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洋 《神州》2012,(29):207-207
市场经济的不断纵深发展使得舞蹈艺术也经受着特色传承与创新之困,而这种困境的最主要根源在于舞蹈艺术教育方面的不足,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强化。本文基于对市场经济背景下舞蹈艺术的特色传承及创新存在的问题的探讨。给出了一系列舞蹈艺术的特色传承及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桂娟 《神州》2014,(9):89-89
民族舞蹈教学是保护和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在教学中除了针对技术层面的动作训练外,还要结合特定的文化内容进行讲解。为此本文从文化特色、民俗情景、动作剖析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并在第四部分对教学方法的强化也给与了必要的论述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尤以两汉和隋唐代时期最为突出,是古典舞发展和繁荣的鼎盛时期。其各自的风格特点和审美也不相同,彰显了这一时期舞蹈独特的风格和代表的当代民俗宫廷文化。1999年太原王郭村出土虞弘墓,其汉白玉石椁上雕刻图案内容涉及舞蹈众多方面,是隋唐时期舞蹈风格写实。本文就汉及隋唐古典舞的传承和历史上的发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于洋 《民俗研究》2010,95(3):265-272
本文以《农耕技术民俗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一书为对象,将其置于中国民俗学的学术脉络中进行理解,并发掘其中彰显的学术创新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代民俗学研究可以运用以下想象力来丰富研究视域:发现俗民生活世界的结构与意义;洞悉变迁社会中的民俗传承本质;立足于民俗社会并反观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5.
丁宁  华冰 《神州》2013,(3):197-197
中国民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给现代平面设计不少艺术的启迪,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文章通过探讨民俗艺术形式在平面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分析民俗艺术形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述了如何在平面设计中将民俗艺术元素创造性地运用,并成功地向国际化接轨。  相似文献   

6.
李友谊 《神州》2020,(6):24-24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它常常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代表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美好愿望。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多元文化的融入,大众审美发生了变化,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传承和发展的新际遇。我国作为文化强国,应该创新民族民间舞蹈,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现代际遇,希望民间舞蹈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得到更好地传承。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传统民俗日趋衰微,许多民俗的传承途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迁。伴随城市化、信息化和现代媒体日益深刻地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民俗传承母体渐渐消失。与此同时,多种新的传承媒介替代了传统的传承模式,民俗不再是无意识的传承,而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化生产过程。这导致民俗朝向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方向发展,民俗学研究对象因此也面临转型。  相似文献   

8.
农业民俗是我国历史时期长期积淀的宝贵遗产,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缩影。但在新时期,农业民俗的生存境遇却令人堪忧,很多宝贵的民俗事项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因此,对民俗事项的保护与传承成了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以环县道情皮影为例,就如何保护与传承农业民俗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民俗是一种不断产生、演变、发展的活态文化,它们在传承本民族文化基因的基础上,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外来文化冲击以及自然环境差异等文化生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旧民俗不断消失,新民俗不断产生,这种继承与发展选择机制既保证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传统,又保持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创新活力。探讨民俗文化发展理论与文化生态规律,提出民俗文化发展理论在当下的实践运用,对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耿波 《民俗研究》2014,(3):15-26
民俗传统作为非遗文化的主体内容,自身同样包含通过双层约定而实现价值规束的张力。中国民俗传统实现价值规束的主动因是日常生活化了的神圣传统,而以集镇体系经济流动为基础的城乡廊道则为此神圣传统的持存提供了空间前提,完善的城乡廊道生态系统是民俗传统实现良好传承的前提条件,以此关系为内在契机,近现代以来中国城乡廊道的变迁与民俗传统的嬗变形成了应动关系。从民俗传承"危机"到"杂合"民俗,再到民俗传承"自觉",构成了当代中国城乡廊道变迁引动民俗传统嬗变的完整历程。  相似文献   

11.
陈昆花 《神州》2014,(12):38-38
民族民间舞蹈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是民族智慧的延续。本文在分析民族民间舞蹈特性的基础上,梳理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敦煌舞蹈作为敦煌学的一个分支,一直深受学术界的关注。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敦煌舞蹈的研究可分为对古代敦煌舞蹈资料的研究与敦煌舞蹈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两个方面,成果斐然。在新时代背景下,梳理20世纪以来敦煌舞蹈的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扩大研究视阈、开拓研究思路、推动敦煌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海阳秧歌作为生发于民间信仰活动、存活于农村生活中的民间艺术,承载着多方面的文化信息,是山东传统舞蹈的精髓。通过对海阳秧歌的田野调查,以其民俗艺术特征为切入点,围绕其所存在的民俗文化生态,分别从秧歌生活空间、艺术形态、传承现状等角度,阐发其与所处乡俗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为理解山东民间舞蹈的本质特征、审美与实用功能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桂林与永州自古就形成了地缘相近、风俗相谙、语言相通、民风相亲的文化姻缘,呈现出漓湘文化圈的文化特质。作为记录或反映两地民俗事象、民俗生活、民俗知识、民俗观念的方志典籍、民俗实物,以及今天仍以活态传承的民间艺术等内容丰富多彩的民俗文献,是漓湘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彰显百姓认知认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生态。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的艺术,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生活需要的反映,其认知的基础是观察和体悟,而认知的取向涉及知人、知物、知事、知艺等基本方面。民俗艺术的认知借助符号而展开,包括语言符号系统、声响符号系统、文字符号系统、图像符号系统、造型符号系统和动作符号系统等。民俗艺术的认知具有启迪当代教育、促进传承保护、美化现实生活、推进创新发展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女性民俗对当代江南女性的日常生活及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两者的互动关系可以从女性个体生命民俗、女性生产生活民俗、女性信仰禁忌民俗等三个维度展开。女性个体生命民俗的传承与流变体现出江南地区女性真实的生命意识,女性生产生活民俗是江南女性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呈现,而女性信仰禁忌民俗的传承及消亡则反映出江南女性个体精神建构的曲折性与复杂性。对女性民俗的合理扬弃有利于提升当代女性的内在潜质,发挥女性民俗应有的当代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舟曲藏族民俗舞蹈的种类、风格进行归纳,重点对当地流传的多地舞加以详述。通过对舞蹈的动作风格、动律特点、表演形式,以及服饰特征进行多方位分析,探究舟曲藏族民俗舞蹈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杜鹏跃 《民俗研究》2022,(2):139-147
随着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对健康生活的提倡,民俗体育从国家、社会与学术层面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山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其民俗体育经历了从齐国的"民俗体育"、鲁国的"礼乐体育"向齐鲁民俗体育合流发展的演变过程.当下,齐鲁民俗体育遗产既丰富多彩,也呈现出传承不平衡的特点:黄河、运河沿线武术的传承最为兴盛,而棋类、拔河等体育活动则日益衰落.如何有针对性地对齐鲁民俗体育加以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明清民俗与物流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志忠  柳进 《民俗研究》2007,(2):215-218
我国历史悠久,在人民的传承文化中逐渐形成了最贴切生活的一种文化——民俗,我国古代民俗可谓丰富多彩——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很多民俗一直沿用至今,或与今天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太平鼓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民俗乐器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表达形式。太平鼓舞的出现,进一步推进了太平鼓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使太平鼓具有了强烈的时代性和艺术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