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大多数的同龄人都羡慕她有那样的好家长,都以为她是快乐的。可是她自己知道她是孤独的,因为父母很少关心她,因为他们都是班主任,都要为自己班上的事忙着,有时几天都看不到父母的身影。她觉得自己被种叫孤独的网罩着,每当父母班上的学生来到家里时,每当看到父母那笑吟吟的脸庞时,每当看到父母和学生谈笑时,她心中总涌出一股酸苦的水,她甚至宁愿做他们的学生,她觉得如果自己变成了父母的学生,那么她就可以生活在一种充满关爱的网中,可是没有,她永远是他们的女儿,水远不会成为他们的学生,她是孤独的,她觉得她没有得到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温州市的玉壶、丽岙和七都3个镇,分布在温州西部山区、中部平原和东部海滨,是中国著名的侨乡。这3镇有近6万人在海外,还不包括他们在国外出生的数千个小生命。丽丽一出生便随父母入了法国国籍,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回国内,现在在七都小学渎三年级。她所有关于父母和法国的记忆几乎都来自电话。"一两个月打一次,都是爸爸妈妈打回来的。我要到法国读初中!"在七都,大部分孩子到了5  相似文献   

3.
<正>家世杨美真女士,孝感城东南杨家村②人,生于1904年2月。其父母生有二子一女,在原孝感县城西门外开设一土布③店,维持全家五口人的生活。二子则送入私塾就读。杨美真七岁时对父母说自己也要上学读书,当时私塾不收女生,其父就叫两个儿子教她认字写字,将读过的书教给她。她生性聪慧  相似文献   

4.
栾芳 《南京史志》2022,(40):10-11
<正>学校就像是一个远离成人世界的象牙塔,里面充满了孩子的琅琅读书声。校园中发生的那些欺凌,我们总觉得离自己很远,但事实上,这些问题长久以来总是被忽视。我曾接到过一个家长的求助—女孩在读八年级,性格外向活泼,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从七年级到现在,她所在班级的班长就经常在学校里用语言贬低她,拉帮结派地针对她、排挤她。  相似文献   

5.
我十七岁下放到湖南永州的罗溪。在这里有我的一个好朋友叫其秀,因她婶婶跟我父亲是同事,隔壁邻居,我们在下放之前就认识。所以,我一到罗溪便受到她家的热情欢迎。她父母喜欢我嘴甜亲热,即便所有知青都在的时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教师,业余爱好音乐。出嫁时,最贵重、最心爱的陪嫁是一架钢琴。随着女儿的出世,忙碌的日子使它逐渐成为一种摆设。女儿渐渐地长大,上一年级了,变得聪明伶俐、能说会道。闲暇时,当我弹起熟悉的旋律时,女儿便随着旋律跳起自编的舞蹈。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她还常常爬上琴凳,放上一本琴谱,煞有介事地模仿我弹琴。当时,我想等她上三年级时,认识了五线谱,再让她学琴,不求她当什么“家”,只觉得女孩子“琴棋书画”都  相似文献   

7.
王艳 《南京史志》2011,(10):54-55
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许多年轻的父母不知该怎么实施家庭教育。而每个孩子的行为习惯与他的家庭生活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一、溺爱,形成孩子生活能力低下的首要原因。个子小小的妮妮,在园表现出了对进餐不感兴趣的情况。一到午餐时间就心情不好,有时甚至表现出厌恶感。进餐时注意力不集中,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时还故意将饭菜呕吐在碗内。老师喂她,她就作呕。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中每天都是外公外婆追着喂她吃饭的,遇到孩子不开心而不肯进餐时,就会带着她到外  相似文献   

8.
妈妈的心愿     
正多年来,我的妈妈一直有个心愿:回故乡去看望小学时的彭老师。我知道了这个消息,不禁诧异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呀,妈妈读小学时就像我现在一样,成绩不怎么样。可是,就在她上五年级的时候一下子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切都源于教她数学的彭老师与妈妈的一次谈话。妈妈说,那时候她觉得自己都要绝望了,怎么也跟不上同学们,还老受批评,更令她难以忍受的是有一次去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在中国,俄籍华人任晶晔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介“平民”,然而她和她的父母、丈夫,却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风风雨雨,他们的家庭和个人也遭遇了许多的悲欢离合。当她进入80高龄的耄耋之年时,却在中国喜逢“迟到的爱”,她与中国广西中医学院药理学教授赵一,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任晶晔一家的故事十分曲折和感人。  相似文献   

10.
小学四年级时,我像一棵豆苗被连根拔起,从中国“移植”到了美国.父母的同事都说我幸运,同龄人更是羡慕我。其实我啊,真是有苦难言。美国小学尽是新鲜事我到美国的理由十分简单,妈妈说  相似文献   

11.
她,小巧玲珑,精明能干,很有经济头脑。她,一心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立志努力,奋发有为,做出成绩。这就是修文县政协委员蔡星春女士。蔡女士出生于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寨,6岁失去了母爱,弟兄姐妹5个。她排行老三。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来说,各家各户生活都比较困窘,父母们整天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换来的只不过几个工分,几毛钱罢了,哪能养得起众多儿女读书。大哥读到5年级就停学了,二哥高小毕业,俩哥弟就为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打猪草、放牛。只有她聪颖过人,读到了初中毕业,但也和大哥二哥同样的命运,成了家中一主要劳动力。她虽说是女子…  相似文献   

12.
爱的权利     
我读初中二年级时,教我们语文的老师姓蔡,因她年过四十还没有结婚,又因她脾气有点怪,所以,我们给她起了一个外号:“蔡姑婆”。据说到了这个年纪还嫁不出去的人,都有点“老姑婆”的脾气。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在学习,而且学习的基本上是文学;我从七岁开始就起笔写文,一直写到今天。读小学前,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很小的时候,她就教我朗诵古诗词,然后带我外出旅行,还让我坚持写日记。七岁那年,母亲带我游长江三峡,我站在长江轮上忽然来了灵感,对着长江大声朗诵了一首自己一时兴起作的诗,当时渡轮上一同站着的一位欧洲人,激动地抱起我,用欧式汉语称呼我"小诗人",这让我和父母激动万分,甚为骄傲。至于我的成绩,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学霸,几乎年年拿年级第一名。  相似文献   

14.
正那天,在QQ群里,有人抱怨:"每晚都要强打精神给孩子讲故事,累死了,当父母不容易啊。"一向不按常规出牌的冷月说:"我女儿识字了,我懒得给她讲故事,我让她自己看故事书,看完了还要讲给我听。"群里马上有人指责她这个当妈的偷懒,不尽职。我却很赞赏她这个颠覆传统的方法,父母能给孩子讲故事,为啥孩子就不能给父母讲故事呢?我马上实施,原本每晚都是我给儿子讲故事,现在,我要求他给我讲故事。  相似文献   

15.
孔东梅 《百年潮》2007,(1):77-79
1979年,我结束在上海陪伴外婆贺子珍的日子,来到北京父母家,开始上小学二年级。那时,我的外公毛泽东已去世三年。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妈妈李敏仍是在哀伤和忧郁中度过的。妈妈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来看望她的人也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16.
正还记得在我升入三年级时,我们的英语老师换了。新老师姓陈,是个胖乎乎的女老师。她中等身材,皮肤白皙,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带着淡淡的微笑。在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就有一种预感,她应该是个非常温和、容易让人亲近的人。果然,不出我所料,她在我们班上的第一节课就应验了我的预感。陈老师上课时说起话来和风细雨,每一个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英语单词都仿佛  相似文献   

17.
曾自 《世纪》2022,(3):18-23
<正>这篇文章,是写我小时候保姆的故事。保姆叫李佩,清代贵胄家族儿媳。新中国初建时,走进毛泽东的秘书、我的父亲田家英的家庭,走进中南海十七年。当国家陷入动荡苦难的时候,她为受难者的儿女搭起了避风的港湾。我的父母尊重、感激她。父母尊敬她1950年1月30日,姐姐出生了。新中国成立初是供给制,母亲所在机关统一给生了孩子的领导干部找保姆,就这样李佩到了我们家。我的父母都是抗战时期的“延安人”。母亲董边最终从事妇女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滇西北永胜县世居着一个独特的彝族支系———他留人。他留人以“青春棚”为特征的奇异婚俗奇妙而神秘,青年初恋伊始“过七关”就是在青春棚内完成的。他留女娃儿一旦到了婚育年龄,父母就要为她专门建造一间完成整个婚恋过程的青春棚。把她从翅膀底下挤走,“赶”她到自?..  相似文献   

19.
父母和孩子处于两种境界。父母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孩子,父母觉得理所当然;孩子放在第一位的却往往不是父母,孩子觉得心安理得。我常想,是不是真的有前世,在前世里父母是亏欠孩子的,所以要在这一辈子里报答孩子。每次放学回来,爸和妈总是问我累不累。我好像从来没有问过操劳一天的父母累不累。妈总是心甘情愿地为我做早饭。东北的习惯是早上也吃米饭炒菜。上初中时,我要七点到校,我家离学校远,六点二十就要从家里出发。而在那之前,妈要早起把饭做好。冬天农村基本没有什么事情,很多人都不用早起,一般都是八九点的时候才起来做饭。当时村里没…  相似文献   

20.
“妈妈,我做了那么多事你都没看到,而没做的事你为什么都看到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在母亲反复数落她时,忍不住气愤地反驳她的母亲。女孩的诘问,不禁使我联想到一些令许多家长头痛的问题:一些子女染上坏习惯后,尽管多次批评、责骂乃至体罚,却总是收效不大,为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儿童为得到大人的注意所采取的行为。每个孩子都渴望能经常得到父母的关注,无论是赞许的目光、语言、行动等积极的关注,还是呵斥、训戒、体罚等消极的关注,对他们来说,都需要的。然而,不少父母总认为孩子是应该听话、学乖的,因此,对孩子的好言行、好品德,他们往往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不及时给予微笑、赞扬等肯定性表示。只有当孩子不听话或有越轨行为时,父母才给予管教。结果,在孩子头脑里就形成这样的结论:只有犯错误闯祸,才会引起父母的注意。于是,坏习惯反复强化,最后几乎根深蒂固,出现了一种“屡教不改”,甚至“打死不改”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