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珍宝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一次全方位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项目。西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文物藏量丰富。此次普查旨在全面掌握全区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其保存状态,科学评价西藏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建立健全全国国有文物保护体系,加强保护力度和范围,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西藏自2013年在各地市成立相应的普查工作机构,相继开展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696多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近6万余件(套)文物的认定和信息采集工作,其中发现许多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在此,我们将西藏文物工作者在西藏可移动文物普查国宝大调查中发现整理,并精选的其中部分具有标准器意义的代表性文物器物,在本刊特设博物——西藏珍宝专栏,分期呈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西藏珍宝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一次全方位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项目。西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文物藏量丰富。此次普查旨在全面掌握全区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其保存状态,科学评价西藏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建立健全全国国有文物保护体系,加强保护力度和范围,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西藏自2013年在各地市成立相应的普查工作机构,相继开展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696多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近6万余件(套)文物的认定和信息采集工作,其中发现许多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在此,我们将西藏文物工作者在西藏可移动文物普查国宝大调查中发现整理,并精选的其中部分具有标准器意义的代表性文物器物,在本刊特设博物——西藏珍宝专栏,分期呈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西藏珍宝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一次全方位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项目。西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文物藏量丰富。此次普查旨在全面掌握全区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其保存状态,科学评价西藏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建立健全全国国有文物保护体系,加强保护力度和范围,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西藏自2013年在各地市成立相应的普查工作机构,相继开展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696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近6万余件(套)文物的认定和信息采集工作,其中发现许多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在此,我们将西藏文物工作者在西藏可移动文物普查国宝大调查中发现的成果予以整理,并精选其中部分具有标准器意义的代表性文物器物,在本刊特设博物——西藏珍宝专栏,分期呈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侯马市上北平望遗址调查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马市为晋国晚期都城——故“新田”所在地,从1956年发现以来,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大收获。在1986年8月至1987年10月的全省文物普查工作中,共发现和复查了古文化遗址三十余处。其中,在上北平望遗址中首次发现了商代二里岗文化遗物,是这次文物普查的主要收获之一。现把上北平望遗址的调查情况介绍于后。上北平望遗址位于侯马市高村乡上北平望村(俗称上平嘴子),汾河东岸的台地上(图一),总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文化层  相似文献   

5.
建国十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物工作也随着蓬勃地发展起来.湖南和全国各地一样,十年来的文物工作成绩是巨大的.配合省内各县、市的基本建设工程清理发掘了古墓葬五千余座,出土文物四万三千余件.特别是其中的一千余座楚墓,一万余件楚文物,更是丰富多采,为历史考古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新资料.调查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或有遗物的地点四十余处,采集到大批的石器和陶片等.春秋战国及汉唐遗址和窑址,也不断地被发现.全省范围内的文物普查也已基本完成,仅据四十九个县市的统计,发现古  相似文献   

6.
承德县2002年文物普查的新收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朴 《文物春秋》2003,(4):47-50,76
承德县地处冀北山区,面积3997平方公里,经过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几次大规模文物普查,已经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00余处。2002年,在承德市文物局的部署下,又在承德县进行了全市文物复查的试点工作。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普查队沿着滦河、老牛河、  相似文献   

7.
廖苏平 《南方文物》2002,(3):123-126
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文物普查,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各地发现古文化遗址(包括古人类居住遗址、古城址、古窑址、古矿冶遗址等)800余处,古墓葬1400余座.近年来考古工作者陆续发掘一批古遗址和古墓葬,发现各种人类活动遗迹,出土有品类繁富的文物,为研究江西地方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也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11日,河北省文物普查队在丰宁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丰宁凤山镇发现一处辽金时期的窖藏,出土了大量的铁器。在整理这些出土文物的过程中发现其以生产、生活用具为主,多达十余种,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的铠甲铁片。据普查队员讲,此处辽金时期的窖藏文物是凤山镇村民在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二年全省文物普查工作汇报会于十月六日至十二日在大庆市图书馆召开。全省各地、市文化局长或文化科长,各地、市文管站站长、各文管所所长及省考古队、省博物馆、文物丛刊编辑室的代表等共六十二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共有十四位同志作了文物普查工作汇报。最后由省文管会负责人孙际昌同志作了大会总结。孙际昌同志说,今年的文物普查工作汇报会是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午下召开的。会议的目的是汇报普查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实际问题,安排今后的普查任务,进一步发挥文物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应  相似文献   

10.
此前和2008年开始的铁岭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共发现各类辽金文化遗存831余处。其中城址60余座,遗址、墓葬及塔、寺等建筑遗址多处,还发现数量不菲的文物珍品,是辽北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成就的真实再现。而规模不等的大小城池的发现,奠定了辽北城市框架的基础和城乡的基本布局,在辽北千年的开发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揭示辽北开发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1.
文化部文物局于今年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五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了文物普查与文物志编写工作座谈会.会上交流了各地开展文物普查和文物志编写工作的情况,收获和经验.贵州、云南、辽宁,吉林、湖南、陕西等省和江苏省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敖汗旗的代表还在大会上作了发言.部分省、地、市、县的文物普查记录,科学档案和已编印出的文物志版本及编辑方案、提纲、篇目,也在会上作了交流.会议着重讨论了今后文物普查和文物志编写工作中亟待统一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沁洋 《文物世界》2013,(5):66-67,80
一、晋城市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的基本概况根据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核定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函》(文物普查函[2011]1109号)的公布数据,晋城市文物总量为6601处,位居全省前列。每平方公里文物分布量0.7处,密度居全省第一。其中古遗址393处,古墓葬147处,古建筑5447处,石窟石刻100处,近现代文物495处,其他文物19处。截至2012年6月,全市共有国保43处,省保35处,市保55处,县保204处。其中,市局直管国保2处;泽州县国保6处,省保9处,市保14处,县保30处;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64,(2)
南宁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保存在地上地下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1962年在自治区文物博物馆工作会议后,南宁专署文教局就提出了开展文物普查的计划。从1963年2月下旬开始,在区博物馆和文管会以及南宁专署文教局的积极组织和颁导下,组成了文物普查工作组。在三个多月中,经过集中学习、普查两个阶段,初步完成了全专区文物普查的任务。主要收获是: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六十八处,古建筑十一处,古窑址五处,古代石刻八十处,古墓葬十六处,石窟造象一处,崖壁画八处,古生物  相似文献   

14.
马玉萍 《丝绸之路》2010,(11):11-14
<正>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最新统计,甘肃省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8万多处(含新发现文物点66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7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061处。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19座。敦煌莫高窟为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关城与省外其他明长城著名关隘共  相似文献   

15.
2008年3月18日,陕西省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安康市石泉县启动,2007年,陕西省选取了渭南市三原县和蒲城县作为试点开展了文物普查工作,并取得较大收获。据了解,普查队共普查文物点698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434处,有的还是填补空白的重要遗迹,如在三原县发现的秦代、唐代大型行宫遗址更属突破性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6.
安徽南陵大工山古代铜矿遗址发现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史乘记载.“自六朝至唐,南陵号为坑冶之地,”1984年秋,笔者在南陵县进行文物普查时.与普查队员们一起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历时2年余,先后在大工山区调查并发现了30余处古代矿冶遗址.1986-1987年度,省、市、县文物考古专业机构组成了古代铜矿研究课题组.对南陵地区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1988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批准,在南陵境内进行试掘.发掘面积251平方米,发现各种采矿、冶炼遗迹共10余处。其中有西周至唐宋时期的炼炉和矿石焙烧窑9座,唐代地下采矿场1处,焙烧窑有长方形、桃形和圆形三种,炼铜炉有早期使用的竖炉和晚期使用的地炉两类,取得了重大成果在调查和发掘期间,得到了南陵县委  相似文献   

17.
    
安徽地跨江淮,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是南北东西文化发展与传播的交汇点,是形成中华民族光辉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地区.在这块大地上,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据全省文物普查统计我省境内已发现地上地下文物17,000多处,馆藏文物30多万件,文物商店收藏的流散文物35万多件;已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处,市、县重点保护单位800多处,还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座,历史文化保护区6处;并保存了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这些,都是我们研究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宝贵资料,是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地上地下文物遗存十分丰富。为了全面掌握和摸清现存文物遗址分布状况,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从1984年起,我们组织了约四万余人的普查队伍,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文物普查。两年来,共发现和复查各类文物遗存28168处,征集和登记流散文物76544件。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原地区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现择其要综述于下:一、丰富的地下文物遗存建国以来,河南曾多次发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和人类化石。如南召县杏花山,卢氏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启动至今已进程过半。在两年多的普查工作中,广大文物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本文作者将联系参与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过程中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延安地区古塔调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博》1991,(2)
陕西省延安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的腹部,东经107度40分至110度31分,北纬35度31分至37度30分之间,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中纬度偏南的内陆位置特点。全区总面积36713平方公里。全区共辖13个县(市),193个乡镇(其中有47个镇),3252个行政村,1万个自然村。在1987年至1988年文物普查工作中,经过普查队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共发现各类文物点5808处,居陕西省各地(市)之首。其中有许多风格各异的古塔,引人瞩目(见图)。参加古塔调查的有姬乃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