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林荣 《文史精华》2013,(11):56-58
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因其长兄郁华自北平调任江苏省高等法院上海刑庭庭长,在聚丰园设宴,请鲁迅、柳亚子等作陪。这次请客不仅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达夫赏饭”的名局,还成就了鲁迅的一酋传世名诗,更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相似文献   

2.
李艳 《神州》2013,(17):14-14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个和鲁迅齐名的文学大家,郁达夫因其具有的天生悲观精神使得他创造了众多的沉沦者的形象,这些形象大多命运悲惨,他的作品也常常流溢出世纪末的感伤情绪和颓唐气息,因此这些形象被统称为"零余者"。本文就对郁达夫的生平经历和"零余者"的形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个和鲁迅齐名的文学大家,郁达夫因其具有的天生悲观精神使得他创造了众多的沉沦者的形象,这些形象大多命运悲惨,他的作品也常常流溢出世纪末的感伤情绪和颓唐气息,因此这些形象被统称为“零余者”。本文就对郁达夫的生平经历和“零余者”的形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鲁迅与郁达夫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朋友关系,而是近乎亲人。郁达夫说鲁迅是伟大的,在文品和人品上都可算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对他崇敬之至;而鲁迅对郁达夫的小说,也很推崇。鲁迅与郁达夫有很多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是异常敏感的人,这种性格来源于早年的经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家道中落这一条。鲁迅少年丧父,郁达夫从小失怙,家道中落,寡母抚孤,在两人的心灵上都留下深刻的影响。鲁迅说过:"有谁从小康坠入困顿的吗?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  相似文献   

5.
王映霞可谓是郁达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两人之间那段以激情始却以悲剧终的爱情纠结曾轰动一时,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当年郁达夫在沪上友人家中初识杭州美女王映霞时,一瞥惊鸿惊为天人,遂展开了强烈、真挚而  相似文献   

6.
王凯 《文史天地》2009,(6):48-53
王映霞可谓是郁达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两人之间那段以激情始却以悲剧终的情爱纠葛曾轰动一时,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当年郁达夫在沪上友人家中初识杭州美女王映霞时,一瞥惊鸿惊为天人,遂展开了强烈、真挚而又执着的攻势。为赢得王映霞的欢心,郁达夫写了无数的情书和情诗,其中一首被时人传诵一时:“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1928年2月,郁达夫的热情终于打动了王映霞,他们也因此成为了那个时代自由恋爱与自主婚姻的明星式人物,被诗人柳亚子誉为“富春江上神仙侣”。  相似文献   

7.
风雷激荡、个性张扬的现代文坛,曾产生过不少卓有才华的作家、文学家,也留下不少公案,其中有些历史悬案至今真假莫辨。阅读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势必要触及这些人和事,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首先要了解事实的真相。本书十五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材料,其内容涉及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些著名人物,如郁达夫、郭沫若、萧军、易君左、张恨水、黎烈文、林语堂等。如被认为重感情、易冲动,敏感而坦率,富有诗人气质的郁达夫,30年代初由鲁迅介绍参加了左联,并列为发起人之一,后来却与之决裂,书中“始创终弃创造社”一文,详细介绍了其…  相似文献   

8.
李璐言 《丝绸之路》2013,(20):75-76
有着近十年日本留学经历的作家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留日作品中对异国形象的个性化抒写,对于研究近现代留学生对祖国对异域的双重矛盾心理具有重要文化意义。本文从郁达夫自身经历出发,结合社会现实和作品形象,研究一代留学生对祖国、对日本爱与怨的复杂心理。  相似文献   

9.
于继增 《文史博览》2007,(12):22-25
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的萧红,仅活了31岁。在她短短几年的创作生命里,留下了《生死场》、《呼兰河传》等100多万字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她的成长和成名,离不开文坛巨匠鲁迅的扶掖。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值得永久回味。  相似文献   

10.
颜坤琰 《名人传记》2022,(11):49-53
夏衍说聂绀弩是“一位难得的才气纵横的人”,而聂绀弩则说萧红是才女。他们说得都对,无论是聂绀弩还是萧红,都证明了自己的确才华横溢,他们在中国新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他们的经典之作都是中国现代文艺百花园中光彩夺目的存在。他们还是鲁迅先生的得意门生和友人,经鲁迅引见,聂绀弩与萧红结成了兄妹般的情谊。虽然相处时间仅短短四年,但聂绀弩对英年早逝的师妹萧红的怀念却是长久的,四十六年如一日,像江水般滔滔不绝。他们的友情纯洁而真挚,不是兄妹胜似兄妹。  相似文献   

11.
贾颜冰 《神州》2013,(24):13-13
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和看客形象。鲁迅借助悲剧艺术震撼人心的力量。希望能促使人们觉悟,奋起争得做人的资格。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12.
二叶亭四迷作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在日本文学史中曾被埋没多年。同样,在中日两国的鲁研界,谈及对鲁迅产生影响的日本作家,二叶亭也不在其列。但是二叶亭在鲁迅留日期间发表了大量的俄罗斯文学及文论的译文,这成为鲁迅通往俄罗斯文学道路上的一座重要的桥粱。在小说创作上,因为中日两国近代社会变革和小说流变有着惊人的相似,二叶亭作为筚路蓝缕者,替鲁迅完成了过渡期的挣扎和探索,使鲁迅在高于历史的平台上起步,一举奠定了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凡研究鲁迅或熟知现代文学史者,没人不知道台静农。20年代末,台静农曾以《地之子》和《建塔者》两本小说集名世,得到鲁迅先生的很高评价。鲁迅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收入台静农的4篇小说,入选量与他自己相等,是这部大系中入选作品最多的两位作家。台静农祖籍安徽省霍邱县叶集镇,他生于1902年11月23日,1990年11月9日病逝于台北。早在1922年,台静农为追求一种全新的生活,毅然走出故乡,到五四运动发源地北京求学,考取了北京大学旁听生资格。次年,他又考取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的研究生。在…  相似文献   

14.
风雨入梦来     
一座本意想躲避风雨、安放书册的院落『风雨茅庐』,终因生逢乱世,给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同时,又成了我们内心深处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痕. 1933年4月,郁达夫携爱妻王映霞从上海迁往杭州,大约在两年后的1935年7月,郁达夫在场官弄般若堂附近买了地,开始兴建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要建房,郁达夫在《住所的话》里是这样陈述的:“自以为青山到处可埋骨的漂泊惯的流人,一到了中年,也颇以没有一个归宿可虑;近来常常有求田问舍之心,在看书倦了之后,或夜半醒来,第二次再睡不着的枕上.  相似文献   

15.
孙玉祥 《百年潮》2004,(4):77-80
学过现代文学史或学术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鲁迅与顾颉刚是一对冤家,彼此之间一提到对方,就忍不住笔露锋芒,骂他个鲜血淋漓.尤其是鲁迅,甚至不惜在历史小说<理水>中,塑造一个很可笑的"鸟头先生"来影射讥讽顾颉刚.  相似文献   

16.
王道 《名人传记》2022,(10):4-13
在中国近代文坛上,有两家三兄弟是值得关注的。一家是浙江绍兴周氏三兄弟,即鲁迅(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还有一家也在浙江,是富阳三兄弟:郁曼陀、郁养吾、郁达夫。虽然郁氏三兄弟的名气、才气有些差别,所从事的专业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在近代历史上留下的事迹却值得后人一再追索。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三次来安徽执教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他是五四新文学运动著名文学学术团体创造社的主要发起人,曾主持《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和《创造月刊》等工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以其独具个性的文学题材与创作风格风靡一时,并由此成为五四新文学诞生之后毁誉交加、颇有争议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不朽的业绩我称蹇老生前是贵州文坛的“文学领军者”,这是由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人格精神的魅力所决定的。蹇老德高望重,心存厚道,从无嫉妒他人之心,专以扶持、奖掖文学新人为职志,得到贵州作家普遍的拥戴。但蹇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乡土文学作品曾经产生过的影响,今天的人们就不甚了然了。有人甚至说:“蹇先艾么,不就因为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里对他的小说称赞过几句?没什么了不得的呀!”可是,鲁迅在这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所评价者,还只是蹇先艾1926年以前的创作,那时候,他才不过是一位二…  相似文献   

19.
正鲁迅很早就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杨贵妃》。1921年春,鲁迅已将长篇小说《杨贵妃》的提纲拟定,内容也构思好了,是从安禄山与杨玉环在长生殿上一见如故开始,至唐玄宗授意军士杀死贵妃结束。全稿20余万字,分18个章节。当时郁达夫听了概述后,对鲁迅的至友许寿裳说:"周先生大作的故事情节,安排得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20.
论丰子恺的散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散文作家。早在1935年,郁达夫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时,就在序言中指出过:“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郁达夫这里所指的还主要是丰子恺二十年代的作品。其实,丰子恺三十年代以后的创作,更其具有特色。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作家,因种种原故,建国后却较少为研究者所关注,这不能不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虽然丰子恺的散文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