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对第二轮修志有两种理解:是“修‘续志”’还是“‘续’修志”。从“‘修’续志”的含义看主要包括续、补、纠、创四方面:一、续就是续记前志断限后的史事;二、补就是补前志所当有而实缺了的内容;三、纠就是纠前志之谬;四、创就是在前志基础上的创新。…续’修志”的理解则认为是继续修订志书、融汇前志,修成新的通志。作为理论探讨或是实践摸索,需要在修志过程中不断总结、丰富。  相似文献   

2.
续志与前志的关系及其处理是续修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首先分析了目前方志界对续修的不同看法及提出的多种续修模式,并指出应依据前志质量状况来选择续修模式,同时也要考虑前志体例篇目是否容纳发展变化了的地情。指出前后志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指导思想、志书断限、体例篇目、志书内容和行文表述上。最后指出,处理好前后志关系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市、县志续修可以是以续为主、适当地反映前志内容,以及纠错补缺。相对于前志来说,续志是前志的延续,对于续志本身来说,它又是一部独立的志书,适当反映前志内容是续志自身的要求和读志用志的需要。篇目创新要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和符合志体,还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要避免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志协会1997年会明确提出续修地方志要有一个准备阶段,认真总结首届修志实践的经验教训是准备阶段最重要、最现实的工作。关于理论准备,年会主要讨论了以下6个问题。 1.断限问题。一般主张:作为续修,新志的上限应当紧接前志的下限,如前志下限为1985年,续志上限即应为1986年。也有主张续志上限不必紧接前志,可以自行决定。 关于续志的下限,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下限断在本世纪末,不跨世纪,一种意见按照20年续修一次的原则,该跨世纪就跨世纪。志书下限跨不跨世纪并非原则性问题。 2.衔接问题。这个衔接系指近些年来,一些地区行政建制发生变化后的后志与前志如何衔接的问题。年会讨论中提出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则:旧续、新修。即:原建制所修志书至改制之时,仍按原建制续修,如原为××县,仍续为××县志。自改制之日起,则为新修。如原为××县志,改为××区或××市,则新修  相似文献   

5.
<正>诸葛计先生认为:所谓志书续修,实际上就是在前志基础上的续、补、纠、创。即续记前志下限后的史事;补上前志所当有而实际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前,首届地方志编纂工作接近完成,新一届志书续修已经开始。回顾首届修志历程,我们虽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启动新一届的志书续修工作,我们仍面临不少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思考。笔者投身志坛十余载,经历了新编《花县志》的编纂过程,面临新的修志形势,现就对县(市)志续修的若干问题谈一点个人浅见,就教各位专家和修志同仁。  相似文献   

7.
首轮新方志称为新编志书,亦即重修志书。相对于续修、续编而言,不能将重修志书解释为新修。重修亦称新编,是部分或全部收录前志资料,并作出补遗和正误,再续前志下限后的资料,创新体例和内容。重修的原因有四:贯通古今、辑存资料、纠舛正误、欲湮前志。重修志书须把握好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准确衡量"重"字的分量,重修应后来居上;二是准确理解"修"字的内涵。要重新鉴别、取舍、编纂前志的资料;要着力增编前志下限后的资料。应该面对现实,承认自古有之的重修现象。重修志书若不能超越前志,只能称为增修本、补修本,且不宜提倡。若重修没有质量保障,应当慎之又慎,应当搞续修。  相似文献   

8.
从一组旧志研究文章,探讨第一轮修志的成功与失败,摸索第二轮续修要在分析前志基础上进行“续、补、纠、创”基本做法,适当增设无题小序。  相似文献   

9.
秦邕江 《广西地方志》2006,(2):60-62,103
补遗勘误是我国古代续修的传统。历代志书续修时,一般都要对前志的优劣得失作一番总体评价,然后在序、跋、凡例中提出本次续修的办法和主张。首轮新编方志由于种种原因留下了不少遗憾。对前志作一整体校勘,并在续志中进行补遗勘误,不仅能弥补前志的遗憾,而且还能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使续志从一个更高的起点开始,有效地提高编纂质量,修出名志佳作。本文认为补遗勘误工作做得好,一定能有效提高续志的编纂质量,并择要介绍了目前续志对补遗勘误的几种体例设计安排。  相似文献   

10.
续志议术     
志为断代,具有续志性。前志不废,后志为续。社会主义昌明盛世,创修一代新志,观点、体例、取材全新,又经层层审核把关,多为合格志书,再志无疑为续。创、续有别:创重故,续侧今;创觅源,续追线;创概全,续揽典;创多求存史,续力主致用。续志,既沿前志轨迹纪实,又充分反映时代精神;既按断限续修,又完整内容独立成书。如何续修?秉前人经验,汇新志得失,拙见当施五术:续、创、补、核、复。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志》(1840~1990年)已出版发行多年。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届所修的《广州市志》(1991~2000年)为其“续志”,在时间断限上紧密衔接。因此。续志在篇目的设计及内容的记述上。要有“续”的观念,对前志要有继承性。但由于《续志》要记述的时空对象,与前志相比已发生了变化,因此,《续志》所记述的内容及设计的篇目又必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2.
第二轮续修志书工作在全国普遍展开已有一段时间,如何做好续修志书与首轮志书的衔接,当是本届修志需要首先思考和解决的基本问题。方志界对市县志的研讨十分热烈,对省级志书却关注不够,有关探讨的文章也不多见。本文试以续修《江苏省志》为例,谈谈续修省志与前志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县志续修并不是新问题,清光绪五年(1879)的《丹徒县志》共64卷,到宣统年间(1909—1911)就有了《丹徒县续志》抄本10卷,到民国19年(1930)又有了《续丹徒县志》21卷。这次续修,新在是社会主义第一届志书的续修,如何续修无前例可循,新在前届志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动读志用志和续修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1999年11月9~10日,云南省用志续志理论研讨会在曲靖市麒麟古城召开。云南省志办、14个地州市志办负责人及论文入选作者共7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紧紧围绕修志的目的在于用和续修志书要适应新形势,要有新的起点、新的高度,要面向21世纪的要求,对如何把志书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政、存史、教化、科研”功能,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以及对续修志书的指导思想、组织形式、体例、篇目、断限、结构、记述内容、志书容量、志书质量标准、载体形式、版式…  相似文献   

15.
续志的续补性和相对独立性要求,编纂续志时对篇目的设置既要区别于前志,要创新,又要使类目不至于变动过大;内容上既要尽量避免与前志交叉重复,又要使续志有独立完整性,更要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按照传统的方法,如果前志为创修的志书,后志可以采用两种编纂方法:一日续修;一曰重修.  相似文献   

17.
1989年,经过8年的辛勤笔耕,新编《彭县志》出版发行。彭州市志办并未就此止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清醒地认识到前志完成之日,就是续修或重修地方志准备工作之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届续修志书实践中,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贯彻创新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下面结合《常州市郊区志》续修实践,从突出时代特征、体现地方特色、探索体裁特点,建立信息平台方面来浅述续修志书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一、正确把握改革开放脉搏,创新要突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是续志的灵魂。我们要写好续志,就要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从今天我们对邓小平提出的建  相似文献   

19.
续修涉及的问题很多,下面仅就续修县志的篇目和工作方法谈谈个人认识。一、续修县志的篇目既是续修,那就应该是在第一届志书的基础上,主要是在时间和内容上延续前志。续修不是重修、新修,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一点。续修必然涉及到与上届志书的接轨和继承等问题,因此在制定续志篇目时要研究、参考前志篇目,对志书所设门类认真筛选,要保留、沿用一批前志篇目中能涵盖续志内容的类目。  相似文献   

20.
地方志,是中国的一项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代代相续、永不断章是保持这种文化传统的最重要的手段。李铁映同志在全国第二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修之时。”当前,全国首届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的编纂、出版工作已进入尾声,新志续修箭在弦上,进行续修新志的总体设计刻不容缓。在此,我就新志续修』总体设计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初步设想,以就教于志界同仁。一、志体与断限历史上,方志编纂的志体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溯本求源,统合古今的“通志体”,一种是严格按断限取材、不再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