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汉晚期越窑青釉瓷的烧制成功,是我国陶瓷工艺技术发展过程中第三个里程碑。它的出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①。越窑创建于东汉,鼎胜于唐、五代,衰落于宋代,历时千余年②。到了北宋时期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已经明显地落后于以汝窑为首的北方青瓷,宋代五大名窑  相似文献   

2.
乃良 《旅游》1997,(11)
上林湖越窑青瓷遗址○乃良“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约881年),以诗词赞美越窑青瓷,千古乐道,一直被后人所传诵。上林湖是著名的越窑青瓷的主要产区,它位于浙东慈溪市浒山镇东南约15公里处...  相似文献   

3.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器的精品,它是越窑自东汉创烧以后,在长达一千余年连续不断的发展历程中达到的最高成就。因此,越窑秘色瓷不仅得到唐宋统治者的青睐,成为时尚的特供产品,而且被当时的文人墨客所广为传颂。本文以唐宋纪年墓葬和塔基出土的秘色瓷资料为主,结合有关史料记载,试对越窑秘色瓷的烧造历史与分期问题作一探讨。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4.
越窑青瓷款识初析周燕儿越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窑系,绍兴、上虞一带是它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区,因唐代绍兴为越州,而当时瓷窑体系以州命名,故称“越州窑”,简称“越窑”。越窑自东汉晚期创烧出成熟青瓷后,经历三国、两晋大发展,至晚唐、五代和北宋早期,进入了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5.
刘翔宇 《文物春秋》2022,(4):30-42+96
水纹在宋金时期瓷器装饰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装饰工艺、线条的组合及排列方式,对定窑、耀州窑、越窑、磁州窑和吉州窑等5个宋金时期较具代表性的窑口的水纹装饰进行了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5个窑口不同类型水纹装饰进行对比,可知宋金时期瓷器水纹装饰在内容上可分为以定窑、耀州窑、磁州窑为代表的内陆体系和以越窑、吉州窑为代表的海洋体系两大类,在工艺上可分为以定窑、耀州窑、越窑、磁州窑为代表的胎装饰体系和以吉州窑为代表的釉装饰体系两大类。宋金时期水纹装饰的流行,与政治冲突和文化交融背景下不同民族纹饰的相互融合、南北方制瓷技术的相互交流、士大夫阶层文化与市民文化的共同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林士民 《收藏家》2004,(12):21-28
越窑,是中国唐代名窑之冠。对于越窑名称及内涵,长期以来有许多古陶瓷研究者各持见解。笔者认为对越窑制品的概念,应从制品类型学来划分,历代诗人的诗词,为我们了解越窑的文化内涵提供了线索,对越窑鉴赏鉴定中的要领与仿品的识别则是提高鉴赏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绍兴上灶官山越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绍兴是越窑青瓷的故乡,它因唐代绍兴称越州而得名.这里烧瓷历史悠久,上启东周,下至唐宋,在长达1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从不间断.上灶官山越窑是唐代晚期越窑鼎盛时期的产物.它发现于1980年.近年来对该窑址作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越窑衰落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宏大、实力雄厚的越窑在登上它自身发展的巅峰之后迅速走向衰落,其原因长期以来令学术界感到困惑.我在越窑故地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十余年,亦将它作为自己殚精竭虑探索的课题之一.虽然我已曾撰文讨论过越窑衰落的原因,但因篇幅所限,每有言不尽意之憾.当对越窑衰落的认识日积月累而漾于脑海时,般般思绪便又不可遏止地倾注笔端.  相似文献   

9.
北方地区出土越窑青瓷及相关问题虞浩旭一、北方地区越窑青瓷出土概况自建国以来,在我国的华北、西北等地区,尤其是豫、陕两省相继出土了一些越窑青瓷。现根据手头掌握的资料整理记录如下:1、五十年代,在西安羊头镇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李爽墓中出土一件越窑青...  相似文献   

10.
王少石 《收藏家》2005,(8):28-30
越窑从东汉晚期创烧我国最早成熟的青瓷开始,至唐成为“南青北白”之青瓷的代表性瓷窑,晚唐五代烧制出极负盛名的秘色瓷,至南宋以后而停烧。在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越窑以青釉制品闻名于世,兼烧部分黑釉等瓷器,这是目前人们对越窑较为普遍的认识,然而本文要介绍的却是一件三国孙吴时期越窑生产的白瓷熊灯(图1)。十多年前,笔者于安徽省芜湖市购得,珍藏至今。这件越窑白瓷熊灯,设计精巧,造型生动。器高10.3、盘座足径12.3厘米。碗  相似文献   

11.
一、前 言 浙江省在唐代以前以绍兴,上虞等地为中心的越窑,已烧制青瓷,但受到众人称誉,烧制质量极高的青瓷制品,则是中唐以后的事了。顾况在《茶赋》中称青瓷为“越泥似玉之瓯”。另外,有关越窑青瓷的最著名的记述,即在《茶经》中陆羽认为“瓷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其次,从8世纪中期到9世纪末的很多诗文中,越窑青瓷都得到了赞赏。不久,质地优良的越窑青瓷,就以“秘色青瓷”称谓。  相似文献   

12.
M形匣钵一直被认为是耀州窑引进越窑技术的最有力证据。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耀州窑M形匣钵的使用方式与越窑有很大不同,同期一些其他高端技术也主要是基于北方瓷业技术体系的创新。所以10世纪耀州窑青瓷工艺的飞跃性发展,是适应环境条件的北方陶瓷工艺体系对越窑青瓷工艺的选择性吸纳、融合的结果,在引进吸收中,一种类似越窑又不同于越窑的青瓷逐渐成熟、发展并走向高端。  相似文献   

13.
越窑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窑场之一。“越窑”一词,出现于唐代。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诗句赞美越窑瓷器的釉色精美。“茶圣”陆羽也在其论茶专著《茶经》中称:“碗,越州上,……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唐代文人对当时的越窑非常推崇,“越  相似文献   

14.
从陶器到瓷器的神奇跨越,是由古越大地的先民们首次实现的。"越窑瓷之始",在人类物质文化历史上,青瓷的出现可谓是石破天惊。越窑青瓷自东汉末年问世后,几百年间烧制工艺不断精进,到了唐代,越窑青瓷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巅峰之作——秘色瓷。慈溪正位于古代越窑青瓷生产的核心地区。千年之后,考古学家在慈溪上林湖探索,为世人揭示一个越来越逼真的古代瓷业世界。而从越窑青瓷开始,中国瓷器就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在今天世界遗产的舞台上,正期待来自中国的"一片瓷"。  相似文献   

15.
越窑中心论     
越窑是我国制瓷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它的中心分布区在哪儿,一直是研究者们感兴趣的课题,经过考古学家和陶瓷研究专家们几十年的努力终于使唐以前的越窑产地大白于天下.它就是  相似文献   

16.
越窑摭谈     
越窑是中国古代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瓷窑。长期以来,人们从各个层面对它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然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探讨。本文就越窑的分布范围、越窑瓷器的断代、越窑衰落的时间以及南宋越地青瓷窑的属性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了一些具有学术深度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有关唐代越窑青瓷刻划花的若干问题。作者以有明确纪年的唐代越窑刻划花青瓷以及相关的同一时期的有代表性的墓葬、窑址、遗址、沉船中发现的越窑刻划花青瓷为依据,总结了唐代此类瓷器工艺的演变规律和技法特征,分析了其与金银器的关系问题,并推测出此类瓷属于对外贸易的外销产品。  相似文献   

18.
浙东宁绍地区的越窑青瓷这一传统民间造型设计走过了漫长的千余年岁月。作为浙东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地域风格、特殊的美质和魅力、独特的形式语言,创造了耐人寻味的审美意蕴。其蕴含的简约性、亲和性、神性、科学主义及现实主义等特性,至今仍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历代越窑青瓷的制釉技术及发展规律、探讨南宋时期的类官窑青瓷与传统越窑青瓷的差异,从而探讨以配釉技术为载体的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及传播线路,由浙江省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采用便携式荧光能谱仪对越窑不同时期的青瓷标本和南宋时期的类官窑青瓷标本的釉层元素组成进行了无损分析。结果表明从东汉、唐代、五代、北宋直至南宋不同时期的越窑青瓷釉的元素组成变化不大,即历代越窑青瓷釉为高钛、高铁的瓷石加草木灰的二元配方,并保持连续了近千年。相比之下,南宋时期的类官窑青瓷的釉料配方中使用了一种钛、铁含量极低的原料,这表明南宋类官窑青瓷的制釉技术有别于传统越窑青瓷。本项研究还表明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能谱仪可在无损的条件下分析研究古陶瓷的釉层元素组成,这对辅助揭示古陶瓷的釉料配方和发展规律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越窑考古研究涉及调查及发掘、"越窑"涵义、窑业衰落、交流与传播、科技分析、造型纹饰和装烧工艺及秘色瓷定义等七个方面,80年来越窑研究的成果卓著,尤其是近几年来对窑址考古日渐关注,其生产背景日益明晰。但是,目前的研究中对丰富的原始材料的解读和信息提炼却显得相对薄弱。呼吁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采取自下而上和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引入实验考古学方法和器物操作链分析,努力做到透物见人,拓展和深化问题导向的科技手段应用,并注意窑址和出土遗存横向和纵向的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