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志梅 《神州》2012,(16):294-294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作文离不开联想。有了联想,就可以把世间万物联系起来,从而使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构思更精巧,语言更生动。就此笔者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建筑匠师们以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即联想,通过人们的联想,而使人体会到事物的美和丑。因此,在建筑中巧妙独特地运用了祈祥和祛邪的表现手法,表达人们追求幸福、驱除邪恶的美好愿望,从而得到一种感情的慰藉。古建筑文化中这种祈祥祛邪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文化水平,乃至时代、风俗、习惯,对事物的认识、联想程度,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本文从我国古代主要建筑在、造景、构划、装饰等内容方面,去分析阐述古代建筑是如何利用“人作”的手法技巧来表现祈祥祛邪这一建筑文化特色的。  相似文献   

3.
《周易》是一本哲学书,它具体阐述了事物的发展,运动的规律。首先,它用两个符号“—”和:“——”抽象两种反的性质:“—”是积极的,运动的,变化的……。“——”是消极的,静止的,稳定的等等。它们是一些抽象的性质,而不是具体的事物。进而通过“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步步更加具体地描述事物的各种更加细微的性质。发展到六十四卦后,每一卦都能相当具体的表征某种状态了。卦辞,爻辞是对这种状态的抽象的语言描述。所谓“抽象”就是说不能把卦辞,爻辞“当真”,而且它不是单单描述一种事物,比如“利涉大川”,不是说要去过大河。而是说可以克服困难。在物理上可以理解为“突出势垒的隧道效应”“电子作轨道跃迁”等。  相似文献   

4.
提起保守主义,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文学著作中那类身着长袍马褂(或许还蓄一条老大长辫)在西装革履中昂然而行的“古董”形象,从而把它视为顽冥不化、抱残守缺、迂腐陈旧的象征。史学上,保守主义通常被用来指称一种落后、甚至反动的守旧势力;就是在一般的文化研究中,这一术语也大多出现于解释“文化滞后现象”的场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保守主义所下的定义是:“指倾向于维护历史形成的、代表着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事物”;其特征在“不相信人的本性以及没有经过试验的革新,只相信不中断的历史连续性和传统”。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20日,48岁的美国人威廉·阿梅里奥就任联想集团总裁整整一年。一年前的这一天,他由戴尔公司“跳槽”到联想,为联想开拓海外业务。总结过去一年,这位头顶微秃、目光犀利的联想洋高管对记者说:“这就好比爬山,最终目的是到达山顶,但需要一步步来才行。”  相似文献   

6.
一位编辑送给我几页沉迷于买六合彩的人被弄得神魂颠倒的材料。在他们心目中,一幅字画,报纸上一幅标题图片等等,都暗藏着彩票号码的玄机。这些材料,让我大开眼界,原来21世纪竟还有这种“新人旧事”发生。我马上联想到60年代某些人能从一幅画中发现“反动标语”的“特异功能”,联想到历史上反复发生过的关于图谶之类“预言”的故事。这类故事,大概是读书太少,我从未在外国历史中见到过。可不可以说它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创造呢?如果是,倒确实值得研究一番。咱们的二十四史大都有《五行志》,其中大部分记下不少奇奇怪怪的自然现象和民谣之类…  相似文献   

7.
樊仲然 《神州》2012,(18):275-276
在客观世界中,千事万物有着不同特征,在这些不同特征中又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当我们反复接触某些亭物,感受这些事物的特征后,在观念上就把这些事物的相通之处联系起来,产生习惯性的感觉挪秽,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感觉移借”。“感觉秽借”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借助一种美的感觉沟通另一种美的感觉,它好比“桥梁”一样,使事物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转化,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也使艺术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后被“移借”到修辞学中,称为“通感”。  相似文献   

8.
王庆云 《民俗研究》2001,(4):102-110
一提“蓬莱”二字,自然让人想到当今的山东半岛黄渤海交界岸边的蓬莱市及其旅游景点蓬莱阁,并由此联想到神仙之境,联想到“八仙”,联想到为求“长生不老药”而奔波劳顿于东巡海上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还有不知是被他派出去还是有意识地借了他的势力才得以出海去寻“长生不老药”——最终跨海东渡、“止王不来”的“齐人”方士徐福老先生,并由此联想到至今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那些“徐福登岸处”“徐福宫”“徐福墓”等等的“遗迹”“遗址”们,更有那些难以数计的以徐福多少代多少代“子孙”自居的日本国民们。  相似文献   

9.
祈年殿解读     
天坛中,古人对天的联想由形似升华到神似,祈年殿糅合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美学、数理天文、哲学思想的综合体悟与认识,它就像一个通天的“谷仓”,寄予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天的敬仰与崇拜。冥冥之中,这一切是秉承了上天的旨意,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0.
志书篇目是由各个层次上的标题组成的。标题是编、章、节、目的眼睛。它用一到几个字的词或词组标明所记事物。体现所记内容。标题直接关系到篇目优劣.所以设计篇目要下功夫斟酌标题。拟订标题的方法,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标出该部分要记述的事物,不用任何附加成分。如记农业的分志标题直书“农业”二字.记教育的分志标题直书“教育”二字。拟订标题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六点。  相似文献   

11.
何英泉 《神州》2014,(6):174-174
<正>创造力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创造力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它是一个主体性的最高层次和最高表现,是创造性的灵魂。所谓创造力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外事物的超越,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产生新颖的独特事物,它常与改革发明发现联系在一起。二是对自身的超越,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在改造客观事物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转变为“新我”,实现自我否定。而我们老师在平常数学教学中没有正视这一特征,把学生的发现等闲而视之。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发  相似文献   

12.
检察专业志应隐喻检察工作的基本规律于检察事业的记述之中,即隐“纲”于文。在编写中如何体现?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 本文所说的“纲”即规律,它是由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而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内不断重复出现的、决定某种事物必然向着一定趋势发展的法则。它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我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但不可改变规律”(见《毛泽东选集》1968年12月版合订本第288页)。  相似文献   

13.
《福建史志》2002,(2):63-63
王复兴在《续志应记载静态事物》文中谈到续修志书对静态事物应予记载。主要理由如下:一是记载静态事物是由方志性质决定的。作者认为由于我们要续修的是一部完整的独立的志书,它应该能够脱离首届新方志而单独存在,所以它的内容要求全面,不能有大的缺漏,否则,就和方志“综合资料性著述”的性质不相符合了。为使续志符合方志性质,续志内容达到全面、完备的要求,编修续志时就必须记载静态事物。  相似文献   

14.
从青祖胡峰到人头山再到毛公山,这是人们观察自然的一个认知过程,当自然环境和历史不谋而合时,的确会给人带来许多遐想,就像毛公山为什么就在海南乐东县境内?“乐东”你可以把它联想成“喜爱毛泽东”。  相似文献   

15.
杨飞龙  余荣培 《中华遗产》2009,(10):184-184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的评选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意外频发。当我把要搞一次相当于“历史选美、考古选美”评选活动的事儿讲给一位专家听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考古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它不是小姑娘,怎么能选美呢?”但是当他听说这个专辑的主旨是通过100个考古发现,来展示中华文明的演进(包括精神与物质的)以及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后,便欣然同意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何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即这一事物自身的特殊性,个性。因此,对于事物特征的确定,应当考察两个方面:事物自身的性质;同他事物的比较。如何确定“民间文学的特征”?“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①从民间文学自身来看,既要考察它流传久远的时间长度,又要考察它传播广阔的空间跨度;既要考察它创作、流传的表层征象,又要考察它思想、艺术的里层特质。从民间文学与他物相比较来看,主要是同与口头创作相对的书面创作的比较。根据这样的认识,我曾在《“民间文学”之我见》一文中,确认了六个民间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牧惠 《文史天地》2003,(10):28-30
一位编辑送给我几页沉迷于买六合彩的人被弄得神魂颠倒的材料。在他们心目中,一幅字画,报纸上一幅标题图片等等,都暗藏着彩票号码的玄机。这些材料,让我大开眼界。原来2l世纪竞还有这种“新人旧事”发生。我马上联想到60年代某些人能从一幅画中发现“反动标语”的“特异功能”,联想到历史上反复发生过的关于图谶之类“预言”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王晓玲 《神州》2012,(7):71-71
直觉思维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察,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但是它却清晰地触及到事物的“本质”。直觉思维作为一种重要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数学的发展乃至整个科学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论“度”的辩证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范畴,它体现着事物质和量的对立统一,是划分质量转化的根本标志.但是,对这一范畴本身所固有的辩证属性,特别是其数量界限的复杂多样性、动态过程中所呈现的相对性的研究,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质的定量和限量的统一度是和事物相联系的,是事物存在的度,它构成事物内部质和量的对比关系.因此,度作为保待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是一种特殊的量,既是对应事物量的变化的定量,又是事物质的变化的限量.度是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的一种定量.黑格尔称它为“有质的定量”、“是具有特定存在或质的定量.”①在度的范围内,质和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度表现为一系列大小不等的与质相统一的量的等级,反映出事物发展过程中一系列不同的质量统一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1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这句话,是具体生发上文“兴者,起也”而言的。“微”字,牟、赵、向三本译释作“微妙(或曲折微妙)”,周译、龙译则解指“隐微”,郭注又谓“物之一端”。恐都不够准确。“兴”的手法确实有点儿“隐”,但这是指托物起情未可明说,应有读者联想思索的界人,即属理解方面的问题。这里说到的“微”,则谓兴体写法上的特点,它往往取日常的、细微而又形象具体的事物以触引情怀,类乎如今所说“以小即大”的状况,故“微”字应训细微。《斟诠》说“依微”谓“依托细物”,《义证》引征后进一步说:此即下文“称名也小,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