友兰说:"我们并不是为了这几毛钱,只是警告你,你的狗不能乱咬人。"回家后,冯友兰告诉父亲此事,父亲听罢对冯大加赞赏。  相似文献   

10.
唐代长安、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气候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气候角度探讨唐代以长安为都城、以洛阳为陪都的缘由。唐代由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增大,水灾增多。洛阳因为经度地带性作用、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及洛阳河流的特殊情况。使得水灾情况比长安更严重:一是降水量大、水灾次数多,二是水势大、灾情重。尽管唐政府注意治水修堤坝,但中桥被冲毁、雨水断路乃至宫城被淹之事仍屡屡发生。长安虽然旱灾较洛阳严重,但水灾对都城的危害更直接、更严重,灭顶之灾的威胁使洛阳不宜作都城,所以建都长安。  相似文献   

11.
1931年皖北赈务舞弊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31年的大水灾,在民国灾荒史上堪属空前绝后,计全国被灾区域遍及16个省区,灾民约7000万人之多.为救济这次水灾,国民政府特设救济水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府救灾会),并与美国洽商,借得美麦45万吨,用作救济全国灾民的主要物资.  相似文献   

12.
1975年8月上旬,河南、安徽的淮河流域发生了一场大水灾。这是解放以来,迄今为止,受灾面积大、死亡人口最多的一次大水灾。水灾发生后,新华社准备当即发消息,并进行连续公开报道,但是,经请示,当时中央领导决定不准公开报道。以后也一直没有公开报道过。如今,这场大水灾已经过去整整27年了,在中国报刊和新闻史上,一直是个“空白”。我是自始至终深入水灾现场采访调查的新华社记者,有责任在中国新闻报道史上补上这一页,使后人能够对此有所了解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1931年淮河流域水灾及其影响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业新 《安徽史学》2007,4(2):117-128
1931年水灾是淮河流域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此次水灾之兴,与连续的大强度、大范围的降水和残破的水利设施有关.水灾发生时,水利工程被毁,大片的土地被淹,房屋倒塌,人口死亡甚巨;水灾发生后,由于皖北地区自宋元以来形成的脆弱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国民政府的救济不力,灾区出现了土地荒芜、粮食短缺、物价飞涨、灾民无以聊生而四处流徙、疾疠和匪患猖獗等严重社会后果,极大地掣肘了皖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31年江淮大水灾及其后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31年江淮大水灾是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对30年代的经济也有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对这次水灾及其后果作一点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1930年7月,辽宁西部地区各县遭受了数十年来罕见的水灾,受灾各县灾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惨苦之状触目惊心。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关心民瘼,多次发电询问灾情,亲自主持救灾工作,辽西水灾很快得到了控制。1931年8月,南方沿江一带又一次发生水灾,长江、淮河、汉水、运河同时泛滥,至8月下旬,灾区已扩至17省,受灾人口增至1亿人。时任陆海空军副司令的张学良再次通电北方各省市筹款赈灾,并于副司令行营设立了各省水灾筹赈会。此组史料反映了张学良1930年7月~1931年8月主持救灾工作的经过情形,可供张学良研究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慰问演出     
慰问演出在我艺术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和深刻的人生感悟.究竟我慰问了多少地方,很难记全.印象深的一是慰问抗洪和水利工地的民工;二是慰问子弟兵.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建水库筑大堤,几乎年年未断.这对于常年闹水灾,饱受水灾之苦的湖北人民不啻是最大的福音和最大的善举.解放前虽然我多半呆在大城市,没有亲眼目睹农民遭受水灾的惨景.但在我13岁时,1931年却亲身经历了汉口被洪水吞噬的景况,深知水灾无情,灾民的凄苦.记得水灾过后,哀鸿遍野,饿(饣孚)满街,连汉口的汉剧艺人也无法谋生,流落他乡.所以水灾从我幼小时就领受到它那恶魔的残酷,对政府兴修水利这一善举由衷的高兴和崇敬.  相似文献   

17.
1939年华北大水灾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1939年华北大水灾的受灾范围、受灾状况及程度、灾后赈济、日本侵略者在水灾过程中的破坏性、抗日根据地的抗灾自救等社会问题进行了全面而又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揭示了自然灾害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所造成的深刻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激烈的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对犯规的球员,往往拿出黄牌以示警告;其他一些体育比赛也是使用"黄牌警告"。而且连公路上表示急弯、陡坡的交通标志牌也是黄色的。为什么用黄色来警告?是黄色有什么特殊的警告“魅力”吗?  相似文献   

19.
张晓丽 《安徽史学》2010,(2):115-120
20世纪50年代安徽淮河地区遭遇严重水灾,各级各地政府紧急组织救灾活动,并对灾后的农村进行医疗救助。本文以安徽省卫生厅档案资料为依据,梳理、阐述1954年安徽淮河水灾后各级各地政府的医疗救灾措施,揭示医疗救灾活动在社会救灾中的作用,探究其取得成效的原因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伯尔是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一边劝公众不要慌张,一边警告自己人问题严重,连保守派评论员都骂他“叛国”如果正在看戏的你知道剧院开始失火,会高喊“救火”,还是会独自悄悄溜出剧院,顺手把戏票卖给门外的戏迷?如今在一些美国人眼里,共和党参议员、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理查德·伯尔是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