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就中国侨民与祖国关系的性质和华裔公民与祖籍国关系的性质区别及其转化过程作了具体分析,对正确理解当今印度尼西亚华人民族主义精神的性质、特点以及对民族融合问题提出四点看法:(一)华裔公民在维护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应促进实现印度尼西亚民族融合和民族建设的进程;(二)华裔公民的利益与印度尼西亚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华人社会不可能出现"重新中国化"问题;(三)印度尼西亚国内的华人问题和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国家关系问题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四)严格区分中国对待华侨与华人的政策。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关系基于民族感情和文化传统,不要依据政治意识形态来划分华人社会的不同群体。  相似文献   

2.
泰国是被普遍誉为对华人“同化”“最为成功,华人被同化的程度最深”的国家。①泰国政府也认为“在东南亚各国中,华人在泰国是问题最少的少数民族”。②总理差猜·春哈旺称中泰人民关系,“已是亲密到水乳交融一样不可分的程度”。③正因为如此,研究泰国的“同化”政策就有深远意义,泰国“同化”政策实质是什么?何以能取得成功2认清这两个!习题,不仅可以预测东南亚华人社会未来发展趋势,而且可以澄清在“同化”问题上的种种错误观点。要认清上述问题,首先要搞清华人在泰国被“同化程度最深”表现在那些方面?是否深到失去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3.
叶添兴评论     
印度尼西亚华人领袖叶添兴因其独树一帜的思想、言行和活动,而成为引起争议的人物。不论是其政敌还是朋友,虽然对他的评论纷纭,但对其人品皆肃然起敬。他曾就华人问题而同印尼华人社会不同派别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他作为著名而资深的律师,站在捍卫基本人权的立场上,而为左派、右派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在法庭上进行辩护。他为了在印度尼西亚实现“法治国家”的理想,而忘我地工作、服务和斗争,乃至鎯铛入狱,亦在所不辞。通过对叶添兴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当地民族和华人的关系比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和华人的关系和谐得多,其原因主要在于:马来西亚的马来人对华人的偏见不如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那么强烈;马来西亚的华人政策比较宽松;马来西亚拥有缓冲民族冲突的政治机制;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局势比印度尼西亚稳定。  相似文献   

5.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和华侨研究所于9月17日,18日联合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战后华人社会变迁研讨会”。研讨会对战后华人社会的巨大变化及发生这一变化的背景,原因、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研讨会不仅研讨了近几年来为我国侨史研究工作者关注,并成为一些研讨会、讨论会中心议题的“同化”问题,而且还研讨了宗教问题在华人同化(最典型的是印尼华人的皈依伊斯兰教)过程中的作用.此外,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华人马来语从19世纪末开始成了印度尼西亚华人社区成员之间通用的交际语。后来随着华人新闻和出版事业的发展壮大,它又发展成为面向全社会及其他种族的一支交际语。对于这支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它在印度尼西亚近代史上所起的作用等问题,一  相似文献   

7.
西斯沃诺·尤多·胡梭多著《新公民》(印度尼西亚华人问题)[SiswonoYudo Husodo,Warga Baru(KasusCina di Indonesia)],雅加达1985年版,163页,是一部具有特色的关于印度尼西亚华人的新著。这部书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移民同化于当地是一种多维的社会互动过程,其表现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近代以来迁移缅甸的华人和印度移民同化于当地的情况是不同的。本文从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族际通婚四个方面概述了华人和印度人的同化情况,认为华人比印度人更快同化于当地。本文也分析了影响二者同化程度不同的原因,认为主要是二者在人口、经济、移民性质、宗教信仰、种姓、偏见、体质等七个方面的差异所致。作者指出,上述七个影响因素并不单独具有绝对的解释力,它们相互交织,彼此作用,形成影响华人和印度人同化情况不同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政策》一书已经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与广州华侨研究会合编,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华人问题研究室组织撰写。该书在阐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缅甸、文莱等国战后对华侨、华人政策的国际,国内背  相似文献   

10.
1990年11月,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周南京教授就争论较多的华人同化问题同本刊编辑部讲述了自己的观点。本文系根据此次谈话整理而成,经周先生审阅,同意后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11.
两种主要的模式支配着对美国华人的研究。在美国,同化或者从属于白人的观念主导着政府对华人少数民族的政策,并且指导着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对美国华人的研究(theas-。imilationistParadigm)。同化模式唯一关注的是处于统治地位的欧裔美国人与华人少数民族之间的种族差别和冲突,以及华人移民美国化或者未曾美国化的方式与程度。相反的,在中国,学者与政府官员在研究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乃至于美国华人时所运用的主导思想则是效忠,抑即美国华人以及其他国家的华人在何种程度上依然忠诚于他们在故乡的亲属、他们的祖籍故乡、中华…  相似文献   

12.
序言关于印度尼西亚企业的著作不多。甚至关于印度尼西亚华人的著作大部分也只是有关他们的政治活动而已,虽然他们在经济领域里的重要作用也经常被提及。目前,印度尼西亚认为经济建设是其主要目标,而且越  相似文献   

13.
1994年1月照一23日,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携手举办“东南亚华人文化、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有关东南亚华人问题规模最大的一次研讨会。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东道国的学者近190人(中国大陆有9名)与会。大会共发表论文53篇。兹就会议讨论的问题作一概述。一美于东南亚华人与中国的经秆关系问题随着近十余年来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东南亚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日渐增多,东南亚华人与中国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4.
陈振成(Tan Jin Sing,1760—1831)者,何许人也? 知道陈振成其人其事者,寥寥无几。只有少数治印度尼西亚爪哇华人史者,略知其事迹。印度尼西亚维尔多约(T.S.  相似文献   

15.
论文通过马来西亚方面的人口统计数据,并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推算了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数量;探讨了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的分布与类型及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的原因。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约达113万。二战后马来西亚华人因各种历史原因,比如在国内政治上遭受排斥和歧视,经济上受到限制和整治,教育和文化上的不平等政策,强迫同化的压力以及追求海外居住权或国籍等,他们大量二次移民至新加坡、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其相对宽容和公正的法律环境、积极的移民政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前景持续赢得了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该书对印度尼西亚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及其特点作了十分详尽的介绍和分析。书中将华人资本放在印度尼西亚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中加以考察,深刻揭示了苏加诺时期和苏哈托时期印尼对待华人政策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书中还设专章分析“新秩序下主公”制的形成和林绍良集团与谢建隆集团的发展情况。由于涉及某些敏感问题,该书在印尼列为禁书,但印尼学术界却广泛引用该书的材料和论点,东京也出版了日译本。  相似文献   

17.
15世纪初,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居民开始移居暹罗。到20世纪初,华人移居暹罗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形成历史上华人向暹罗移民的高潮。不少华人与暹罗妇女通婚,定居于此,并遵从暹罗的习俗、文化,逐渐被暹罗人同化。  相似文献   

18.
1998年5月印度尼西亚苏哈托政府垮台,新政府接任之后,原来被取缔的华人社团开始复苏和发展。它们开展了多样性的活动,尤其在反对种族歧视和弘扬华人文化方面成绩突出。尽管华人社团在前进中仍会遇到曲折和困难,但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9.
总论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华侨华人问题(昊前进)《社会学与社会调卉》1 99。年1期从民族学研究世界最大的跨境民族一一华人(姜永兴)《东南亚研究》199。年4期论“五缘”关系与泰困社会华侨华人族群(林风》《华侨与华人》199。年1期简论民族同化的概念和同化的形式(黄松赞)《广州侨史》第5辑爪吐与加州华族的比较〔印尼〕(廖建裕)《侨史学报》199。年1、2期二战后印尼原住民的印尼民族观(杨启光)《东南亚研究》1990午4期中国与华侨[日〕(斯波义信)《南洋资料泽从》199。年3期伦敦“中国城”的今昔(沈立新)《华夏》]99。年3期关于东南亚华人“泪”…  相似文献   

20.
后苏哈托时代印度尼西亚新政府逐步放宽了对于华人经济发展的种种限制,华人经济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改善。传统的华人大型企业集团经历战略重组、结构调整、优化布局后逐渐恢复元气并拓展了业务,新兴华人企业集团开始崭露头角,华人中小企业也逐步发展壮大,尤为重要的是华人开始组建经济类社团组织,借以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加速扩大华人经济的商业网络。印尼华人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不仅推动了印尼国民经济的繁荣,同时也为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