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参与是现代城市内涵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市治理架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公民参与城市治理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来说还是处于较低层次,参与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罗重谱 《攀登》2010,29(4):63-67
政府失败理论、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协同理论为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多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多元主体结构中,政府是公共危机治理的主导力量,也是核心主体;民间组织是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联系政府与公民的纽带;企业和公民是公共危机治理的基础;媒体是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媒介,也是政府与其他主体合作互助信息平台的主要搭建者。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前线战场与后方民众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在志愿参军之余,后方民众对前线的支持大都汇入到各种慈善活动中。民众的积极参与使慈善活动拥有了国家立场表现出明显的爱国主义情感,对责任的认知促使不同阶层的人在慈善活动中不断交融,打破了原有的阶级固化,并直接增强了慈善与政府公共行为的合作。战时慈善的这些变化有力昭示了英国公民意识的兴起,即对国家的认可以及对作为国家公民责任的认知。这种公民意识,不同于传统的道德责任,不仅使慈善机构成为英国汇聚社会力量、弥补政府功能不足的重要渠道,也为此后慈善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2015,(10)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公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及对环境监测信息的要求都越来越高。现阶段,由于环境污染的不断严重和人们对环境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政府环境监测部门所面临的环境监测任务正日益增加,这无疑给政府环境监测部门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而为了减轻政府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量及更好地完成环境监测任务,我国已经逐步开始推行环境监测向社会化转变,即在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前提下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共同参与环境监测工作。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对环境监测社会化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郭子坤  王俊生 《神州》2013,(32):265-265
在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企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虽然我国在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上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文章通过介绍博弈论并且运用博弈论详细论述政府长期与企业博弈对环境质量带来的影响,深入探讨政府环境监管对企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并提出几点可供借鉴的建议,以加强提高政府对企业的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三元结构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军 《攀登》2009,28(1):54-58
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矛盾的日益凸显和社会期望的提升,使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然而在现实中,它的推行却出现了困境。在社会三元结构视角下,地方政府基于GDP的压力易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达成合谋,而我国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很难形成三方的有效制衡。促进企业自觉履行合理的社会责任,要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管,使地方政府自身运作规范,并充分理解和重视企业在我国社会中的角色和处境,企业应具有企业公民的意识,并大力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只有通过政府、企业、社会三方的互动合作,才能促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7.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进程中,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日臻科学、合理、有效,政府、社会、民众多方良性互动逐步建构明晰,权力与权力的边界日渐厘清、有序的系统动态过程。扩大民众有序参与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统一战线为公民制度化参与提供了组织架构、机制资源。回应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民众政治参与双重需求,新时代统一战线应进一步拓展包容性,深化协商性,强化整合性。  相似文献   

8.
观点:漫话     
《南方人物周刊》2010,(20):18-18
地位高高、贡献小小,常感不安。 ——前政协主席李瑞环在新书《务实求理》中说,从中国最高领导层退下来是种解脱 现在不能完全讲权利,权利只是最基本的,还要讲公民的责任、公民的关怀。一个公民有权利,同时也有责任关怀公共事务。假如公民之间互相帮助、协调、联合,可以对政府产生影响力,而那种等待、拜托政府自我清醒完成自上而下的自我改革,把握会更小一些。  相似文献   

9.
行政决策中的政府责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共行政和私人部门行政的所有词汇中,责任一词是最为重要的。"在我国,政府责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忽视,而政府权力才是关注的焦点。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公民对政府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政府责任问题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10.
马丰华 《区域治理》2022,(11):57-60
我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项目规模巨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生产基础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但由于生产过程中大量有害物质的形成,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的环境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极大地影响着城市的平稳发展.因此,如何在城市的环境安全管理中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维护人人安居乐业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1.
文化日益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的战略郜将越来越维系这个文化轴心。而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公民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公民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公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而要树立新的公民精神则必须在公民心中树立宪法至上原则、权力监控原则、权利保护原则和司法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中国过度关注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导致了如今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国家和政府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保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文章主要根据目前常见的几种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相关的环保策略,希望能为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郝克路 《史学月刊》2001,(4):124-127
以富兰克林在费城社会活动的轨迹为视角,通过对城市精英在推动城市社会公共领域的发展、促进公民公共意识的形成等方面的作用的考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独立前的北美不同于近代早期的欧洲,殖民政府很少承担城市的公共事务;在城市精英的组织和领导下,公民积极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开创了近代城市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后半叶开始,美国在半个世纪内完成了城市化,成为"城市国家"。但美国对此准备不足,原有市政管理体制不能适应这一变化,由职业政客掌握的政党核心小集团却乘机发展为"无形政府",进而导致了严重的市政腐败问题。19世纪末,各城市掀起市政改革运动,在实践中创造了公民参与的新机制,形成了三种有效的市政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地抑制了市政腐败。美国治理市政腐败的经验对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国家反市政腐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京祥  于涛  殷洁 《人文地理》2008,23(3):7-11
面对全球化所营造的激烈竞争环境,199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治理发生了重大转型,普遍从福利型政府向企业型政府转向,大力实施了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在国内、国际环境转变的双重压力下,以土地储备为重点的城市经营和以大事件为载体的城市营销正被中国诸多城市政府所积极采用,因而城市治理表现出显著的企业化倾向。在实施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的过程中,官商利益联盟共同推进了城市的增长,并各自产生了明显的利益寻租行为。文章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透过城市增长机器理论的视角,剖析了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的形成机制和利益格局,并以南京市土地储备和奥体新城建设的案例,揭示了其所导致的经济、社会与空间负效应。文章认为,城市内生竞争力的提高必须摈弃营销型增长策略的功利模式,推进城市政府从单一目标的"增长型政府"向综合目标的"发展型政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李俊良  李锦祥 《区域治理》2022,(12):147-150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经济与环境相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治理环境污染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一步.因环境污染具有跨区域特性,仅依靠单一行政区域的单独治理很难解决污染跨区域问题,所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采取区域联防联治,不仅是构建环境污染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成喆 《沧桑》2010,(12)
民间组织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的一种平衡机制,对于协调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深入和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民间组织的发展越来越迫切。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民间组织的现状以及与政府的关系,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促进民间组织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使之推动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成喆 《沧桑》2010,(6):57-58
民间组织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的一种平衡机制,对于协调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深入和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民间组织的发展越来越迫切。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民间组织的现状以及与政府的关系,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促进民间组织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使之推动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严旭 《攀登》2020,39(2)
本文列举的域外乡村治理典型模式,或是国家自上而下地治理,抑或是乡村自下而上的自我改造;或是内生自发驱动,抑或是外生助力推动。无论哪种模式,其共同之处是多中心治理,多方主体协同共治。政府引导、农村自治主导、社会第三方主体参与,协调共同治理。域外乡村治理模式是在本国实践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积淀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治理理念。通过借鉴域外乡村治理的成功经验,构建我国乡村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罗琛  马发买 《区域治理》2022,(12):131-134
公共政策创新不仅是新时代政府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面临的治理环境越来越复杂,为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效率,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综合的政策创新.基层公务员是公务员队伍中干事创业的第一线,是各项政策的执行者,积极探索基层公务员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