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城     
薄荷 《旅游纵览》2009,(12):74-75
去拍"中国最美的乡村",不一定都要聚焦油菜花开,那只是一种点缀,婺源除了永远的小桥流水人家和四季的白墙黛瓦,石城的山下早晨的"烟锁重楼",同样充满乡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2.
张鹏  谢俊琳 《旅游纵览》2023,(5):132-134
乡村旅游是发展村域经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公共艺术设计是乡村旅游项目吸引客流、实现发展的基础,但一些乡村旅游项目的公共艺术设计存在照搬照抄、景观单调、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发展受阻甚至陷入停滞状态,如何利用公共艺术设计传承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农业文化,架起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大众之间的桥梁,成为设计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乡村旅游的内涵,其次探讨当前乡村旅游项目公共艺术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最后以钦州市大芦村为例,就公共艺术设计在乡村旅游项目中的运用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希望能为乡村旅游项目的公共艺术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鹏  谢俊琳 《旅游纵览》2023,(3):132-134
乡村旅游是发展村域经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公共艺术设计是乡村旅游项目吸引客流、实现发展的基础,但一些乡村旅游项目的公共艺术设计存在照搬照抄、景观单调、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发展受阻甚至陷入停滞状态,如何利用公共艺术设计传承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农业文化,架起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大众之间的桥梁,成为设计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乡村旅游的内涵,其次探讨当前乡村旅游项目公共艺术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最后以钦州市大芦村为例,就公共艺术设计在乡村旅游项目中的运用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希望能为乡村旅游项目的公共艺术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南岭山地作为沟通中国内陆与沿海以及南中国周边地区的重要通道,是多族群分布区。通过以南岭地区蓝山县南部400多个村落为对象,本研究充分挖掘该区域的历史资料和数据,从历史文献分析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和历史人类学的方法,通过GIS的构建,分析明清时期军屯卫所对南岭山地乡村聚落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明清卫所军屯的转型及其带来的土地拓展趋势,一方面造成社会组织的重组,一方面使得人群和聚落关系发生改变,导致瑶人瑶地向更高海拔的山地集中,造成了部分村落间的依附格局。这一进程形塑了南岭山地存留至今的历史事实和族群聚落景观。  相似文献   

5.
现今被称为山地民族的瑶人,明清时期不仅居于山地,而且居于平地。及至光绪年间,广西瑶人才集中分布在各地的偏远山区。从瑶人分布逐渐"山地化"的过程可知,瑶人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山地居民,只是在平地瑶人成为官府的编民后,山地瑶人由于地理阻隔而被"剩下"。因此,瑶人的山地分布不是因为平地瑶人举族迁居山地,而是因为官府的同化措施对平地瑶人与山地瑶人的影响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4月7-8日,2016中国(新县)乡村复兴论坛(下称"乡村复兴论坛")在大别山腹地西河湾西河糨由博物馆举行。"乡村复兴论坛"围绕"永续与共享"主题,针对当前乡村复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邀请了中美法意日泰等国专家学者。来自全国共计600余位乡村建设代表、基层政府部门领导、建筑师、乡村遗产、乡村治理和乡村文创,以及投身乡村建设领域的企业、公益基金会等参加了论坛。"乡村复兴论坛"以目的地为纲,精心选择国内外乡村建设和乡村遗产的典型案例展开探讨,进行了反思与交流,并提出了乡村复兴的专业解读和具有实操性的乡村复兴建议。与此同时,本届论坛还新设展示洽谈环节,促进参会各方有效对接,帮助项目与项目、项目  相似文献   

7.
秦海燕 《沧桑》2013,(3):60-62
民国时期桂东北瑶汉民族相互融合,自然融合的因素较多,瑶族"汉化"与汉族"瑶化"的互化情况较为明显,促进了民族团结与进步。其原因在于相互杂居是瑶汉民族相互融合的社会基础,农耕文化是瑶汉民族相互融合的经济基础,而文化认同是瑶汉民族相互融合强有力的纽带,以及相互通婚为瑶汉民族相互融合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谢冰月 《丝绸之路》2013,(16):27-28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其服饰艺术极具魅力。白裤瑶服饰的主题符号为"瑶王印"和"血手指印",其图案风格独特,色彩对比强烈,给予人们别样的视觉享受。  相似文献   

9.
刘锋华 《旅游纵览》2023,(11):117-119
文旅融合,事实上是要实现文化空间与旅游空间的相互衔接,在挖掘乡村文化与推动乡村旅游实践中,要注重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的展示、体验和情感传递,以此来构筑“以文塑旅”的空间体系。同时,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而旅游是对乡村文化的活化与呈现。在空间重构路径上,要强调在地性、情景性、数字化、产业化开发,通过搭建真实的乡村文旅场景,技术赋能,让游客能够参与乡村文旅项目,体验乡村生活。由此,乡村文旅融合才能为促进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10.
刘锋华 《旅游纵览》2023,(6):117-119
文旅融合,事实上是要实现文化空间与旅游空间的相互衔接,在挖掘乡村文化与推动乡村旅游实践中,要注重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的展示、体验和情感传递,以此来构筑“以文塑旅”的空间体系。同时,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而旅游是对乡村文化的活化与呈现。在空间重构路径上,要强调在地性、情景性、数字化、产业化开发,通过搭建真实的乡村文旅场景,技术赋能,让游客能够参与乡村文旅项目,体验乡村生活。由此,乡村文旅融合才能为促进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11.
无可否认,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本文的研究内容是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分析乡村旅游项目在武汉市的发展现状以及不足之处。乡村旅游的资源是优美的自然风景,淳朴的乡村文化,特色的礼仪风俗。众所周知,乡村旅游是一种没有生态破坏,以村庄和户外为旅游地点的村野旅游形式。它满足了城市人们对返璞归真,重返自然的渴求,旅游者可以在乡村游玩,学习,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体验纯正的乡村生活。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它并不是近年来才兴  相似文献   

12.
平地瑶是目前瑶学界研究中还比较薄弱的领域,成果很少,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最近,我们到平地瑶聚居的桂东北的富川、恭城、钟山、荔浦、平乐、蒙山、灵川和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作社会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与其他瑶族支系相比,平地瑶的经济化发展水平比较高,民族特征已基本消失或正在消失,与周边的汉、壮民族没有大的差别了,不少平地瑶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重新确认或恢复的。平地瑶民族特征的消失,反映了平地瑶与周边汉、壮等民族在长期的经济、化和社会的交往中逐步形成的民族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但是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如交通不便、专业人才缺乏、设施陈旧、游客量受季节影响大等,这些问题极易造成项目烂尾、资源浪费等。因此,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特色生态资源进行发展。本文首先介绍坐落于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汤上村的小汤温泉旅游度假村项目的基本情况和运营现状,其次分析小汤温泉旅游度假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成功经验,最后总结小汤温泉旅游度假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助推小汤温泉旅游度假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晶 《神州》2013,(21):213-213,215
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红瑶作为瑶族的一个重要的支系,因其妇女上身衣着的外衣颜色以红色为主色而得名。刺绣在红瑶的服饰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对红瑶刺绣代表图案“老虎爪”进行探析,使人们了解红瑶传统图案“老虎爪”在红瑶服饰中的内涵及其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5.
"湘桂走廊"地区是平地瑶比较集中的区域,其历史上较便捷的交通和较坚固的经济交往条件为平地瑶的迁徙聚居提供了保障,同时,平地瑶的到来也进一步强化了"湘桂走廊"的民族经济交往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从矿物调查线索、地质考古研究成果以及有关古献记载考证,丁沙地所出“玉角”可能是茅山石(白石、水石),相当于“琨”,而溧阳透闪石玉当为“瑶”。“扬州厥贡惟瑶琨”,其瑶琨即小梅岭所出之“瑶”和茅山所出之“琨”的合称。  相似文献   

17.
康养旅游作为新时代旅游项目推动构建了"健康生活+品质养老"的新型模式,同时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生活和养老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而在乡村产业融合视角下,合理开发康养旅游项目显然能有效帮助当地挖掘乡土旅游资源的发展潜力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因此,本文将着眼于目前国内康养旅游发展情况、基本模式以及乡村开发项目的现状问...  相似文献   

18.
《山茶》2009,(12):40-41
耍歌堂是整个排瑶的秘史。位于粤北山区的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是我国惟一的排瑶聚居地.也是耍歌堂流传的地区。作为追忆祖先、庆祝丰收、酬谢还愿的民间盛会.耍歌堂是排瑶文化交流和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王家耀 《清史研究》2023,(6):133-147
本文尝试结合自明清易代以来广东连阳地区地方社会的历史脉络,重新审视康熙年间连山知县李来章编纂《连阳八排风土记》之过程。李氏编纂此书的目的不仅出于应对地方官员之间在权责上的矛盾,也为了证明“教化”瑶人的意义。尽管官府不断推广教育来开化瑶人,但“八排瑶”这个人群类别在地方社会的不断交往、竞争中保留了下来。该书的编纂不仅影响了官府和士大夫对于八排瑶的历史书写,也影响了后世对于八排瑶作为少数民族的认知和塑造。  相似文献   

20.
徐明  付晓兰  王庭婷  周燕 《旅游纵览》2023,(15):146-148
乡村旅游营销是以乡村旅游项目和旅游产业为主要推广内容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提升乡村旅游营销水平有助于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带动农民发家致富。本文结合当前国内乡村旅游营销困境,提出“拓宽广度+挖掘深度+体现温度”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营销优化策略,旨在改善乡村旅游营销效果,实现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