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林子  小辫 《旅游》2000,(11):42-43
尽管朋友事前已向我描述了“过客”酒吧的详细位置,但是我只找到了“南锣鼓巷”,找到了“中央戏剧学院”,却没能找到“过客”。在打电话与吧主金鑫确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它太不起眼了,我竟走过了。我在“过客”的门前成了名副其实的“过客”。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史记》的《纪》、《表》、《世家》等部分时 ,常能看到诸如“秦伐我”、“魏败我于……”之类的句子。我们都知道“我”字是代表的某一诸侯国 ,但称“我”应是春秋战国当时人的语气 ,司马迁作为后人写《史记》 ,理应直呼国名 ,但他用“我”字 ,显然不合逻辑。不少学者以“我”字为司马迁作书时所依据的旧史原文来解释这一现象 ,其实这一说法很难成立。本文即是对此现象作出另一种解释 ,并进而对《史记》的部分资料来源作出一种推测  相似文献   

3.
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研究孔子多年,认为孔子的思想有两个核心。一个是“时”,由“时”发展为“中”、“和”。另一个是“仁”,由“仁”发展为“义”、“礼”。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说“时”。《孟子·万章下》说:“孔子,圣之时者也。”《论语·微子》中,孔子自己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我看这都是“时”的证明。孟子说:“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这就是“时”。孔子离开齐国的时候,“接淅而行”。做饭,淘淘米未等煮就去了。去鲁的时候就…  相似文献   

4.
韶华 《炎黄春秋》2013,(5):65-69
从1944年我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已经69年了。我是专业作家,对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有时候我把它当神明供奉,有时它把我当成阶级敌人抽打。有时候我怀疑它,有时候我又责备自己……不管怎么样,它一直在我的心灵深处,一时也没有离开。(一)把《讲话》当作圭臬1944年,我在冀鲁豫边区打游击。我发表第一篇小说时,还不知道什么是小说。只是觉得我的生活经历很有趣,照实记录而已。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发表一年后,还没有在敌后解放区出版,我看了一个朋友的手抄本。看了“讲话”之后我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写作还有这么多学问。讲得太对了,太好了。特别是作家要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获取创作源泉……数十年中,“讲话”一直是我创作的圭臬。土地改革时,我下乡当工作队员,抗美援朝中,我过了鸭绿江到前线体验生活。我还认为:到生活中去不能当“客人”,必须当“主人”,当“战士”。  相似文献   

5.
破例     
“破例”二字让我想到“创新”“勇气”“挑战”这样的词汇,您不难看出,我对这词颇有好感。朋友聚会时,假若小酒量的您面对盛情邀请时说一句:“好,我就破例喝一回!”会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增加了彼此间的感情。循规蹈矩的人生或许会免去不少麻烦,但它只是一杯白开水,供人解渴罢了。破例的人生却如红酒,越品越甘淳。  相似文献   

6.
我自知没什么水平去谈“孝”,且充当一回“思想家”,还请老师不要见笑。中国的孝道算是世界闻名了吧,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演变至今日,已大大删减,简化了。若以我今时之作为,作用于古时,恐怕要戴上“大不孝”之罪名了。我虽无水平,却看过大有水平的鲁迅先生提过的“二十四孝图”,这“二十四孝”我所知不全,且暂举几例吧。“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哭竹生笋”,“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有让我佩服的,有让我不置可否的,更有甚者,让我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7.
收到一个短信:“哥,多年没见,祝节日快乐,身体健康!”看电话不知何人,我回:“你是哪一位?”得到回复:“飞,很少在港。”我回:“oh,中秋节快乐”,他回:“不时会回味在台上高歌的日子!”,我又回:“岁月难留,人生就是如此!”。此时我也沉思和他一起在348的士高厅的往事,当初我和他不稔熟时,对他的印象并不太好。  相似文献   

8.
二苕     
“二苕”是我的小名,是母亲起的,说起这个名字好养。我不懂“好养”是什么意思,母亲说“好养”就是不生大病,一生平平安安,一句话就是为我好。我为有这么一个“好”名字欢呼雀跃。所以,幼儿园的小伙伴叫我“二苕”时,我很开心,“喂喂”地应得清甜。随着渐渐地长高,我明白了“二苕”不是什么“好”名字。“苕”跟“傻”是同义词,“二苕”就是“二傻”。我有这样的名字,太没面子了!我对叫我“二苕”的同学提出严正抗议,可你越在乎人家叫得越来劲。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跟首恶者大干一仗,一直闹到老师那里去。老师支持了我,在班上下了禁令,方…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在西郊宾馆开会,吃饭时恰好坐在苏民旁边,不谙世故的我径直问“贵姓”,先生不以为冒犯,回答我“苏民”,并亮出胸牌给我看。看我一脸懵懂,大概猜出我此时正在心里问“苏民是谁”,就补充一句:“濮存昕的父亲。”闻此言同桌的人都开心地大笑起来。苏民也笑着自我解嘲:“以前和儿子在同一场合,别人都是指着濮存昕介绍:苏民的儿子。现在是:介绍我时,还要加上一句:濮存昕的父亲。儿子如今比我名气大多了。”幽默里透着自豪。先生的平易消除了我的拘  相似文献   

10.
李静美 《文史博览》2009,(12):51-51
有人说,名字是父母送给儿女们的终身福佑。儿时,我的名字叫“尽米”。顾名思义,父母给我的福佑是质朴的,那就是希望我今后不愁没饭吃。我对“尽米”的渴望,是从吃食堂饭开始的。据现有的资料:“大跃进”时吃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可以放开肚子吃,菜谱几十天不重复。我似乎没有这样的幸运,那时候粮食已经定量了。农忙时,全劳力每餐半斤、半劳力每餐三两、小孩每餐二两,农闲时,分别是三两、二两、一两。萝卜、白菜是餐桌上的当家菜谱,除农忙、节气打点“牙祭”外,平时是很难见到荤腥的。  相似文献   

11.
当这个家庭走进诊室时,我的目光即被珂珂吸引。这是一个长相秀气而行为夸张的男孩。白皙的脸上戴着一副白边近视眼镜。不停地打呃、甩头,不停地说话。双手挥动着“奥克曼”打架的玩具,即使在回答问题时也不肯停下。“为什么今天不去上学?”我问道。“老师不好。同学们也都欺负我。”珂珂的目光露出敌意,“我要把他们的脑袋都搞乱!”“这孩子过去是这样子吗?”我问他母亲。“不!”母亲说道。“这孩子从小文静、胆小,近半年来却容易发  相似文献   

12.
为别人喝彩     
当攀上胜利的高峰时,我被别人仰望,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当跌落失败的谷底时,我嫉恨别人,深陷痛苦的泥淖不能自拔。正在我抓狂时,妈妈对我说:“为别人喝彩!”  相似文献   

13.
激励的妙用     
听了老师“学会激励”的讲座后,我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尝试了“语言激励法”,发现“语言激励法”对促进孩子的学习很有用。下面我就说两个例子。我的孩子开始学习写字时总是写不好,几乎是每写一笔都要用橡皮擦,常常将作业本擦破。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分析了原因之后,我引导孩子写字前要注意观察字的构架特点,看清字的笔划,写字时要自信,落笔要果断,还要求孩子多做练习,并经常鼓励孩子:“你能写好字的,要有信心。”  相似文献   

14.
徐建军 《风景名胜》2012,(5):164-165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你永远不认识的“我”。随着在社会教化和人生经验丰富,埋藏的“我”会慢慢萎缩。但有时,“他”又可能会在你毫无征兆时出现,吓你一跳  相似文献   

15.
“反右”时我有一个错觉。我经历过1952年的“三反五反”运动,当时有所谓“假老虎”,就是在逼供之下承认的虚假之辞,如承认贪污多少多少,但是后来一一查清,都无其事,立时平反。我便以为反右也是这样,当时承认反党反社会主义,事后总得一一查清,不是那么一回事,不也能平反。岂知完全两样,右派冤案要直到20年后才得到平反纠正呢。这冤案拖得太长了。“反右”时我有一个错觉@何济翔  相似文献   

16.
一次重逢     
丁纯 《南方人物周刊》2014,(23):111-111
收到L老师短信,说大二时参与筹备成立的学生社团已十周年了,邀请我回去,师弟小M已经说好要回校的了。“还有我认识的人吗?”我问。“没有了。”L老师回答。  相似文献   

17.
最近,黄修已先生在《炎黄春秋》上发表《“红色文学史”五十年祭》。修已是我在北大时同班同学。我们都曾参与编写所谓“红色文学史”。该书当年曾被赞誉为“奇迹”和“创举”。修已的文章重提这尘封了半个世纪的往事,发人深省,感触良多。其实,这个“奇迹”和“创举”,不是孤立发生的事件。我想围绕编书的前前后后,也谈谈我今天对此“奇迹”的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在红军长征途中,我和罗瑞卿同在一方面军工作,后来在抗大总校和公安军时,曾与他共事多年,对他比较熟悉。当林彪、叶群诬陷他要夺权,有“政变野心”时,我思想上有疑问,所以在炮兵领导同志传达讨论上报关于罗瑞卿问题时,曾表示过一些不同看法,并说过罗瑞卿不可能有政变野心。炮兵党委讨论了罗瑞卿问题后,起草了一份向中央军委汇报的报告,党委确定我修改这个报告。我没有落井下石,无限上纲,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文件上批注圈画起来。我把文件上罗瑞卿“一贯反对毛主席”的“一贯”两字勾掉,批注道:“有一段时期很拥护毛主席”;把报告上的“…  相似文献   

19.
往事回忆录     
《沧桑》1995,(6)
我于1915年春生于晋南西临黄河的临晋县。临晋古称“桑泉”,但当年那一股贫弱的小泉水如今早已荡然无存了。“五四”运动时我还是个幼童,对当时的人事纷纭,当然记不得了,但“九一八”事变我还记得,而且印象极深。  相似文献   

20.
林东海 《世界》2006,(7):44-49
一、“激烈地打着回旋”“我都六十岁啦,不会胡说八道,你放心!” 1975年春,有一天我从国务院文化组回人文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文井同志办公室汇报情况,他笑嘻嘻地说了这么句话,似乎是想多听一些“内情”,又似乎是想让我吃定心丸。“我知道,老社长。”我虽然称他“老社长”,但他绝不是以领导者身份同我谈话,没有丝毫的官架子。记得此前他曾和我聊起访日时,按日本的习俗,同日本朋友一起洗澡,都脱得精光,以表示坦诚相见。我明白他讲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