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冶泽  杨婧  陈刚  申林 《文物》2012,(12):80-89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目前中国收藏古琴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博物馆之一。近年本馆对馆藏的45张古琴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整修,在此基础上,又聘请专家鉴定组进行了全面鉴定。经鉴定,这批古琴中8张为一级文物,11张为二级文物,22张为三级文物,3张为一般文物,另有1张琴未定级。其中唐琴1张、宋琴6张、宋元之间的琴1张、元琴1张、明代  相似文献   

2.
许善斌 《百年潮》2008,(2):F0003-F0003
这三张入场券,图一地点在南京,图二地点在武汉,图三地点在北京。前两张是过春节,后一张是过元旦。三张入场券的共同名字都叫联欢会,前两张是舞会和电影,后一张是游园逛劳动人民文化宫。前两张过的是我们的传统节目春节,后一张过的是元旦。这两个节日都与政治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抹上了红色。那时经常能听到过革命化春节元旦的口号,节日的气氛和革命的气氛混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3.
1985年,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在美岱召村一户村民家里,发现在"文革"中散失的部分美岱召旧存契约,村民不知道契约的文物价值,当作售卖挂面的包装纸使用.文物工作者立即将剩余部分契约征集,收藏于美岱召文物保管所.经初步整理,这批契约保存较完整者共1612张.契约中签约时间最早的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最晚的到建国后的1950年.其中乾隆时期26张、嘉庆时期94张、道光时期312张、咸丰时期90张、同治时期230张、光绪时期393张、宣统时期36张、民国时期331张、民国后期至1950年时期100张.文契用当地所产麻纸毛笔书写.这些契约为研究美岱召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
文史博览     
毛主席第一张 标准像的产生 建国初期,一张毛泽东主席的标准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毛泽东这张照片,神采奕奕,面带微笑,合体的中山装更显得姿态端庄,自信而坚毅。从1950年初到1951年,这张照片印制大小不同的规格11种总共2000多万张,在国内外广泛发行。 但是,关于这张照片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50年初,身为中国新闻总署副署长兼新闻摄影局局长的萨空了,偶然看到了美国的《工人日报》同时刊登的毛泽东、斯大林的照片。斯大林的照片是一张身穿大元帅服的新照片,显得威风凛凛。而毛泽东主席的  相似文献   

5.
事记     
《神州》2008,(10):15-16
1909年10月2日京张铁路举行了盛大的通车典礼。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勘测,自己设计、自己施工修建的。主持这项工程的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经过4年的努力,京张铁路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时常有人会问我,你是何时开始研究张謇?为何你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不太一样?对此,我总是笑答,我并不是专业研究张謇的人,只不过,我在张謇家乡南通工作了十几年,慢慢积累起对张謇的认知,并结合南通发展的需要,对张謇精神进行了一定的挖掘。我的一些观点,往往来自于对张謇精神的独特体悟,因而有点"与众不同"。一、试打"张謇牌"1999年下半年,我受江苏省委委派,去南通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在去南通之前,我对张謇几乎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7.
正张太雷,1898年6月出生于江苏常州。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张太雷积极投身其中,成为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干之一。在斗争中,张太雷与李大钊建立了联系,同时与天津爱国运动的领导者周恩来、于方舟等结下了革命友谊。在李大钊影响下,张太雷开始接触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参加了李大钊组织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协助李大钊开展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1920年10月,张太雷和邓中  相似文献   

8.
子张从政辨     
本文对“子张终身未仕”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在文献不足征的情况下不能妄下结论。笔者通过考察《论语》及大小戴《礼记》中“子张问政”的条目,发现子张向孔子问政的次数远大于同是问政的子路、子贡、仲弓、子夏,而他们问政都是在已经从政之后的切事而问,这可以推断出子张的问政很可能也是从政后的发问。结合《大戴礼记》中孔子对子张“不弊百姓”的评价,我们可以推断出子张曾经从政,并且孔子对他提出的戒急戒躁的从政建议,也与《论语》中记载的子张性格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江西苏维埃政府东古银行拾枚铜元券吴满平1993年6月昔日要好的泉友江西吉安值夏镇的胡礼仁告知我,最近发现了一张好纸币──东古银行拾枚铜元券。为此,我专程前往,认定此券确是一张难得的珍品。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连新发现的这张在内共发现两张(另一张原藏江...  相似文献   

10.
张学成和张学文系张作霖胞弟 张作孚所生的两个儿子。他们作为张学良将军的两个堂弟,虽然皆出身于同一家族,但是两兄弟却阴差阳错地各自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本文以鲜为人知的史实记述张学成和张学文的一生。 一、大堂弟大节不忠 张作孚曾为辽宁省黑山县警察队的队长,宣统年间在一次剿匪的战役中饮弹身亡。死后遗下2子3女,均归张作霖抚养成人。作孚所遗下的3个女儿先后出嫁后,两个儿子张学成和张学文被张作霖接到新民家中。 张学成,字铸卿。生于晚清年间。 张学成从小粗通文墨,来到新民县张作霖家后,与堂兄张学良及张学铭一道,…  相似文献   

11.
张大伯一辈子种田,最熟悉庄稼的脾气,自成立人民公社以后,他一直是生产队的田间管理员。张大伯不但管理有方,而且是估苗价的老手。他看到苗棵的长势,就估得出收成大体有多少,所以,队里每一次估产,队干部们都要拉他一道去。估产时,问了会计的数字,还要问问张大伯,心里才踏实。那年,刁组长带领了一个工作组,到队里搞“四清”运动。一天,张大伯从田里回来,到了村口,正碰上了刁组长。刁组长一见张大伯,就问:“张大伯,今年稻子增产一成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吴江的嘱托知名思想家张显扬先生于2013年9月18日去世后,笔者经师母张靓文的同意,开始整理他的有关遗稿、书信和一些资料。不久前,发现了一个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资料室的档案袋,档案袋上张显扬先生用红笔写着"吴江同志交我保存的两个材料,1989.3.7"。文件袋中确实有两份材料,第一份材料是1985年6月24日吴江致胡耀邦秘书张耀光的信,全文如下:张耀光同志:送上最近我的文章一篇  相似文献   

13.
宝宝靓照     
《山茶》2010,(9):40-40,42
实话实说.绝大多数幼小的东西都是可爱的,无论乎高矮胖瘦、是人是兽。但要给他们拍下一张完美的照片就难了。我们的建议是:寻找孩子在奇特姿势或环境下的时刻.然后捕捉他们可爱的神态。若你刚好拍下了浑然天成的一幕.请把作品投送给我们。每月,本页将从中刊登两张照片.一张由编辑选取.另外一张由读者通过网上投票评出。  相似文献   

14.
潘颖 《铁军》2020,(2):19-20
失去父亲张一阳1923年出生时,父亲张太雷正在广州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父亲在外革命,他与母亲及两个姐姐生活在老家常州。张一阳4岁时,父亲组织领导了广州起义,起义的第二天,张太雷遭敌人伏击不幸牺牲。这一年,张太雷也就29岁。张太雷牺牲的消息,家里人并不知道。直到第二年初,张一阳的母亲陆静华接到从上海寄来的一封信,说张太雷病重,让她赶紧去上海。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张謇本人及其祖辈世居海门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深入分析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海门沙上人习俗以及张謇改籍南通的思想动机,试图对张謇籍贯南通的定论进行释疑,说明个人思想言行与籍贯的联系,并以此界定籍贯。  相似文献   

16.
正我家里有一张珍藏了很久的5元纸币,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起那张我永远也忘不了的假钞。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那就接着往下看吧。一天,我数学考试考得不错,正一蹦一跳地往家走。忽然,我看见一张纸币正静静地躺在人行道上,我弯下腰,捡起来一看,是一张5元的纸币!正兴奋着,再细细一看,啊!原来是一张假钞。我正准备把它撕了,一想,也许可以糊弄着把它用掉呢。我朝四周看了看,没人,便偷偷地将假钞塞进了书包里。星期四,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上完后,大家都感到很  相似文献   

17.
张謇佚文     
都樾 《民国档案》2005,(1):3-12
随着近年来对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研究的深入,相关史料的收集、整理、校订、出版工作也不断得以开拓,在原有《张季子九录》(中华书局民国二十年版)、《张謇日记》的基础上,先后出版了《张謇存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张謇全集》(江苏古籍出版杜1994年版)及《张謇著作及其事业档案资料篇目索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2版)等,但关于张謇的文稿和言词记录仍有大量散佚在以上汇编之外,笔者对此稍有留心,现将所见佚文点校整理,希有裨于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孙鹏智 《沧桑》2009,(2):31-32
综览张謇与朝鲜问题(壬午兵变及其解决——作者注)的历史,可以看出,张謇从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他力主“以战定和”,从而促进了出兵决策的出台;在朝鲜,张謇是平叛的主要谋划者和参与者,对迅速平息兵乱,化解中日冲突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郝华林 《文史月刊》2004,(11):36-37
这是一张建国前的毕业证书,55岁了;这是一张硝烟迷漫的毕业证书,诞生在战争年代;这是一张珍贵的毕业证书,校长是贺龙元帅;这是一张西北军政大学的毕业证书,记录着父亲的人生履痕;这是一张出自革命熔炉的毕业证书,激励着我们前进。  相似文献   

20.
2019年12月30日,首班开往张家口的G2505次列车从北京北站驶出,标志着京张高铁正式开通。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了第一条中国人自己建设的铁路——京张铁路。而在京张铁路正式通车110年之际,京张高铁用最新的技术和理念,重走同一条路线,标志着中国铁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从慢速铁路到智能高铁的飞跃。在京张高铁通车之际,笔者查找出清末至今制作的20余枚与京张铁路有关的徽章、老照片、纪念品等,穿越百年历史,以这些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为线索,回眸京张铁路建设历程,寻找铭刻在徽章里的历史记忆,见证京张铁路百年风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