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郑和研究会(全国)会长魏家福,于2009年2月下旬赴来江苏考察期间,专程来到南京鼓楼区仿明代郑和宝船建造基地,在省市区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目前世界上最大古帆船建造工厂,认真听取了负责建造仿明郑和宝船的赵志刚总经理的汇报。  相似文献   

2.
郑办 《郑和研究》2002,(2):14-14,6
为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由江苏省郑和研究会主办、南京市白下区人民政协办的2002年郑和学术研讨会,于10月18日至20日在南京金汇大酒店举行。出席会议有中外研究郑和的著名专家学者80多人,提交论文及讲演报告70篇。  相似文献   

3.
江苏之旅——郑和大航海宝船建造与出海基地 南京龙江宝船厂遗址 明初所设“龙江船厂”故址在今南京下关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一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造船工业基地,是全球仅存的未经挖掘的600年前造船工业的化遗产。水道旧称龙江,出龙江关通长江,龙江船厂曾为郑和下西洋造“宝船”,故又称“宝船厂”。1957年此地出土一根大舵杆,长11.07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舵杆之长,足证郑和宝船规模之大。  相似文献   

4.
郑和与江苏--江苏郑和遗迹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在郑和60余年的生涯中,除了行进于远航西洋的海上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任南京乃至于江苏度过的。不仅如此,这里还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和始发地,是最早感受到和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成就的地方,保存的郑和遗迹数量最多,也较为系统和完整,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化价值(图一)。今值郑和首航西洋600周年之机,为缅怀这位伟大的中国航海家和外交家,谨将江苏境内与郑和有关的遗迹作一考述,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5.
罗宗真 《郑和研究》2006,(4):7-9,64
二十年前的今天,1985年的7月11日。全国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大会与学术讨论会在南京举行,自此我国的郑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大会精神鼓舞下,1986年3月3日南京郑和研究会正式成立,这是我国,也是国际上第—个以研究郑和为主旨的专业学术团体。该年4月5日研究会主办的《郑和研究》创刊。1996年12月20日经上级批准,江苏省郑和研究会成立。二十年来郑和研究会始终坚持学术民主、集体办会,在各级党委领导下,一手抓学术研究,一手抓科普教育,以宣传和研究郑和航海业绩,贯彻“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十二字方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中外人士的好评。值此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回顾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及成就,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相似文献   

6.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600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探询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年7月我在南京参加“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的时候,请教郑和研究领域资深专家,但是对此都十分谨慎。他们看了我新出的一本《郑和七下西洋》,觉得里面的一些观点有些新意,鼓励我的研究,我深受鼓舞,便将一点想法展示于众,以求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7.
作为事件的郑和下西洋,海内外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作为经验的郑和下西洋,特别是作为知识积累重要里程碑的郑和下西洋,仍有探究的空间。从知识的视野来看郑和下西洋,规模宏大的远航正是中国人海外知识累积与递进的重要历程。这一认识有必要从郑和研究的兴起谈起。  相似文献   

8.
经历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系列纪念之后,郑和研究相对趋于平静。2007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与前几年相比都有大幅度减少,这也反映了目前郑和研究的基本状态。  相似文献   

9.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年周年。7月随着气温的上升,全国各地纪念郑和远航600周年的活动也达到高潮。7月4—6日.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和组织,由国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传承文明走向世界和平发展——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在六朝古都南京和江苏太仓召开。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首航600周年。作为郑和下西洋起锚地的江苏太仓,各种主题纪念活动紧锣密鼓地展开。日前,经省发改委批准,太仓将建设郑和公园项目。  相似文献   

11.
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能不能体现出中国人的海权意识,在郑和下西洋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当时的中国人,尤其是郑和。能不能产生海权思想,这是当前学术界有争议的一个问题。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有关资料,或者没有流传下来,或者尚待进一步去查找、证实,使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也就难以使有争议的双方达成共识。这在当前的郑和研究中也不是个别的现象,如关于郑和宝船的尺度,也是当前学术界有争议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郑和研究》2007,(3):28-28
江苏省郑和研究会、江苏省郑和航海文化基金会自成立以来,编辑出版《郑和研究》66期,出版大量郑和研究书刊,但一直没有利用电子网络手段,广大会员渴望建立自己的网站。以适应当前网络信息快捷的步伐。由于资金、办公条件所困,一直未能实现,成为一大憾事.日前江苏苏宁新技术应用研究所任德安所长情重郑和研究和宣传慷慨捐助,促成网站开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南京郑和文化建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全国各地从事郑和化研究的专家、学齐聚金陵、这既是郑和研究界的一大盛事、也是南京化界的一大幸事。在此,我代表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向莅临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朱巍 《郑和研究》2006,(4):67-70
位于长江口东海之滨的江苏太仓自元代海运漕粮而兴起,开放的外贸政策使其曾有“六国码头”之誉。在明代郑和下西洋的28年中,太仓又成为郑和船队的起锚地和归舶港。在郑和航海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对郑和的研究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方面都有所发展,这是十分可喜的。然而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有些学者的论著,对郑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想象和推测较多,甚至以此改变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这种思维方式是值得商榷的。现就几个主要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彭勇 《郑和研究》2007,(1):14-21
2006年,乘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研究之余热,借中国“航海日”确定一周年和江苏省郑和研究会成立20周年之机,郑和研究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本年度出版专著近10部,专业论文约百篇。本年度郑和研究的基本特点是总结、争鸣和深化。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春节期间,南京郑和第二十代后裔郑宽涛与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郑和第二十代后裔郑宽菽在北京首次相逢,相谈甚欢,郑宽涛以自编的《咸阳世家宗谱》一书和江苏省郑和研究会新编出版的《郑和研究之路》作为礼物相赠,郑宽菽以一套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发行纪念封回赠,两人相约,今后加强联系,共同为郑和研究事业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02年3月15日英国专家凯文·孟席斯发表惊世高论:郑和最先环绕地球,发现新大陆。孟氏所说在提高郑和对世界航海事业的贡献的同时,也是对中国郑和研究专家学者的挑战,因为大多数中国学者持郑和下西洋最远达非洲东岸说。后学大胆、冒昧,试图从中国历史文献中探讨郑和船队是否到过美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23日上午,江苏省郑和研究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四届三次理事会在南京西康宾馆隆重举行。9时许,6号楼一楼会议大厅喜气洋洋,应邀出席会议的海军原政委魏金山、江苏省原人大副主任张耀华等老领导,李先友、苏根华、刘国华、俞明、汪宏生、焦勇等省市暨白下区有关方面的领导和省郑和研究会常务理事、理事共75人欢聚一堂。共同庆贺海内外第一个专门研究郑和的学术团体成立纪念日的到来。同时。反映研究会发展历程的《郑和研究之路》在大会上首发。江苏省省长梁保华专门为江苏、省郑和研究会成立20周年发来贺信,梁省长在贺信中肯定了省郑和研究会20年来坚持正确的办会宗旨和方向。把郑和研究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组织了一系列郑和研究的活动。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海内外郑和研究和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希望郑和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开展郑和下西洋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以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大力弘扬郑和下西洋所体现的不辱使命、忠诚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郑和研究是继往开来的时期,不断创新的时期。从世纪初期,孙中山以郑和的伟大业绩唤醒国人的爱国热情,拯救国家;80年代邓小平倡导弘扬郑和开放进取的精神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努力建设现代化强国;到90年代江泽民多次论述郑和下西洋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