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秦汉家庭论及家庭结构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鞅的“分异令”规定成年兄弟必须分家,并非只能形成核心家庭。“五口之家”以“父母妻子”组成的简单主干家庭为其标准形态。不能把汉代家庭锁定为“核心家庭”。汉代还有相当数量的一般实行“亲死分家”的成年兄弟同居家庭。研究家庭结构应该注意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差别,注意它的发展变化。主干家庭、核心家庭、联合家庭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按家庭结构的动态变化,可区分为“分异”型和“同居”型,历史上不同时代家庭结构呈现的不同面貌,主要是这两类动态家庭结构的消长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唐代家庭形态的复合型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代复合型家庭,主要有“同居共活”和“同籍别居”两种模式。号称“同居”者未必就是一家;分家异居之后仍然可能“同籍”。唐代家庭的二元性复合型特征,表现出“家户”与“家庭”的差异及家庭形态与功能的悖离。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中古转型时期家族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变化密切相关,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唐宋社会变革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家国网络、大一统为显著标志的中国封建社会结构,表现为一个惊人庞大的家庭堆积。一个一个的家庭,是它元素形式。中国“国”、“家”不可分;“以孝治天下”;“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传统,使得我们在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结构,具体到清代社会结构时,须从对家庭的分拆开始。一、清代家庭结构家庭,是以特定的婚姻形态为纽带,以血缘关系(包括收养关系)为基础结合起来的社会组织形式。近代社会学家通常将家庭分为“核心家庭”、“扩大家庭”、“复合家庭”、“异常家庭”四种类型。当然,还有从其他角度,…  相似文献   

4.
张研 《清史研究》2002,(4):8-19
本文通过对清代徽州分家文书书写程式的考察 ,揭示了“分家”是中国传统社会家庭发展周期的起点 ;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在“分家”引起的聚散升降的反复进程中 ,整体上保持着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动态平衡 ;“诸子平分”的“分家”削弱了家庭 ,却强化了宗族 ,使小家庭成为宗族网络上牢固的“结”。  相似文献   

5.
韦大林 《百年潮》2007,(3):34-37
有人说: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的改革从安徽开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安徽先后进行了“田间管理责任制加奖励”(即“责任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包产到户”)、“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即“包干到户”或“大包干”)及“农村税费改革”的试验和改革。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一带,聚居着纳西族的一个支系,人称“永宁纳西族”,他们自称“摩梭人”。摩梭人的家庭,基本上是母系家庭。家庭中没有祖父、父亲、丈夫等成员。妇女是家庭中生产与生活的组织和管理,在家庭和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家长一般由  相似文献   

7.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那天刚好是星期天,一个原本属于家庭生活的日子,但是,却被一个“间谍家庭”破坏了。  相似文献   

8.
《江苏地方志》2010,(2):I0010-I0010
南京市江宁区妇联多年来立足家庭阵地,弘扬家庭美德,开展的“美德进家庭”活动,主题明确、形式活泼、成效显著,得到全国妇联的认可,并成功举办了个国“美德在农家”现场推进会,中央六部委对其创新开展的“亲情五线谱”活动进行了特别报道,  相似文献   

9.
王厚新  王声坤  罗友国  丁梅芳 《神州》2011,(7S):153-153
班会目的: 通过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方式,让“留守”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让社会、家庭、学校增强关爱“留守”学生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世界》2008,(11):167-167
加拿大旅游局和搜狐网联袂推出的“完美家庭”主题活动,在经过数月的网络热烈讨论和竞猜后,9月最终结果在北京揭晓。中国体育界的杰出人物——享有“冰坛伉俪”美誉的申雪和赵宏博,作为加拿大旅游局“完美家庭”的代表正式与公众见面,展现他们在赛场外的“中国式幸福生活”。加拿大旅游局负责中国与日本市场的区域首席代表高平先生说,“通过‘完美家庭’的代表,加拿大旅游局希望向全世界展示积极健康、  相似文献   

11.
1949年后,中国曾长期处于“继续革命”的氛围中,集体至上,精神第一,家庭观念、个人主义、物质享受均成为批判革除的对象。然而,贴近考察这一时期的个人生活史,不难发现,也许正因为国家大环境重“精神”轻物质,私人领域的交流反而可能更加“物质”;青年男女的婚恋过程,“匹配”的通常仍是各种各样的“条件”,而城市年轻夫妇的生育率已大为下降。无论物质生活的调剂还是婚姻问题的“解决”,家庭往往是人们可以调动的基本资源;在“家庭”的价值被否定、遭破坏多年之后,仍有一些家庭拥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家庭成员互为可靠的物质后盾和坚强的精神支柱。但是,在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年代,即使最亲密最有能力的家庭,所能腾挪的空间也是极其逼仄的。  相似文献   

12.
覃江梅 《神州》2014,(9):255-256
<正>现代人越来越关注家庭教育、亲子教育,也越来越注重高质量的、好效果的家庭互动了。在词义上,“互动”(interac-tion)通过交往而实现的互动双方在心理、行为上的改变。相应地,“家庭互动”则是家庭成员对相互交往所作出的反应。因此,家庭互动是相互之间产生影响,发挥相互作用。可见,家庭互动是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互动有助于顺利地开展家庭教育。而要拥有良好的家庭互动,则必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说,亲子关系是家庭互动的  相似文献   

13.
《神州民俗》2008,(1):31-32
在维吾尔民族中延续至今的“柯尔克苏库尤希”仪式,是一种家庭庆典活动,这个活动明显地带有维吾尔人家庭启蒙教育的特点。文章从民族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的角度,介绍了新疆维吾尔族人的“柯尔克苏库尤希”仪式与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形成性别关系最小的基本单位,在近代早期,英国社会中的性别关系在家庭中得到明显的体现。结婚后,丈夫和妻子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新家而共同协作,劳动的性别分工基本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各个阶层的妇女都要为家庭经济作贡献,但这并没有改变其地位卑微的状况,“男尊女卑”、“男主女从”仍然是这一时期家庭中的常态。  相似文献   

15.
郑文光 《神州》2012,(30):253-253
新课程人教版第二单元的第九课讲到了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纱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主要就是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中的棉纺织业的衰落,并且与农业的分离过程。本文就这一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血缘家庭”的论述,我们一般把血缘家庭的婚姻特征理解成为“同辈婚”,即血缘家庭内是祖、父、己、子、孙辈互为兄弟姐妹,同时也互为夫妻。然而,随着民族学资料的不断发现,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血缘家庭的婚姻特征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同辈婚,而是双方年龄相当的近龄婚,既包括兄弟姐妹的同辈婚,又包括双方年龄相当但又不同辈的血缘婚。具体例证如下: 1.当时的经济生活使按年龄分工的集团与通婚集团一致。“血缘家庭”出现于人类蒙昧时代  相似文献   

17.
2014年5月31日至6月1日,来自广州市的20个家庭,以特殊的方式——植树来欢庆六一儿童节,并全程实践绿色出行。这是一次由孩子主导的环保行动,“绿色未来·有我TONG行”系列环保活动迎来户外环节“寻绿之旅”。主办方广汽本田和南方周末利用六一儿童节与端午节假期,为家庭提供一个与自然亲近的机会,将“TONG绿课堂”进阶版搬进河源万绿湖,通过自然体验与环保实践,让环保成为维系家庭的纽带。  相似文献   

18.
清代中期的立嗣过继在不同层级的“家”之中进行,基本规则是以同父周亲之“家”为基础,进而形成由亲及疏的扩展格局。对官私制度和个案研究显示,民间立嗣过继多遵循了规则要求,同父周亲之“家”是主要的择嗣范围,其次是同祖之家,两者占比超过80%。当有多个可选择的过继对象时,立嗣者往往从有利于家产保护、现有生存条件维护角度考虑入继人选。立嗣过继增强了“家”内立嗣与出继两个小家庭之间的关系,但立嗣家庭与丧失过继机会的家庭之间则往往有矛盾发生。此外,过继者与原生家庭之间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在不同层级“家”内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文结合历史事实和伍慧明的《望岩》对“纸生仔”的形象塑造,分析探讨了“纸生仔”对美国华人的个人关系、家庭关系以及对整个华人社区的影响。“纸生仔”作为美国华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一方面,它给众多通过“纸生仔”进入美国的个人及其家庭、整个华人社区造成了长久影响;另一方面,“纸生仔”的影响是代际传递的,它影响了整个华人社区的社会关系。同时,《望岩》展示了在麦卡锡时代和“坦白计划”背景下的华人社区,揭示了“纸生仔”对华人社区造成的持续伤痛。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前,劳动产品的分配极其贫乏。宗亲之间,只有血缘关系的延续,没有私有财产的授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观念中,不会有所谓“孝”的概念产生。“孝”的产生,应该在一夫一妻制家庭建立之后。《说文》:“孝,善事父母者。”没有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不明确父子关系,谈不上什么“善事父母”,更不会有“孝”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